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街道工作總結及2020年工作打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以來,街道始終堅持認真學習貫徹區委一屆七次、八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做到“兩個堅決維護”,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三大攻堅戰役”的決策部署,以及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總要求,堅定不移抓項目建設重點、補產業格局短板、強經濟轉型弱項,牢牢抓住北部交通路網建設帶來的區位優勢,堅持敢為人先、對標爭先、實干當先,力促街道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更有效益的發展。
一、2019年工作總結
(一)穩增長促轉型,綜合實力更為強勁
1、經濟發展持續向好。街道堅持優化結構、提升效益,努力發展壯大產業經濟,經濟總量和質量不斷提升。截止至目前,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8億元,增幅9.3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完成15.15億元,增幅-13.8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4.27億元,增幅261.09%;工業投資完成3000萬元,增幅100%;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9.5億,增幅6.55%,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5億元,增幅-3.64% ;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完成9.5億,增幅2.7%;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19381萬美元,增幅3.73%;到位外資完成540 萬美元,增幅95.23%。各項指標符合預期,經濟發展進入快速轉型期。
2、項目建設攻堅提速。街道按照“續建項目抓竣工、新開項目抓進度、儲備項目抓前期”的思路,全力干出攻堅的高效率,跑出追趕的加速度,抓招引、促落地,爭取實現產業轉型的高質量發展。截止今年年底蘇南物流城北市場、總部園B地塊、朝陽大市場項目、朝陽大市場二期配套完成驗收;圓融北地塊項目、吉寶三期、總部園CD地塊、總部園EF地塊均按時進度推進;金輪星空間商業廣場基礎施工進行中,已于十月開盤。
3、招商引企持續加力。街道加大招商引企力度,著力引進高成長、高科技、高效益項目,今年預計招商引資22.84億元,同比預計增長12.84%;引辦企業528家,其中引進超千萬企業73家。完成2個重大超億元產業項目落地(蘇南學校食材配送項目、合吉煙用材料項目)。在談項目中重點推進的有:蘇寧電商產業園項目、國清云谷金融科技產業園項目。()創智天地項目正在與神工科技對接。
(二)攻難題求實效,城市形態更具魅力
1、征收棚改精準發力。2019年我街道共有25個征收項目,截止目前,共完成簽約項目17 個,其中3個攻堅交地項目(威鷹服飾、錢皋路、一毛A地塊)清點交地;13個重點交地項目(地鐵3號線盛岸站、錫澄運河孤島交通工程項目(連島路)、路北延(新增)、蘇寧電商物流產業園項目地塊、軌道4號線廣石站、軌道4號線天河停車場、鳳翔路快速化改造、振達鋼管廠西側地塊、江海西路快速化改造、新惠路、吳橋西路西延段、區30萬方建筑垃圾消納場所、梨莊地塊(國土)項目)清點交地;漁香樓項目已完成簽約;4個重點推進項目(劉潭片區舊城區改建項目(撤組)涉及劉潭地塊、莊前南地塊、莊前北地塊、前村地塊)預征收階段完成簽約進度約1/3,目前正在跟城投公司積極對接房源方案,確保后續的有效推進。
2、城市管理扎實推進。按照“精細化管理”的要求,街道針對占道經營、店外出攤、無證攤販、亂停亂放、環境衛生等市容環境秩序管理重難點問題、顯見性問題,緊抓特級道路錫澄路和特級市場市場兩處龍頭,配備專門力量,采取集中整治、日常監管和錯時盯防的方式治理,并通過落實長效管理,鞏固治理成果。今年共完成1處嚴重影響市容市貌、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整治。全年完成13個分類小區293組,18個分類單位26組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任務,轄區內生活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到70%以上,實行生活垃圾分類區域內的市民知曉率達到80%。全年確保了新增違建“零增長”。各精細化管理單元合格率達100%;優良率達78%。與去年同期相比,街道整體市容環境秩序有了較大的改善和提升。
3、環境治理重管提質。街道目前共32條河道,已全面消除黑臭河道。通過“家庭河長制”、“交叉巡河”、“無人機巡河”等創新方式方法,織密織細巡河組網,截至目前,各社區自查自糾并落實整改問題2500余起,交叉互查發現問題并落實整改264起,排查河道10米范圍內亂搭亂建43處,6647平方米,已拆除5047平方米;清理暴露岸腳垃圾1800余噸;整治毀綠種菜3600平方米,河道周邊各類環境衛生問題及顯見性問題明顯下降,河道環境面貌有了較大的改善和提升。
(三)惠民生解民憂,人民生活更顯殷實
1、扶貧攻堅扎實有力。認真開展“陽光扶貧、精確脫困”入戶走訪,街道59名干部與59戶困難家庭實現結對幫扶,做好定期走訪慰問與數據上傳工作,落實陽光扶貧措施,結對幫扶核準零誤差。今年1-12月新增低保86戶101人,取消54戶80人,調整變更56戶,目前低保總數為509戶702人。1-12月份累計發放低保金681.88萬元。臨時救助共有102戶,共計47.93萬元,其中區級救27.02萬元,市級救助19.76萬元,街道臨時救助25戶11500元。
2、富民保障切實加強。街道加強技能培訓、創業扶持和就業援助,推動重點群體充分就業和自主創業,目前已實現新增就業2020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500人;斷保貼息工作落實人數42人;扶持自主創業201人,帶動就業1014人,其中引領大學生創業48人;居民醫療4624人,居民養老1235人;穩崗補貼受理企業429家,已享受人數6976人,總補貼數1741046元;SYB創業培訓班兩期,共74人;失業金受理203人,大學生租房補貼69人;退休體檢完成7570人;引進人才總數742人、高層次人才28人、海外留學人才11人。
3、社會治理不斷創新。結合“三展”要求,通過“制度、平臺、考核”三方面全面提升社工能力,助力社會治理創新。創建社區品牌,實施“一社區一品牌”創建活動,如:五河社區“五和”(即人和善、家和美、鄰和睦、水和暢、社區和諧)精神社區建設品牌,梨莊社區“民樂匯”社區治理工作法,劉潭新村社區老新村“五化融合”工作法等。深化網格治理,推廣樓道自治建設。與邀約協商機制建設工作相結合,通過樓道“開放空間”、黨員會客廳等樓道邀約協商平臺,促進共建共治共享,提升社區治理和服務的精細化水平。
(四)抓管理保平安,社會大局更加穩定
1、綜治維穩持續加強。完成全國兩會、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敏感時期的維穩任務,做到敏感時期信訪人員進京零上訪。在大化解大突破活動中,化解重點信訪人員3人,化解上級交辦、督辦信訪案件15件,化解群體性事件1起,鈍化群體性事件2起。完成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項目5個。完成社會治安重點地區整治1個。抓獲散發宣傳單嫌疑人1人。社區戒毒人員期滿回歸社會14人、社區康復人員期滿回歸社會6人。
2、平安創建深入開展。街道提高政治站位,全面部署有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今年街道積極配合區紀委以及公安機關深挖惡勢力犯罪集團,拔掉了一個“保護傘”,打掉了一個“二桿子”惡勢力犯罪集團。街道共排查警情23634起,從中發現疑似警情280條,線索64條。共破獲涉黑涉惡案件15起,抓獲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78名,涉黑涉惡判決52名。其中紀工委自辦涉黑涉惡案件1起,給予開除黨籍處分,法院以尋釁滋事罪判處涉案人員有期徒刑1年。
3、安全生產緊抓不放。針對今年發生的格林艾普空地上發生的廢棄油罐爆燃事故,我們深刻吸取教訓,痛定思痛,舉一反三,務實舉措,切實擔負起安全生產職責,努力化解因安全事故造成的負面影響,堅決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全力以赴做好應急處置工作。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努力做好救援處置工作聯合各方力量,竭盡全力救治傷員,安撫好傷員家屬,確保將事故影響降到最低。全覆蓋開展安全領域檢查。按照區委部署迅速成立街道城市安全攻堅戰役指揮部,細化方案,明確責任,全員參與,多方聯動,全面開展“26+3”城市安全隱患集中攻堅整治專項行動。目前,街道共排查生產經營單位2138家次,排查隱患1532項,整改隱患1491項。掛牌督辦確保整治到位。針對存在安全隱患的領域,明確責任主體和整改時限做到不銷號不放過。聚焦燃氣安全,開展嚴格執法整治,對餐飲店、群租房及三合一場所進行24小時突擊檢查和回頭看,堅決做到發現一個,取締一個。截止目前,共排查715家餐飲企業,清理燃氣鋼瓶1683只。
(五)守初心踐使命,黨的建設更富活力
1、踐行初心使命,扎實開展主題教育。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突出抓好規定動作落實和自選動作創新,扎實推動主題教育有力有序開展。力促學習教育全覆蓋,推動整改落實落細,街道班子及各級黨組織共列出121條問題,班子個人及各級黨組織負責人列出355條問題。針對民生實事,共排查出老百姓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52條,目前已全部解決。
2、突出固本強基,深化拓展“三項工程”。深化社區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深化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拓展黨建指導站功能。針對7個黨總支班子不健全的社區,利用7-9月時間集中進行委員增補,共增補委員15名。針對“兩新”黨組織黨建基礎薄弱的現狀,指導員通過走訪交流指導國濟康復醫院、國富通企業征信有限公司兩家企業成立黨支部,指導華東汽車城、泛亞科技進行黨支部換屆,幫助2家非公企業黨組織轉出空掛黨員14名,進一步夯實兩新組織黨組織建設。
3、注重從嚴從實,著力整頓薄弱黨組織。對薄弱后進黨組織和軟弱渙散黨組織社橋社區,積極主動做好整頓提升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委派黨總支書記一名,主持全面工作,增補黨總支委員1名,確保班子高效運轉。嚴格落實黨員干部雙重組織生活制度,結合主題教育進行深刻剖析和整改,切實增強黨員干部的政治覺悟和政治素養。深化制度建設,制定社區“兩委”人員聯審排查和研判預警工作機制,嚴防黑惡勢力滲透。完善協商共建制度、多元參與機制和監督評議機制,強化黨務、居務和財務公開制度,落實專人管理,定期對社區“三資”進行審計,促進“三資”管理增值增效。
(一)優存量、擴增量,不斷壯大產業規模
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爭取在新的起點上實現都市產業新升級。加強項目招引促突破。圍繞產業強區,尋找對街道發展和轉型具有支撐力、帶動力、影響力的大項目、好項目。重點抓好蘇寧蘇南電商產業園、國清云谷2個超20億元重大項目的落地,并結合朝陽、金橋的提升改造,形成現代物流產業集聚區;加速推進圓融北地塊項目、金輪商業廣場項目建設,打造北門商圈;加快吉寶和融創等地產項目的建設工作,改善片區人居環境,推動合吉項目盡快簽約啟動;力爭早日打造一個“宜居宜業宜商”的北部新城。加強指標落實促發展。不斷完善動態跟蹤制度,切實掌握重點企業發展狀況,結合企業經濟數據,特別對是數據下跌較大的企業,加強走訪了解,分析研判,及時幫扶。加強與工信、發改、市監和國土與自然規劃、大數據等部門的溝通聯系,建立信息互通機制,深化部門聯動,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動態監測,及時互通并反饋有關信息情況,加強經濟運行預警監測工作,助推街道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強優質服務促轉型。及時宣傳有關政策法規,當好“店小二”,使惠企政策真正“接地氣”;搭好交流合作平臺,重點深化銀企合作、創新產學研對接、重點產業協作配套、產業鏈招商、資本合作等方面牽線搭橋,為企業合作共贏構筑更高更優的載體平臺;開展走訪服務企業,摸清企業現狀和發展中需協調的問題,及時向上級或相關部門反饋企業發展熱點、難點問題。引導企業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節能改造,加快質量技術品牌建設、加強信息化等創新管理,促進企業更新裝備,降本節支,提升內涵、增強競爭力。
(二)抓重點、破難點,不斷提速城市建設
舉全街道之力,匯全街道之智,以決戰決勝的信心和勇氣打贏棚改攻堅戰。繼續深化班子領導掛鉤,部門、社區(村)兩委班子合力推進的模式,不斷完善征收安置體制機制,千方百計破解瓶頸制約,采用面上推動結合重點突破的方式,繼續全力攻堅,奮力為發展騰出新空間。重點做好“三個圍繞”,即圍繞基礎設施排障礙、圍繞騰地拆遷保安置、圍繞棚戶區改造出形象。繼續緊扣全年目標任務書,全力做好各項目的征拆工作,力爭完成梨莊地塊、天河停車場(棚改)、創智天地(消防七中隊)等地塊清點交地,努力推進劉潭片區、創智天地(民營科技園)等地塊的征收進度
(三)補短板、立樣板,不斷優化生態環境
一是推進“031工程”實施。在梳理河道清淤、管口排放、周邊環境及水系流通等問題的基礎上,按照前期編制的河道整治計劃,在2020年年底前,通過綜合治理,杜絕黑臭河道出現,力爭實現4條Ⅲ類水體河道,11條Ⅳ類水體河道,17條Ⅴ類水體河道的總體目標。繼續深化“河長制”工作機制,加強河長制工作的宣傳,動員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河道治理。二是繼續落實263專項行動。根據《區混凝土攪拌站關停整治方案》,積極與混凝土企業進行洽談,爭取完成關閉工作;積極推動國泰彩印、天圣達集團2臺天然氣鍋爐的低氮燃燒改造工作;確保完成鳳翔、錫澄等2個加油站安裝油氣回收在線監控;對梨莊大酒店、民豐大酒店、明翰伯爵、徽蘭弘、壹玖壹壹等5家餐飲企業的油煙專項整治工作;積極應對重污染天氣,根據區大氣重污染應急預案,迅速啟動應急響應機制。
(四)惠民本、保基本,不斷提升民生福祉
一是重保障抓扶貧。加大社會保障力度,積極開展“陽光扶貧”,進一步提升社會救助水平。全面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抓好企業職工、自由職業者、被征地居民等重點群體人員的參保工作,進一步擴大社保覆蓋面。深化落實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政策,加快實現適齡居民應保盡保,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二是拓展社區為老服務。繼續與上海“慧享福”養老服務機構合作,高質量打造街道“慧享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優化機構養老服務,推進智慧養老工作,繼續探索“家庭互助式”居家養老模式。三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專群結合、依靠群眾”的方針,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措施,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正確引導和妥善處理群眾來訪,加大領導包案、接訪下訪力度,預防和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切實加強安全生產、食品藥品安全等工作,從源頭上減少不穩定因素,杜絕重大不穩定事件發生。
(五)嚴落實、齊推動,全力打好安全生產攻堅戰
一提高政治站位,全力壓實責任。深刻吸取爆燃事故的慘痛教訓,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以更嚴更實的作風,進一步明確和層層壓實每一個行業領域、每一個生產經營單位、每一個環節的安全生產責任,狠抓落實、一抓到底切實履行好屬地管理責任。二是細致全面排查,確保不留“盲點”。樹立“隱患就是事故、事故就要處理”的理念,全面摸底街道18個社區、2家園區、9大重點領域的安全態勢,充分調動應急、城管、公安、消防、社區等單位的工作力量,做好滾動式排查,做到底冊清、情況明。三是聚焦痛點整治,嚴防問題“回潮”。按照區委“嚴標、嚴管、嚴查、嚴控、嚴處”的要求,著重圍繞源頭漏洞、日常監管盲區、打擊查處短板等根源問題,開展集中整治,力求全覆蓋、無死角。對排查發現的隱患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明確時限和責任人,限期整改。四是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長效舉措。進一步調整和完善安全生產聯席會議制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制度和監督考核制度,做到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深入、細致、全面,隱患整治強硬、果斷、及時。建立以街道為主體、社區為塊、科室為條的安全監管責任區,落實責任人并開展常態化巡查,提高安全檢查的覆蓋率和實際效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六)練內功、修外功,不斷加強自身建設
一是聚焦改革創新,開展聯網聚力行動。用好用活黨員聯戶、黨員中心戶制度,將政治引領融入基層服務,積極構建扁平化、零距離黨建服務組織結構,形成“聚沙成塔”的合力效應,不斷擴大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探索實施“黨建聯盟+”工程,整合“紅網”黨建聯盟成員單位資源,探索黨建聯盟“結盟”新形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黨建聯盟全新格局。二是聚焦干部培養,開展紅星選育行動。在干部選拔過程中注重加快年輕干部培養步伐,建立完善干部教育培訓體系和科學規范的年輕干部教育培養機制,實施“街道菁英訓練營”,探索實施“五個一”培養模式即“結對一名導師、參與一項重點工作、撰寫一篇調研報告、完成一輪集中培訓、建立一份成長檔案”,進一步提高年輕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努力培養打造一支思維敏捷、干事擔當、充滿活力的年輕干部隊伍。三是聚焦人才服務,開展精英聚才行動。在構建齊抓共管格局上下更大功夫。充分發揮人才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協同政策落實,加強集成聯動,配齊配強力量,形成更加科學的人才支持體系。發揮好科技鎮長團橋梁紐帶作用,在引進集聚人才上下更大功夫。深化產城融合,發揮聯東U谷總部商務園等重要載體作用,做好人才引進、科技企業家培育、產業轉型升級這三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