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碳角度下的建筑設計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低碳建筑的優勢分析
1.1低碳建筑能夠有效的控制能耗。低碳建筑在設計施工和使用的過程中,都充分的考慮到了經濟、環保、耐用以及能源控制。因此,低碳建筑能夠有效的控制能源的小號,相對于普通建筑而言,低碳建筑能夠減低能耗超過70%,在西歐國家,其建筑設計充分的融入例如低碳經濟的理念。
1.2低碳建筑更加符合建筑美學的特點。低碳節能建筑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化的建筑住宅,在其施工的過程中,會強調地域的文化特色以及本地材料使用,因地制宜,充分的考慮到了當地的氣候特點和自然條件,因此,建筑的設計和材料使用充分的結合了當地的風情,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建筑作品,使建筑的使用者能夠享受到更加健康、環保的生活。
1.3低碳建筑更能夠適應當地的季節變化。傳統的建筑設計與當地的自然氣候特征是隔離的,外部氣候環境與室內環境是封閉的,因此,這對于室內的空氣是不健康的。而低碳建筑設計在設計過程中,根據氣候的四季變化,能夠促進室內環境的自然的調整。
2我國低碳建筑的發展現狀
雖然,在中國低碳建筑思想也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從國際低碳建筑發展歷程來看,低碳建筑在我國起步較晚,與歐洲這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低碳建筑水平還有很大差距。三種原因造成我國低碳建筑發展水平與歐洲國家存在差距。第一,我國低碳建筑基礎薄弱。由于我國低碳建筑起步晚,發展時間短,在技術、設備方面與歐洲國家存在一定差距。第二,沿襲歐洲的發展模式。歐洲經歷了從單純強調技術創新、設備改造這一過程,到對最有效的適宜技術進行整合的過程。而就我國目前低碳建筑的發展水平來看,我國還處于沿襲歐洲國家單純強調技術創新與設備改造的階段,位于世界先進水平接軌。第三,國民節能意識薄弱。我國國民的節能意識還不強,教育對國民節能意識的引導還不夠。
3我國低碳建筑設計策略
3.1平衡土方。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處理土方和轉移造成了巨大的碳排放。因此,在建筑設計的時候應該充分的考慮到地形地貌,設計最佳的挖方填方以及平衡土方的方法。通過對地形變化設計實現平衡土方的目的。
3.2綜合考慮各種影響因素,科學設計建筑。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的考慮自然條件、氣候特征、采光條件以及通風條件。因地制宜,根據建筑所處的具體的生態情況,科學的、合理的設計建筑,充分的考慮低碳理念,盡可能的利用光照和通風條件來實現夏天降溫、冬天取暖,達到節能減排和減低能耗的目的。因此,建筑設計必須的堅持因地制宜,低碳環保。
3.3多使用植物景觀設計,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因此,在建筑設計的時候,提高建筑的綠化率,實現對建筑區域的減排效果。植物景觀除了能夠吸收二氧化碳和改善空氣之外,還可以起到美觀、防塵、遮陽、擋雨、凈化水體等等簡介的節能減排的作用。因此,注意植物景觀的使用,是低碳時代的必要方式。
3.4使用生態屋頂以及墻面的綠化系統。運用生態屋頂的設計不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還可以起到隔熱以及遮陽的作用。另外,墻面的綠化也可以起到降低墻面的溫度的作用,通過上述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室內氣溫,減少空調的使用負荷,實現節能減排。
3.5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壽命。建筑的設計和施工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延長使用壽命,可以有效的節約大量的能源,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實現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
4結語
為了有效的保護生態環境,實踐低碳經濟,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低碳建筑的設計理念需要融入每一個設計和開發房地產的人的骨髓中去,只有建筑企業不斷的堅持綠色科技創新,進行建筑技術個性,才能夠實現低碳經濟下的建筑設計不斷的朝著生態、環保、節能的方向發展。
作者:周筠單位:重慶交通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