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財政局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全區財政工作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新常態,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工作中心,充分發揮財政職能作用,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考驗,攻堅克難,團結奮進,財政工作開展情況總體良好,為實現全區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做出了新的貢獻。
一、預算收支完成情況
1、收入方面:截止11月30日,財政總收入累計完成49225萬元,為年初預算的78.89%,同比減少2608萬元,減少5.03%。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7472萬元,為年初預算的82.69%,同比減少1511萬元,下降5.21。上劃中央收入完成17461萬元,為年初預算的74.91%,同比減少878萬元,減少4.79%。上劃省級收入完成4292萬元,為年初預算73.15%,同比減少219萬元,減少4.85%。預計2019年12月31日完成財政總收入61900萬元,增長4.81%,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5690萬元,增長5%。
2、支出方面:1—11月份累計完成財政總支出119532萬元,同比增長7255萬元,增長6.46%。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18052萬元,同比增長7607萬元,增長6.89%;基金預算支出1480萬元,同比減少352萬元,減少19.21%。八項支出共完成92026萬元,同比增長6.36%,占比達到76.99%。預計2019年12月31日區級累計完成支出135000萬元,全年總支出較上年增長3%,八項支出增長6%。(根據市定指導目標八項支出占比75%左右,增幅30%,預計全區年度上報財政總支出169430萬元,增長28%,其中:八項支出135600萬元,增長30.05%,占總支出80.03%)。
二、2019年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1、抓實財政收入,財政收入步入高質量增長階段。面對結構性減稅和國地稅合并等多重挑戰,加強與稅務部門聯動協調,深入重點區域和重點項目,強化征管手段,實現了依法征收、應收盡收,收入質量進一步得到提高,財政收入從高速增長步入高質量增長階段。截止11月30日,財政總收入非稅占比17.07%,比上年同期(19.3%)提高2.23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收入非稅占比30.58%,比上年同期(34.51%)提高3.93個百分點,收入質量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提高。
2、抓優支出結構,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高。面對尖銳的財政收支矛盾,區財政部門不斷優化支出次序,調整支出結構,堅決落實關于“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決策部署,優先保障民生支出,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提供財政支持。一是加大了對鄉(鎮、辦)、村(社區)投入力度。2019年安排鄉(鎮、辦)經費6434萬元,較上年同比增加580萬元(剔除經開區部分),村級運轉保障經費共投入330萬元,社區經費及惠民項目資金1980萬元。二是全面落實義務教育保障機制。進一步健全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農村寄宿生生活費、困難學生生活補助體系和家庭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全面推進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三是進一步提升社會保障水平。構建了覆蓋城鄉的養老保障體系,為60周歲以上符合參保條件的農村老年居民足額及時發放養老金,發放率100%,覆蓋率100%。四是醫療保險全面覆蓋。
3、 抓牢重點工作,助力打好“三大攻堅戰”。區財政部門全力以赴,主動作為,統籌兼顧,為“三大攻堅戰”持續有序開展提供資金保障。一是助力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我區債務總規模和綜合債務率是全省債務率最低的地區之一,債務余額嚴格控制在省定限額之內,債務風險一直處于綠色安全區域。二是助力支持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2019年,我區共接收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73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69萬元,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731萬元,區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按照省級財政資金699萬元(危改資金32萬元除外)90%配套630萬元。截止2019年11月30日,通過“一卡通”發放惠農補貼47項,資金1960萬元,其中扶貧補貼11項,資金675萬元。三是助力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投入350萬元,用于農村環境整治、城區污水提質改造、垃圾處理等環保支出。
4、抓細財政改革,財政管理水平大幅提效。一是不斷深化預決算信息公開。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是例外”為原則,不斷細化公開內容,規范公開渠道,將公開透明貫穿預決算及“三公經費”公開的全過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二是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2018〕34號),加快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把績效管理和預算評審理念融入預算管理各個環節,強化預算評審結果和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不斷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加大政府預算統籌力度。按《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湘政發〔2015〕8號)規定取消城市維護建設稅、水資源費、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育林基金收入、森林植被恢復費、廣告收入等專款專用的規定,對相關領域支出統籌安排保障。加大存量資金盤活力度。當年部門“三公”經費結余、連續結轉2年以上的上級資金、1年以上區級結余資金、無需繼續支出的資金以及當年未分配下達的區級專項資金由區財政收回統籌安排。
過去的一年,財政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受政策性減稅降費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多重減收因素的影響,財政收入特別是稅收增長異常艱難;剛性支出和重點項目增支壓力大,收支矛盾異常突出;規范財政管理、強化財政監督和有效防范財政風險的工作任務還相當艱巨等。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進和解決。
三、2020年工作計劃
1、突出財源建設,著力提高收入質量。一是強化收入征管。密切關注宏觀經濟和財稅政策變化,強化稅源分析管理,加強綜合治稅、協稅護稅,細化征管措施,切實堵塞征管漏洞,推進依法征收,確保應收盡收。二是注重財源培育。認真落實國家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政策,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扶持重點行業、支柱產業加快發展,培植涵養財源,夯實財政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三是堅決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嚴格執行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目錄清單制度,完善涉企收費監管機制,切實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四是堅持向上爭取支持和向內組織收入并重,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努力提高收入質量。
2、突出民生保障,著力推動共享發展。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相結合,突出保基本、兜底線。一是進一步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將更多的財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二是科學統籌財力,不斷加大教育、就業、衛生健康、養老、社會救助等社會事業投入力度,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三是對區委、區政府確定的重點民生項目、民生政策和民生工程,全力落實,加強保障。
3、突出質量效益,著力深化財稅改革。一是繼續深化完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積極推進電子財政改革。二是強化財政扶貧資金動態化監管機制,對扶貧資金實施全面績效管理,有效提升扶貧資金使用效益。三是積極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提高財政資金統籌力度,發揮財政資金效益。四是進一步擴大預算績效管理范圍,加強績效評價、監督檢查和審計結果的運用。
4、突出預算管理,著力提升工作績效。增強預算執行剛性,維護預算的嚴肅性。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規范資產配置。建立健全財政大監督機制和財政內控機制,構筑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的風險管控體系。繼續做好政府隱性債務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工作,加強政府債務限額管理,有效化解政府債務風險。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健全嚴肅財經紀律長效機制,從嚴從緊控制“三公”經費和行政運行經費等一般性支出,規范財政資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