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促進旅游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伴隨著西部大開發腳步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西部省份把經濟發展的注意力都放在旅游業上,云南、貴州、四川、甘肅、重慶、西藏、和陜西等西部省區,都把旅游業定位為“先導產業”“、支柱產業”或“第三產業的龍頭產業”。我們要把做大做強做優旅游業作為“西部突破”的重要抓手,按照專業化旅游城市的要求,全力推進現代服務業建設,繼續實施旅游精品帶動戰略,本文就西部旅游經濟的發展策略進行探討。
1旅游經濟的發展在西部大開發中的作用
“西部大開發,旅游大發展”,旅游業由于對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具有導向和倍加的乘數作用,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都有很強的帶動作用,是西部地區實現旅游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的結合點,將在西部大開發中發揮特殊作用,有望成為西部大開發中的率無發展的產業,給西部開發注入活力,成為西部發展的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西部旅游真正發展起來,我國的旅游業才能實現旅游強國的戰略目標。西部旅游業的興起既可進一步加快西部地區對海外和東部地區的開放,通過人流引來資金流和信息流,又可促進西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實現西部地區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應將西部旅游業實現跨趨式發展作為其重要組成部分,西部旅游產業規模的快速擴張可以形成西部地區特有全局性主導性的特色經濟。21世紀西部地區的經濟振興必然要求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超越全國平均速度,而旅游業要發展成為拉動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主導性產業,必然要求其發展速度超過西部地區經濟平均增長速度,旅游業作為新興產業具有高速成長的發展潛力。因此,西部地區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在西部大開發的實施中具有戰略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以甘肅省為例,甘肅規劃到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41萬人次,國內旅游者2400萬人次,全省旅游業總收入實現152億元。屆時,甘肅旅游業總收入相當于全省GDP的比重可達到5.1%,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可達到16%,從而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到2015年,實現接待入境旅游者65萬人次,國內旅游者4500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為370億元,旅游總收入占全省GDP的8.4%,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24.2%,從而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型支柱產業;到2020年,將實現接待入境旅游者90萬人次,國內旅游者5800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為590億元,相當于全省GDP的10%,旅游業將成為甘肅經濟的主導產業。
2如何有效促進西部旅游經濟的發展
2.1依托特色旅游,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
廣西(南寧)旅游美食節是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的大型主題活動,自2000年舉辦第一屆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以壯鄉傳統食品為載體,屢創吉尼斯紀錄,已有近600家商家借助美食節的舞臺打響了自己的品牌,獲得豐厚的效益,共有近30萬游客參加過美食節的活動,美食節使南寧樹立了“綠城、歌城、美食城”的旅游形象,有力地促進了南寧乃至廣西旅游業的發展,活躍了旅游市場交流,已成為廣西旅游業一個強勢的節慶旅游品牌。
2.2利用有利地勢,打造西部旅游集散中心
以重慶市為例,該市要打造西部旅游集散中心,目前正全力打造“4+1”旅游精品,通過“十個一”工程向世人展示旅游成果。“4+1”旅游精品是指“長江三峽、大足石刻、山水都市、烏江畫廊·武陵風光”“,十個一”工程是指一套叢書、一張光碟、一本畫冊、一幅地圖、一份報刊、一首歌曲、一臺演出、一家網站、一個標志和一句口號。其中,一套叢書指按旅游“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分別匯集成冊的《重慶旅游全攻略》叢書;一幅地圖指《重慶旅游地圖》,著重推廣重慶旅游“4+1”精品,突出景區和交通,起到“帶路圖”的作用;一句口號即“激情重慶”。
多年以來,重慶市旅游業一直在勤練內功,并作出了“一心兩帶”的總體定位,即把“一小時經濟圈”建設成為西部旅游集散中心,把渝東北、渝東南分別打造為“長江三峽國際黃金旅游帶”和“武陵山區民俗生態旅游帶”。
重慶市力爭到2012年,建成10家旅游商品企業,建造20艘五星級豪華游輪,建設30家五星級旅游飯店,打造40個精品旅游景區。發展山城夜景、都市風情、會展經濟等都市旅游產品,推出以“山水之城、美麗之都”為主題的山水都市旅游,以巴渝文化為特色的歷史文化旅游,以紅巖精神為代表的紅色旅游,以抗戰風云為主線的陪都文化旅游,以兩江四岸、山城夜景為背景的“兩江八秀”旅游,以“五方十泉”為代表的“溫泉之都”和以高爾夫為代表的休閑度假旅游,把重慶建設成為國內外知名的觀光、休閑、購物旅游目的地。在這之前,也許有人覺得重慶除了三峽外,還沒有拿得出手、叫得響亮的旅游產品,但通過這幾年對旅游精品的打造,重慶市的旅游產品已經十分豐富,下一步,重慶市將把中國重慶西部旅游博覽會、三峽國際旅游節、山水都市旅游節固定作為重慶旅游營銷的三大節慶活動,并全面啟動旅游營銷“十個一”工程。
2.3進一步強化旅游業管理,全面提升旅游服務質量
以強化旅游業服務為基礎,在旅游業開展誠信旅游活動,規范旅游業管理和旅游市場秩序,樹立城市旅游業形象,營造良好旅游環境。通過開展旅游業規范服務、文明服務、人性化服務、細微服務和誠信活動,倡導“文明旅游、誠信服務”新風,全面提升旅游行業文明程度和服務質量。
(1)抓治理。加大對旅游業薄弱環節的治理力度,引導游客理智明白消費,消除欺客宰客、強迫或誘導游客購物、食品不衛生等損害游客利益的現象,及時依法處理對旅行社、餐飲企業的投訴,為游客創造舒適、自由、安全、放心的寬松環境。同時要利用新聞媒體信息面廣、影響面寬、輿論強大的特點,對旅游業中出現的違規行為及時進行曝光,借助輿論的力量實現旅游業管理的目標。
(2)抓自律。為旅游企業提供服務,協調解決好旅游企業在經營和發展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不斷增強旅游企業守法經營、誠信經營的行業自律意識。
(3)抓培訓。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旅行社經營者、部門負責人培訓,提高他們的經營水平和管理能力;要開展全員培訓,提高餐廳服務員、客房服務員、導游員服務檔次和質量。
2.4加強招商引資力度
旅游業要舉辦成功,離不開各參展商的支持。因此,政府的招商引資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一個互動的循環過程。城市旅游形象提升了,就會吸引更多的參展商;而參展商會給整個城市帶來頑強的經濟生命力,會提高城市的經濟效益,同時進一步提高城市的旅游形象。這樣的循環能夠推動城市的旅游業持續快速穩定的發展。進一步落實國家、省、市、縣對外開放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增強服務意識,為投資者營造高效、優質、誠信的服務環境,形成“處處都是投資環境,人人都是開放形象”的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