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網絡市場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網絡零售市場的快速發展已經被證明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內生動力,但在省級層面上,網絡零售的發展能否帶動區域經濟增長仍缺乏實證研究。本文采用我國省區市的面板數據及因子分析法計算出各區域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得分,并進一步采用回歸模型分析了網絡零售市場發展與區域經濟之間的關系。本文研究表明,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對區域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促進網絡零售發展是優化區域經濟結構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網絡零售市場;區域經濟;因子分析;省級面板
引言
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推動信息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動信息經濟發展壯大。我國當前的網絡零售市場發展速度可觀,隨著國民經濟實力的提升,零售行業進入消費升級階段,網絡零售市場能有效滿足居民消費需求,兼顧產品高質量供給和個性化水平,從而有效促進居民消費水平的上升。同時,我國面臨著經濟增速放緩,內部需求下滑的現實困境,黃浩(2017)證明網絡零售市場的發展能夠有效帶動我國經濟增長,網絡零售市場的發展也對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規劃起到了不可忽視作用。
文獻綜述
現有研究中對于網絡零售市場的發掘還處于一個相對初級的階段。一方面,我國關于網絡零售市場相關數據的統計,大約從2005年開始有部分粗略的數據,導致對于網絡零售的實證研究數量較少,在相關定性分析中,孫戈兵(2017)研究了網絡零售市場中營銷選擇和品牌構建的問題,從具體的公司層面出發,探討了網絡零售商所具備的優勢;何海波(2017)對國內外的網絡零售市場發展進行了對比,以線上-線下零售企業融合的視角挖掘了我國網絡零售市場中所存在的不足,類似如王超賢(2016)則從中美網絡零售的組織模式角度出發,分析了我國網絡零售中的獨特競爭力。另一方面,數量較少的網絡零售市場的定量分析文獻中,往往是從宏觀國家數據角度出發,研究市場發展與宏觀經濟之間的聯系。例如楊守德(2017)從網絡零售和區域消費格局的層面進行了簡單的實證分析,認為網絡零售業的發展能夠有效促進區域內的“消費王巖副教授(大連科技學院遼寧大連116052)中圖分類號:F304.3文獻標識碼:A升級”行為,雷兵(2017)另辟蹊徑,從生態系統種群成長的獨特視角觀察網絡零售市場,并將其賦予系統動力學特征,建立了獨特的實證體現。在經濟學層面上,尚未有文章就網絡零售市場發展與區域經濟間的關系進行有效的探索,王海波(2016)的文章中認為,網絡零售業是促進居民消費的有效手段,而居民消費能進一步引致區域經濟的增長,從這一角度來看,通過實證建立網絡零售市場與區域經濟間的聯系,是探索我國經濟增長方法的重要途徑。
模型構建
(一)模型設定本文采用固定效應模型,在控制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研究網絡零售市場發展(I)對于區域經濟(E)的影響,其基本模型為:該模型中,ε為隨機擾動項,α為截距項,β為影響系數。該模型滿足以下假設:本文的主要難點在于如何確定各區域的網絡市場發展指數,由于目前僅有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所的國家層面的《網絡市場數據監測報告》中對網絡零售市場份額有所反映,但尚未有機構直接統計了各省的網絡零售市場規模,基于這一認知,本文需要另行對各區域構建網絡零售市場發展指數。
(二)網絡零售市場發展指數由于網絡零售發展涵蓋了多個行業,并設計多個可統計指標,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構建這一指數。崔小?。?018)認為網絡零售市場發展需要考慮市場規模、市場流通度和市場可知度三個層面,換言之,其核心指標必須包含網絡零售的份額數據、區域的流通能力以及互聯網的普及性。此外,王莉(2017)的研究中將網絡零售市場的發展與傳統零售市場發展相聯系,認為對網絡零售市場的研究必須考慮到市場潛力、市場營銷能力、市場組織能力和資源配置能力四個因素。綜合國內外關于網絡零售市場發展的評價指標,本文采用了4個二級指標,包含8個基礎性指標建立了網絡零售市場的發展指數,如表1所示。利用上述代表性指標構建基本數據矩陣為:式(2)中,X即為本文所需的網絡零售市場發展指數,i代表了本文所測度區域數,由于西藏部分年份統計數據缺失嚴重,本文僅統計了30個省的相關數據,故i~(1,30),j代表了基礎指標的個數,本文總共有8個基礎指標,故j~(1,8)。利用SPSS16.0進一步對各個代表性指標處理得到標準化矩陣:進一步,根據熵權法對各個代表性指標的熵值進行計算,可以得到:同時,還需要對熵值進行正數化處理,從而避免負向熵值導致指標間差異增大的問題。正向化式(4)所得熵,可以得到各指標的信息效應值:根據熵值(4)及信息效應值(5),可以衡量基礎指標的權重:聯立(5)式與(6)式,從而得到各區域的網絡零售市場發展指標:上述基礎指標在實證測試前必須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以滿足實證測度需求,根據第一主成分系數除以對應特征值根的平方根,得到系數權重。同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網站、《中國統計年鑒》(2016)、《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16)、《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2016)及部分爬蟲所得數據,本文整理得到了上述基礎指標的數據,共計1375個數值。
實證結果
通過上述模型描述,本文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因子分析法指標構建,首先由相關系數矩陣得知,各因子間相關系數較大,并呈現出了較強的線性關系,適合采用因子分析法進行處理。指標變量的KMO(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值為0.865,球度檢測BTS(Bartleet’s Test of Sphericity)值為709.452均符合因子檢驗要求。進而進行因子提取與因子旋轉,計算出30個相關省份的網絡零售市場的因子特征根與方差貢獻率,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由基礎指標所提取的前四個公共因子具備較高的累積貢獻率,達到了94.615%,證明原始數據的納入度較高,能夠充分發揮數據的信息。據此,本文提取了4個主成因子:FAC1、FAC2、FAC3、FAC4,其指標得分系數如表3所示。利用公共因子得分系數矩陣,作為權重代入(7)式中,即可以求得各省份的網絡市場零售發展得分,最終結果如表4所示(按字母排序)。表5中可見模型的判決系數R2的值為52%,說明模型解釋能力一般,同時調整后的R2數值為51.4%,這一結果在一元回歸模型中屬于正常情況,區域經濟增長受制于許多因素,而不僅僅是網絡零售這一水平,故該模型的擬合程度能夠得到解釋,本文繼續對模型進行方差分析,判斷變量間的線性關系是否具備顯著性,結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見,常數項F值為18.257,大于該F臨界值概率為0.000,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仍為顯著,拒絕原假設“回歸系數為0”,說明方程(1)的兩個回歸變量具備顯著線性關系。同時給出(1)的回歸結果:常數項α的t統計值為3.120,網絡零售市場得分的臨界值為4.212,均在5%的顯著性水平內,說明系數回歸具備統計學意義,該回歸結果表明,網絡零售市場得分每提升1個單位,能夠幫助區域經濟增加1.321個單位,回到表4所構建的各省得分中,青海的網絡零售市場得分僅為0.08749,與最高的上海(4.21092)相差4.12343,假設青海省能夠盡快抹平這一差距,就能夠帶動省域經濟約5.44%個百分點的提升。
網絡零售市場發展趨勢及建議
本文通過對我國各省網絡零售市場得分的構建,并以實證模型將這一得分與區域經濟發展相聯系發現,網絡零售市場能夠有效促進區域產業發展,提升區域經濟水平,兩者具備顯著的正向關聯性。目前,我國零售業正處在結構轉變和行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這一機遇來源于網絡零售市場的高速發展,如何把握這一發展趨勢,進而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應重點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加強網絡零售普及性,充分挖掘居民消費潛力。網絡零售相比于線下零售的優勢在于其廣泛性和透明性,由于地區限制,許多消費者所需求的高品質或個性化商品不能在本地市場上得到解決,而網絡零售市場卻有效地彌補了這一空白,從供給端深刻地解決了消費者的需求問題。同時,網絡零售市場進一步推動了價格的透明化,倒逼線下市場讓利于消費者,使得消費者能夠在有限的可支配收入中盡量有效的分配貨幣,提升個人效用。在我國,投資型導向經濟發展模式逐漸乏力,傳統制造業步入瓶頸期的現實困境中,通過挖掘居民消費能力,以消費這駕馬車帶動經濟發展,是網絡零售市場所具備的獨特優勢。第二,進一步優化網絡零售市場配套措施,發展新型業態技術?,F有得分評價體系下,各省所展現的網絡零售水平差異巨大。根本原因在于網絡零售市場并非孤立的交易市場,而需要依賴于多維度的產業發展,首先需要區域內有較高的網絡普及基礎或移動設備使用量,其次需要物流行業優質的運轉水平和規模經濟,此外還需要當地居民對網絡零售方式的認可度和了解度,多重要素決定了網絡零售市場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才能夠讓消費者體驗到網絡零售市場的便捷與優質。從現有的網絡電商實踐中不難發現,利用大數據或云科技等新型技術能夠有效增進網絡零售體驗,凝聚更多顧客。從這一角度來看,發展新型業態技術是進一步加快網絡零售發展的有效手段,也是發展區域經濟的不二選擇。
參考文獻:
1.黃浩.網絡零售對傳統商業的沖擊及政策建議[J].經濟縱橫,2017(5)
2.崔小俊.我國網絡零售業的發展模式和創新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6(11)
3.何海波.國內外網絡零售市場發展狀況對比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7(7)
4.孫戈兵,劉穎佳.零售品牌網絡體驗式營銷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商業經濟研究,2017(6)
5.王超賢.中美網絡零售組織模式本質差異的識別與刻畫[J].中國科技論壇,2016(4)
6.楊守德,趙德海.網絡零售業發展對中國地區消費格局的影響研究[J].社會科學,2017(10)
7.雷兵.網絡零售生態系統種群成長的系統動力學分析[J].管理評論,2017,29(6)
8.王海波.網絡零售業態發展的經濟效應及對策[J].理論與改革,2016(1)
作者:王巖 單位:大連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