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體育消費經濟增長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體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發展水平從一個側面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伴隨著現代體育的科技信息化,體育強弱更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真實寫照。我國的體育及相關產業還有相當巨大的潛力可挖。2008年北京奧運會給我國帶來的經濟、社會效應將是空前的。現代體育作為產業最顯著的是其消費特征。體育消費作為一種集健身、娛樂、精神愉悅于一體的社會文化消費現象,開始成為普通居民衡量其生活質量高低的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1體育消費的范圍與體育消費力
1.1體育消費的范圍
體育消費從廣義上來說,既包括通過以支付貨幣方式用于體育消費支出的形式,也涵蓋了參加體育活動所付出的勞務項目(時間、體力、精力等)。體育消費的范圍包括:生存體育消費、享受消費和發展消費三個層次。生存體育消費是指參加田徑、游泳、武術各種球類等體育活動項目的支出。享受體育消費是指人們用貨幣購買各種與體育活動有關的體育實物消費資料的消費行為,如觀賞體育比賽與表演,閱讀體育報刊與信息,體育娛樂,體育休閑、體育旅游與度假等支出。發展體育消費是指人們用貨幣購買各種和體育活動有關的體育服務消費資料的消費行為,如為參加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健美訓練、健康咨詢等所支付的各項費用,還有體育旅游、體育新聞、體育彩票、體育保險、體育經紀人等等。
1.2體育消費力
體育消費力是一個全新的社會經濟范疇,根據馬克思、恩格斯等經典著作對一般消費力的具體論述,以及現代社會體育消費本身的特點,體育消費力至少包括兩方面的含義。首先體育消費力是消費者與體育消費資料之間的一種關系。體育消費是以閑暇時間為消費對象的消費活動或消費過程。其次,體育消費需要即體育消費的能力,是指消費者為滿足體育消費需要而參與體育與觀賞體育的能力。體育消費力是現代生活消費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國民生活消費意識和消費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體育消費逐漸被顯露出來,人們對于花錢買健康的觀念已有較大程度的理解和接受。
2體育消費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2.1體育消費作為需求力量對經濟增長起拉動作用
體育產業的發展能夠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對經濟增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因為從生產的角度看,體育產品的生產需要一些投入品,即通常所說的生產要素。體育產業的發展會直接擴大對這些生產要素的需求,從而促進這些生產要素產業的發展。而這些生產要素產業主要是工業領域的制造業、建筑業及第三產業的某些服務行業。
2.2體育消費加速了第三產業的發展
體育產業在作為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的本質屬性已被明確界定,WTO將體育產業列入國際服務貿易行列。中國是一個服務業發展相對落后的國家,就國內產值結構來看,2005年,中國第三產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才35%左右。實踐證明,體育產業發展速度的快慢與國家產業結構和城市化程度密切相關,即第三產業越發達,體育產業發展的空間和范圍就越廣闊,體育產業發展水平也就越高。據專家推算,1998年中國體育產業增加值為183億元,2006年將達到500億元。由此可見中國體育產業產值占當年第三產業產值及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可知,體育產業已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可缺少的新興產業力量。
引導體育消費,拉動經濟增長,這是一次中國體育觀的革命,是體育指導思想上的一次飛躍。中國一開始以一種全新的眼光審視體育,體育的經濟價值和經濟功能必將得到進一步的挖掘,未來體育必然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3制約我國體育消費成為經濟增長點的因素
3.1體育消費觀念的落后
我國人民的消費觀念,消費意識和消費結構還沒有根本轉變。在消費結構方面,重實用和耐用,這是在幾千年農業文明的國度里小農思想的浸潤下所形成的消費觀念。我國人民一貫講勤儉持家、重視積累、長于計劃、量人而出,略有節余,一切以實用和耐用為目的,否則便視為奢侈浪費和不懂持家。這種消費觀念始終貫穿于人們的思想意識中,寧愿花錢在吃、穿、住、行上,也不愿花錢投入到體育活動中來,形成了中國體育消費這一大特點。
3.2過高的體育消費品的價格
經濟學認為,商品的價值升降對消費量的升降有直接影響,即商品價格下降,消費的需求增加,商品價格上升,消費需求降低。體育消費的客體遵循著這個基本規律。體育消費另一個價格影響因素是消費人群的增減。由于價格提升,消費需求量減少,可能會導致參與體育的人數降低,從而在公共消費品不足的情況下,剝奪了部分人滿足需要的權利。我國城市居民收入差距較大。據國家統計局的調查,2005年,我國城鎮居民10%最低收入戶與10%最高收入戶的收入相差8.5倍。所以,沒有穩定體育消費價格,很難保持消費需求量,這對提高體育消費水平具有極大的制約作用。
3.3商業化運作水平不高
國外體育產業的資本體系基本是由風險資本和債券市場構成的。美國由于體育產業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其資本利潤率遠遠高于社會平均利潤率,所以現在它已經完全脫離了風險資本和證券市場,主要依賴自我積累。而我國的體育產業除了通過市場化模式等集一部分資金外,仍對國家的資金投入有較大的依賴性,沒有實現體育產業資金籌措的自我發展和良性循環。目前,仍缺乏對體育比賽、體育俱樂部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經驗。
3.4相關產業的潛能沒有充分發揮
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過多地注重了本體行業,而對相關產業的重視開發不夠;尤其對無形資產資源開發不夠和對體育產業的商用經濟價值挖掘不足,如體育廣告業、體育旅游業、體育娛樂業、體育博彩業等。體育產業的資產很大一部分表現為無形資產,如以生產體育最終消費品的世界級大公司多數都利用足球運動的影響力提升自己產品及公司知名度,使足球產業成為最大的邊緣產業。
4促進我國體育消費發展、拉動經濟增長的建議
4.1大力發展經濟,提高體育消費能力
在我國,對消費真正起作用的是收入,收入的較大增長,才能引發消費的較快增長,收入的下降必然導致消費的下降。一般而言,人們收入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逐步得到改善與提高,體育消費資料價格也會隨著市場繁榮、產品豐富而降低或趨于合理,并被人們所接受。因而從宏觀上看,隨著我國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生活已基本接近“小康”,加上體育市場又呈現出大發展的良好前景,人們的體育消費必將出現快速發展的喜人局面。
4.2促進健康觀念轉變,大力推動體育消費進程
廣大城鄉居民健康意識的增強,為體育消費的不斷增長提供了原動力。現代化社會的激烈競爭使人們感到了身體健康的重要。在關于“人的能力”和“人力資源”的新概念中,都把身體健康作為其中要素之一。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投資,越來越鐘情于體育活動。這種新的健康理念即是社會進步、時代變遷的反映,也是推動體育消費發展的社會條件。我們應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大力宣傳新的健康觀、新的生活質量觀、新的生活方式觀,為體育消費推波助瀾。
4.3政府加強調控,穩定體育消費市場
政府制定政策通過兩方面對體育產品價格形成影響,一是直接影響,二是間接影響。直接影響主要通過國家對體育產品價格直接管理,即直接定價來實現,抑制亂漲價,監督價格的執行。間接影響表現在政府對場館維護興建投入加大,減少相關稅收,提高服務范圍,會有效扼制價格上漲。然而,政府的間接影響也會帶來負面效應,可能會減弱多元投資的積極性。但是,政府的宏觀調控和政策導向總會使在價格穩定條件下的多元投資局面形成。
發展體育產業。提高企業素質
4.4大力發展體育產業,提高各類體育消費品的質量和水平
體育產業是專門生產和經營各類體育消費品的行業。從供給的角度看,擴大體育消費必須把發展體育產業作為重點。另一方面,體育企業絕大部分是提供各類體育服務的單位,圍繞主營項目做好服務營銷工作,對吸引消費者、擴大居民體育消費需求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體育消費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可以產生不同規模、不同類型的投資,間接拉動經濟增長。我國體育市場潛力巨大,農村大部分地區對體育的消費還是處女地。而2008年奧運會在我國的舉辦,將會加速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各項與體育相關的產業發展戰略與措施,將逐漸鋪開。在新的形式下,應加強我國的體育消費的研究與開發,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和體育產業的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