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碳經濟視角下工程施工管理要點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隨著低碳經濟理念的提出,要求在市政工程項目建設施工中貫徹低碳經濟基本要求,加強施工階段的環境保護工作,將碳排放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本文以低碳經濟的基本要求為切入點,分析了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探討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低碳經濟;市政工程;施工管理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應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有機統一。近年來社會經濟處于快速發展時期,能源資源需求量逐年增加,能源供需結構性矛盾日益加劇,制約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同時環境污染問題也日漸嚴重,尤其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市政工程建設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揚塵、噪音、空氣污染等,影響了城市人居環境。市政工程項目點多面廣,在城市建設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資源,貫徹低碳經濟管理理念極具現實意義。通過施工技術、利用方式等的調整與改進,能夠實現對污染、浪費等現象的系統性控制,是市政工程發展的必然趨勢。
1低碳經濟的基本要求
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中主要強調生態代價及社會經濟成本,實現二者協調統一,在發展社會經濟的同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是其主要特征,確保生態效益最大化。市政工程項目建設中,一方面,低碳建設模式緩解了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在低碳經濟的指導下,市政工程施工應當不斷革新技術,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加強施工階段環境保護工作,合理控制碳排放量,構建和諧的城市生態環境。另一方面,在市政工程成本控制工作中,低碳經濟理念也發揮著獨特作用,加強對高能耗、高浪費現象的監督管理,將工程造價控制在條件允許范圍之內,確保各參建主體的經濟利益。低碳經濟理念有效整合了各類技術、方法,優化施工管理系統,提高工程建設效率,與市政項目的要求相契合。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低碳經濟發展應滿足以下幾點要求:其一,大力發展生態經濟,合理配置各項資源,構建可持續發展的城市經濟增長模式。其二,項目施工管理中應充分認識到低碳理念的重要性,嚴格貫徹落實低碳建設要求,盡量選擇性能優良的低碳材料,掌握先進低碳技術。政府部門及社會組織也應加強對市政項目施工的監督,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
2低碳經濟視角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伴隨城市化進程推進速度不斷加快,市政工程項目建設數量及規模逐漸擴大,市政項目的節能減排工作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在市政工程項目實施階段,仍舊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未貫徹落實低碳理念及政策,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1能源利用效率低下
環境保護及資源有效利用是低碳經濟的主要任務,在節約能源資源的同時,促使其使用效率得以提升。據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在我國能耗總量中,建筑行業能耗所占據的比重達到28%,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能耗比例仍呈現出不斷攀升狀態。在施工材料選擇過程中,由于施工工藝、環境等因素的限制,低碳材料及環保材料無法得到廣泛應用,制約了市政項目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此外市政項目屬于政府公共項目投資,在施工階段還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費現象。首先體現在設計階段,設計方案不合理不僅會導致施工成本增加,后期還可能會出現設計變更現象,延緩正常施工進度。其次,在正式施工過程中,材料、設備缺乏科學管理,造成閑置、浪費等問題。
2.2環境污染問題突出
在碳排放領域中,城市化推進、城市交通以及建筑業是重要構成部分,市政工程項目施工階段,低碳經濟理念貫徹落實不到位,導致碳排放量不降反升。工程施工的碳排放不僅局限于施工區域,運輸過程中碳排放、廢棄物碳排放等與施工直接相關的活動也是工程碳排放主要表現,嚴重違背了低碳經濟發展的基本要求。市政項目施工階段,組織管理不當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問題,缺乏規范化和標準化的環境保護措施,出現泥漿污染、噪音問題、灰塵固體懸浮物等一系列環境污染。由于施工操作不規范,破壞周邊生態景觀,造成水土流失、固體廢棄物污染等問題,不僅阻礙了經濟活動正常開展,也對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2.3低碳技術有待推廣
市政工程項目的低碳建設離不開先進的技術手段作為支撐,現階段我國低碳知識普及程度有待提升,施工單位尚未認識到低碳經濟在市政項目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仍舊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思維模式,嚴重阻礙了項目節能減排的發展。就目前我國低碳技術發展情況而言,整體水平相對落后,缺乏對新技術的研發,導致在市政工程施工中低碳技術投入不足,制約了低碳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低碳經濟視角下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的要點
為實現市政工程項目節能減排目標,應當摒棄傳統的粗放建設方式,充分重視現階段客觀存在的問題,積極采取相應解決對策,構建起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建設模式,合理控制建設施工階段的碳排放,綜合協調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實現三者最優化。
3.1應用綠色低碳施工方式
首先應嚴格貫徹落實低碳政策,將低碳理念貫穿于施工全過程,盡量選取性能優良低碳施工材料,貫徹落實低碳經濟基本要求。在進行主體工程設計時,充分考慮低碳經濟基本要求,遵循相關建設程序及標準,實現工程低碳化目標。結合市政項目建設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綠色低碳的施工方式,加強對設備、材料等的管理,避免將高能耗、低效率等性能較差的設備應用至施工之中。在保證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推行綠色低碳施工方式,控制施工階段噪音、揚塵等污染,實現“四節一環保”,即節水、節地、節能、節材及環境保護。
3.2推行精細化管理制度
施工精細化管理在提高工程質量,減少環境污染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施工單位應結合市政項目實際情況,推行精細化管理制度。在常規管理工作的基礎上,深化改革管理手段,構建全面化管理模式。加強精細化管理工作能夠有效增強施工協調性,貫徹落實低碳經濟理念,提高工程建設效率,精細化管理,在精細化管理模式中,實現了設備、材料、人員等全方面管理,為市政項目低碳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施工組織環境,嚴格控制施工階段的不規范操作行為,促使項目管理的規范性及科學性。同時在施工管理工作中還應當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提高管理工作的質量與效率,確保市政項目的低碳化建設。
3.3加強低碳技術推廣
施工單位及相關部門還應充分認識到低碳經濟的重要性,明確低碳經濟的目標及要求,加強施工階段的環境保護工作,根據工程周邊實際環境情況,有針對性加強保護及管理措施,降低施工操作造成的環境污染現象。在市政工程項目低碳建設過程中,低碳技術居于核心地位,通過運用先進的低碳技術,不僅促使施工效率的提高,也從根本上控制施工階段的環境污染及破壞。首先應充分推廣利用現有的低碳技術,將可再生能源、水資源再生等技術應用至市政項目建設之中,積極引進新材料、新工藝。同時適當擴大低碳建設資金投入,加強新技術研發力度,為市政項目低碳建設提供技術保障。結合工程施工實際情況,構建碳排放檢測系統,及時掌握碳排放量,并對其進行統計分析,加強施工技術的改進與完善。
3.4建立健全施工監管體系
為保證市政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應建立完善的施工監督體系,促進低碳施工規范化,以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促進低碳經濟發展。充分發揮業主、施工單位以及建立單位的積極作用,在低碳經濟理念的指導執行相關建設標準,遵循基本建設程序,對低碳施工建設的執行力度進行有效監督。在施工階段形成完善的激勵機制,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技能培訓,掌握低碳施工的要求,規范施工操作行為,定期檢查工程建設實際情況,一旦存在違規現象,必須及時采取相應處理措施。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發展對于能源資源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存在不同程度的結構性供需矛盾,能源資源節約及環境保護工作居于戰略性地位。在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下,實現低碳建設是市政工程項目發展的必然趨勢,必須嚴格貫徹落實相關政策及低碳理念,加強對低碳技術的應用與推廣,促使節能減排目標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李建華.低碳經濟視角下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0).
作者:謝軍濤 單位:新鄉市市政設施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