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育科學的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調查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是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通過運用觀察、列表、問卷、訪談、個案研究以及測驗科學方式,收集整理教育問題的資料,從而對教育的現狀做出科學的分析并提出具體工作建議的一整套實踐活動。
1.2比較研究法。比較研究法是對某類教育現象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象進行比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規律及其特殊表現,從而得出客觀實際的結論。
1.3實驗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是是針對某一問題,根據一定的理論或假設,進行有計劃、有步驟的實踐,從而得出一定的科學結論的方法。
1.4經驗總結法。經驗總結法是對實踐活動中發生的情況和現象歸納和總結為理論,最后生成經驗的一種方法。教育科學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人們在研究它的過程中,總結了不少經驗,這些經驗對我們的科學研究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我們研究過程中也會歸納總結一些經驗,供以后的研究者使用。
2我國教育科學的發展歷程
縱觀我國教育科學研究的發展,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2.1初級階段這一階段從建國初期到1958年。當時我國的教育科學研究從有計劃地建立教育科學研究機構開始起步。從1953年開始,我國教育界,全面而系統地搬用蘇聯教育的理論和經驗。特別是50年代中期由蘇聯教育界引入而展開的“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問題”的教育大討論,以及當時發表的許多教育研討文章,都促進了我國教育科學的進步和發展。1957年提出的“我們的教育方針”和1958年中央教育工作會議提出的“教育兩個必須”的方針,正是建國以來教育科學發展的最好總結。
2.2曲折發展階段1958年以后由于受“左”的思想影響,教育科學一直處于被批判、被取消的地位。蘇式教育被當成“異端”排斥。此時,一些師范院校原本的的教育理論課程被固定的教育方針政策替換和取代,研究教育基本理論時,經典作家的言論和長官意識替代了基本的理論。這一階段,我國優秀的教育科學不但沒有很好地得到傳承,外國的教育科學研究成果和經驗也沒有被我們借鑒和吸收,我國的教育科學事業處在曲折發展的階段。
2.3穩步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黨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政策影響下,我國教育科學研究事業和其他事業一樣,快速而穩步發展,逐步步入科學發展的行列。教育科學事業被全社會人民所關注,很多研究者投身到這一領域進行偉大的研究工作。
3我國教育科學取得的成就、現狀
3.1我國教育科學取得的成就
3.1.1國家把教育科學提到了很高的地位從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93年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1999年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到2012年的《教育規劃綱要》《教育法》《教師法》等,都把教育科學提高了很高的位置。
3.1.2教育科學研究的項目和經費越來越多拿國家教育科學發展規劃來說“,十一五”設了2841個項目,經費達到7540萬。此外,教育行業系統和教育社團系統也有很多投入。
3.1.3教育科學研究的機構越來越多現在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機構有2700多家,包括高校、科研機構、政策研究部門、行業研究機構、學術社團等。
3.2我國教育科學的現狀我國的教育科學研究水平
和發展速度仍然落后于教育事業的發展,與其他社會科學的學術進展相比較,尚有很大的落差。其主要原因是:
3.2.1我國的教育科學沒有真正建立起自己完善的科學體系,缺乏中國特色。我國教育科學基礎理論研究相當薄弱,忽視了教育科學的中國社會主義特色,忽視了社會主義德育問題,忽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學研究。教育科學理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內容也脫離了實際,比較混亂,理論不能很好地指導實踐工作。
3.2.2我國教育科學研究者的人數少、隊伍小目前,我國從事教育科學研究者的人數較發達國家還是處于相對少的狀態,我國教學研究者大多數都在高等院校承擔教學工作,他們只能抽出很少的時間從事科研工作。盡管為了壯大教育科研者的隊伍我國培養了一大批的教育科研者,但是這些仍舊不能夠滿足教學科研工作科研和發展的需要。
3.2.3我國教育科學普及率低,教育科研手段較落后我國教育經費投入較低,比如,從事初級教育的教師一般都是由中等師范院校培養,這類中等師范院校的教育理論還處于知識比較陳舊、內容比較單一的狀態,所以導致初級教師的教育科學水平達不到很高的層次。從我國的教育科研的手段來說,我們一直以來都習慣于對教育科學進行經驗總結和定性分析,而缺乏系統的教育科學實驗研究,因而沒有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有機結合,致使教育科學和教育實踐相脫離,造成了理論歸理論,經驗是經驗的局面,嚴重影響了教育科學的發展。
4改進和完善我國教育科學的措施
雖然我國的教學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這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仍舊需要不斷的開拓創新。
4.1堅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教育科學研究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黨在新時期,面臨挑戰時推進各項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的方法論,也是黨的重大戰略思想。以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教育科研工作是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必要前提。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要做到以下幾方面:第一,教育科研必須全面的關注中國教育的現實問題,針對不同的教師、學生和學校努力做好各種相關層面的研究;第二,為了推進素質教育必須切實提供有效的研究成果和新的教育模式;第三,做好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教研工作。
4.2加大對教育科研的經費投入近年來我國十分重視教育科學工作,由于不斷的加大了教育科研的投入,大大的改善了科研的條件。雖然教育科研的投入出現了多元化和不斷增長的現象,但是與實際研究中所需要的經費相比仍然相差很遠,此外,教育科研的經費與其他科研領域經費相比還是少很多。所以,各級教育部門和廣大學院要充分認識教育科學研究對整個教育事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把教育科學研究提升到較高的地位,增加科研經費的投入,加強監管和評估;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項目規劃和管理工作,積極發展,規范管理,改進創新;進一步合理配置資源,突出重點,以基礎研究、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為主。
4.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來源于實踐,同時也有效地服務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目前我國教育逐步走向現代化和高科技化,在構建和完善的教育體系的實踐中,在知識性社會和學習型社會的建設中,有許多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教育科學的探索和研究,有許多熱點和難點問題需要教育科學來解決。我們應當將教育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作為教育科學研究的主攻方向。在解決教育實踐中的難題的同時,發展和完善教育科學。
4.4教育科學要注重開拓形成新的主題、領域和分支進一步發展教育科學,必須要創新,必須形成新的主題、領域和分支,從而使教育科學在反映教育實踐和社會實踐的同時,反映和獲取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重大成果;要求教育科學成為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甚至自然科學的交叉學科,形成自己的專業術語、概念范疇、規律規則、邏輯結構和思維方法;要求教育科學的研究領域進一步擴大,研究力度進一步加強,研究程度進一步加深,教育科學需要進一步適應社會發展和時代需求,進一步適應各門學科的不斷發展和變化,形成新的教育科學體系,為全面發展的人的培養,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作者:霍潔云單位:昆明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