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碳經濟下制造業環境成本控制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低碳經濟發展變得尤為重要。低碳經濟對企業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實現三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對制造業成本控制帶來了挑戰。文章在相關理論基礎之上,針對制造業分析了目前環境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基于低碳經濟的成本控制對策。
關鍵詞:低碳經濟;制造業;環境成本控制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開始關注環境問題。經濟增長方式和經濟結構必須向“低碳經濟”轉型是“十二五”規劃和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的。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必須考慮生產經營過程對自然環境產生的影響,同時要積極采取各種措施降低這種影響。作為傳統高碳行業的制造企業,對低碳經濟下的發展提出了挑戰。如何在低碳經濟下合理控制成本,降低環境成本,是制造業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
1低碳經濟與環境成本
1.1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主要特征,以獲取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經濟模式,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1.2環境成本
環境成本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由于生產經營行為對環境產生影響而付出的代價,主要包括環境預防成本、環境檢測成本、環境治理成本等。
1.3環境成本
控制環境成本控制,指針對企業各種活動對自然環境產生的不利影響而進行的一種控制活動。基于低碳經濟理論,為了促進企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環境成本進行一系列控制活動則是基于低碳經濟的環境成本控制。
2基于低碳經濟的制造業環境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
2.1環境成本控制的相關制度不完善
低碳經濟下,我國環境成本控制的相關制度還不完善,沒有具體的針對環境成本的實施細則等。環境方面我國雖也有不少法律法規,但其覆蓋面較窄,針對環境成本控制的相關實施細則不明確,致使環境成本控制在企業具體實踐中難以發揮較好的作用。我國環境會計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環境會計的假設、基本原則、對象確認、計量及信息披露等問題還沒有一套完整的會計法律法規進行規范。我國環境管理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側重于對污染排放的控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也沒有從本質上制約企業對環境的污染。由于缺乏相關的環境成本控制制度,加之企業對于利潤的追求,企業會在經營過程中盡可能的減少成本增加收益,不能積極主動的進行環境成本控制。
2.2環境成本控制標準
缺乏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自然資源,生產銷售過程中要對自然資源進行相應的加工處理,就可能會出現環境污染問題,由于大部分企業對環境成本控制沒有嚴格有效的標準,不能將產生環境污染的不利因素控制在相應的范圍之內,導致大部分的污染物都排放出來,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我國對環境成本控制的標準也沒有進行嚴格具體的規定,缺乏系統的參考值,致使企業的環境成本也長期處于失控狀態,對社會帶來不利影響。實質上環境成本控制標準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只有有了科學有效的環境成本控制標準,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過程中才有章可循,環境成本控制工作才能順利開展,企業才能健康有序發展。
2.3環境成本控制范圍狹窄
在低碳經濟理論下,成本控制顯得尤為重要,大部分企業也已經意識到環境成本的重要性。但對環境成本控制的方式仍然比較單一,企業一般都只注重事前控制,而忽略了環境成本的事前和事中控制,沒有對其進行全過程的控制,這樣就使得大部分企業控制范圍面不大,環境成本控制效果較差。例如大部分企業主要是針對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和廢渣的事后處理上,沒有考慮產品生產的整個過程,缺乏全局的控制,這樣就造成了企業在環境成本控制問題上不僅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而且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企業在產品成本核算時沒有考慮相應的環境成本支出,沒有將環境整治的相關成本包括在產品生產成本中,也即企業成本控制的范圍僅包括了內部實際發生的,沒有包含外部發生的成本等,這就造成環境成本控制的范圍較窄。同時由于大部分企業事前和事中環境成本控制意識不強,使企業的環境成本控制處于被動狀態。
2.4環境成本控制體系不健全
目前我國成本控制采用的是事后控制的方法,企業內部沒有一套完整的環境成本控制體系,尤其是環境成本控制的評價體系更是不足,沒有相應的評價考核指標,企業在實施環境成本控制過程中就缺乏動力,不能積極主動的進行成本控制,只是一味的追求更大的利益。環境成本控制體系不健全問題需要我們從環境成本控制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個層次進行具體規劃來解決,只有環境成本控制體系健全了,企業才能予以重視,在企業的具體實踐中才有參考的標準,才能有目標的進行環境成本控制,才能實現經濟健康發展。
3低碳經濟下制造業環境成本控制的對策
3.1完善環境成本控制的相關制度
低碳經濟下盡快完善環境成本控制的相關制度是改善我國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現狀的基礎。如何完善我國環境成本控制的相關的制度,這就需要相關環境會計領域的研究機構等來制定。例如這個研究機構可以由會計、法律等多學科、多領域的專家構成,這樣可以綜合考慮企業經濟發展的諸多因素,使制定出的相關制度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規律。同時相關的研究機構要綜合考慮法律理論、會計理論、環境成本理論等一系列專業問題,由專家組進行專項討論研究,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研究出環境成本控制方面的相關理論。在基本理論的指導下,專家組可以再進一步的制定出環境成本控制準則,細化準則實施的標準,明確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使其能夠更好的指導企業實踐,實現經濟的長遠發展。
3.2制定具體的環境成本控制標準
在企業經濟運營過程中,具體的環境成本控制標準是企業有效實行控制活動的標尺,企業只有有了具體可行的環境成本控制標準,才能有效的實施環境成本控制活動。如何制定相應的標準,可以分別從三個方面考慮,包括以本企業歷史最好水平的環境成本作為參考,以本行業內企業先進環境成本控制指標為準繩,以企業自身實際生產過程進行分析。同時環境成本控制標準的制定也要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
3.3拓寬環境成本控制的范圍
為了拓寬環境成本控制的范圍,企業可以空間和時間兩個方面進行考慮。空間上,企業可以同時考慮內部和外部兩個角度的環境成本控制,通過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進行環境成本的控制。時間上,企業應該考慮生產的整個過程,從產品的設計到生產、銷售、廢棄等各個環節全程控制,也就是從環境成本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等方面來進行管理。
3.4健全環境成本控制體系
健全的環境成本控制體系是企業健康有序發展的保障,目前我國企業的環境成本控制體系還不健全,要完善環境成控制體系就應該綜合考慮環境成本控制的全過程。從環境成本的事前控制到事中控制再到事后控制,企業應該都有相應的評價體系。首先企業要提高管理層的決策水平,管理者要根據環境成本控制的三個階段綜合判斷環境成本控制的效果如何,及時準確的作出決策,以便于指導后續工作的開展。其次要不斷完善各個階段的內部控制體制,制定相應的規定保證各個階段的環境成本控制工作可以有效開展。最后要對環境成本控制的結果給與一定的評價,環境成本控制的好要給予相應的獎勵,相反要作出相應的懲罰,只有這樣企業的員工才可以積極主動的開展環境成本控制工作,才能達到企業低碳經濟下環境成本控制的良好效果。
綜上所述,在低碳經濟下制造企業要想有效的進行環境成本控制,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首先環境成本控制要求企業對環境成本要有明確的界定,包括環境成本的確認等。其次制造企業的環境成本控制更應該從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進行全面的控制。最后企業的管理層及員工等都要有低碳意識和環境成本控制意識,才能更好的完成制造企業對環境成本的控制,才能實現經濟的健康長遠發展,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效益。
參考文獻:
[1]聶建平.從低碳經濟角度看企業成本控制-以華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財會月刊,2016,(6):90-93.
[2]谷慧玲,張堯,石蔚.低碳經濟下企業環境責任成本控制研究[J].財會通訊,2016,(2):67-69.
[3]于曉菲,馬慧穎,鄭榮.基于低碳經濟的企業環境成本控制研究[J].北方經貿,2014,(7):208.
作者:韓曉娟 單位:山東女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