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族語言文字的創新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民族語文,是民族地區進行雙語教學必不可少的工具對于缺乏漢語言環境的少數民族偏遠地區,小孩入學前絕大多數都是講母語,漢語的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能力都是入學后才慢慢培養起來的,因此,偏遠民族地區的基礎教育階段均要進行雙語教學,民族語文教學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比如,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孩子在上幼兒園時,老師開始教他們普通話,但是需要用雙語教學,主要是以侗語為主。在小學至初一階段依然實行的是雙語教學,只不過轉變為以普通話為主、侗語為輔的教學方式,一般情況下講的是普通話,倘若是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就再用侗語解釋一遍。
一、民族語文存在的現狀
(一)民族語文的經費不足
有的地區由于教育資金投入不足或發放不到位,民族語文書籍的出版經費不多,導致民族語文工作進展相對滯后。
(二)民族地區發展不平衡
由于歷史原因造成邊疆地區與中部東部發達地區經濟、教育發展不平衡,而且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語文內部也存在差異,使得民族語文的學習遭遇困難。比如,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侗語存在南部方言和北部方言的差別,給教師的授課和學生的學習帶來一定的困難。
(三)學校硬件配套設施跟不上發展步伐
個別學校硬件配套設施相對滯后,特別是少數民族偏遠落后的山區里,三四個班的學生擠在一間教室里上課。教師待遇不高,留不下人才,造成師資隊伍不穩定。此外,一些民族院校只重視民族語文理論知識的傳授而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導致學生感覺民族語文專業沒前途,民族語文人才青黃不接,這些都是目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面臨的難題。
二、民族語文改革的措施
(一)國家方面
首先認真宣傳貫徹黨和國家關于民族語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政策,加強民族語文的法制建設,搞好民族語文的基本建設、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和交流,處理好民族語文和漢語文的關系,鼓勵各民族互相學習語言文字[3]。其次,進一步加大對少數民族偏遠山區語文教育資金的投入,給少數民族地區的孩子們提供一個公平的受教育的機會,滿足少數民族群眾對發展教育的期望,確保民族語文工作的正常進行。最后,加大少數民族地區基層學校布局調整力度,在人口相對集中的鄉鎮上建立一批上規模的寄宿學校,促進教育資源有效利用。
(二)民族地區
民族地區要積極采取措施大力發展經濟,增加對民族地區院校教育的投入,專門設置給民族語文教師基金項目調查經費,讓他們能夠有充足的資金下鄉進行民族語文的實地調查,掌握第一手可靠的資料,記錄民族地區各地方言土語的語音、詞匯、語法資料,邀請專家知名學者討論確定出各種民族語言的標準語,實現民族語文的保護與傳承。
(三)學校方面
學校要重視和提高民族語言文字的教學質量,優化課程設置,培養一支思想水平高、業務素質好的師資隊伍,根據學生的實際和社會發展需要編寫出高質量的民族語文教材,如開設侗語和仫佬語課要撰寫侗語和仫佬語的課程教材;教師不僅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和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創新教學方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實現網上民族語文視頻授課,此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科研動手能力,使之能夠符合民族地區發展的需要[2]。
總之,國家要認真宣傳貫徹黨和國家關于民族語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政策,加強民族語文的立法和執法工作,搞好民族語文的基本建設;學校要重視和提高民族語言文字的教學質量,培養一支思想水平高、業務素質好的師資隊伍,根據學生的實際和社會發展需要編寫出高質量的民族語文教材;民族地區要積極采取措施大力發展地區經濟,增加對民族地區院校教育的投入,保障民族語文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
作者:韋馨單位:廣西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