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教育局2020教研室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精神,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聚焦核心素養,注重內涵發展,以推進“聚力課程、給力課題、助力課堂、魅力教師”“四力”建設為突破,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做到思變思進思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二、工作要點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教書育人。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貫穿基礎教育各領域,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充分認識教育工作的意識形態屬性,準確把握教材編寫原則、結構體系和風格特色,做到全覆蓋、真落實、顯實效。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時代,關注豐富、多樣和便捷的信息資訊,更關注信息傳播背后的價值導向,在多元中立主導,在謀共識中確立正確的導向和標準,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做到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
二是推進精神“特色示范課堂”建設。打造一批黨的精神的示范課堂,覆蓋不同群體、不同學段、不同課程。加強對校本研修的指導,要求各校做好校本研修“三建”工作,并納入到考核中。首先,要建立校本研修領導小組,建議實施“一把手”工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負責校本研修的組織領導工作。其次,要建立校本研修執行辦公室,專人負責,落實校本研修組織實施與質量監管工作;再次,要建立校本研修專家工作組,加強對校本研修規劃和實施過程的專業指導。開展區級優秀教研組評選活動,推廣優秀教研組的先進做法,發揮優秀教研組的示范、輻射作用,營造安心教研,靜心教書的良好氛圍。
三是重視理論支撐和實證依據,確保教研工作嚴謹規范。加強課程目標的研究和落實。將科學的理念和方法貫穿研究工作全過程,明確分工,明晰責任,強化協同。從縱向來落實,上掛高等學校、遠程培訓機構,下聯優質中小學幼兒園、片區研修中心;從橫向來落實,教研與電教等部門協同參與開展課程目標的研究。聚焦核心素養,有系統,有目標的構建學校的新課堂新教育和新文化,使教師熟練掌握課程性質、目標、內容和評價等要求,嚴格遵循學科課程標準組織教學,不隨意增加難度和降低要求,切實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
四是引領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變革。繼續做好學科教學指導和教育常態調研活動,采取一聽二看三查四訪的方式加強教學巡查工作。聽學校匯報,推門聽課;看學校的計劃、制度、校本教研材料;查備課筆記、作業布置與批改、試卷分析與成績記錄、教學檔案和裝備使用情況;與師生訪談。以學科為單位開展區教師“教學設計”評比工作,要求35周歲及以下教師必須是手寫教案。
五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引導教師做終身學習的典范,不斷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將《專業標準》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基本依據,完善教師培養培訓方案,制定教師專業發展規劃,增強教師育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做到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開展校本研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學習先進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開展課程標準的研修及《專業標準》學習及共讀一本好書活動。優化知識結構,提高文化素養;具有終身學習與持續發展的意識和能力,創新開展,“新思想,新素養,新手段”“三新”教師基本功展評活動。通過專題講座、課例研究、課題引領等研修活動,引導教師學習教育教學新理念,更新教育教學手段。
六是注重教科研工作與時俱進,全面體現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精心開展研究,采取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整合型研究思路,開展教科研工作。積極開展轉化研究,對接課標的研究與落實。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充分發揮教育科研工作室的作用,繼續抓好教科研工作。做好“三名工作室”相關工作。繼續抓好教科研活動,做好區級課題的申報及管理工作,開展系列研究工作。加強校際間教研活動,有計劃地組織教改實驗和教育科研,做到有規劃、有課題、有組織、有措施、有總結、有成果。
七是規范教學管理,將核心素養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具體要求。學生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根據核心素養的要素,以及《市普通中小學教學工作常規》,修訂完善《區普通中小學教學工作常規》。《專業標準》是國家對合格教師的基本專業要求,實施教育教學行為的基本規范,是引領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準則,根據《專業標準》,強化專業引領,開展“訂單式”教研。定期召開區教學工作會議與教研員會議。繼續實行區級教研員實驗校、實驗班、師帶徒制度,促進區域內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八是開展信息素養全面提升行動。根據《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在推進的同時注重加快并努力創新。引領和支撐學習方式的變革,評估方式的變革,教學方式的變革。在資源與應用方面逐步實現共建共享,靈活服務,深化應用;在管理信息化方面實行動態監測,規范管理,整合資源;在保障措施方面積累數據,促進管理。以“三全兩高一大”為目標,大力提升教師信息素養,加強學生信息素養的培育。開展網絡學習空間覆蓋行動,充分發揮個人空間在資源共享共建中的作用。構建網絡教學平臺,創新多元立體化教育教學模式。嘗試在濮塘中心小學與結對學校通過錄播教室和網絡連線,按照“統一教學計劃、統一課表和統一教學進度”,嘗試城鄉學校同步教學,共享優質資源,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
九是著力提升學生體育藝術素養。建立健全學校體育工作機制。認真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嚴格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通過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比賽活動,著力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優秀率達8%及以上且逐年遞增。舉辦2019年區中小學生廣播操比賽活動。表彰區中小學大課間評比、田徑運動會、籃球賽、足球賽先進單位。
十是加強幼兒教育工作,提高質量和水平。繼續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加強學前教育視導工作。發揮學科指導組的作用,重點幫助薄弱幼兒園規范辦園、科學保教,糾正工作中“小學化傾向”。開展幼兒園半日活動觀摩,引領全區幼兒園科學開展幼兒園教育活動。開展區域特色教研展示活動。為園長教師搭建平臺,展示區域內各具特色的優質教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