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國內服務外包機遇與挑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服務外包是中國開放型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經過十余年的快速發展,中國服務外包初步形成了以31個示范城市為主體、輻射帶動全國130多個城市的基本格局。服務外包企業持續增加至4萬余家,產業發展實現了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的突破與躍升。隨著經濟全球化縱深發展,新一代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服務外包產業依靠交付模式、服務模式及合作模式的不斷創新,逐步成為各國加強國際經濟交流與合作,促進自然環境與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順應服務全球化深入發展新趨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機遇,在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中緊緊圍繞服務外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推動實現服務外包產業高質量發展,有助于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從主要依靠低成本競爭向更多以智力投入取勝轉變,對于推進結構調整,形成產業升級新支撐、外貿增長新亮點、現代服務業發展新引擎和擴大就業新渠道,具有重要意義。盡管遭受貿易保護主義、信息安全等議題干擾,經濟全球化發展大勢不改,新一輪服務貿易自由化正在成為促進經貿格局深刻變革的新動力。大力發展服務外包就要搶抓機遇,直面挑戰,著力破解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制約因素,在深度參與全球服務市場合作和競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服務外包面臨的機遇
全球服務外包大發展趨勢不斷強化。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服務業與制造業聯系更加密切,制造業服務化與服務業產品化高度融合,研發設計與營銷網絡成為整個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的最核心組成部分。產業向兩端延伸的長度、廣度和深度決定著一國在新一輪全球化分工中的地位與利益分配格局,而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服務外包產業則成為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擴展和延伸的重要依托。服務外包成為促進國際分工與交換新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依托于新興信息通信技術等科技成果,制造業嵌入服務業和服務業分工細化交互促進,制造環節、服務環節分離趨勢明顯。現代服務業分工與服務交換已突破傳統服務貿易模式,服務供給與服務需求相分離;服務交付與服務費用支付相分離,服務交換方式發生新變革。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全球服務外包發展新趨勢,服務外包企業逐漸由單純的服務提供者成長為發包方的戰略合作伙伴,成為市場競爭的共同參與者、行業標準和規則的制定者,全球服務外包大發展的趨勢日益強化。全球服務外包產業規模持續擴張。全球軟件與服務外包市場未來幾年仍將維持穩定增長態勢,以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社交網絡、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應用為代表的新技術不斷促進新商業模式和新商業型態的誕生,給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發展帶來了新機遇。從市場結構來看,全球服務外包業務正逐漸從“最基礎的技術層面的外包業務”轉向“高層次的服務流程外包業務”。R&D服務未來增速最快,且保持高位增長。BPO總體繼續保持高于ITO的增速快速增長,設計研發服務將呈現快速發展趨勢。據國際權威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球服務外包市場規模將有望達到1.65萬億美元至1.8萬億美元,其中離岸服務外包規模預計約為4500億美元。全球發包市場呈現出新變化。全球發包市場區域結構和差異化特征明顯,但隨著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發包市場也呈現出新變化,服務供應商應綜合運用多種優勢,制定針對性策略,深度開拓國際市場。當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軟件生產國和出口國,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得益于其經濟基礎與科技實力,仍將長期處于全球離岸服務外包市場的領先地位。西歐市場仍將保持穩定增長,但對接包方業務能力要求提升。日韓市場在不斷擴大規模的同時,服務外包與垂直業務領域融合趨勢明顯,客戶需求日益向行業領域傾斜,服務外包業務模式正在向最終用戶轉移。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廣應用,新興經濟體發包業務呈現加速增長趨勢,在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的地位不斷提升。在岸服務外包潛力加速釋放。新時代下,我國依托于雄厚的制造業基礎、豐富的人力資本、廣闊的市場空間、持續增長的研發投入,著力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促進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隨著“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行動計劃、大數據發展綱要等一系列重大戰略規劃和舉措實施,中國工業化和信息化加速融合發展。中國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農業現代化和現代服務業并舉前行,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專業化服務需求潛力巨大,服務供應能力和水平也快速提升。以跨境電子商務為例,作為新型貿易方式,跨境電子商務與服務外包密切關聯,衍生出大量第三方服務,已成為服務外包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擴大服務業開放成為戰略重點,將進一步加速在岸服務需求市場擴張。近年來,中國在岸服務外包業務增長速度持續高于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占服務外包產業規模比重持續提高。2017年,中國在岸服務外包業務執行金額已達到464.7億美元,占服務外包產業規模比重已增長至36.8%。
中國服務外包面臨諸多挑戰
全球服務外包產業競爭加劇。當前,美歐等發達經濟體深度推進工業4.0,著力構建以高端服務業為引領、以制造業轉型升級為依托的國際競爭新優勢,并運用資本、技術、管理等優勢,加強對全球范圍內資源配置的掌控能力。新興經濟體也充分認識到現代服務業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作用,積極承接國際(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并逐漸向價值鏈高端攀升,以在更大程度上分享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巨大利益。全球服務外包接包國家已迅速增至70多個國家,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全球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務外包發展模式。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服務外包市場陸續形成了印度、加拿大、愛爾蘭、墨西哥等成為全球五大最具吸引力的離岸外包項目接包地。不同的國家依托綜合優勢,初步形成較具特色的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模式。中國服務外包產業起步較晚,在經過初期的高速擴張后,近年來發展速度明顯放緩。面對全球服務外包市場的基本格局,持續提升在全球市場份額面臨重要挑戰。貿易保護主義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全球金融危機與歐債危機的爆發,歐美經濟增長和就業等議題凸顯出的結構性矛盾持續存在,貿易保護主義、經濟民族主義等交織在一起,反傾銷反補貼措施、簽證政策收緊等醞釀實施,對全球貿易與投資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覷。與此同時,在全球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中,面對貿易保護主義和貿易沖突的不確定性,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發展面臨的風險大幅增加,參與全球服務市場競爭面臨匯兌等風險增加,形勢十分嚴峻。與此同時,中國服務外包發展還面臨著若干自身約束亟待解決,突出表現在五個方面,服務外包市場環境有待完善,服務外包貿易政策與產業政策不協調,服務外包離岸在岸、接包發包業務發展不協調,服務外包企業國際競爭力有待提升,服務外包人才供給與產業發展質量提升的要求不協調。
中國服務外包發展展望
在全球經濟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國服務外包企業應加快提檔升級步伐,盡快適應高質量發展總要求。各相關機構需群策群力、相互配合,大力發展中國服務外包產業,培育中國外包整體形象品牌,牢牢把握服務經濟發展的新趨勢新特征,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綜合施策,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優化產業結構,全面提升服務外包產業競爭力。預計到2020年,我國服務外包企業承接離岸服務外包合同執行金額將超過1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0%以上。產業結構將更加優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服務外包比重將進一步提升。到2035年,以“中國外包”為標志的中國服務經濟的整體形象在國際市場擁有廣泛影響力和知名度。到2050年前,“中國外包”將享譽全球,成為極具影響力和領導力的國際知名品牌。
作者:張瓊 單位: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