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際貿易環境系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國際貿易環境包括國際貿易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兩重含義。國際貿易的自然環境是指國際賴以存在并影響其發展和變化的各種自然因素及其態的總和。它包括地理環境、氣候環境、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狀況等因素。國際貿易的社會環境是指國際貿易賴以存在并影響其發展和變化的各種社會因素及其狀態的總和.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相比有多明顯的特點:一是社會環境的構成比自然環境更復雜、更具體;二是社會環境的形成和變遷比自然環境更具有爆發性和跳躍性;三是社會環境的作用比自然環境更隱蔽、更直接、更難以捉摸。我們這里所要探討的主要是國際貿易的社會環境。
按照系統論的觀點,人類社會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社會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各個不同的分系統、子系統和各個不同的因素、子因素之間存在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共同作用于人類社會的文明與進步①。國際貿易是國與國之間的一項重要的經濟活動,同樣處于人類社會龐大而又復雜的社會系統之中,并受到系統中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所謂國際貿易環境,是指國際貿易在人類社會系統中所處的具體位置及其狀況。國際貿易所處的具體位置及其狀況又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可稱為國際貿易環境系統。概括說,國際貿易環境系統是指在國際貿易發生、發展中,對國際貿易的主要構成和具體階段產生決定影響和制約作用的各種主要社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統一體。
二、國際貿易環境系統的構成
國際貿易環境系統,按系統內各因素的性質及其對國際貿易影響的方式可分為兩個子系統:一是外部環境系統;二是內部環境系統。所謂外部環境系統是指從外部作用于國際貿易,從而影響國際貿易發生、發展的若干國際貿易外部因素的有機組合.所謂內部環境系統是指從內部作用于國際貿易,從而影響國際貿易發生、發展的若干國際貿易內部因素
的有機組合。值得指出的是,外部因素不等于次要因素,外部作用不等于間接作用;內部因素不等于主要因素,內部作用不等于直接作用。它們的具體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不同因素的實際作用程度。
國際貿易外部環境系統包括兩個緊密聯系的子系統,即國際系統和國別系統。國際系統是指在國際貿易外部環境中帶全局性、總體性的若干因素的總和。它主要包括以下四個主要因素:一是國際政治與安全因素。它決定著國際貿易發生和發展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和平的國際政治關系,穩定的國際安全機制,是國際貿易發生和發展的最重要的外部條件。只要國際政治與安全因素發生重大變化,國際貿易也將隨之產生重大調整。它既可能改變國際貿易發展的方向,也可能摧毀國際貿易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二是科學技術因素。它是國際貿易發展和變化最根本的動力來源。科技進步及其在生產領域、貿易領域的應用,不僅促使國際貿易規模的擴大,而且引導國際貿易方式、手段、工具,從而整個國際貿易質量的提高。三是世界經濟因素。它是國際貿易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基礎。世界經濟史表明,世界經濟增長與國際貿易增長之間存在著比較穩定的相關關系,其相關系數約為1:15。因此,世界經濟的總體發展水平和發展狀態直接關系到國際貿易的發展水平和發展狀態。四是國際文化因素。它從各個方面影響和制約著國際貿易的發生、發展。文化屬于一種觀念形態,特定社會、特定時代和特定民族的文化決定著特定人群的觀念基礎和行為方式,同時規定了和其他人群的差異。這種差異性制約了參與國際貿易的觀念、方式和過程。
國別系統是指在國際貿易外部環境中帶局部性、國別化的若干因素的總和。它包括以下三個主要因素:一是國別政治局勢。它決定了一國對外貿易的基本前提條件。政局穩定是順利開展對外貿易的大前提。二是國別科技發展水平。它決定了一國對外貿易的國際競爭能力和地位。一國科技發展水平及其在生產過程中的應用水平,差不多規定了該國在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中基本的國際地位。三是國別經濟發展因素。它包括一國經濟發展模式、經濟管理體制和經濟發展水平等具體因素。它決定了一國對外貿易的地位,也提供了該國對外貿易的基礎,同時規定了該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基本思路和體制框架。
國際貿易內部環境系統也包括兩個緊密聯系的子系統,即國際系統和國別系統。國際系統是指在國際貿易內部環境系統具有全局性、總體性的若干因素的總和。它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因素:一是國際貿易發展格局因素。所謂國際貿易發展格局是指國際貿易發展賴以進行的框架體系,基本上規定了國際貿易發展的方向。不同的歷史時期,國際貿易的發展格局可能不同;而不同的國際貿易發展格局對國際貿易發展的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都有差別。二是國際貿易管理體制因素。所謂國際貿易管理體制是指規范國際貿易發展基本方式和手段,它是國際貿易發展的制度保障。人類真正有意識地對國際貿易進行管理或規范的歷史并不長,但實踐已經表明,不同的國際貿易管理體制對于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是有很大差別的。三是國際貿易政策取向因素。所謂國際貿易政策取向是指一定時期國際貿易發展過程的基本政策意圖和政策動向,它是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不同的政策取向會對國際貿易產生促進或抑制的不同作用,但它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際貿易發展的基本態勢。四是國際貿易關系因素。所謂國際貿易關系是指參與國際貿易的相關國家之間的雙邊或多邊關系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它直接影響國際貿易發展的各個方面。隨著國際貿易更廣泛和更深入地開展,國際貿易關系已經變得更加復雜和日趨敏感。
國別系統是指國際貿易內部環境中具有局部性、國別化的若干因素的總和。它主要包括以下四個因素:一是貿易與經濟的相互關系。它從總體上決定了一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水平。如果一國實行封閉的經濟發展模式,那么其對外貿易就不可能充分發展。二是外貿發展戰略。它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國對外發展的基本方向和基本道路。一國外貿展戰略無非是實行進口替代戰略,或是實行出口導向戰略,亦或是實行平衡發展戰略,但在不同的外貿戰略下,一國對外貿易呈現的狀態是完全不同的,對本國經濟發展作用方向和作用程度也是有很大差別的。三是外發展政策。它決定了一國對外貿易發展的基本形態。一國外貿發展的基本政策取向不外乎保護主義、自由主義和管理貿易三種。不同的政策取向適合于不同的經濟形態和經濟目標,也會帶來不同經濟后果和貿易后果。四是外貿發展體制。它決定了一國對外貿易發展的秩序。外貿發展體制大致包括兩種基本形態,即所謂封閉型體制與開放型體制。它們之間的基本差別主要表現在國內管理體制與國際貿易規范體制的融合度上。
至此,我們可以將國際貿易環境系統的層次和構成作總體上的歸納。從國際貿易環境系統的層次看,第一層次是國際貿易的內部環境,直接依附于國際貿易,并從國際貿易的內部作用于國際貿易。第二層次是國際貿易的外部環境,接依附于國際貿易的內部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主要通過對內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來傳遞,同時也可直接作用于國際貿易的各個構成因素①。第三層次是國際貿易的自然環境,直接依附于國際貿易的社會環境,并通過對國際貿易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制約作用于國際貿易。同時也可能直接作用于國際貿易的各個構成因素。
三、國際貿易環境系統范式分析的特征
把國際貿易環境看成是一個系統,從系統的觀點出發,分析和探索影響國際貿易產生與發展的各種因素及其作用機理,是思維范式上的重要轉換②。國際環境分析的系統范式和傳統分析范式相比,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非還原論。傳統分析范式認為,所有事物都可以分解還原成要素,同時要素還可由其他事物替換;將所有要素加到一起,又會重新得到事物的整體。因此,對整體事物的考察可以通過對構成事物的具體要素的考察來替換,并由此直接推論出整體事物的性質和規律。按照這樣的思維范式,對國際貿易與國際貿易環境的考察也可以還原為對國際貿易環境中各具體要素的考察,并進而推導出國際貿易環境對國際貿易的總體影響。事實上,這也是我們分析國際貿易和國際貿易環境問題的一貫方法。
系統范式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內在要素構成的系統,但系統并不能簡單地還原為要素。整體產生其要素孤立狀態時所沒有的新的本質特征,因此事物的整體大于要素之和。據此,系統范式認定,對事物的考察不能簡單地還原為對具體要素的考察,更不能因要素在孤立狀態時的性質和規律來解釋事物整體的性質和規律,因此還原論是不可取的。按照這樣的思維范式,對國際貿易環境的考察,也應把國際貿易環境看成是一個系統,從系統論的觀點出發,考察際貿易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但是,這種考察不能被國際貿易環境系統的各構成要素的單一考察所替代,更不能把單一要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看成是整個國際貿易環境的基本性質。系統范式的非還論要求我們重新審視一直采用的分析方法。從國際貿易環境系統來看,國際貿易環境不是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的簡單相加之和,也不是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的機械配合,而是由這些不同層次的要素共同組成的有機統一體。國際貿易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不能由某一層次的要素影響來推導,也不能看成是各種要素影響之和。從現階段這一問題研究的實踐看,明顯存在這樣一種傾向:要回答一個問題時,首先把這個問題分解成小問題進行探討,進而推出對整個問題的結論。這是一種典型的還原論。實踐證明,這種方法難以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二)非線性分析。傳統分析范式認為,構成事物的要素之間只存在簡單的線性關系,要素及事物服從機械因果律和單一決定論。因此,要素之間、事物之間也存在一條直線因果鏈。據此,分析范式認定,對事物的考察可以通過割裂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來研究要素替換。按照這樣的分析范式,對國際貿易與國際貿易環境的考察,不僅可以還原為對各具體要素的考察,而且還可以排除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根據機械因果律和單一決定論,推導出國際貿易環境與國際貿易之間的直接因果關系。
系統范式認為,系統的各要素之間存在著復雜的非線性關系,系統服從要素之間以及要素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的規律,并由此決定了系統整體結構的復雜性和非線性。同時,也正是系統內外復雜的非線性關系,決定了系統自組織地生存和發展。因此,認識整體不能僅僅滿足于認識要素,更重要的是要認識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及其對整體事物的影響。按照這樣的思維范式,對國際貿易與國際貿易環境的考察,就不能僅僅停留在影響和制約國際貿易的各具體要素的考察上,必須認識到這些具體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并從這種相互聯系中進一步考察其對國際貿易更深刻的影響。
從國際貿易環境系統來看,國際因素或國別因素與外部環境或內部環境之間,外部環境或內部環境與社會環境之間,社會環境與整個國際貿易環境之間,國際貿易環境與國際貿易之間,都不是簡單的線性的機械因果關系,國際因素與國別因素之間,外部環境與內部環境之間,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這些因素及其相互關系真正構成了國際貿易環境系統。從對這一問題研究的實踐來看,不少研究都過于強調某一種或某幾種因素對問題的影響,忽視了因素之間的關系及其對最終結果的影響。甚至僅僅從某一因素出發,得出對整個問題的判斷。顯然,這種分析往往過于簡單化。
(三)進化觀。傳統分析范式認為,事物及要素的運動過程是可逆的,不存在進化發展。據此,傳統分析范式認定,事物的要素構成是固定不變的,要素與事物之間的關系是穩定的。盡管它們也存在內在運動,但這種運動并不具有方向性和時間性。按照這樣的思維范式,對國際貿易與國際貿易環境的考察,就變得非常簡單。
系統范式認為,系統總是一定時間和一定條件下的系統,是進化的,必然有一個產生、發展過程,而這個過程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和時間性,因而是不逆的。據此,系統范式認定,系統是不斷運動、變化的,系統的構成要素也總是處于特定的變動過程中,,理對系統的考察必須充分考慮。按照這樣的思維范式,考察國際貿易與國際貿易環境,就不能把國際貿易環境看成一個永恒不變的系統,不能忽視系統內各構成要素的變動和調整及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尤其是將這種變動和調整與特定的時代背景聯系起來。
從國際貿易環境系統來看,自然環境在國際貿易產生和發展的初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是最重要的。但是,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化,社會因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逐步上升,并最終取代自然環境成為制約國際貿易的主要因素。在社會環境中,內部環境直接制約國際貿易,因而在相當長時期內,內部環境是社會環境的主要因素。隨著國際貿易向廣度和深度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的外部環境的制約作用開始加強。與此同時,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環境,國際因素的地位都在快速上升。這一切都說明,對國際貿易環境系統的分析,以及環境系統對國際貿易影響的分析,必須把握進化的方向,在進化發展的基礎上動態地探索國際貿易環境及其與國際貿易的相互關系。
(四)整體價值觀。傳統分析范式認為,由于整體可以分解或還原成要素,因此,要素的性質也就直接決定整體的性質。從這種觀點出發,分析范式認定,對整體的判斷可以通過對要素的判斷推導,構成整體的要素是優先的,整體就一定是優秀的。按照這樣的思維范式來考察國際貿易與國際貿易環境,就必然得出這樣的結論:只要國際貿易環境中的具體因素是有利的,國際貿易環境就是有利的,國際貿易就能夠發展。很顯然,這種價值觀忽視了各具體因素的組合方式及其對整體的最終影響。
系統范式認為,系統整體功能的最優化是系統的最高目標,它同時也是評價要素及其運行方式與組合方式合理性與有效性的基本標準。從這種觀點出發,系統范式認定,要素的運行與組合不僅影響要素功能的發揮,更影響整體功能的最優化。因此,對要素的判斷并不能得出對整體的判斷。按照這樣的思維范式來考察國際貿易和國際貿易環境,就必然得出這樣的結論:國際貿易環境中的具體因素是有利的,但國際貿易環境未必有利,國際貿易也就未必能夠發展。
從國際貿易環境系統來看,環境系統整體功能的優化和系統中具體要素功能的有效性之間不是同等的。例如,外部環境或內部環境的有利決不意味著整個國際貿易環境系統的優化;相反,整個環境系統功能的優化倒可以證明系統中各要素功能發揮的有效性。從這一點來看,我們目前理論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演繹方法都是值得重新推敲的。例如,如果對外貿易既有有利的外部環境,也有有利的內部條件,是不是一定意味著對外貿易的整體環境或條件必然有利?答案難以肯定。這是因為整體環境或條件是否有利,除了要看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性質,還要看這兩種因素在什么條件下如何配合。
四、幾點結論
(一)從系統論的觀點出發考察國際貿易環境是系統范式逐步取代分析范式的必然要求。從人類認識史看,分析范式統治著人類的邏輯思維已經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盡管這種思維范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但是,自20世紀以來,隨著科學理論的發展與升華,分析范式開始受到來自相對論、量子力學論、系統論、控制論等方面的挑戰。系統范式為人類更深刻地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采取系統范式考察國際貿易與國際貿易環境的相互關系,可以避免理論研究走進誤區。進入9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環境已經和正在繼續發生深刻而復雜的變化。這種現象不能不引起國內外理論界的極大關注,各種理論研究成果迭出。但是,在這些理論探索中,由于廣泛而普遍地采用傳統的思維方式,使一些理論演繹過程和理論結論變得過于簡單和片面,有的則令人難以捉摸,產生了許多理論研究誤區。理論研究的實踐告訴我們,如果不能實現思維范式從分析范式向系統范式的轉換,就難以走出理論誤區,也就難以對當代國際貿易環境的復雜變遷及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做出科學的判斷。
(三)轉換思維范式研究國際貿易與國際貿易環境問題,需要理論界共同的長期不懈的努力。由于傳統思維范式已經在我們的頭腦中根深蒂固,轉換思維范式并非易事。用全新的思維范式研究日益復雜化的國際貿易問題更是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