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化學課外實驗教學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小學教學研究雜志》2015年第五期
一、課外實驗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現今的學生,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限制,如課程設置、考試壓力、學生恐懼心理、教師和家長的擔心等,真正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少,導致學生重理論、輕實踐,二者脫節,沒有了實踐的證明,理論也變得單調、枯燥,學生運用也不能得心應手,而課外實驗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例如,自制簡易凈水器,學生在上冊課本77頁基礎上進行改進,原試驗中水流速度快,活性炭吸附效果差,結合課本75頁活性炭凈水器原理,將活性炭單獨裝瓶,原去底塑料飲料瓶只裝小卵石和石英砂,兩瓶口用橡膠管連接,向原瓶內注水,水流經小卵石和石英砂后,流入裝有活性炭的瓶內,由下而上流經活性炭層,起到很好的凈水效果。在此過程中,學生既真正懂得了凈水器凈水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學會利用身邊的物品設計并制作了可以使用的凈水器,學生不僅在實踐中加深了相關知識的理解,還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自己的事自己做的意識,在完成制作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二、課外實驗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教材上的每一個課外實驗都對實驗所需的用品和實驗過程做了簡單的介紹,但在每個學生結合家庭實際情況設計并進行實驗時,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生通過尋找藥品儀器的代用品,重新設計實驗過程并動手實驗,完善實驗的過程中獲得科學探究的方法。例如,學習了溶液的濃度以后,書中介紹了“自制汽水”的課外實驗,通過閱讀內容,整理出該實驗的原理、用品、實驗步驟,實驗時觀察現象、分析討論、總結反思,不僅獲取了新的知識,而且學會了探究的方法,提高了探究能力,此實驗出現的課題也給了學生思考的空間,不同的同學自制汽水的方法幾乎相同,但口味不同,這與原料用量、溶液的濃度有關,學生相互交流自制汽水的步驟,進一步了解了配制溶液的操作方法和技巧,為學習實驗活動5“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的配制”做了很好的課前準備。
三、課外實驗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材的開篇緒言“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介紹了化學在保證人類生存并不斷提高生活質量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一點:利用化學綜合應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以使人類生活得更加美好。教材設計的課外實驗中,也體現了這一點。例如,在化學與生活這一單元中的有關保鮮膜的實驗、不同材料的降解實驗,既探究了保鮮膜的保鮮原理,了解了使用保鮮膜的好處,又探究了制作保鮮膜的原料——塑料在潮濕土壤中的降解情況,了解了使用保鮮膜時產生塑料廢棄物的缺點,使學生認識到一切事物的兩面性,使用各種化學物質的利弊,認識環境污染對人類社會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認識保護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
四、開展課外實驗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教師要加強指導,提供幫助,及時評價,適當鼓勵教師要有計劃有目的的組織學生完成每一個課外實驗,在每一次布置實驗任務時,都要明確實驗目的、實驗內容,為學生提供實驗設計方案的范例供學生參考,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方案,并對學生的方案進行針對性指導,提供一些必要的幫助,同時留給學生發揮的空間,學生在設計實驗和尋找實驗代用品時,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生實驗后,要及時反饋,要求學生上交實驗總結并及時反思,在班級對學生的成果和創意進行交流和評價、展示和推廣,這樣做不僅對學生的課外實驗起到檢查和督促的作用,同時體現了教師對學生實驗成果的尊重,對學生學習的肯定和鼓舞,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二)教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取得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家長對學生課外實驗的支持與否,也是影響實驗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教師應通過多種渠道與家長溝通交流,使家長了解課外實驗對學習化學的重要性,力爭家長的配合,在家長的幫助下給學生提供一個進行實驗活動的場所,同時家長還可以對實驗的安全進行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現行的2012最新修訂的化學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很多貼近生活、貼近社會、具有探究性、開放性、思考性的實驗素材,我們應充分利用教材自身的資源,依據化學新課程標準、依據教學的實際需要、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創造性開發出新的合適的課外實驗。
綜上所述,化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化學新課程的實施賦予了課外實驗豐富而又暫新的內涵和功能。課外實驗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學生熱愛化學、熱愛生活的情感,開展課外實驗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探究能力。新課程背景下,我們應該不斷挖掘每一個課外實驗的價值,將新課程理念滲透其中,使課外實驗成為推動學生進步的動力,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可以成為其努力學習的動力源泉,所以信息技術教師讓學生自己當老師,實現師生間平等和諧關系的有效構建,能使自己的課堂變得有吸引力,如此長期堅持下去,必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作者:康寶成 單位:鞍山市寶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