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困境與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我國互聯網行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互聯網消費金融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金融發展形勢,這種金融形勢不僅可以降低金融服務成本,而且還有助于擴大消費群體,促進我國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但在發展中還面臨著一些困境。本文主要對經濟新常態下的互聯網金融困境進行分析,探尋發展路徑。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互聯網;金融消費;發展困境;路徑
在新經濟背景下,我國經濟形勢已經開始由投資拉動逐漸向消費主導方面轉變,互聯網消費和移動支付形式成為金融發展主流趨勢。而伴隨著互聯網金融消費群體的年輕化和經濟結構的轉型,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優勢也會愈加明顯,但也會給網絡金融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困境和挑戰,對此就應主動探尋新的發展路徑。
一、消費金融概述
消費金融是隨著時展衍生的新經濟學領域,現階段其發展狀態主要有兩方面表現:一方面,消費金融尚未構建完整的理論體系。對其認知和理解還處于不明確狀態,并且消費金融在為個人提供金融消費服務的同時,也會為其家庭其他人員提供相關服務。另一方面,對消費金融的界定有不同種類和形式。在實踐經營活動中,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金融企業等不同機構,對消費金融的界定都會存在很大區別[1]。
二、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困境
1.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發展空間限制我國的網絡金融市場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且發展速度快,對我國社會的整體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從金融市場整體消費狀況方面而言,網絡消費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限制了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的發展空間。與我國的消費觀念相比,歐美發達國家體現消費未來資金的觀念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而我國則受傳統文化影響,重視“量入為出”的傳統消費觀念,對超出消費能力的服務和產品望而卻步,很少會借助信貸方式進行提前消費。同時即便是已經開展了個人信貸業務,受服務范圍和新的運營模式的影響,也是使得經營空間有限。目前,我國網絡金融消費用戶以年輕上班族和大學生群體為主,導致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年輕人群收入相對不足,但消費需求較大;另一方面,年輕群體接受網絡和新事物能力較強,思想意識較為超前。現階段的網絡消費金融消費主要是服務于年輕群體,還未能滿足其他不同群體和階層的消費需求。
2.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防范不足與傳統的消費模式相比,新興互聯網消費模式出現時間較短,發展空間受到一定限制,并且發展還不成熟,存在很多的消費金融風險,影響了互聯網消費的安全性。而互聯網的消費金融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風險。隨著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和進步,現階段的法律和與政策未能跟上網路消費發展的步伐,還缺乏完善的過程,這就導致網絡消費金融存在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風險,造成監管不足等問題,制約了網絡金融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創新,也延遲了消費金融企業的發展速度。其次,消費金融企業內部風險。一般來說企業的內部風險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對技術性風險和用戶風險的控制;另一方面,是企業內部管理方面的風險。目前,我國多數的消費金融企業是通過無抵押擔保形式提供信用貸款,這種超前的金融消費形式,會面臨著較高的金融風險,一旦控制管理不當就容易導致企業造成巨大損失[2]。最后,消費金融企業外部風險。這種風險主要指的是企業面臨的外部宏觀金融市場風險,其金融體系的變化會沖擊消費金融市場,影響網絡金融的穩定發展。另外,受網絡信貸業務監管力度地的影響,導致消費者權益未能得到有效保護,形成了一定的環境風險,甚至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消費者對網絡金融的信任度。
3.網絡征信體系不健全網絡征信體系是影響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的因素之一,如果網絡征信體系存在缺陷,不僅會影響企業經濟效益,也會間接影響消費者,對網絡金融行業的穩定發展極為不利。從網絡征信體系方面來看,其不健全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網絡征信缺乏統一的評估標準。從目前我國網絡金融市場發展現狀來看,大型電商平臺和商業銀行,既有大量的信用數據信息資源,又設置了相對完善的評估維度和評估指標,但與之相比,新興網絡消費金融企業,不僅缺乏信用風險評估能力,而且還缺乏信用數據資源,并且在數字資源挖掘和收集方面的能力較弱,導致新興網絡金融企業經常面臨各種經營風險,不利于自身的建設發展。第二,尚未建立良好的跨平臺信用合作機制。金融企業的網絡消費信用數據,主要來源于自身的積累和數據信息的挖掘。商業金融平臺和銀行消費金融線下數據經過長時間的積累,來源和含量都極為豐富,但在積累的過程中,由于缺乏良好的動態更新,使得數據信息難以反映用戶的真實狀況,長此以往,容易導致企業的金融數據出現數據孤島和數據難以優化處理等問題,影響不同企業間的合作;第三,難以保證用戶隱私。網絡征信過程中需要大量采集和挖掘個人信息,這就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用戶隱私,一旦發生信用數據盜取、篡改和泄露等問題,就會危害用戶個人的利益。
三、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路徑
1.加強互聯網消費金融普及力度在新常態經濟背景下要實現網絡消費金融的快速發展,就需要加強互聯網的消費金融普及力度,通過多種措施和多方面的支持,引導、鼓勵消費金融的發展。在此過程中,既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提高對網絡消費金融的監督、管理和規范,又需從多層面進行網絡金融創新,這對增強網絡消費金融影響力,建立良性網絡金融市場格局有著重要意義。在加強普及力度的過程中,可從優化服務流程、提升商家信譽等進行,以此來增加用戶體驗。由于大型電商平臺擁有大量的銷售網點和線下,這就需要將這一類電商平臺作為網絡金融發展的示范企業,對消費金融理念普及和網絡消費影響力提升有著重要作用。
2.加強對網絡消費金融風險的管控目前,網絡消費金融市場試點工作已經完成,并且也呈現出迅速發展狀態,此時就需要加強重視對消費金融企業的內部和外部風險進行控制,不斷優化其結構,總結經驗,制定相應的消費金融管理條例,提供有力保障。同時要注意強化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安全維護技術,并根據業務流程加強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另外,消費金融企業還在發展中提高對網絡欺詐風險的防范力度,嚴格審查用戶信任資質,適當借助相關平臺和反欺詐系統抵制消費金融詐騙、套現和賬號盜用、冒用等不法行為。對此,網絡消費金融企業可以建立相應的反欺詐聯盟,形成共同防御、協同管理的合作機制,提高消費金融安全性,促進互聯網金融市場實現良性發展。
3.構建多元互聯網消費金融征信體系在構建網絡征信體系的構建中,經常會利用到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采集用戶信息,而且還可以實現用戶信息的實時動態更新,能夠真實有效的反映出用戶的信用水平,比如阿里巴巴推行的網絡征信產品———芝麻信用,可以從多個方面收集用戶數據信息,精準的反映出網絡用戶信息,并為用戶建立信用評分。由此可見,結合網絡評估指標、靜態指標、動態指標、信用評估和信用使用等,多方面內容的多元化網絡消費征信體系,對降低網絡消費金融風險,促進網絡金融發展有著重大意義[3]。
四、結論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金融時代,消費者對金融產品與服務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實現網絡金融的快速發展,就必須要提高對金融發展困境的重視,對其加強控制,同時還要做好兩者的合理銜接工作,通過互聯網征信系統和網絡信息安全維護等系統的支持,營造良好的互聯網金融消費環境。
參考文獻:
[1]張榮.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困境與路徑探尋[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1):76~80.
[2]李小龍.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及其防范研究[D].安徽大學,2017.
[3]嚴圣陽.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風控模式及優化路徑[J].現代商業,2017,(32):85~86.
作者:李會寧 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