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鋼結構物空間控制網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結構建造
如圖2所示,模塊結構屬于規則的四方體結構,圖紙對模塊結構具體中心線、樁腿跨距、各層之間的高差有詳細的標注,而且對具體誤差有詳細要求。具體如下:1)結構中心線與理論偏差為±6mm;2)各中心線之間的跨距偏差為±10mm;3)各中心對角線偏差為±19mm;4)水平誤差為±3mm,高程誤差為0mm~-5mm。分別對各個模塊的結構包括結構中心線、樁腿中心、底板高程以及主要梁高程進行測量;運用計算機對樁腿中心線以及樁腿跨距進行處理,與圖紙比較分析。通過已取得的高程數據分析水平誤差和高程誤差。
2管線安裝
2.1控制精度GORGON項目采用模塊化建造,具體的兩個模塊結構和管線存在對接問題,對管線的橫向、縱向和高程方向提出了很高的精度要求,具體橫向和縱向的精度為±2.5mm,高程精度為0mm~-5mm。
2.2建立結構控制網管線安裝處于結構建造之后,為使管線安裝位置與圖紙匹配,也就是將管線控制網與模塊結構控制網重合。而模塊結構的建造工作已經完成,不再可能變動;因此,我們可以建立模塊結構控制網,以對管線的坐標進行定位。管線分布圖見圖3。運用全站儀,分別對模塊結構底部樁腿中心線進行測量,并測量模塊結構底板高程以及各層梁的高程(注意:模塊結構底板高程和各層梁高程在同一坐標系下)。因為模塊結構屬于規則的四方體結構,且模塊結構在后期處于不可變動的狀態,我們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擬合的算法,擬合模塊結構的實際中心線和高程坐標;并結合給出的結構圖紙,完成圖紙坐標系到現場結構坐標系的轉換,建立起模塊結構空間坐標系。完成以上工作后,在此基礎上,在模塊結構上安置盡可能多的測量點(不再變動位置,并作好標記)。測量點位坐標且保存,作為管線測量的控制網點。
2.3通過測量控制網點對管線進行定位運用全站儀,通過之前標定的結構控制網點,采用后方交會的方法,測量4個以上的控制網點,建立全站儀控制網。該控制網與模塊結構空間控制網相同;并且測量管線坐標與圖紙吻合。測量管線的具體坐標,對照圖紙上的坐標以及控制精度要求進行調整,以使管線的控制網與模塊結構控制網重合。
3結語
因為模塊結構建造與管線安裝出現了先后順序,而模塊結構建造過程中模塊結構控制網隨時都可能變化(模塊結構建造有另一套精度要求,需要調整),不可能給定統一的控制網;需要模塊結構建造完成后在模塊結構之上建立控制網來對管線的坐標進行調整,以使模塊結構控制網與管線控制網精度吻合。通過此種方法,可以迅速的建立起模塊結構與管線之間的紐帶,也就是模塊結構控制網,為下一步的精度控制提供保證;并且減少工作量,也就是重新標定全站儀方位和坐標,高效率的完成測量工作。
作者:曾紅杰徐東方單位:中國海洋石油工程(珠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