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審計師行業專長與財務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一)文獻回顧審計師行業專長是指會計師事務所將實踐與經驗集中地投入到某特定行業(Solomonetal.,1999)。已有研究表明審計師的行業專長有助于其發現錯誤并提高財務報告質量。實驗研究顯示具備特定行業知識的審計師對該行業的公司特征了解得更全面,這增強了審計師發現錯誤的能力和手段(MalettaandWright,1996;Owhosoetal.,2002)。大量關于審計師行業專長與審計質量關系的研究都支持此理論。例如,行業專長可以提高審計師發現會計差錯的能力(MalettaandWright,1996;Owhosoetal.,2002),減少盈余操縱行為(Balsametal.,2003;Kr-ishnan,2003a)。Balsametal(.2003)發現與聘任不具備行業專長的審計師的公司相比,聘任具備行業專長的審計師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較低,盈余反應較高。Krishnan(2003a)的研究也與此一致。這說明審計師行業專長有助于減少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為。財務重述意味著外部審計師沒能在其客戶重新表述前期會計差錯之前發現虛假的會計信息,因此,財務重述為審計師行業專長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新領域(EilifsenandMessier,2000)。與審計質量的其他代表變量相比(如盈余管理水平),財務重述更有力地說明審計師在揭露或報告上市公司的會計處理與GAAP的規定不一致方面的失敗(DeFondandFrancis,2005)。基于此,本文假定聘請具備行業專長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審計的公司發生財務重述的可能性會比較低。由此提出:假設1:審計師行業專長與財務重述的發生負相關。雖然筆者假設審計師行業專長與財務重述發生的可能性負相關,會計師事務所和公司在行業專長方面投入了資源,但是財務報告工作的復雜性意味著財務重述仍然會發生。因此,本文進一步檢驗了審計師行業專長與財務重述涉及的會計賬戶類型之間的關系。Palmrose和Scholz(2004)研究了1995—1999年334家發生財務重述的公司,結果發現這些公司凈利潤下降的平均水平為137%。隨著財務重述涉及的賬戶數量和類型的不同,凈利潤下降的水平也有差異。財務重述涉及核心賬戶(例如收入、銷售成本和經營性成本)的公司凈利潤平均下降了246%,而財務重述涉及非核心賬戶(例如非經營性成本、特殊項目)的公司,凈利潤卻平均上升了35%。另外,Palmroseetal(.2004)研究發現在宣告日,發生核心財務重述公司的超常收益(-13%)顯著低于發生非核心財務重述公司(-4%)。總之,這些研究都說明雖然財務重述顯著地影響財務報告,但與非核心賬戶的重述相比,核心經營性賬戶的重述導致了更多負面的市場反應。筆者進一步認為行業專長對核心經營性賬戶重述的作用更顯著。由此提出:假設2:審計師行業專長與核心財務重述的發生負相關。
(二)數據來源與樣本篩選本文選取2008—2010年間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數據作為研究樣本,年報資料來源于巨潮資訊網(-),財務數據及公司治理數據來自于國泰安數據庫,統計分析過程均采用SPSS17.0進行Logistic回歸完成。本文根據2001年證監會頒布的《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對制造業采用二級行業分類,其他行業采用一級行業分類,并對樣本作如下篩除:(1)剔除金融行業;(2)剔除數據缺失的樣本;(3)剔除異常數據的樣本;(4)剔除無匹配對照公司的樣本。最后得到樣本量為538家上市公司。然后選擇同行業中與重述樣本公司資產總額最接近(浮動范圍在30%內)的沒有發生財務重述的公司樣本作為對照組樣本。
(三)變量設計與模型設計本文使用行業市場份額來衡量行業專長,并采用虛擬變量來計量行業專長指標(變量定義如表1)。按照證監會行業分類辦法劃分為13個行業,先按客戶總資產的平方根計算出各事務所按百分比表示的行業市場份額(IMS),然后按Palmrose(1986)劃分行業專長的標準來為各事務所的行業市場份額賦值,他認為在沒有行業專長的情況下,審計市場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各事務所在該市場上占有均等的份額即某行業中各個會計師事務所在該行業所占的份額為該行業事務所數量的倒數,而事務所的IMS大于該標準的則為具有行業專長,AUDSPEC賦值為1。
二、實證研究結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表2是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審計師行業專長(AUDSPEC)在發生重述公司樣本(Mean=0.2305)中明顯低于未發生財務重述的公司(Mean=0.3717),他們的均值差在1%的置信水平下顯著,T值是-2.107,這與預期是一致的,說明審計師的行業專長有利于減少財務重述的發生。筆者預期外部融資需求越大的公司越有可能通過財務重述來操縱利潤,從而達到滿足融資條件的目的。在控制變量中,發生組的外部融資需求(FIN)、盈余操縱程度(ACC)都顯著高于未發生組(P<0.01),正是對該預期的證明。公司規模(SIZE)在發生組和未發生組之間的差別不顯著(T值=-0.8764),說明發生組和未發生組是成功的匹配,可以用來驗證假設。審計委員會作為內部控制的組成部分,應當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提高財務報告的質量。從表中來看審計委員會中獨立董事人數(ACIND)的均值差異顯著,審計委員會規模(ACSIZE)的均值差不顯著,但T值是-0.6274,與預期符號是一致的;審計委員會每年召開會議次數(ACMEET)的均值差在10%的置信水平下顯著,T值是-1.924。并購活動(MA)的均值在P<0.05的水平下顯著,T值為2.1060,說明發生財務重述的公司,其并購活動要明顯多于未發生財務重述的公司,這可能與并購所涉及的公司想要通過財務重述來調整財務狀況從而達到并購合同的要求有關。LEV、BTM、ROA和EPR雖然不顯著,但T值符號都與預期一致。表3是解釋變量的Pearson相關系數表。從表中可以看出測試變量之間幾乎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模型選取的各變量是相互獨立的,并且與被解釋變量之間都存在顯著的相關性。
(二)回歸結果及解析1.審計師行業專長(AUDSPEC)與財務重述(REST)表4顯示第一個模型的邏輯回歸結果非常顯著,最重要的是審計師行業專長與財務重述發生的相關系數在1%的置信水平下顯著,其中有6個控制變量也是顯著的。雖然他們的顯著性水平不同,其中資產負債率(LEV)和外部融資需求(FIN)都在P<0.01的水平下顯著,但足以看出這是影響公司進行財務重述的主要內部因素。這些結果證實了具有行業專長的審計師會加強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督導,幫助被審計公司降低財務重述發生的可能。2.審計師行業專長(AUDSPEC)與核心財務重述(CORE)本文第二個假設檢驗的是審計師行業專長對不同財務重述類型的影響。前文已經介紹過財務重述分為核心財務重述和非核心財務重述,其中核心財務重述是指涉及經營性的收入、成本和費用的財務重述。表5是對模型2進行邏輯回歸的結果。從表中可以看出審計師行業專長與核心財務重述顯著負相關(P<0.01),這與本文的假設2相一致,說明在公司對經營性的項目進行操縱的時候,審計師事務所的行業專長會幫助審計師發現并減少上市公司的這種行為,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有利于我國建立起有效的市場機制,使市場更透明化。系數只有-0.5770,說明在我國的審計市場中還沒建立起高效的審計師行業專長的發展機制,會計師事務所發展行業專長是趨勢所在。另外,公司規模(SIZE)和外部融資需要(FIN)也都在P<0.01的水平下顯著,這說明公司規模越大,公司基于風險和收益的權衡會盡量規避財務重述行為,而越是有外部融資需要的公司,為了籌集所需要的資金也會通過財務重述行為粉飾會計報表,從而滿足融資需求。
三、穩健性檢驗
用客戶的營業收入總額代替客戶的資產總額對回歸結果進行穩健性檢驗。測試結果如表6和表7所示。關于假設1,從表6中可以看出審計師行業專長仍然與財務重述顯著負相關(P<0.01),LEV和FIN都在P<0.01的水平下顯著,這說明借款較多的公司在有外部融資需求的時候更容易通過財務重述的方法來操縱盈余,從而滿足借款合同的要求。SIZE系數為-0.1663,在P<0.01的水平下顯著,說明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能夠更嚴格地遵守會計制度的規定,財務報告的質量也較高。審計委員會的相關變量(ACIND、ACSIZE和ACMEET)雖然不顯著,但是符號與預期相符,這說明加強內部控制建設能夠提高公司治理的質量。表7檢驗的是審計師行業專長與核心財務重述的關系,審計師行業專長(AUDSPEC)的系數為-0.5589,在P<0.1的水平下顯著,這說明會計師事務所在運用自己的行業專長降低其所審計的財務報告的錯誤率、提高審計質量的同時也為上市公司減少風險。FIN系數符號與預期一致,但是不顯著,ACIND和ACSIZE都在P<0.1水平下顯著,這與預期也是一致的,說明審計委員會在提高內部控制質量方面的作用有所凸顯。
四、研究結論與啟示
(一)研究結論本文的研究證明了與財務報告質量相比,審計師行業專長水平對財務重述的替代作用有明顯的差別。財務重述概率的降低能夠直接減少資本市場中這些事件的消極影響,使公司受益。同時,財務報告質量的提高,增強了審計在財務報告過程中的作用,使投資者對公司財務報告的信任度提高,從而提高了資本市場的效率。本文的研究結果還提供了審計師行業專長通過減少核心賬戶的重述來有效地減少財務重述的證據。與非核心賬戶的重述相比,這對公司盈余持續性預期有更顯著的影響。涉及核心賬戶的重述被認為是更嚴重的,因為它們直接影響著投資者對從未來持續經營中獲取盈余的預期,而對盈余的預期是衡量公司價值和進行投資決策的主要因素。因此,核心重述的減少提升了對公司價值分析的準確性和有效性。
(二)啟示目前,我國審計市場準入門檻低,市場集中度低,競爭激烈。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發展行業專長,走差異化戰略路線是審計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我國的資本市場起步晚,發展水平低,對高質量審計服務的需求相對不足,會計師事務所缺乏發展行業專長的動力。所以,筆者認為應該從外部和內部同時改進審計市場環境,為事務所發展行業專長創造條件。1.改善外部環境(1)我國應進一步提高制度建設水平,在增進財務重述信息完備性的同時讓投資者和公眾享有充分的知情權,讓公眾更全面地了解舞弊伎倆,并運用其享有的權利,幫助規范市場秩序,提高上市公司的機會主義成本,從而遏制其投機行為。(2)相關部門需增強法律監管,一旦發現違法行為要嚴厲懲罰,使上市公司提高法律意識,明確責任,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可以通過完善民事賠償制度、增加會計師事務所違規的成本和風險、強化舉證責任倒置制度等,增強事務所的法律責任意識。2.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環境建設(1)貫徹執行高效合理的執業質量控制制度,提高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管理水平。事務所通過提供審計及相關服務而盈利,其內部存在委托關系,相應地信息不對稱、問題等也普遍存在。所以,提高會計師事務所的運營效率,就要合理安排其內部的各種權力制衡機制。(2)利用集中化、高效率的技能培訓提高審計成員的業務水平。事務所審計水平的高低主要取決于項目審計成員的專業技能,事務所要獲得一定的行業競爭優勢就必須著重提高審計成員的專業技能,從審計項目成員的個人技能到職業道德都要進行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3)整合事務所現有資源,挖掘潛在優勢,形成特有的審計服務品牌。通常情況下事務所在市場上獲得了一定的市場份額,擁有了審計專家以后,會在現有的若干行業中選取一個或多個行業進行資源的重點投入,為該行業的目標客戶提供高于一般水平的審計產品和服務,從而獲得這些行業中的審計聲譽,吸引更多的客戶選擇其產品和服務,獲得更多的審計業務收益。因此行業專長不僅能提高事務所本身的競爭能力和社會聲譽,還能對我國整個審計市場的服務水平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作者:曲琳琳單位:新疆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