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調整農業結構推動農民脫貧致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省委書記栗書記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調研時強調,要加大農村經濟結構、農業產業結構和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走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的路子,促進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統籌解決農民脫貧致富、石漠化治理和生態保護問題,千方百計提高各族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長順縣長寨鎮竹子托村自然條件惡劣,一度石漠化嚴重,群眾生產生活困難。胡總書記十分關心該村的開發扶貧和生態建設,并作出重要批示。兩年來,長順各族干部群眾以總書記的親切關懷為動力,努力探索喀斯特山地立體農業開發之路,實行大規模退耕還林還草,改石旮旯里種玉米為種草、栽核桃樹,林下養鵝、山羊,山洼里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栗書記對該村“一品為主、多品共融、以短養長、長短結合”的做法充分肯定,認為這是石漠化治理的一條好路子。
長順縣廣順鎮小冷壩村對1300多畝分散零碎的土地進行集中整治,整合資金建了育苗大棚和48座烤房,初步形成了一個現代煙草農業基地。栗書記來到煙葉烘烤房和收購點,與煙農親切交談,了解基地投資、烤煙加工工藝、收購價格和等級等情況,希望煙草部門和煙農形成良好的利益共同體,進一步維護好農民的利益,保護煙農種植烤煙的積極性,把基地規模做大,帶動更多農民增收。長順縣種獲鄉種獲村沙子關組整合各類資金進行村莊整治,將危房改造同產業發展有機結合,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群眾通過種植蘋果、養殖綠殼蛋雞等,收入穩步增長。栗書記對此給予充分肯定。在低保戶蔣連成的新房,栗書記詢問他家的生產生活情況,品嘗了他家種的蘋果、核桃,鼓勵他繼續加把勁,把果樹、蔬菜種好,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惠水縣大龍鄉生姜種植基地里,5000多畝生姜長勢良好,一些姜農正在采收鮮姜,今年市場價格好,畝產值接近2萬元。栗書記來到地里,了解生姜產量、病蟲害防治等情況,親自為姜農把秤稱姜。他叮囑當地干部要幫助農民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積極引進龍頭企業,發展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帶動更多農戶增收致富。在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永紅食品有限公司,栗書記參觀了生產車間和技術研發中心,鼓勵企業進一步開發新產品、擴大市場份額,把企業做大做強。栗書記還來到布依族民歌“好花紅”的發源地惠水縣好花紅鄉,了解布依族歷史文化,考察村“兩委”建設、金錢橘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發展等情況,并興致勃勃地觀看了布依族歌舞表演。他指出,好花紅鄉要進一步做好系統規劃,保護好布依族民居,傳承好布依族文化,把鄉村旅游辦好、辦出特色。
栗書記高度重視黔南州工業發展。長順縣晨龍精密計時有限公司是從廣東引進的一家石英表機芯生產企業,在長順投資裝配了23條流水線,年產機芯7000多萬只,年實現銷售收入4000多萬元。栗書記希望企業抓住市場供不應求的機遇,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以商招商,邀請產業鏈上的其他企業到投資興業。在險峰實業有限公司,栗書記希望企業增強緊迫感,進一步解放思想,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開發出更多新型數控機床,千方百計加快發展。在惠水長田工業園區萬盛礦用電纜有限公司、龍里工業園區神奇制藥有限公司,栗書記希望企業負責人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他對黔南州集約利用土地、發展工業園區、打造貴龍城市經濟帶等做法表示肯定,要求黔南州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努力擴大工業生產規模,主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把園區建設作為工業發展的主陣地,促進全州經濟實力邁上一個新臺階。
晚上,栗書記聽取了黔南州和有關縣的工作情況匯報。他指出,近年來,黔南州各級領導班子、廣大干部群眾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希望黔南州按照既定的發展思路、工作目標和部署,扎實做好各項工作,使全州發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栗書記強調,我省農業發展必須走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路子。要充分利用地理、氣候、生態等條件,加大農村經濟結構、農業產業結構和種植業結構調整力度,改變傳統種植方式,什么賺錢就種什么,什么能增加收入就干什么。我省農民人均純收入在全國掛末,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調整農業結構,走生態農業、設施農業、精品農業、循環農業、效益農業的路子。栗書記指出,雖山多地少,但多雨、濕潤、氣候適中,種什么長什么,這是一大優勢。在高山坡上開荒種糧,對生態破壞很大,在石漠化地區這樣做,既加重了石漠化程度,也很難使農民脫貧。必須實行結構調整,退耕還林還草,發展經濟作物和林果藥畜禽及加工產業,大力發展生態經濟來治理石漠化,恢復生態,增加農民收入。這方面我省已經有了一批典型,走出了路子,但無論是點上還是面上,都沒有形成規模。要充分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做好區域規劃,成片連帶發展特色產業,切實把效益好的品種做大做強、做出規模。全省各地要堅定這樣的思想,堅持這樣的方向,下決心這樣干。
規模做大了:
一是能降低生產成本。
二是容易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支持。
三是能形成規模銷售的優勢。
四是能夠搞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
全省要規劃出幾個重點產業帶和產業區,瞄準市場,圍繞一些好品種,大規模集中進行開發。與此同時,要加強良種繁育體系、植物保護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建設,做好銷售網絡、產品地理標識、植被保護等工作。栗書記強調,調整農業結構并不是不重視糧食生產,關鍵是要將糧食生產與調整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和根本上解決農民脫貧致富問題結合起來通盤加以考慮。
栗書記強調,新型工業化戰略和城鎮化帶動戰略應是我省“十二五”期間的重大戰略。全省上下要堅定不移地把發展工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高度重視抓項目、抓招商引資工作,加快工業發展。當前和今后,要緊緊抓住東部發達地區產業大量向中西部轉移的機遇,下決心將一些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承接過來,落戶。要繼續做好大的工業項目投資建設,用工業大發展帶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城鎮化是減少農民,解決我省農村、農民問題的根本出路。要把城鎮化同開發扶貧緊密結合起來加快推進。開發扶貧,調整農業結構是一條路子,推進城鎮化也是重要途徑,這方面潛力很大。要根據我省山區特點,加強規劃,著力加快中等城市、小城市和重點城鎮發展,逐步完善城市功能,使其成為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集聚的重要節點,吸引更多的農民從山里走出來,到城鎮就業、居住和創業,以此帶動消費和產業發展。
栗書記強調,要進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力度。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全省廣大黨員和各級領導干部要從這個立場出發,做好各項工作。要高度重視、切實抓好農村危房改造、飲水安全、交通、醫療衛生、教育、農村富余勞動力和城市新增勞動力就業、社會保障、垃圾和污水無害化處理等涉及千家萬戶的工作,千方百計把民生項目抓實、抓好、抓出成效,讓各族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栗書記還關切地詢問了羅甸縣境內發生4.4級地震后的抗災救災情況,叮囑黔南州負責同志要妥善安排好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栗書記強調,要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干部隊伍建設和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認真吸取“甕安事件”的教訓,在全省堅決杜絕再次發生類似事件。切實抓好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對干部進行宗旨、政策、法制知識和群眾觀念、群眾路線的教育,提高干部素質。栗書記對黔南州黨委重視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思想作風建設所取得的成績,予以肯定。他指出,要借鑒州里的經驗,弘揚和樹立正氣,培養和樹立敬業、奉獻、干出成績的干部典型,在干部隊伍中,不但治貪,還要治庸、治懶,讓廣大黨員干部始終牢記宗旨,轉變作風,埋頭苦干,為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而奮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