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草原承包動員大會縣長講話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同志們:
我縣是國家農業部確定的全國30個草原承包試點縣之一。縣委、政府決定召開這次全縣草原承包動員大會,對于切實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必將產生深遠的意義。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草原法》,認真落實國家農業部、省農業廳關于草原承包試點工作的要求,全面安排部署我縣的草原承包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真抓實干,圓滿完成草原承包任務,加快推進草地畜牧業建設,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協調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充分理解草原承包的重大意義
開展草原承包,把草原經營權和所有權真正落實到農戶,確立農民的經營主體地位,對于加強草原的保護、建設和利用,發展壯大草地畜牧業,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開展草原承包,是抓好生態建設的重要基礎。我縣地質構造復雜,亞熱帶與溫帶共存的高原立體氣候特征十分明顯,草原多分布于海拔2000米以上、難以大規模種植林木的地區,是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長期以來,由于受草原權屬不清、界線不明、使用流轉不規范、經營機制不活、經營責任不落實等因素的影響,亂墾、亂占、濫牧等現象較為突出,導致草原退化、石漠化現象日趨嚴重,給生態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威脅和挑戰。積極推進草原經營管理制度改革,有利于增強農民保護草原的責任意識,有利于推進以草定畜和禁牧、休牧制度,有利于推動草、林協調發展,更好地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二)開展草原承包,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我縣基本草原面積達121萬畝,是草地資源大縣。據測算,實施草原經營管理制度改革后,僅基本草原就能實現載畜量31.04萬個羊單位、畜牧產值1.49億元。抓好草原承包,必將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草原生產力,促進草地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三)開展草原承包,是執行國務院決定的具體行動。今年10月12日,國務院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年起安排134億元,將在包括云南的8個省區全面建立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對禁牧封育草場每畝補助6元,對草畜平衡的草原每畝獎勵1.5元,對人工草場每畝補助10元,對牧民每戶發放生產資料綜合補貼500元。通過草原承包,將明確草原各種補助的對象、數量和種類,有力推動國務院決定的貫徹執行。
因此,全縣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組織實施好這次草原經營制度改革,扎扎實實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做深、做好,確保既定的改革目標圓滿實現,讓廣大人民群眾從中得到應有的利益。
二、把握政策,嚴格程序,扎實推進草原承包改革工作
為實現“草原有主、主有其權、權有其責、責有其利”的目標,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圍繞一個核心,貫穿一條主線,堅持三條原則,突出五個重點,依照四個步驟”的工作思路,積極穩妥地推進草原承包工作,確保在年1月30日前全面完成改革任務。
(一)圍繞一個核心。
即:圍繞集體草原劃分承包到戶這個核心,依法明確草原所有權,落實草原經營權,保障承包者經營草地的合法收益權。就是要通過實施草原經營管理制度改革,依法向具備所有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核發所有權證,確認草原所有權;通過家庭承包經營方式,將經營權落實到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確立農民作為草原承包經營權人的主體地位,向承包者頒發草原經營權證,確認草原經營權;在明確草原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基礎上,依法保護草原承包者經營草地的合法權益。
(二)貫穿一條主線。
即:把“貫徹《草原法》,運用林改技術”這條主線貫穿整個工作的始終。實施草原經營管理制度改革要始終依照《草原法》開展承包試點工作,同時充分運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先進技術,嚴格遵循工作程序,做到勘界確權準確無誤、內業資料規范整齊,使草原承包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三)堅持三條原則。
一是堅持尊重民意,民主決策的原則;二是堅持依法承包,穩步推進的原則;三是堅持促進草原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原則。
(四)突出五個重點。
一是科學制定方案。各鄉鎮、農業部門要結合各地實際,依法制定科學的草原承包方案。村、組草原承包方案的制定必須根據草原所有權屬,依法召開村民大會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報鄉鎮人民政府批準,并在轄區內公示。
二是確保業務質量。各鄉鎮、各工作隊要深入草原地塊摸清轄區內現有草原狀況,確定大宗地塊面積、草場植被、質量、管理等情況,進行調查統計;要按照村組制定的草原到戶分配方案,進行實地踏查、勘界,確定每戶宗地四至界線,準確定位邊界點及坐標點。各鄉鎮、有關部門還要嚴格按照“表格填寫準確、四至界線敘述清楚、合同簽訂規范”的要求,認真填寫相關表冊及材料。特別要充分運用GPS衛星定位技術與相應的數據處理軟件,規范草原承包業務,使每戶每宗地的人、地、證相符,圖、表、冊相一致,實現紙質文本與電子版本相統一,確保內業資料真實、完整、規范。
三是預留牧區道路。草原承包過程中,要正確處理好劃分到戶與預留牧區道路的關系,既要節約草原資源,又要確保每戶草原承包戶能通過公共的牧區道路,順利到自己的草地放牧。
四是依法調處糾紛。各鄉鎮、農業部門要堅持領導負責制,將糾紛調處的責任落實到領導,并抽調熟悉農村情況,會做農民工作,掌握一定法律知識,具備一定政策水平的同志充實到工作隊,按照“尊重歷史、照顧現實、顧全大局、利益兼顧、注重原始憑據,多做思想工作,確保就地化解”與“屬地管理、分級負責、依法調處”的原則,做到戶與戶的糾紛不出組、組與組的糾紛不出村、村與村的糾紛不出鄉鎮、鄉鎮與鄉鎮的糾紛不出縣,堅決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確保越級“零上訪”。
五是實現草畜平衡。各鄉鎮、農業部門要根據各承包經營者的草原面積和各類牧草的適口性、營養價值、利用率、產草量,逐塊丈量,逐塊測算,科學、合理評定等級,以草定畜,核定草原載畜量,并在合同內明確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經營者的牲畜飼養數量,嚴禁超載過牧。要大力普及草畜平衡知識,推廣草畜平衡技術,指導村組將以草定畜這項措施寫進《村規民約》,促使農民群眾自覺行動,形成全民參與、相互監督、齊抓共管的監管格局。對違反草畜平衡規定的,要嚴格按照《草原法》及有關法律法規進行糾正或處罰,確保草原的可持續發展。
(五)依照四個步驟。
各相關鄉鎮、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前期準備、勘界確權、建檔發證、總結整改四個階段,有序、有力推進草原承包工作。
一是前期準備。要及時召開草原承包動員會,認真制定鄉鎮草原承包方案,深入開展宣傳工作,摸清轄區內現有草原狀況,擬出村、組草原承包方案,切實做好承包前期準備工作。
二是勘界確權。要根據草原承包方案,組織村、組完成草原劃分到戶工作。根據“4+3”工作方法(“4”是指縣工作隊人員、鄉鎮參與人員、村民委員會負責人、村民小組長;“3”是指草地所有權人、承包人及相鄰宗地權利人),按程序嚴格實地勘查每戶宗地四至界線,核準宗地所有權和經營權。勘界確權結束后,要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及時簽訂草原承包合同。
三是建檔發證。簽訂草原承包合同后,各鄉鎮要將審核無誤的草原權屬基礎材料錄入微機,及時報縣草原承包領導組辦公室進行核實,確保無誤后,報縣政府批準發放《草原經營權證》。同時,縣檔案局要加強檔案管理的業務指導,規范草原承包檔案管理。
四是整改完善。各鄉鎮草原承包工作完成后,必須進行自查整改、總結完善,再向縣草原承包工作領導組提出驗收申請。縣草原承包工作領導組要認真組織驗收,對是否按照既定程序操作,資料是否齊備,圖、表、冊,人、地、證是否相符等進行逐戶嚴格復查,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責令其限時整改完善。
三、加強領導,細化措施,保障草原承包工作順利開展
(一)加強領導,落實工作責任。
各鄉鎮要迅速成立以鄉鎮長任組長的領導機構,落實專門的辦公地點,配備必要的辦公設施,明確具體的工作人員,保證必需的工作經費,扎實推進草原承包工作。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要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督促,經常深入村組開展工作,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好落實。除縣政府與鄉鎮政府、縣農業局簽訂草原承包責任狀外,鄉鎮政府也要與村委會簽訂草原承包責任狀,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相關鄉鎮要確保每村至少有3000元經費投入到草原承包工作中。縣農業局要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局領導班子要帶頭深入承包一線,主動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從人員、經費、設備、技術方面對草原承包工作提供支持。各工作隊員在工作中既要服從鄉鎮領導的安排,也要服從縣草原承包領導組的安排,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動草原承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加強宣傳,營造工作氛圍。
要充分利用廣播、標語、村民會議等形式,廣泛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要點及工作程序,使草原承包這項惠民工程深入人心,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草原承包的積極性。縣草原承包工作領導組辦公室要認真辦好《草原承包工作簡報》,動態報道全縣工作開展情況并及時上報省、市農業部門。宣傳部門要主動加強與省、市媒體的協調聯系和對接,努力爭取各類媒體聚焦我縣的草原承包工作,充分展示我縣草原承包的亮點和特色。適當時候,還要制作電視專題節目。要通過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宣傳,積極營造良好的草原承包工作氛圍。
(三)加強培訓,提高業務水平。
縣草原承包工作領導組辦公室和各鄉鎮都要加強培訓,提高工作隊員和鄉村干部職工的政策業務水平,確保業務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科學化。縣、鄉工作隊員要深入學習領會《草原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和各級黨委、政府推進草原承包工作的相關文件精神,切實增強職業道德意識和責任意識,做到政策法規、工作程序、微機使用、牧草等級評定、載畜量測算等專業技術知識爛熟于胸、運用自如,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實績來保證草原承包工作質量。
(四)加強協作,形成工作合力。
要堅持“縣級領導、鄉鎮實施、部門指導”的工作機制,確保草原承包工作既有分工、又有協作,合力推進。在這里,我要強調一個問題:鄉鎮全面負責組織實施好草原承包工作,對轄區內草原承包的成敗負總責,不能通過省、市驗收的,主要領導年終考核不得定為稱職等次;農業部門全面負責技術規范工作,若因業務問題影響草原承包,嚴肅追究與鄉鎮同等的責任。縣林業、國土、民政、司法、法制辦、檔案局等相關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職責,積極主動做好相關政策業務指導,及時為鄉鎮提供法律、政策、技術服務,確保草原承包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和技術規范。縣農業、財政部門要積極爭取省、市的支持,做好工作經費的籌措,領導組各成員單位也要做到有錢出錢、有物出物。
(五)加強督查,嚴格考核獎懲。
縣草原承包工作領導組辦公室要對相關鄉鎮草原承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全過程的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提出,及時整改。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督辦室要把草原承包工作納入當前的重點督辦內容,派出督查組定期或不定期進行督促檢查,并將督查結果納入縣委“爭先創優”考核內容。對草原承包工作消極應對的鄉鎮和部門,特別是不嚴格按操作程序,出現圖、表、地不一致等問題,要嚴肅追究相關主要領導和責任人的責任。
同志們,草原承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責任大,意義深遠。我們一定要大力發揚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精神,以飽滿的工作熱情開展工作,努力圓滿完成草原承包各項任務,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