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咖啡產業在農村經濟中的地位及前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開河咖啡產業是思茅區咖啡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像大開河這樣的專業村思茅還有多個,咖啡已成為思茅區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優勢產業,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咖啡種植還有利于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具有較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1咖啡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1.1存在的問題
1.1.1認識不到位,體制不順。沒有把咖啡產業作為重要新興、高效產業予以重視和支持,在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品牌市場培育等方面投入相對不足;在管理上存在體制不順,多頭管理、職責不清,難以形成合力。
1.1.2基礎設施差,綜合生產能力低。目前,思茅區的咖啡生產幾乎都是靠天吃飯,園地水利設施建設(水利設施不到10%)嚴重滯后,缺水、缺肥、施肥不合理現象普遍存在,抗御自然災害能力弱,嚴重制約咖啡基地規模化、標準化建設和土地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
1.1.3加工企業小、散、弱,終端產品競爭力弱,缺乏深加工。雖然思茅咖啡加工企業和品牌較多,但普遍存在著小、散、弱,精深加工不足等問題,粗加工企業技術落后,設備簡陋,缺乏統一的收購和生產質量標準,生產出來的咖啡豆品質參差不齊,未形成統一生產技術、統一產品質量、統一產品品牌、統一訂單、聯合銷售的強強聯合體,產品競爭力弱。
1.1.4對市場風險認識不足,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對國內消費市場和國際銷售渠道的培養重視不夠,對市場風險認識不足,缺乏抗風險機制和承受能力。如:2008年12月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對咖啡的影響,使國際期貨指數同比下跌16%,每千克咖啡豆的價格因此下降2.5元人民幣,在這樣的情況下,無力維護咖啡種植農戶的根本利益,種植農戶的利益得不到長期穩定和有效保護,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戶種植咖啡的生產積極性,從而嚴重影響了整個產業的持續發展。
1.1.5缺乏叫得響的企業和名牌產品。從目前來看,思茅咖啡產業已發展20余年,但至今沒有一個能帶領全區咖啡行業共同應對國際咖啡市場變化的龍頭企業和立足于國際市場的共享品牌,不利于產品知名度的提升和消費的帶動,造成產業發展后勁不足。
1.2咖啡產業發展對策
1.2.1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強化管理。切實把發展咖啡產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骨干產業來抓,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加強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和品牌市場的培育力度,分清職責,理順關系,強化管理,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1.2.2科學規劃、合理布局。依據咖啡對生態環境條件的要求和種植生態適宜區的劃分指標擇優選擇咖啡種植園地,避免盲目跟進,造成經濟損失。要注意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2.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田(地)建設資金的投入。按照規模化、標準化建設要求,搞好水利建設,逐步改善灌溉條件,實現旱、澇保收,提高土地綜合生產能力。
1.2.4整合行業,提高產品競爭力。要進一步明確發展方向,突出發展重點,在合理分配利益的基礎上把各加工廠聯合起來,改變加工點多,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市場運作不規范等現狀,集中優勢應對市場,提高產品競爭力。
1.2.5大力扶持龍頭企業,注重品牌打造。按照“扶優、扶強、扶特、扶大”的原則,對重點龍頭企業給予資金支持,組織實施大企業、大項目帶動戰略,圍繞“思茅小粒咖啡”獨特的品質和已經形成的良好市場,進一步增強品牌意識,實現品牌帶動戰略,做好經營,不斷擴大思茅咖啡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1.2.6建立抵御風險的應急機制,保障產業健康持續發展。咖啡產業發展面臨兩大風險,一是生產過程中的低溫、霜凍和冰雹災害等自然風險。二是流通過程中的市場風險,為促進咖啡產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需要建立一套從生產到流通的抵御風險應急機制,讓種植農戶的利益得到長期穩定和有效保護。
2產業發展前景
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宗的熱帶食品原料之一,在國際貿易中是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原料型產品。2003年11月,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云南省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中把小粒咖啡列為我省重點發展的優勢農產品;2007年,國家農業部在《特色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6~2015年)》中把云南省南部、西南部24個縣規劃為小粒咖啡優勢產區;《云南省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也把咖啡列為重點發展的特色生物產業。普洱市委、市政府也非常重視咖啡產業的發展,2003年率先在全國組建咖啡產業聯合會。目前思茅是全省乃至全國最大的咖啡種植區,“思茅小粒咖啡”被國際咖啡組織認定為一類產品。美國的星巴克咖啡集團、意大利的意利公司、日本的達依那姆綜合投資株式會社、東莞雀巢咖啡公司均在普洱采購小粒咖啡,思茅咖啡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作者:周燕單位:思茅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