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2020年度土地供應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切實加強土地供應計劃管理,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土資源部《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編制規范(試行)》文件要求,結合縣實際情況我局編制了縣2020年土地供應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黨的精神為指引,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建設“強富美高”新的全面達小康戰略目標,貫徹落實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的發展目標,科學確定土地供應總量,合理安排各類用地的供應規模、結構、布局和時序,大力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潛力,強化土地市場管理,不斷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發揮土地生態功能效應,為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可靠用地保障。
二、基本原則
1.節約集約用地原則
堅持“嚴控總量、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提高質量”的指導思想,通過規模引導、布局優化、標準控制、市場配置、盤活利用等手段,促進節約土地、減量用地、提升用地強度、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供需平衡原則
充分考慮我縣經濟發展、土地供應、房屋銷售等情況,結合土地利用計劃、土地儲備計劃,科學合理地安排土地供應總量和時序,以供給引導需求,防止土地供應大起大落,確保土地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通過農地轉用、存量土地盤活、土地綜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的規模效益。
3.有保有壓原則
優先保障縣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245項重大項目暨民辦實事項目用地需求,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優先安排成熟地塊入市,吸引知名地產企業投資開發項目,提高縣區商品房品質,促進房地產轉型升級。控制一般產業項目用地規模,禁止“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和消耗資源性項目)、產能過剩、低水平重復建設和違反國家產業政策的項目,限制高檔商品住房用地規模。密切關注國家關于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參考往年年均供地量,科學規劃、合理安排住房用地特別是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和結構,加大保障性住房及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宅用地的保障力度,在土地供應上做到“應保盡保”。
4.可持續發展原則
優化配置區域各要素資源,合理布局、產業集聚,著重培育支柱產業及完善產業鏈條,加快形成重點產業集群。對旅游、養老、教育等行業項目予以優先保障。對產業開發和地產開發相結合項目,合理分配產業和地產用地比例,優化供地時序,限制地產用地規模,引導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三、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指標分解
縣2020年度國有建設用地計劃供應總面積約9250畝,其中農房改善項目2000畝(2020年度農房改善項目1500畝,衛片整改農民集中居住點等項目500畝);經營性用地1100畝(迎賓館、城北綜合體等商業200畝,住宅類用地為900畝,其中民康西苑、民康東苑、城北花園四期等保障性住房500畝);工業用地4000畝(其中國望高科1000畝);公共設施用地(含學校、醫院、養老等用地)650畝;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用地1500畝(包含港區城區碼頭、東祥變電站等項目)。
四、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實施
對列入2020年度土地供應計劃的項目,用地意向單位應積極籌措資金,加快申請辦理相關用地手續;各有關部門對項目辦理土地供應涉及相關手續應予以支持,靠前做好服務,保障年度土地供應計劃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