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鎮化下的區域經濟發展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城鎮化對河南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
1.1城鎮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分析反映經濟增長的指標有很多,有的學者以國內生產總值(GDP)、人均GDP等指標來衡量,筆者認為人均GDP剔除了人口規模的影響,同時包含的內容也最為全面,用來衡量經濟增長較為合理.從表2中可以看出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河南經濟發展顯著增加.
1.2城鎮化對產業結構的影響效應分析從數據的可得性和口徑的一致性出發,本文選用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以下簡稱GDP)比重來衡量產業結構的變化情況,城鎮化發展水平指標仍選用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來表示,所采用的數據均來源于2013年河南省統計年鑒,時間跨度為1978—2012年.從表3可以看出,隨著河南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河南產業結構的第一產業比重呈現快速下降趨勢,第二產業表現出先下降后平穩上升的趨勢,第三產業則現為先上升后下降又逐漸上升的趨勢,這意味著河南整個國民經濟產業結構得到不斷優化,大體上符合產業結構演進的規律。
1.3城鎮化對就業的影響效應分析1)城鎮化對就業總量的影響.從表4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河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鎮化率的穩步提高,河南省的從業人員數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鄉村從業者的變動趨勢與全社會從業者的變動趨勢具有較大的相似性,主要是因為河南還是一個農業大省,農村人口占主導地位,鄉村從業者的變動對于全社會從業者的變動具有決定作用.隨著河南城鎮化的發展,為城鎮和農村從業者總量的增加產生了極大的影響.2)城鎮化對就業結構的影響.從表5可以看出,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河南省三次產業就業人員構成呈現出以下態勢,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呈現出明顯的下降態勢,第二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第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呈現出明顯的上升趨勢.由此可以看出,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河南省的勞動力正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這正是河南省產業結構逐步優化合理的表現.
1.4城鎮化對居民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應分析隨著河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和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河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都呈現出大幅度上升的趨勢(見表6).其中在任一時期,河南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均顯著地高于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另外,從城鄉居民收入之比可以看出城鎮化的發展一方面縮小了城鄉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也擴大了城鄉收入差距,但從總體趨勢可以看出,城鄉收入差距呈現出明顯上升的趨勢。
2城鎮化在促進河南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2.1制約城鎮化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因素分析
2.1.1城鎮化資金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緩慢城建資金籌措難度加大,城建需求資金有增無減,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遠不能滿足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需要.我省城建資金主要來源于土地招拍掛、銀行貸款、政府新增財力和基礎設施出讓、轉讓,部分大中型城建項目能爭取到國債資金、世行貸款和亞行貸款.但是城建項目建設市場化運作水平不高,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力度不夠大,現行的融資模式對財政的依存度過高,投資方式單一.城建資金需求的旺盛與投融資平臺不發育、籌資渠道不暢的矛盾日趨尖銳,資金問題仍是制約城鎮化發展的瓶頸.加快理順城建投融資體制改革,培育現代金融水平的地方城建投融資平臺更好地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鎮建設,已成為當務之急.
2.1.2制度障礙嚴重制約城鎮化進程的發展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城鄉戶籍管理制度、城鄉分離的就業制度、不能均等化的公共服務、不平等的社會保障制度、向城市傾斜的財政金融政策等等阻礙了我省新型城鎮化發展進程.社會資源短缺,尤其是按照常住人口定義被統計為城鎮人口而戶口不在城市的農民,其在孩子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都無法獲得同城鎮市民同等的待遇,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城鎮化的質量和效果,不符合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內涵,迫切需要得到解決.
2.1.3農村勞動力素質偏低人口質量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勞動力對城鎮化及經濟發展的影響,不僅僅在于勞動力的數量多少,更關鍵在于勞動力的質量高低.目前河南農村文化教育落后,加上農民思想觀念陳舊,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低,嚴重影響了農村勞動力素質的提高.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興起,低素質勞動力的轉移領域必將越來越窄.同時,由于不能隨時掌握市場信息,主動去尋找信息,不能及時了解勞動力的需求情況,使得勞動就業不能與信息變化同步,失去很多就業機會.
2.2加快城鎮化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對策
2.2.1建立城鎮化多元投入并行的資金機制城鎮基礎設施能力與老百姓日益增長的需求矛盾仍是當前主要矛盾,必須千方百計加大城鎮基礎設施能力建設.一是公共財政體制應加大對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傾斜式投入,二是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對城鎮基礎設施、經營性項目、準經營性項目全面開放,吸引社會資本全面參與城市建設,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和多元化投融資機制,進一步激活內需.加大招商力度,創新招商方式.開展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建立環境資源化、資源貨幣化的有效良性循環機制[10].三是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業,中小城市要借激發內需金融創新的契機,迅速組建成立中小城鎮發展銀行,為中小城鎮建設進行面對面的服務;中小城鎮需要把優質資產和項目捆綁起來,形成更大的市場愿景,吸引金融機構更大的支持,實現雙贏.
2.2.2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進制度創新一是建立新型戶籍管理制度,逐步放寬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的落戶條件,使在城鎮有穩定就業和固定居住的農民工及其家屬有序轉化為城鎮居民,并且擁有和城鎮居民完全相同的權益,使進城農民真正地融入城市.二是深化城鄉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面向所有非農產業就業人員的社會保障體系,促使進城務工農民享有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社會保障政策,同時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推進農村社會保障事業發展.
2.2.3完善教育制度,推動城鎮化就業工程就業是民生之本,因此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10].完善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政策,加強就業觀念教育,使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教育培訓制度,加強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培訓.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難群眾的就業援助制度,及時幫助零就業家庭解決就業困難.積極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規范和協調勞動關系,完善和落實農民工政策,依法維護勞動者權益.河南省政府應充分利用國家積極的就業政策,傾情打造愛心、關心、細心、熱心、耐心的五心服務,貼近服務對象,扎實推進城鄉統籌就業、扶持創業帶動就業、拓展服務功能促進就業,為河南省城鎮化發展提供便利條件.
作者:杜煜單位: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