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學改革的護理管理學研究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護理管理學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改革
護理管理學具有理論性、實踐性強的特點[2],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知識傳授和灌輸式的教學方法[8],難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更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效果不理想,改革勢在必行。
1.1護理管理學教學模式的改革
1.1.1適應市場需求,調整課程結構的教學模式改革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需求各層次的護理人才,而原有教材的課程結構及形式單一的教學模式難以適應社會發展對各層次護理人才的需求。張麗君等[9]提出高職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應突出高職教育特點,即以“工學結合、院校融通”,緊扣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大綱整合課程內容,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體現“教、學、用”一體化的新型教育模式。
1.1.2拓展教學平臺,應用網絡系統變革傳統教學模式進入二十一世紀,信息科學快速發展,曹楓林等[10]應用計算機設計輔助護理管理學教學課件,實現計算機情境教學模式;王慶華等[11]開發制作成人護理管理學網絡課程、方進博等進行護理管理學網絡精品課程建設[12]和課程素材類教學資源建設[13],實現我國高等護理教育不脫產的學習模式;黃秀鳳等[14]、姚偉江等[15]、姜小鷹等[16]應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開展護理管理學網絡教學模式,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創新,使護理管理學教學模式融入新的內涵,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形象的教學內容及相關知識資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
1.1.3融入現代教育新理念的教學模式改革新的教育理念是素質和創新的教育[17]。饒艷等[18]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加入建構主義理論指導的支架式教學、拋錨式教學、隨機進入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孫錚等[19]將和諧視角下護理管理學案例教學模式運用于教學;丁永霞等[20]將認識知識結構遷移理論在護理管理學教學中應用;張俊娥等[21]針對護理本科生具有更高層次學習活動的能力,推行融合學習與研究為一體的教學模式。融入現代教育新理念的教學模式改革,極大發揮學生的個體潛能,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獨立思考與自由創新提供了巨大的空間。同時有利于教師與學生雙方最佳狀態的發揮,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此外,高玲玲等[22]在護理管理學部分章節中嘗試雙語教學模式,認為高校應建立鼓勵雙語教學的機制,積極培養雙語教學師資,科學選用教材,以利于培養具有護理管理能力且國際化的護理人才。
1.2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的改革在護理管理學教學方法改革中,莫選榮等[23]應用案例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分析、判斷、解決問題及溝通表達能力,提高教學效果。顧艷葒等[24]應用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學,去獨立思考,教師組織學生分析、討論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收到較傳統教學方法更好的教學效果。謝延香等[25]應用小組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相互交流思想和感情,接受他人觀點,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及與人交往等綜合素質,同時促進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孫錚等[26]應用情境模擬教學法,圍繞護理管理中的事件及設定的問題進行論證,為學生提供仿真的實踐平臺,鋪設了一條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的有效路徑,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提高學生學習成績起到積極作用。黃芳[27]通過團隊組建、制訂規則、制訂項目、項目探究、成果展示、總結評比等步驟,模擬各種臨床團隊情境,配合課堂理論教學內容和進度,有效培養了學生的團隊能力,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業務能力。毛世芳等[28]應用任務驅動法教學,以任務為驅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并讓學生參加臨床護理管理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和職業情感,實現教學目標。馬嘉[29]應用互動式教學法,通過營造多邊互動的教學環境,在教學雙方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激發教學雙方的主動性和探索性,師生雙方共同確認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呂勝南等[30]將模擬面試引入課堂,學生自主選擇角色及面試話題,通過模擬面試場景,既能反映學生對護理管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又能為學生提供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可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和教學質量。范宇瑩等[31]在護理管理學實踐教學改革中,充分利用8個學時的實踐教學機會,讓學生深入病房,由護士長負責帶教,結合臨床護理工作的內容、重點及難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如業務講座、護理查房、小組座談、案例討論、走訪護士、文件閱讀等進行臨床實踐教學。
2護理管理學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32]。隨著護理管理學教材、教學模式和方法的不斷探索與改革,摒棄傳統形式以考試為主的考核方法[17],配套改革考試方式[33](降低筆試成績比例占30%,提高平時參與、作業、質量管理模擬成績比例占70%)。多形式考核評價方式的嘗試(平時、作業、理論、應用管理學原理進行案例分析的成績各占10%、15%、60%、15%)對現代護理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32]。余鳳英等[17]在成人本科生新的考核模式提出:將一次性理論考試評價(理論、平時的成績各占90%、10%)改為期末考試與綜合性考核相結合的評價(平時、期中面試、期末理論考試的成績各占30%、20%、50%)。趙士宏等[34]在護理本科生考核應用協作測試法,即在期末考試采用測試Ⅰ(單獨考試)和測試Ⅱ(2名/組,討論協作考試)考核評價。范宇瑩等[31]將實踐教學考核選擇情境模擬法(占10%)計入本課程總成績。考核方法的改革,既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應用能力,又增強學生寫作、溝通、團隊協作及創新能力,同時減輕學生考試焦慮,要求教師突破教材,不斷充實知識,提高教學水平,從而更客觀、有效地評價學生與教學質量。郝艷青等[35]引入柯氏模型,對護理管理學情境模擬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效果進行全面評估和比較,充分體現柯氏模型優越性,為教學改革提供科學依據。綜上所述,護理管理學是適應社會發展、培養各層次護理人才的護理教育必備課程。近十余年來,我國學者在護理管理學教材、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考核方法等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與改革,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以及應用管理原理分析、處理問題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值得借鑒。
作者:何旗群單位:柳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醫院感染管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