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營林經濟效益評估原則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學性原則
具體指標的選取建立在充分研究的科學基礎上,統計方法規范,較客觀和真實地反映現代城市林業的主要目標的實現程度。經濟效益評價指標體系應全面準確地反映城市林業的發展目標的內涵,將直接產生和間接影響產生的經濟價值都考慮進去,選取的各項指標要具有明確的經濟含義,對于所要反映的要素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代表性原則。在眾多可以用來評價的統計指標中,選擇最有代表性的指標。整個指標體系可以用指數來反映,分類指標也可以用指數或用特征指標來反映。整個指標體系構成的指標,既要從城市林業的直接產品價值方面考慮,又要考慮由城市林業生態和社會功能所產生的經濟價值。
獨立性原則。為降低信息冗余度,各指標間應保持相互獨立,各指標不能由其它指標替代,也不能由其他同級指標換算得來,各指標應盡量避免包含關系。
實用性原則。指標體系中的各項指標應簡單明了,含義準確,各項指標都必須是可度量的,所需數據比較容易獲取,各項指標也有與之相對應的評價標準,即具有較強的可測性和可比性。同時要避免指標過多,體系過于龐大。
建立評價指標的思路
1確定研究對象。
2經濟功能分析。
提高林業經濟效益面臨的新問題
在研究提高經濟效益時,既要看到林業與農業生產和其他經濟事業具有共同性,即要注意提高勞動生產率、節省物質消耗、降低成本增加產出以取得更多、更好的勞動成果,也應該著重考慮林木生長的自然規律和林業經濟規律,充分注意到它本身的特殊性,那就是林業從投入到產出,其時間之長、資金周轉之慢很難有其他生產部門可與之相比。以杉木來說,一般一個生產周期要25年,松雜木生產周期則更長。在這樣一個漫長的生產周期里,要投入大量的物化勞動和活勞動,特別是營林初期投入比較大,其投入的資金又不可能逐年收回,而需要較長時間地占用。這就有必要認真考慮投工投資后計算利息這一因素,這樣才能完整地補償從投入到產出全過程所消耗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
同時,由于營林生產是多年投入,一次性收獲,立木作為在產品固著在山地上的時間是如此之長,以致人們在計算利息時,不得不把前一年應付的利息加入“本金”再計算利息從而形成復利狀態,加之現行銀行貸款期限越長,利率越高(一般年限較長的,年利率均在20%左右),這就更使利息這一因素對營林成本有著極大的影響。以杉木為例,每畝投工投資按10元為基數,年利率僅按15%復利計算,則其本利和第10年為39元,第20年為131元,第25年為2584元,其利息竟為本金的十幾倍以至數十倍。這說明在當時銀行貸款利率還不高的情況下,群眾已切身體會到營林投工投資必須按當時銀行貸款利率以復利計算利息,才有利。
針對以上情況,當前評價分析林業經濟效益,就要根據林業的特點,充分考慮時間這一因素的影響,認真研究如何搞好林木的速生豐產,縮短生產周期,加速資金周轉,以盡可能減少利息支出。目前,這一問題已開始引起有關部門領導和林業經濟工作者的注意,并提出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其中值得引起重視的是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積極發展速生豐產樹種,并研究摸索出其最佳采伐期。對南方林區的杉、松木和其他樹種來說,也都有個最佳采伐期的問題,這應引起我們的重視。當然,對于某些材種來說,采伐期的確定主要是考慮它的工藝成熟而不是經濟成熟。
這里說的是在對工藝成熟沒有嚴格要求的情況下,就可根據營林投入一產出計算的結果來判斷各立地類型、不同樹種、不同林齡的盈虧平衡情況,從而以它的經濟成熟期作為最佳采伐期。在對林業投入一產出進行分析時,特別要注意到利息支出對投入成本的影響,將利息這一對營林成本具有特殊重要意義的因素作為影響林業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方面給予充分考慮并加以研究,提出具體措施,從而為創造最佳的經濟效益探索出一條新的路子。
作者:金哲洙單位:延邊林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