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區繼續教育的實踐和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繼續醫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1.1存在對申報項目、質量以及主講人審批的不嚴格把屬于“三基”范圍的知識作為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申報,將更新知識教育混同于補課教育,項目內容不具備“三性”,沒有充分體現出醫學技術發展的“五新”。這不僅影響了醫學的教育質量,從而也違背了醫學教育最終的發展軌道。
1.2個別培訓人員因“湊學分”而參加學習由于后續的醫學教育存在著考核不標準,沒有嚴格的制度,從而根本達不到預期想要的效果,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費,有一部分醫療技術人員為了要獲取學分,更多的愿意參加一些學時少,學分高的培訓班,根本沒有考慮到是否與自身的專業相吻合,盲目的去學習。參加的培訓班不少,但真正沒有學到任何東西,太流于形式化,沒有注重實體的教育。
1.3繼續醫學教育從形式、內容以及方法來說不夠新穎對于現在的繼續教育來說,一般只采用短期班的授課方式,對于傳授知識來說也只是偏重于理論,課堂模式傳統化。在運行模式這一方面缺少人性化的培養,總是偏重于醫務人員的能力,而沒有更多的去關注人文素養;繼續醫學教育的內容以及對象,沒有一個很好的規劃,隨意性相當大,而只偏重與在職人員的評聘以及晉升的需要,沒有更多的去關注其他的培訓人員。
1.4培訓時間無法保證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各種類型的培訓在學時上存在不達標的情況,由于醫務人員因工作多,工作任務繁忙,無法保證培訓的時間,加之培訓的時間長短又不一,這就更不能從根本上保證。從人力資源現狀來看,大部分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較少,而培訓往往需要一定的脫產學習時間。從調查中我們發現,醫務人員對工學矛盾的問題反映比較突出。由此可見,在實際培訓過程中,由于基層醫療服務機構人員緊張,單位的各方面對抽調人員參加培訓的意見較大。此問題是影響培訓參與率的一個重要因素,致使培訓計劃難以全面貫徹落實,影響了培訓的進程和質量。
2對策與思考
2.1加強對繼續醫學教育體制的管理健全完善的制度及科學規范的管理是保障繼續醫學教育深入及持久地開展重要的保證,是更好的促進繼續醫學教育健康發展的基礎。嚴格從繼續醫學教育項目的申報、審批等方面進行制度化、標準化,統一日期對繼續醫學教育學分證和學分冊進行審驗,建立更加規范化的審驗程序、標準及個人學分檔案,嚴格和科學地考核制度及考核標準,建立更加有效地管理及監督機制,使繼續醫學教育管理工作日趨完善和科學。以我市為例,參加過正規培訓的衛生醫務人員還不足38%。缺少正規醫學學歷教育的先天不足與在崗培訓不充分的后天不足成為部分鄉村醫生水平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鄉鎮衛生院工作人員接受全科醫生崗位培訓的人數很少,每家衛生院只有為數不多的個別工作人員參加過全科醫生崗位培訓,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村醫生全科診療能力的提高,也影響了服務質量。
2.2建立并有效的實施激勵機制開展繼續醫學教育工作的原推動力是激勵機制,將繼續教育項目的申報情況作為醫院考核標準,繼續教育學分審驗達標率及科室質量考評、人員晉升、任期考評等方面的實際利益相掛鉤,這樣就可以大大地提高醫務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的自覺性及學習熱情,變我需要為我學習的動力;更要為專業技術人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提供必要的學習條件,在其學習期間,享有本院規定的工資、醫療保險及福利待遇。
作者:李碩王海軍單位:齊齊哈爾大學通信與電子工程學院齊齊哈爾醫學院成人及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