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某鄉脫貧攻堅幫扶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為契機,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確保鎮脫貧,經聯系領導和幫扶各部門共同研究,制定鎮脫貧攻堅計劃如下:
一、總體思路
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引領,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推動鎮域科學發展、系統治理的根本路徑來對待,引導各項工作向脫貧攻堅聚焦、各種資源向脫貧攻堅聚集、各方力量向脫貧攻堅聚合,充分發揮鎮獨特的自然地理、人文、生態、農業等各方面優勢,大力挖掘生態休閑旅游業、農家樂升級包裝、傈僳文化風情、溫帶水果基地(桃、梨)、早市蔬菜、芒果、西瓜、果桑、土蜂蜜、花椒、核桃、山羊等農副土特產,統籌整合各類扶貧政策和扶持資金,集中用于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種養殖產業發展、村集體經濟壯大、就業創業培訓等。
二、幫扶任務
以黨的精神及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指導,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一號民生工程,統攬鎮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全民參與、凝心聚力,決戰脫貧攻堅,一是確保省級貧困村雙河村順利退出;二是實現鎮99戶301人在冊貧困戶穩定脫貧;三是鞏固提升133戶534人貧困戶已脫貧成效。同時,結合鎮百年老鎮的特殊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認真謀劃、科學制定、全力抓好“四好村”創建,力促實現鄉村振興。
三、落實幫扶工作機制
(一)聯系領導:組織、研究、審核、指導貧困村脫貧攻堅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每2個月組織召開1次幫扶工作推進會,聯系幫扶2戶貧困戶。
(二)幫扶單位:制定幫扶年度計劃;確定本單位承辦機構;落實專人聯系對接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指導貧困村完成脫貧攻堅年度計劃。領導班子每2個月集中研究1次聯系貧困村的脫貧攻堅工作。主要負責人每季度到所聯系貧困村調研指導1次以上;每季度召集駐村工作組、第一書記等駐村干部及村“兩委”研究貧困村脫貧攻堅工作1次以上。班子成員每月輪流到所聯系貧困村調研指導1次以上。組織本單位支部和黨員干部職工開展結對幫扶貧困戶工作,建立結對幫扶臺帳,落實一戶一策幫扶措施。
(三)駐村工作:會同村“兩委”制定脫貧攻堅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按年度計劃推進工作,按月建立工作推進臺帳。建立駐村幫扶工作臺帳和計劃。工作組組長每周召集第一書記、駐村干部及村“兩委”成員研究脫貧攻堅工作。幫助培育致富帶頭人;協辦“農民夜校”;協助開展“四好村”創建活動。在村開展工作時間不少于全年工作日總數的三分之二。
(四)第一書記:制定精準扶貧、基層組織建設、為民辦事服務、發展集體經濟、加強村級治理工作規劃,并逐一建立工作臺賬。每周會同駐村工作組及村“兩委”成員研究脫貧攻堅工作。牽頭組織實施“黨員精準扶貧示范工程”幫助培育致富帶頭人,建立致富帶頭人名單,細化培養措施。牽頭辦好“農民夜校”,建立學校建設、教學培訓、活動開展、日常管理工作臺賬,定期到“農民夜校”授課。如實形成駐村工作日志、信息月報、半年小結、年底總結。
(五)農技員:協助幫護貧困村制定“一村一品”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因戶施策制定入戶指導方案。每年協助貧困村解決1-2個制約農業生產與發展的技術問題。在幫護貧困村選擇有條件的農戶培育1-2戶科技示范戶。在幫護貧困村選擇有條件的農戶培育新型新型職業農戶1戶以上。全年關鍵農時節點在村開展技術指導培訓4次以上。全年在村工作時間不少于60個工作日。
四、發揮部門優勢
各幫扶部門,根據部門優勢,形成合力,為鎮脫貧攻堅共同出力。
(一)區教育體育局
按照《市區教育扶貧專項實施方案》做好教育扶貧工作。對照“一超六有”標準,高質量完成18戶43人脫貧任務。1戶已脫貧的精準識別戶“回頭看”、“回頭幫”工作。
以“扶智扶技扶業”為重點,發揮全系統教育、科技、人才、智力等綜合優勢,從根本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收集貧困戶培訓需求,組織開展針對性技術培訓班,不斷增強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局機關職工人人有幫扶任務,城區學校也加入幫扶,落實黨員聯系貧困戶機制,將扶貧工作納入考核內容,確保全面完成精準扶貧攻堅任務。
(二)區城鄉建設開發中心
深入走訪,對幫扶的4戶貧困戶全年入戶走訪12次以上;發揮部門優勢對鎮雙河村及其他村社擬修建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給予技術指導。
(三)區財政局
搞好智志扶貧,繼續完善住房保障,突出產業扶貧。籌資120萬元,建設“鎮雙河村資產管理公司果品烘干廠”。對四戶芒果種植大戶進行技術指導。
(四)區政府辦
結對幫扶12戶貧困戶脫貧,鞏固2戶脫貧戶脫貧成果。
戶均給予1000元發展小家禽養殖資金支持。強化思想扶貧,教育貧困戶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樹立脫貧光榮意識。派人員參與雙河村黨支部會議不少于4次、參與黨員大會不少于2次。
(五)區民宗局
作為牽頭部門,除做好部門幫戶(2戶已脫貧戶回頭看回頭幫,2戶今年脫貧)外,我局結合部門實際,根據鎮總體規劃,加大對鎮、雙河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積極爭取幫扶項目,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在水廠建設、雙河村環線建設、雙河村文化活動室建設、貧困戶人居環境改造等方面協調部門給予項目支持。道路建設給予資金85萬元,感恩思想教育給予資金5萬元,人居環境改造給予資金8萬元,給予雙河村社會事務辦公室資金8萬元。
(六)區目標辦
做好4戶幫扶戶脫貧,加強政策宣傳的產業發展引導,加強督查督辦,不定期的對脫貧攻堅工作進行督查并通報,確保脫貧任務圓滿完成。
五、主要措施
(一)脫貧戶脫貧。按照戶脫貧“一超六有”標準,高質量完成99戶301人脫貧任務。
扶持生產和就業發展一批84戶141人,通過發展解決增收問題。增強技術服務,以“扶智扶技扶業”為重點,每季度開展種養殖培訓不少于3次。落實政策兜底保障,目前享受兜底政策63戶118人,3月底完成在冊貧困戶再入戶、再摸底,符合兜底條件得全部納入政策兜底。住房安全保障,脫貧99戶301人中,計劃實施1戶危房重建1戶維修加固。貧困群體醫療教育有保障,確保貧困戶醫療個人開支部分控制在10%落實教育扶貧政策。積極落實教育扶貧專項資金申報工作,做好雨露計劃宣傳指導工作,為貧困戶家庭學生享受教育落實保障。認真落實百工技師工程,幫助貧困家庭子女技能培訓,增加就業機會。通過以上措施,使貧困戶的人均收入超過國家規定的貧困線標準。
在仙人洞建水廠一座,解決貧困戶安全飲水問題;(2)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有廣播電視或能接收廣播電視信號;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通生活用電且能滿足照明、能保障基本家用電器用電需求。
(二)按“一低五有”標準,查漏補缺,確保雙河村退出貧困村。
1.貧困發生率。,計劃全面完成剩余44戶150人貧困戶脫貧任務,確保年底貧困發生率將低于國家貧困發生率標準3%。
2.集體經濟。已完成會50KW和120KW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年收入20.3萬元。目前正在籌備建設“鎮雙河村資產管理公司果品烘干廠”,增加村集體收入。
(三)抓項目建設
實施黃角樹至石碓窩連接線0.86公里道路硬化工程、至新民3.5公里連接線道路硬化工程、抓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改善村容村貌、加大人居環境整治。打造“四好村”,積極推進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目前硬件設施方面衛生室、硬化路、通信網絡均能達標,尚有村文化活動室還存在短板,雙河村現有文化室30平米,爭取資金35萬元新建文化室活動室120㎡,1000㎡場壩硬化和村委會文化建設。
(四)扎實開展“回頭看”“回頭幫”
對已脫貧戶申報了119戶59.5萬元產業扶持小額信貸;對收入相對有困難的17戶已脫貧貧困戶辦理“龍頭企業+貧困戶“項目”每戶落實2500元/年入股分紅。針對133戶已脫貧貧困戶住房功能分區、衛生間、洗澡房、太陽能、庭院、院墻等進行改造,一戶一方案,補助標準原則上按照2014-2016年脫貧3500元/戶,2017年脫貧2500元/戶。為確保已脫貧貧困群體住房安全,計劃實施易地搬遷3戶13人(2016年脫貧戶),積極爭取70戶危房改造項目,落實危房改造政策及政府貼息金融貸款扶持和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解決實際需求。
(五)扶智扶志抓鄉風
繼續開展致富能手、好媳婦、敬老模范、道德標兵、文明戶和美麗人家等系列活動評選,把解決重點扶志對象精神之貧困作為首要工作,抓好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崗位技能提升和創業培訓,著力培養農村特色產業示范帶頭人和科技種植養殖能手。將利用春節有利時機走訪動員鄉友、企業和愛心人士,結對幫扶貧困戶、貧困村,有效發揮社會扶貧網作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文明鄉風,努力將生態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確保人民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讓越來越多的農村群眾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脫貧道路。
(六)抓扶貧領域作風問題專項治理
要強化責任意識,把黨的紀律挺在前面,高高舉起懲腐除惡利劍,嚴格監督,嚴肅執紀,用紀律這臺“顯微鏡”瞄準扶貧領域每個角落,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精準紀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