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生迷戀網絡的防范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課程導學雜志》2015年第九期
我教過一名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學生,他母親為了能給予他“人家有他都有”的物質生活,一人打三份工,平時根本沒有時間管他,也沒時間聽他說話,只注重在生活上有求必應,結果孩子放學回家都是獨自一人,久之便往網吧跑,學習成績急劇下降。當我了解到他缺少家庭親情的處境后,便在放學后抽空陪伴他。有時他心情特別煩躁,我便什么都不說,只是輕輕拍一下他的肩膀,靜靜坐在他的旁邊;當他不想排隊時,我幫他打過飯;當他破口大罵時,我會跟他一起罵,因為我知道這時的罵,只是一種情緒的發泄,等他心情好后,再引導他說出煩惱,然后想盡辦法幫助解決。無數次心靈的陪伴,我漸漸靠近了他的精神家園,透視了他的表象,洞察了他的需求,當他真誠地接納我之后,我的世界觀對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也漸漸遠離了網吧。
二、真實滿足,收獲成就
滿足感與成就感,是初中生可以為之奉獻自己全部時間的兩種感覺,二者有相似點,也有不同點:成就感偏重于大事,如網絡游戲中那種獨立打下大boss的感覺,指揮千軍萬馬時叱咤風云的感覺;滿足感側重于小事,如在QQ聊天上向素未謀面的好友宣泄對父母的不滿,通過視頻聊天得到對方的夸獎等。當然,它們都能滿足馬斯洛心理五層次中后四個層次的需求。其實,這些需求我們同樣能夠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帶給學生,倘若真是這樣,學生的心,便能漸漸回歸真實。
對成天上網上課睡覺的同學,我會讓他們在上課時做些簡單的事,比如讀一讀文段,聽聽別人的說法,提出自己的意見,當他們能順利完成時,便表揚:“你看,你是個很聰明的人吧,睡覺剛爬起來,就能說得這么好,如果再認真一點,一定會比很多人強?!睂δ切┯刑亻L的同學(身強力壯的,在運動會上表現;擅長說話的,在演講或故事會上發揮等)拿到獎狀后,在班上又特別表彰一下,讓他們拿著獎狀到講臺上拍照,并把獎狀掛在班上展示一段時間,照片則長久貼在優勝欄中。沒有特長的,參加興趣班,然后在晚會上,為大家表演……通過鼓勵或激勵,不僅能實現學生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還能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進而為他們戒掉網癮創造良好的精神條件。
三、直視反面,硬性規勸
許多無法從網絡中自拔的中學生,結果多自食其果:有的成績直線下降,經常被家長訓斥;有的難以繼續學業,被迫輟學;有的小偷小摸,為維持上網經費,多次被送入工讀學校;更有甚者,搶劫殺人,家長因巨額賠款,而致傾家蕩產……這些人與事,都可以作為教師教育網絡成癮者的反面教材,最好能讓他們親自與之接觸,這種教育比單純的說教效果好得多,特別是針對那些還存留一些責任心的學生,常能震撼他們的心靈,使其短時間內發生巨大變化。我教初一時,班上有個班干,他家附近有一名癡迷網絡的初二學生,早早就輟學“專業”上網了,父親每次在網吧找到他,都會痛打一頓,結果他干脆連家也不回,沒錢的時候就去偷,有一次偷東西時被抓住,被打得頭破血流,住院一周,父母都不去護理。我班上的這個班干跟我聊起這件事,我便想到,讓他帶上班上另兩位因上網經常曠課,半夜爬圍墻去網吧的學生,一起去看看那個住院的人,聽聽他的經歷。回來后,班干跟我說,他們去的時候,正好遇上那個住院者的父親來醫院繳費,跑到病房大罵了他一頓,他們在旁邊看得臉色都變了,就匆匆走了。于是我再找我班的那兩人聊天,他們都有所感觸,然后我再以溫情出擊,現在,兩同學變化都很大。
總之,讓生活幸福,是初中生戒掉網癮的前提;讓心靈滿足,是戒掉網癮的內驅力;用反面事例震撼,是阻止網癮發展的最佳藥物。三者結合,恩威并用,便能獲取成效。
作者:左健單位:江蘇省漣水縣陳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