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航空物流經濟體系提升方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秦巖孫繼湖單位:西安長安大學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由工業化中期向工業化后期轉變的過渡時期。工業化中后期,物品流動基于時間價值和空間價值的要求越來越高,航空貨運的發展符合這種運輸需求的變化。全球貿易運輸噸位中只有2%是通過空運完成的,但是代表了其總價值的40%。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預測,未來4年內亞洲地區將繼續驅動國際航空貨運市場增長,中國市場業務量的增長就將占到全球業務量增長的1/3。但我國年航空貨運周轉量僅約為美國的1/4。國內航空公司占國際貨郵運輸市場的份額不到30%。且從貨運質量上看,我國承運的普貨多,外航承運的快遞貨、物流貨多,收入水平更比我國民航高。
航空物流與航空貨運的差別不是僅體現在范圍上,而是兩者的內涵有本質的不同,航空物流是在以航空為主的多式聯運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是對其發展的產業升級。航空物流系統是個復雜的系統,研究航空物流各子系統的構成、功能定位、協同發展機制及模式,對提升我國航空貨運業的整體競爭力,促進航空物流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航空物流各子系統的功能定位與相互關系
1.航空物流各子系統的功能定位
(1)航空貨運、快遞及物流系統航空物流的發展進程中,傳統航空貨運的定位面臨重大調整,轉型發展為第三方物流企業是大型航空貨運的必然趨勢。航空快遞是發展航空物流的準備力量,發展良好的航空快遞企業,較易實現向航空物流企業的轉型。航空物流企業是整合調整航空運輸與物流資源的組織者,是引導航空物流產業發展的主體。
(2)航空公司的貨運系統基于核心競爭力理論及其他因素的制約,航空物流企業的發展也不可能全部采用企業一體化運作模式,其業務也會存在外包。航空公司貨運業務的發展,憑借其空中網絡運輸的優勢,將為航空物流企業在其所擅長的航空物流業務組織和整合領域充分發揮優勢創造良好的環境與協作條件。
(3)空港物流節點系統空港是航空物流網絡的節點系統,也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航空物流系統對地區社會經濟影響的接觸點。航空物流園區可以實現高效的航空物流運作,將會吸引大量的航空公司和物流企業入駐,促進當地乃至全國的航空物流產業發展,加速推進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4)地面及其他運輸業務供應系統地面及其他運輸業務的提供者一般為運載工具的擁有者,服務內容通常較為單純,資產投資相對要求高,服務的通用性較強,個性化特征不明顯。此類企業可以憑借在運輸基礎業務的專業化優勢,與航空物流企業形成業務合作關系,依照貨物、場地、時間的基準等,把企業所提出的各種各樣的要求,按照不同的基準統一化,從而實現運作的規模化。
(5)航空物流服務需求系統航空貨運高效和全球性的特征保障了商品能在最佳價位與時機進入市場,適用于生產周期短,技術、管理先進的行業。這些行業產業集中度高,對綜合物流和供應鏈管理服務的需求較強。隨著綜合物流向供應鏈管理的整合變革中,物流快遞巨頭逐漸承擔起客戶供應鏈管理的職能已被提上日程。
2.航空物流各子系統的相互關系
航空貨運、快遞及物流系統,航空公司的貨運系統,空港物流節點系統,地面及其他運輸業務供應系統構成了航空物流系統供給的組成部分,與航空物流服務需求系統構成了航空物流系統供需的各個組成部分。航空物流服務的最終獲得,需要航空物流各子系統的依次參與,同時也是各相關業務流程的銜接。通過組織制度安排和管理運作協調,把企業內外部彼此相關但卻分離的職能、有著共同目標卻又擁有獨立經濟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成一個為需求者服務的整體流程,獲得整體大于局部之和的效果;并根據發展戰略和市場需求對流程中的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尋求資源配置與消費者需求的最佳結合點,通過組織與協調來增強流程整體的競爭優勢,提高消費者服務水平,達到相關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共贏。
3.航空物流各子系統協同發展的意義
(1)各組成部分協同發展
有利于擴大和提升航空物流系統的整體功能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是相互統一的。系統中各組成要素之間、各子系統之間在操作過程中協調一致、共同合作產生新的結構與功能。航空物流各子系統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子系統都會不斷挖掘自己的潛力,尋找其新的適合的發展空間,從而帶動航空物流系統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2)各組成部分協同發展
有利于航空物流系統內要素資源的合理配置追求每個組成部分的最優化,未必會帶來整體效率的提升。制約條件的理論中,整體中成為難關的部分受到關注。瓶頸決定了流程整體的速度。協同發展有利于航空物流系統內要素資源的合理配置。
(3)各組成部分協同發展
有利于發揮航空物流系統的最大效益航空物流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不同組成部分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利益沖突,然而局部最優并不代表整體最優。子系統協同發展要求各子系統及其構成要素相互配合、減少內耗,系統在數量上表現為發展適度,在質量上體現為各子系統合理的分工與協作。
二、航空物流各子系統的協同發展機制
1.運輸與物流市場機制
系統通過自組織實現協調發展、走向有序的過程,也是各子系統或要素實現合理分工與協作的過程。自1978年美國相繼通過并出臺了《航空運輸放松管制》、《公路運輸放松管制法》、《斯塔格斯法》,形成了一種運輸改革的環境。接著,在1990年代,美國又通過了《協議費率法》、《機場航空改善法》等。這一系列的法律改革,在某種程度上減少了國家對運輸業的控制和約束,推動運輸業更接近于自由市場體系,放松管制使得運輸的效率和質量得到了提高,運輸服務的多樣化和可選擇性就豐富了,使得航空為主的多式聯運的實現和發展成為可能。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為航空物流系統提供了自由發展的空間,航空物流系統才能通過自組織,朝著越來越有序的方向發展。
2.政府行業主管部門的宏觀調控與管制
漲落是形成航空物流系統有序結構的源動力。歐美國家對運輸業管制的放松,管制的方式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但對運輸業的管制本身仍然沒有放棄。政府對航空物流的宏觀調控與管制一般通過物流規劃、運輸與物流產業政策、物流法規和行政規章等方式來進行。宏觀調控在為系統提供指導時,能使系統產生微小漲落,若當系統處在臨界狀態時,很可能會演化為巨漲落,進而引起系統結構和功能的變化。航空物流系統的協同優化發展,需要政府的合理宏觀調控來推動。
三、航空物流各子系統的協同發展模式
1.基于信息流的整合——航空物流信息系統的建設
信息技術的進步和由此形成的信息流是提高航空貨運與物流服務水平的關鍵要素之一。通過信息共享改善,使子系統各方的運作達到同步化和獲得一致性,使企業快速的捕捉市場信息和在整個系統范圍內進行信息反饋,提高了企業快速響應市場的應變能力,大大地降低系統的整體成本,使子系統各方都能從中獲得極大的成本效益和時間效率。目前,我國的航空貨運企業除少數系統能夠提供部分互聯外,大部分系統都沒有開放的互聯功能。
2.基于業務流程再造——航空物流服務鏈的運作
業務流程是一系列結構化的可測量的活動的集合,并為特定的市場或特定的顧客產生特定的輸出,它是一個行為的結構。供應鏈管理可以說是使計劃、實施、評價的周期循環業務流程再造的活動。供應鏈管理是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建立在效率能夠通過分享信息和共同計劃得到提高這樣一種信念上,是一種跨行業的管理,并且企業之間作為貿易伙伴,為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而共同努力通過計劃、組織、協調及控制在各相關者之間形成一種連接或業務的銜接,以使企業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要。通過供應鏈管理在航空貨物運輸企業的實施,改變企業傳統的只注意企業自身提供的運輸服務,而是將包括消費者、機場、地面運輸、航空貨運及快遞等在內的整個供應鏈看成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在整體優化的前提下,尋求企業自身的優化。
3.基于網絡經濟理論——中心輻射式貨運傳輸體系的建設
航空物流企業作為網絡型基礎產業,自然壟斷性強,即使在放松管制下,網絡經濟運作的內在特性仍然起著重要的作用。航空物流產業的市場也會最終形成大型公司寡頭壟斷的局面,呈現出全球聯盟的趨勢。中樞輻射航線網絡結構能夠最大程度地發揮航空運輸的網絡經濟運作。由于樞紐輻射式航線網絡的特性使得機場被劃分成樞紐和非樞紐機場,有利于機場規模和體系的合理化布局。同時,有利于航空公司優化干支線機隊配置,在市場競爭中,大小航空公司優勢互補,形成合理的市場分工,實現“雙贏”。
4.基于完整產品的提供——航空快遞與物流的一體化運作
能夠反映航空快遞與物流內涵的組織方式,有企業內部一體化方式和功能性業務分包方式兩種,兩種方式可以同時存在并相互交叉。從節約交易成本的角度,航空物流自身要求的安全及高效的目標來看,航空物流企業的一體化運作更具有趨勢性。跨國公司生產和經營的全球化帶來一些大型物流企業經營的全球化。只要航空物流網絡規模經濟的內在要求支持這一過程,航空物流企業的一體化運作的規模會越來越大。聯邦快遞開辟了一體化承運人的先例。國外的其他快遞巨頭(如UPS、DHL、TNT等),在其本土市場也主要以此種方式提供快遞和物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