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物流產業與區域經濟發展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指標選擇
1.1物流產業集聚指標物流產業集聚指在某一特定的區域范圍內,提供物流服務的若干企業及其相關的制造、流通企業在空間上高密度集聚在一起的過程,集聚的目的是使得集聚群內的各家企業能形成一個強大的產業群體,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10]。研究以定性分析為多,例如分析物流產業集聚形成的機理、產業集聚的影響因素等。本研究將以定量分析的方法,測算出某一區域物流產業的集聚程度[11]。
1.2物流產業集聚度測算測算物流產業集聚度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行業集中度、赫芬達爾指數、就業集中度或區位熵法、空間基尼系數和E-G指數等。本研究采用區位熵法來對物流產業集聚度進行測算。區位熵法是衡量某一區域要素的空間分布情況,反映某一產業部門的專業化程度的指標。其中,LQi表示i產業在全國的區位熵指數,ei為物流產業在i區域的從業人員數量,e表示i區域的總從業人員數量,fi表示全國的物流業從業人員數量,f表示全國的總從業人員數量。如果LQi>1,說明i產業的集聚水平高于全國的平均產業集聚水平。反之,則說明i產業的集聚水平低于全國的平均水平。區位熵指數方法簡單易行,能從一定程度上反映該區域產業集聚水平的高低。
1.3區域經濟發展衡量指標衡量區域經濟發展應當是一個指標體系,其構成異常復雜,包括如人力資本、國內生產總值(GDP)、工業增加值和產業結構等各種衡量指標。考慮到數據的合理性及可得性,選取GDP作為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衡量指標。
2物流產業集聚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性
集聚形成的空間內,各項資料都需要物流作為媒介來完成;另一方面,區域經濟的發展會使物流需求大大上升,導致物流需求不能全部被滿足。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形成物流產業集聚,共享區域內的各項資源、信息,充分利用區域內的基礎設施,達到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不斷滿足客戶的物流需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目的。自2009年以來,隨著各地經濟的迅速發展,多項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也相應出臺,多地政府頒布了物流產業發展規劃,對物流產業進行合理布局,促進了多地物流集聚區的形成。截止2011年,揚州長江石化物流園中心累計實現主營收入60多億元,上繳稅收5000多萬元;公鐵水聯運物流集聚區截止2011年實現主營收入27億元,上繳稅收2270萬元[15]。合肥市自十一五以來,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達到了17%以上,為合肥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形成了“合肥綜合保稅區”“合肥空港物流園區”“合肥商貿物流園”“合肥農產品物流園”等多個物流集聚區。位于河南商丘新區的豫東綜合物流集聚區是河南省三大省級物流園區之一,2013年完成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7.8億元,同比增長60.8%;實現主導產業營業收入95億元,同比增長20.2%;實現稅收收入7000萬元,規劃到2020年集聚區GDP達200億元。除此之外,如鄭州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寧波梅山國際物流產業集聚區、山東萬福河商貿物流園區、上海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廣東南方國際商貿物流園區、惠州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等一大批物流集聚區伴隨著當地經濟發展而涌現,同時各地物流集聚區的形成和發展也成為了當地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量。
2.1物流產業集聚與區域經濟發展灰色關聯測度
2.1.1灰色關聯分析灰色關聯分析方法,是根據兩個系統不同因素之間發展的相似或相異程度,即“灰色關聯度”,來衡量因素間關聯度的一種方法。本文使用灰色關聯分析法來研究物流產業集聚度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程度。兩者的關聯度越高,說明兩者之間的關系越密切,如果計算得出的兩者之間的關聯系數等于1,說明兩者間具有相同的變化和直接相關的關系。
2.1.2灰色關聯分析過程(1)確定參考數列和比較數列。本文以GDP的增長率作為參考數列:x0={x(1),x(2),…,x(n)},以物流產業集聚度作為比較數列:x1={x1(1),x1(2),…,x1(n)},其中,x(n)和x1(n)表示不同時刻GDP增長率的數值及物流產業集聚度的數值。(2)對參考數列和比較數列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系統中的數據量綱不同,不便于比較,因此在分析時進行無量綱化處理。本文無量綱化處理采用的方法是均值法,即將數列中的每一個數據除以此數列的平均值。
2.2算例分析選擇安徽省、經濟較為發達省份浙江省和江蘇省以及與安徽省省情相似的河南省作為研究對象,分別測算它們的物流產業集聚度和灰色關聯度,并在此基礎上分析四省份物流產業集聚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性(見表1-表6)。
2.2.1安徽省、河南省、浙江省、江蘇省物流產業集聚度測算由于物流產業是由傳統的儲運行業發展而來,表1中歷年的物流產業就業人口數據選取統計年鑒中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電業就業人口”進行統計。由表1,利用區位熵指數公式,測算出各個省份在2001-2012的物流產業集聚度(見表2)。由表2可以看出,選取的幾個省份的物流產業集聚度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其中,江蘇省第一,安徽其次,河南、浙江次之。江蘇省的集聚度在全國范圍內處于較高水平,其物流產業發展的專業化程度較高;安徽省相較河南省水平略高,體現出了一定的產業集聚優勢。在全國范圍內,安徽省和河南省物流產業集聚水平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浙江省的物流產業集聚度顯示出一定的波動性,2001-2003年集聚水平較高,隨后浙江省的物流產業集聚度逐漸降低,主要原因是該省的制造業集中在小商品領域,主要以村鎮為集聚單元,使得集聚范圍較小,物流產業需求亦難成規模。2009年之后,浙江省物流產業集聚水平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2.2.2四省物流產業集聚度與區域經濟發展灰色關聯度測算表3為根據四省份的GDP數據計算得出各省份2001-2012年GDP的增長率。根據上文所列公示計算關聯度ri如表6所示。從表6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各省的物流產業集聚與GDP的關聯度均達到0.6以上,顯示出四省物流產業集聚度與以GDP為指標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之間存在著較高的關聯性,物流產業集聚與區域經濟發展密切相關。具體到各個省份,安徽省的物流產業集聚度與GDP的關聯度最大,兩者之間表現出較好的同步性,表明安徽省物流產業集聚對其經濟發展水平的促進作用最為明顯,物流產業集聚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要高于其他三個省份;同時,安徽省經濟的發展也會促進物流產業的集聚,推動物流產業實現合理布局。其他三個省份物流產業集聚與經濟發展的關聯度雖稍低于安徽省,但仍顯示出較高的相關性,依存度較高,三省物流產業集聚水平的高低對其經濟發展亦具有較大影響。
3結論
采用區位熵對四個省份的物流產業集聚度進行了測算,四個省份的物流產業集聚度均基本接近1,其中江蘇省的物流產業集聚水平最高,安徽和河南省緊隨其后,浙江省的物流產業集聚水平呈現一定的波動,近期走勢上揚。另外,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方法對四省份的物流產業集聚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關聯度進行了測算,結果顯示,四個省份的關聯度基本都在0.6之上。由于浙江省物流產業集聚度的波動,其關聯度稍低,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四個省份物流產業集聚度與區域經濟發展的相關性較大。總的來說,物流產業集聚與區域經濟發展具有比較明顯的關聯性,起到較為顯著的促進作用。同時,區域經濟的發展也會促進物流產業集聚現象的產生,提升物流產業集聚度,促使物流產業發展專業化程度的提高。
作者:王婷婷 李凱 單位:安徽工商職業學院 工商管理系 思科網訊合肥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