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生態園林地區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深入貫徹市第三次黨代會精神,加快建設開放繁榮秀美幸福新,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景觀環境,現決定創建省生態園林城市。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于開展創建生態園林城市活動的通知》要求,結合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我省“生態立省、綠色發展”戰略,積極策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加快生態建設步伐,按照以人為本、環境優先、協調發展、因地制宜的原則,全力提高城市綠化、環境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構建符合生態學原理的園林綠化體系和循環經濟體系,實現大地園林化、生態無害化與城市“人性化”,打造獨具廬陵特色的生態園林城市形象,著力建設大氣、雅氣、秀氣,推動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二、總體目標
按照《省生態園林城市評價標準(試行)》規定的城市生態環境評價、城市生活環境評價、城市基礎設施評價、城市資源節約保護評價和綜合評價等五個方面26項具體指標要求,依托已有的良好基礎,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穩步推進,努力使各項指標達到標準要求,尤其是16項約束性指標全面達標,確保2014年創建成功。
三、工作任務
(一)加強生態園林城市綜合管理
1、依托城市總體規劃,嚴格實施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編制城市生態系統規劃、供水排水規劃、停車場等專項規劃。
2、持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數,確保公眾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滿意度大于85%。
(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1、城市綠化以鄉土樹種為主,使生物多樣性趨于豐富,確保城市建成區內本地植物指數不低于0.8,在建成區自然環境中生存的鳥類、魚類和植物等的綜合物種指數不低于0.5。
2、完善廬陵文化生態園和濱江內湖公園,啟動河東濱江生態濕地公園、螺湖灣濕地公園和梨山公園二期建設,加快推進后河二期改造“金腰帶”工程建設,對天華山公園、真君山公園、文山公園和螺子山生態公園進行深化改造;建設已規劃的55處街頭綠地,使城區公園綠地總量適宜、布局合理,實現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低于12平方米,老城區不低于5平方米,公園綠地服務區域比率不低于90%,老城區不低于60%,建成區面積6公頃以上規模公園不少于7個。
3、大規模栽植大規格喬木。在中心城區分區、分塊增植胸徑10厘米以上的喬木15萬株,使建成區人均喬木數量不少于3株。
4、注重江河湖等水體沿岸綠化。按照生態學原則進行駁岸處理,重點對后河二期改造“金腰帶”和螺湖灣等水體沿岸進行生態駁岸建設,確保城區新建水體駁岸生態化率不低于90%。
5、在城市建設中融入生態環保理念,確保建成區新建、改造的道路廣場用地中透水面積比重不低于50%。
(三)提高城市生活環境水平
1、加大贛江、禾河、后河水環境治理力度,杜絕污水和垃圾直排水體,加強水源地保護區保護;完善供水和排水等設施建設,確保水環境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100%,城市管網水質年綜合合格率達100%。
2、科學布局城市建筑組團和綠地,使城市具有良好的氣流循環,確保城市熱島強度不高于2℃。
3、加強大氣環境污染治理。努力控制工業廢氣、機動車尾氣、揚塵及飲食服務業的廢氣排放總量和濃度,確保空氣環境優良,機動車尾氣定期檢測合格率大于80%。
(四)完善城市基礎設施
1、實施雨污分流,進一步完善污水管網建設,完成污水處理廠(一期二階段)工程和工業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水平,提升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和處理質量,確保污水處理達標率不低于80%。
2、加大城區垃圾中轉站、公共廁所等環衛設施建設力度,建立清掃保潔、垃圾清運長效管理機制,做到清掃不留死角、保潔不留盲區、清運不留痕跡;對樟山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能力提升改造,保障垃圾處理正常運行,確保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3、加快機動車停車場等靜態交通設施建設,突出抓好新建居住區、單位庭院、公共場所配套停車場建設,興建一批公共停車場,在城市道路上合理劃定停車泊位,確保每百輛汽車停車位數不低于30個。
4、加快對接西氣東輸二線管道天然氣利用工程建設,加大現有天然氣供氣設施和配套管道建設改造力度,提高燃氣供應服務水平,確保城區燃氣普及率不低于95%。
5、實施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戰略,發展“大容量、低排放、舒適化”的公共交通工具,推行快速公交。優化公交線路,全面提高城市現代化交通運行效率,確保每萬人擁有公共交通車輛不低于11標臺。
6、加強醫療廢棄物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建設布局合理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立相應的危機處理機制和醫療應急救援系統,健全公共衛生服務功能,確保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達100%。
(五)促進城市資源節約保護
1、開展建筑節能工作,嚴格落實建筑節能技術標準,強化設計、施工和竣工驗收環節管理,提高建筑節能效果,確保新建建筑執行建筑節能標準比率達100%。
2、積極應用太陽能光伏產品,加大城市道路、公園廣場、大型公共場所照明節能改造,確保城市公用照明節能燈具利用率不低于30%。
3、提高工業固體廢棄物和危險廢物的集中處置能力,確保工業固體廢棄物處置利用率不低于80%。
4、加大自然地貌、植被、水系、濕地等生態敏感區域的保護力度,保護好水系兩岸的自然灘涂、坡岸以及城區山體,促進城市與區域協調發展,形成良好的市域生態環境,確保濕地、山林地和江河湖資源保存率不低于99%。
按照責任對口原則,將創建省生態園林城市的任務分解至各職能部門和單位(見附件)。各職能部門和單位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各項任務。
四、實施步驟
1、宣傳發動階段(2012年3月)
召開創建動員大會,制定市創建省級生態園林城市實施方案,成立市創建省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指揮部、辦公室,組織創建工作,明確創建任務,落實創建責任。
2、創建實施階段(2012年3月—2013年12月)
本階段要求按照實施方案,切實落實各項指標任務,確保達標。分兩步實施:
第一步,從2012年3月開始至2012年12月各項指標初步達標。要求各責任單位對照標準,找出差距,提出措施,根據創建任務分工組織實施。
第二步,從2013年1月開始至2013年12月各項指標全面達標。各責任單位根據創建任務分工,加大創建力度,確保各項指標達到或超過省級生態園林城市標準。
實施過程中,市創建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要定期開展創建工作檢查,督促各項工作落實到位;要完成創建資料的收集、整理,形成綜合匯報材料。
3、自查提升階段(2014年1月—6月)
各責任單位、有關部門按照省生態園林城市標準,對照各自責任,自查自糾,完善提升,確保全面達標;市創建工作指揮部邀請省專家幫助指導,并自行組織檢查驗收,對驗收不合格的,限期整改。
4、迎檢驗收階段(2014年7月-12月)
鞏固創建成果,做好各項迎檢準備工作,迎接省考評驗收組的檢查驗收。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機構
為了扎實有效地開展創建活動,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指揮長,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任副指揮長,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市創建省生態園林城市工作指揮部。指揮部辦公室設市城鄉規劃建設局,抽調專門人員集中辦公,負責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日常工作。各職能部門和有關單位也要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落實專人負責,切實加強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
(二)落實責任,全力推進
創建生態園林城市,任務繁重,涉及面廣,工作難度大。各職能部門和有關單位要根據分解的創建任務,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和工作要求,倒排時間進度,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創建任務的圓滿完成。同時,要牢固樹立全局觀念,做到既各司其職,又密切配合,合力攻堅,保障創建工作的順利推進。
(三)廣泛發動,營造氛圍
創建生態園林城市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體市民的參與支持。要通過召開動員大會、新聞宣傳、公益廣告、文藝表演等形式,進行全方位、多形式、多層次的宣傳,使創建生態園林城市活動家喻戶曉、人人皆知。新聞媒體要對重點創建工程的進展、各單位創建情況及時跟蹤報道。同時,要組織開展評選“園林單位”、“園林小區”活動和綠地認養、認建、認管活動,提高全體市民的創建意識和主動性、自覺性,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
(四)強化考核,嚴格獎懲
建立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工作督查考核機制,將創建工作納入政府和單位目標考核內容,考核結果與部門業績、主要領導及相關責任人年度考核掛鉤。對于在創建活動中措施得力、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將給予表彰獎勵;對于工作不到位、行動不積極,影響創建整體效果和整體進度的,要給予曝光和通報批評,并追究單位領導的責任,確保各項創建任務落到實處,成功創建省生態園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