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領導在醫藥衛生革新大會的發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肯定成績,堅定實施新醫改的信心(略)
二、把握重點,堅定不移把醫改推向深入
第一,深化完善醫療保障和基本藥物制度“兩個全覆蓋”,真正讓群眾“看得起病”。
要著力在“擴面、提標、服務”六字上下功夫。“擴面”,就是要進一步擴大醫保覆蓋面。今年要重點推進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大學生和失業人員參保,在確保三項基本醫保參保率達到95%以上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覆蓋面,真正實現從制度全覆蓋到人群全覆蓋的跨越。“提標”,就是要進一步提高保障水平,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力爭達到70%左右,醫療救助住院自付費用救助比例原則上不低于50%。“服務”,就是要進一步提升管理和服務水平,重點加強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改革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推行總額預付、按人頭付費、按病種付費,引導患者合理分流,規范診療行為,控制醫藥費用;進一步推進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全面實施社會保障卡醫保“一卡通”,不斷提高省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面。
在基本藥物制度方面,要重點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努力實現“一竿子到底”的全覆蓋。要在去年率先做到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機構基本藥物制度全覆蓋的基礎上,把有條件的村衛生室也納入實施范圍。同時,研究制定不同級別、不同類別公立醫院基本藥物使用比例的政策。二是要推進“一攬子”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一方面要堅持以投入換機制,全面落實政府補償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全新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用人機制和收入分配機制。重點是要以縣(市、區)為單位實行人員編制總量控制,統籌安排,動態調整,實現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制度。要建立以服務為導向,特別是以服務對象滿意度、居民健康狀況改善為核心的績效考評體系。各縣(市、區)要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考核,并將考核結果與財政補助、績效工資掛鉤,特別是要對40%獎勵性績效工資使用情況進行嚴格考核,年底市里將對各地的落實情況進行全面檢查。三是要建立高效合理的基本藥物供應保障體系。按照省定標準及時調整完善基本藥物目錄,完善基本藥物采購、配送、使用、價格和報銷信息系統的管理,加強實施情況的監督管理和績效評估。
第二,要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兩個重點突破”,真正讓群眾“有地方看病”。
一是要繼續加大醫療衛生基礎建設。各縣(市、區)要在去年達到至少有l所二級甲等醫院的基礎上,讓每個鄉鎮(街道)都有標準化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衛生院,每個行政村原則上都要建立標準化村衛生室或社區衛生服務站,實現村級衛生服務全覆蓋,全面完成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任務。二是要統籌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加快三個農村衛生改革縣(市)試點進程,并及時總結和推廣經驗,推動實現縣鄉村醫療衛生服務三級聯動、人財物三大核心資源的統籌管理,建立醫療衛生資源合理流動、優化配置和合作共享的管理服務新機制。重點是要通過吸引優秀人才到基層服務,加強全科醫生培養培訓,開展市醫院對基層醫療機構對口支援等措施,加快提升基層衛生人才素質。
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重點是要圍繞縣級醫院綜合改革,在管理體制、服務體系、運行機制、補償機制和監管機制等方面進行探索創新,努力建立“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的公立醫院運作模式。一方面要深化管理體制改革。著力推進醫保付費制度改革,加快醫院信息化建設,加強臨床路徑管理和縣鄉統籌管理,帶動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深化服務體系改革。重點是要推行一系列便民惠民服務措施,包括普遍開展預約診療、便民門診服務,縮短群眾等候時間;加強醫療安全質量監管,規范診療行為,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切實改善群眾看病就醫感受。今年要繼續加強醫藥費用控制,開展不合理用藥、不合理檢查以及一些重點專科醫療費用的專項檢查,確保實現門急診、住院均次費用零增長。要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努力形成多管齊下、多元辦醫的發展格局。政府要在辦好公益性的基本醫療的同時,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養生型、貴族式的高端醫療服務領域。
第三,要進一步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真正讓群眾少生病。
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服務標準、擴大服務對象。今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經費要提高到人均25元,有條件的縣(市)要力爭提高到30元。繼續實施好國家和省公共衛生項目,并積極拓展服務內容,逐步將出生缺陷防治、精神衛生、食品衛生、職業衛生、飲用水衛生等納入實施范圍,擴大服務人群。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提高服務水平。改善精神衛生、婦幼衛生、衛生監督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的條件和裝備,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提高防治重大疾病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
三、狠抓落實,保質保量完成醫改任務(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