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決策有用性的會計信息論文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一)提高監管和處罰力度筆者認為,要提高會計信息決策的有用性,一個必然路徑就是提高市場監管機構的監管力度。具體而言,市場監管機構必須應積發揮主觀能動性,建立起市場導向的監管機制,強化監管力度,不斷提高監管水平。從實際來看,會計信息決策的有用性直接關系著我國證券市場的有效性,作為市場監管機構,應當盡可能減小相關政策對企業盈余操縱的誘發的可能性,減少因政策因素而給企業造成成本增加的可能,盡可能在保證會計信息有用性的前提下,營造一個相對寬松的市場氛圍。同時,我們應當建立有效的企業外部約束機制,從會計信息的監管和需求的角度來保障會計準則的實施。對此,筆者建議政府應當積極規制和引導相關中介機構市場的發展,嚴格制定相關規范并落到實處。不難知道,會計信息的質量與那些具有咨詢、監督職能的中介機構有直接關聯,譬如會計師事務所等。對于這些機構,政府應當加強引導和整合,建立起有效的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監管機制,提高會計信息的有用性水平。我國近年來會計信息有用性水平不高的一個原因便在于,對于違法違規者的懲罰力度太小,導致一些企業的相關人員更可能去選擇鋌而走險。筆者認為,對會計造假行為的處罰力度必須加重,對于經濟處罰必須加重,大幅提高其違規操作成本,就處罰金額上要是非法經濟收入的數倍以上。同時,應當切實強化賠償機制,讓賠償活動有效落實,賠償數額能夠盡可能彌補投資者損失。要加大處罰力度,降低經營者的預期風險收益,使經營者提供失真的會計信息不僅要承擔聲譽損失成本,還必須承擔物質成本,這樣不僅使造假者無經濟利益可圖,還會因造假行為傾家蕩產,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法律對會計造假行為的震懾作用。總而言之,加強對造假者經濟、行政和刑事等方面的處罰,將起到顯著的震懾作用,使人不去做賠本買賣。
(二)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提高法律意識在筆者看來,高質量的會計準則為企業的會計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標準,但準則是否執行到位卻無法保證。對比新舊會計準則不難發現,在現行的新準則當中,不管是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采用,還其它內容的變化,總的來說都是職業判斷重要性的體現。既然已經有了一個相對完善的會計準則,那么就必須依靠有力的法律法規來規范企業的會計職業道德,提高準則的執行水平。對于廣大投資者來說,除了相關法律的建設,自身法律意識的增強也是非常重要的。總體來說,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畢竟處在發展的初期,很多方面的建設還不是很完善,有關法律建設、市場監管固然重要,投資者的法律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當由于虛假會計信息遭受利益損害時,投資者應當積極捍衛自身的利益,敢于運用法律武器進行維權。當投資者的法律意識逐步提高,那么對于企業會計行為就能夠起到良好的外在約束,間接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水平,從而提高會計信息決策的有用性。
(三)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從實踐來看,企業治理結構對于會計信息決策有用性有很大的關聯,不斷完善企業治理結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企業會計信息決策的有用性水平。現階段我國公司治理結構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問題,特別是對于大股東的制約機制的不夠健全問題。這一點主要表現為,不少公司一股獨大,公司決策權過基本上集中在極少數的控股股東手中,致使公司很容易發生內幕交易、轉移資產和操縱股市等非法行為,而控股股東也很容易以及為了自身利益而非法捏造虛假會計信息,損害了中小股東的知情權,更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因此,筆者建議要逐步采取措施,通過持股結構的調整,分散或者限制大股東的股權。解決一股獨大的問題,增強企業不同投資者之間形成一個更有效地制衡機制。在一些上市公司中,在大股東缺乏制衡機制的情況下,其往往會無償占用上市公司資產,或者以進行關聯交易的方式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因此,對于國有上市公司而言,應該逐步削弱國有股占比,改變國有股一股獨大,并實現股票的全流通,鼓勵和培育市場機構投資者,使其成為上市公司的重要主體,使社會公眾或企業法人成為大股東,健全上市公司股權結構。
二、結語
本文對會計信息決策有用性進行了初步探討,分析了新準則下會計目標、會計理念以及公允價值的運用對投資決策的影響,最后提出了提高會計信息決策有用性的相關對策建議,認為應當加強監管和處罰力度,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提高法律意識以及完善企業治理結構等方面進行完善。當然我們應當意識到,提高會計信息決策有用性并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這需要我們的企業和有關部門、機構攜手并進,作為企業積極履行相關法律規章;作為有關部門,要積極發揮自身的職能和影響力,為企業的穩健發展、良好會計信息環境建設的不遺余力地創造價值。
作者:高晴武亞男單位:鹽城工學院
第二篇
對一個處于持續發展的企業而言,會計政策是管理者眾多決策中的一種,它是企業進行核算和編制會計報表所應該遵循的原則和方法,因為不同的會計政策將會導致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重大差異,也為不良企業造假提供了方便。
以上述公司的事件為例,該公司2003年公布的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的金額為六百多萬元,扣除其他項后的凈利潤為五百多萬元。從表面上看這家公司的業績還是較為不錯的,然而,從利潤表的一系列項目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一盈利并不是靠主營業務得來的:該企業在會計報表、會計報告的報告期內的主營業務利潤僅僅才一百多萬元不到兩百萬,在與將近兩千萬元的財務費用相抵后,其帶給營業利潤的虧損缺口本應該超過一千多萬元人民幣,但其管理費用這一項目卻很不尋常地呈現為負值,使得營業利潤這一項目的最后金額為正數,即四百多萬元人民幣。而對于管理費用為負值的解釋,企業在會計報表的附注中提到,將原來應該計入預計負債金額的會計政策,變更為計入管理費用貸方這一會計政策。這樣的會計政策經過變更調整后,使該公司當期凈利潤增加了一千多萬元,期初未分配利潤增加了三千多萬元。這則案例可以看出,該企業違背會計準則要求,肆無忌憚的操縱會計信息,蒙蔽投資者。
面對這種肆無忌憚的操縱會計信息行為,相關部門應當制定、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有關政策。首當其沖的是,有效約束占份額較大,并且具有實質控制權的股東行為,要想約束大股東的行為,就要在上市公司內部建立獨立董事制度,并且嚴格按照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的要求施行,一名會計專業人員配備給獨立董事是必不可少的。在此之前,相關部門必須加大高級會計人才的培養力度以及完善獨立董事的保險制度。再者,在行業的大環境下,目前上市公司對會計報表審計的業務相對有限,而且會計師事務所相對來講數量較多,那么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之間的關系不平等狀態則是顯而易見的了,這樣就使得處于相對劣勢的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獨立性、客觀性和公正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證。有關部門應盡快建立、完善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對造假的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以及協同造假的有關注冊會計師、會計師事務所處以重罰,從源頭上打擊操縱會計信息行為的發生,讓造假者無利可圖,這樣才有利于遏制會計造假的相關行為,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最后,我個人認為也是極其重要的一方面,有關部門應當要全方面、全方位的對相關企業、事業單位進行道德建設和對社會公眾進行有關的誠信教育,道德建設和誠信教育才是根本,只有人在主觀意識上得到改變,才能真正有效的解決問題。以上的探討是基于會計信息決策有用性有極大的重要性,然而,現如今有很多專家學者認為會計信息在決定公司高層的有關決策的重要性在逐漸減弱。他們提出,會計信息在決定高級管理者的年度現金報酬時重要性就在減弱。在經濟的大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企業董事會用于衡量管理者的能力等方面的特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某種程度上這些似乎都在暗示著會計信息整體上對經理行為的作用變小了。然而,這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方面,雖然不能忽視,但不足以說明什么,我們不能以偏概全,管窺窺豹,早期對管理者報酬計劃的研究,主要是放在報酬計劃中激勵的構成及標準方面,還有一些公司的目標職能的特性上,現代的研究中,有很多實證補償研究由于委托模型的成功運用而獲得廣泛的應用。從整個發展的趨勢來看,會計信息在影響管理者報酬激勵機制方面還是具有很大影響力的。一方面,會計信息可以幫助管理者識別投資機會,有助于資金的合理配置。股票價格所反映的信息也能夠通過會計信息向管理者反映。當然要保證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光靠識別投資機會是遠遠不夠的,管理者應學會積極的看待凈現金流量為負的投資計劃,要把盈利結果有可能的傳遞下去,此時會計信息能夠增加企業未來的經濟效益。
而另一方面,資本市場在高速發展中,并且流動性相對較好的,它通過促進高風險、高回報率和長期的投資來促進經濟的增長,并且帶來了技術的更新升級。在這種情況下,會計信息的高質量要求、體制對于資本市場功能的發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根據上述的討論與分析,會計作為一個信息系統,它最終的目的是滿足不同層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而會計信息決策的有用性又往往被看作信息使用者的最終需求。會計信息的決策有用性不僅可以通過邏輯推理得出,更為重要的是還可以通過實證研究的方法加以驗證。驗證會計信息在資本市場中對投資決策的有用性,有助于人們進一步理解財務報告的目標以及是實現這些目標的方式方法。會計環境中的一部分是投資者的決策需求和投資者的期望,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財務會計信息系統所提供的財務會計信息的類型和信息含量的最低值,這其實是有助于提高財務信息、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即決策的有用性。決策有用性是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中最為重要的,同時也是會計理論研究必須要最先回答的一個學術問題。對于我國現在存在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它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因此,完善治理結構刻不容緩,并且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決策有用性也將會成為未來會計存在和發展的靈魂。
作者:劉萍萍崔曉倩單位:鹽城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