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十三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范文

“十三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十三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十三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根據《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5-2020年)》和《四川省醫療服務體系規劃(2015-2020年)》精神,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四川省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四川省”十三五醫療機構設置規劃》要求,為發揮政府宏觀調控和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促進全市醫療資源合理配置,進一步完善城鄉醫療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能力,有效提高醫療服務公平性與可及性,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背景

“十二五”期間,全市醫療機構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醫療機構總數、千人擁有床位數、千人醫務人員數等居全省前列。2015年末,全市醫療衛生機構總數1064個,其中,醫院31個,基層醫療機構979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52個,其他機構2個。醫院中,公立醫院16個,民營醫院15個;按等級劃分:三級醫院5個(三級甲等醫院4個),二級醫院7個,一級醫院6個,未定級醫院1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46個,鄉鎮衛生院43個,門診部和診所392個,村衛生室439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6個,婦幼保健院6個,衛生監督機構6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33個。全市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10097張,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達7.8張,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65張。

雖然我市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但仍然存在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結構欠合理,專科服務體系不完善,社會辦醫規模偏小等問題。一是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結構欠合理。全市5所三級醫院均集中在主城區,三級醫院中有3所在東區,占60%。公立醫療機構床位占比達到93.7%,總診療量占比達68.8%。無論從規模還是診療量上來講公立醫院都呈現“一枝獨大”的局面。二是醫療機構功能缺位和越位。大醫院“人滿為患”,大量常見病多發病擠占優質醫療資源;而基層醫療機構服務量不飽和,導致部分機構服務能力退化,醫療資源整體利用效率較低。截至2015年底,三級醫院床位使用率達116.4%,遠高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34.4%和鄉鎮衛生院的44.6%。三是專科醫療服務體系還不完善。專科醫療服務體系發展較為緩慢,兒童、婦產服務能力特別是縣區級服務能力還相對薄弱,康復、慢性病等專科醫院還相對較少,還存在“專科不專”、“綜專不分”的現象。四是社會辦醫規模偏小。目前我市民營醫院數已基本與公立醫院數持平,但社會辦醫規模小、等級低、基礎設施較差等問題仍然突出。還沒有上檔次、成規模的大型民營醫院。截至2015年,全市民營醫院床位數占醫院床位總數僅為6.3%。15所民營醫院中,無二級以上醫院。

二、設置原則

(一)公平可及原則

以群眾健康需求和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為導向,醫療機構設置布局合理,服務半徑適宜,交通便利,面向城鄉居民,保障人民群眾公平、可及地享有基本醫療服務。在適度范圍內原則上不設相同級別和類別的醫療機構。

(二)統籌規劃原則

以我市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為依據,根據我市衛生資源現狀,采取控制總量、調整存量、優化增量、提高質量、內涵發展的戰略,對衛生資源進行統籌規劃,提高衛生資源的利用率。

(三)分級醫療原則

科學定位醫療機構的功能和職責,建立完善分級診療服務體系,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提高醫療衛生資源整體效率。

(四)協調發展原則

堅持綜合控制、專科發展原則,嚴格控制公立綜合醫院數量和單體規模,新增公立醫院以兒童、婦產、口腔等專科醫院和康復、護理等醫療機構為主。

(五)鼓勵社會辦醫原則

堅持公立醫療機構為主導、非公立醫療機構共同發展,加快形成多元化辦醫格局,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和外資進入醫療服務領域。大力支持社會力量開展醫養結合服務。鼓勵社會資金和外資向專科、農村和社區醫療服務流動。

(六)中西醫并重原則

遵循衛生計生工作基本方針,堅持中西醫并重,保障中醫、中西醫結合的合理布局和資源配置,充分發揮中醫在慢性病診療和康復領域的作用。

三、總體目標

我市醫療機構設置的總體目標是構建適合我市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醫療需求的醫療服務體系,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和逐步提供不同層次的醫療服務。

健全醫療服務體系。合理設置公立綜合醫院,推進大型綜合醫院控時限量,進一步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大力發展專科醫院,優先規劃設置和加快發展兒童、婦產、康復、老年病等專科醫院(含中醫類專科醫院),形成“門類齊全、功能互補、協同發展”的醫療服務體系。

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加強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多點多級”發展。鼓勵城市大型醫療機構向醫療資源薄弱地區延伸發展。大力推進醫聯體建設,鼓勵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促進上下聯動的醫療聯合體模式。

推進區域醫療協同。明確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功能定位,指導醫療機構按照功能定位確定重點收治疾病病種范圍;加強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提高遠程醫療服務效率;進一步規范雙向轉診流程,推進不同級別醫療機構功能互補,提高醫療資源整體利用效率。

構建多元辦醫格局。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拓展社會辦醫發展空間,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鼓勵社會辦醫高端化、專科化、規模化、城郊化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醫療服務需求,構建多元化辦醫格局。

完善分級診療模式。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原則,強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重點加強縣辦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建設,充分調動基層醫療機構積極性,健全完善相關配套政策,初步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服務模式。

四、醫療機構設置

(一)醫院設置

1、綜合醫院

(1)市辦綜合醫院。“十三五”期間,原則不再新設市辦綜合醫院。嚴格控制800張床位以上市辦綜合醫院單體規模(單個執業點)。對超出規模標準的,要采取綜合措施,逐步壓縮床位。

(2)縣辦綜合醫院。“十三五”期間,原則上不新設縣辦綜合醫院。嚴格控制500張床位以上縣辦綜合醫院單體規模。重點加強縣辦綜合醫院綜合服務能力建設,大力推進縣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到2020年,縣辦綜合醫院一級診療科目齊全,綜合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2、公立中醫醫院

“十三五”期間,原則上不再增設市辦中醫醫院。縣級區域設置1個獨立的縣辦中醫醫院,東、西區因有市辦中醫醫院覆蓋,不再設立中醫醫院。仁和區可獨立設置或在區級醫院增掛縣辦中醫醫院并設置標準化中醫科。

3、婦幼保健機構

全市現有婦幼保健院(站)6所。“十三五”期間,要加強婦幼衛生健康體系建設,按照行政區劃建立健全獨立的保健與臨床相結合的婦幼保健專業機構,形成覆蓋城鄉的婦幼保健服務網絡。要進一步加強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工作,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

4、專科醫院

(1)傳染病專科醫院。“十三五”期間,力爭將第四人民醫院創建成為三級傳染病醫院,不再增設其他傳染病醫院。鹽邊縣醫院、米易縣醫院要設立獨傳染病區。

(2)精神病專科醫院。目前全市有三級甲等精神病專科醫院1所,“十三五”期間不增設。推進區域精神衛生中心建設,各縣區應當在轄區內指定一所綜合醫院設置精神科門診或心理治療門診。

(3)專科疾病防治機構。“十三五”期間,不再新設專科疾病防治機構,充分利用現有職業病防治資源,提高服務能力,打造具有區域影響力的職業病防治中心。

(4)康復醫院。將功能定位重復、效益差的綜合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鼓勵社會資本獨立舉辦或參與改制的方式投資建設康復醫院。根據需要設立2-3家。

(5)其他專科醫院(含口腔醫院、心血管醫院、醫療美容醫院、眼科醫院、婦女兒童醫院、療養院等)。鼓勵社會資本多渠道辦醫,建立具有一定規模的專科醫院,“十三五”期間,合理設置各類專科醫院。

(二)基層醫療機構設置

1.鄉鎮衛生院。鄉(鎮)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與鄉(鎮)衛生院整合,按照鄉鎮行政區劃政府在每一個鄉鎮辦好一所鄉鎮衛生院。到2020年,實現100%鄉鎮衛生院達到規范化建設標準要求。

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劃或一定服務人口進行設置。政府在每個街道辦事處范圍或3-10萬居民規劃設置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到2020年,實現10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規范化建設標準要求。未設置床位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按標準設置床位,住院率長期超過80%以上的要逐步增加床位,滿足慢病管理和基本醫療服務需求。

3.村衛生室(村計劃生育服務室)。村衛生室和村計劃生育服務室共建共享共用,原則上每個行政村應當設置1個村衛生室(村計劃生育服務室),加強鄉村一體化管理,到2020年,村衛生室(村計劃生育服務室)規范化建設達標率達到80%以上。

4.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衛生服務站根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情況以及服務半徑、服務人口等因素合理設置。到2020年,社區衛生服務站規范化建設達標率達到80%以上。

(三)急救中心

“十三五”期間,統籌規劃全市公共衛生應急指揮系統和“120”急救指揮調度系統,結合實際優化調整120急救區域,構建120指揮中心與各救護醫療機構間緊密協作機制,進一步提高全市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能力。

(四)社會辦醫

大力支持社會資本投資開展醫養結合服務;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高端醫療服務;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醫療機構改制;按照每千常住人口1.5張床位對社會辦醫進行總量和結構控制,取消對社會辦醫療機構的具體數量和地點限制,診所、門診部等不設床位的醫療機構不受數量限制。

(五)其他機構

鼓勵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積極開展醫養融合試點。鼓勵養老機構開辦門診部、護理院、護理站等,促進醫養結合。支持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利用現有資源,開展醫學影像、病理診斷和臨床檢驗集中診斷服務,主要面向基層醫療機構開放,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共享。

五、機構等級

(一)市辦公立醫院

鼓勵市第二人民醫院創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力爭使市四人民醫院達到三級傳染病醫院標準。

(二)縣辦公立醫院

2020年,70%以上的縣級綜合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水平,優先支持民族地區條件成熟的縣級綜合醫院創建二級甲等綜合醫院;縣辦中醫醫院全部達到二級及以上,鼓勵專科醫院積極創建二級乙等以上醫院,鼓勵符合條件的中心衛生院創建達到二級醫院水平

(三)社會辦醫

到2020年,增加2所以上社會辦二級醫院,力爭增加1所三級社會辦醫療機構。力爭10%的社會辦醫達到二級等以上水平,鼓勵有條件的民營醫院積極申請醫院等級評審。

六、功能協同

(一)醫養結合

到2020年,建立起符合“9073”養老格局定位的醫養服務體系,實現醫養結合對養老服務機構的全覆蓋,探索制定出醫養結合服務標準,形成內涵豐富,服務到位的醫養服務模式。醫養結合服務產業效應初步顯現。

(二)醫療聯合體

到2020年,以市辦公立醫院為龍頭,全覆蓋的醫療聯合體有效建立,醫療聯合體內建立順暢的雙向轉診關系,在醫聯體內開設延伸門診、延伸病房,開展技術、人員、管理、信息化建設等深層次合作和幫扶。

(三)遠程醫療服務

到2020年,建設覆蓋100%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的遠程會診系統,逐步實現遠程會診、遠程預約、遠程監護、遠程影像及病理診斷、遠程教育、遠程信息共享等遠程醫學活動。建成覆蓋城鄉的遠程心電會診系統、遠程影像會診系統。

(四)分級診療制度

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堅持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嚴格大型醫療機構“控時限量”,提升縣級及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實現“兩降四升”,即市級以上三級醫院診療量占比明顯降低、基本病種收治占比明顯降低,疑難重癥病種收治占比明顯上升,三、四級手術占比明顯上升,縣級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診療總量和占比大幅上升。

(五)互聯網健康服務

到2020年,實現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基本覆蓋并動態更新信息,建成縣級以上醫療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并互聯互通,普及應用居民健康卡,積極推進居民健康卡加載其他公共服務功能,實現一卡多應用、區域“一卡通”,二級甲等及以上醫院能提供以慢性病為主的互聯網健康服務。

本規劃在執行期間,可根據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等宏觀政策調整、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人口和疾病譜變化、城鎮化建設等情況,予以適當調整。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人妖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www.狠狠干| 日本精品a在线|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情侣| 黄a大片av永久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99精品偷自拍| 宝贝过来趴好张开腿让我看看|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晚上差差差软件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电影| 浮力影院第一页小视频国产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久久综合热88|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女人扒开屁股桶爽30分钟| 三上悠亚一区二区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观看99水蜜桃 |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99热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www|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中国| 日本tvvivodes人妖|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最近中文字幕网2019|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人妻巨大乳hd免费看| 站在镜子前看我怎么c你|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色综合网站国产麻豆| 国产免费爽爽视频免费可以看| 91手机视频在线| 国产极品白嫩美女在线观看看| 男女下面无遮挡一进一出| 国产精品林美惠子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