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完善食品安全督察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預防群體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切實保護人民的生命健康及生命安全。根據省、市相關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現就加強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統一思想,切實增強做好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工作的責任感,農村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農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農村經濟持續發展和社會穩定,是建設“平安”、“和諧”的根本要求。
我鎮農村歷來就有每逢喬遷、祝壽、結婚、生子、喪事等紅白喜事而在家中舉辦宴席集體聚餐的習俗,但是由于農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淡薄,管理不夠嚴格,存在較多食品安全隱患。各村要以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從堅持以人為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高度出發,大力倡導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堅持婚喪嫁娶等紅白喜事從簡辦事,移風易俗,從源頭上杜絕群體性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
二、明確職責,促進農村集體聚餐安全監管工作全面開展
(一)建立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監管工作責任制
本通知所稱農村集體聚餐,是指農村家庭或單位因婚慶、喪事、做壽、喬遷、生子、升學、建房、開辦公司等事宜,宴請親朋好友等較多人員,在非經營性場所舉辦的非營利性宴席。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實行部門負責、轄區落實責任制,鎮政府負責對監管工作的組織調度,研究出臺措施,明確工作責任。衛生院要加強對農村集體聚餐的監管和指導,預防食物中毒發生,各村對轄區內集體聚餐食品安全負總責,以村委會主任為第一責任人,明確相關工作人員,健全監管制度,制定配套措施,落實集體聚餐申報制度,其他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好各自職責,搞好食品市場整頓,加強食品安全監督檢查,確保農村群眾飲食安全。對因集體聚餐監管不到位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要按照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的責任
(二)加強農村集體聚餐申報備案和管理工作
1、建立農村集體聚餐申報備案管理制度。凡集體聚餐一次桌人以上的,各村委會要及時督促舉辦者按規定履行辦理上報報備資料,向舉辦者提供《農村家庭宴席登記表》和《舉辦農村家庭宴席衛生要求告知書》各一份,并告知舉辦者要按告知書要求內容逐條逐項落實防制污染環節,如實填報《農村家庭宴席登記表》和提供每餐供餐食譜、廚師有效健康證明材料,
2、加強對農村流動廚師的管理。對農村流動廚師全面推行持證上崗制度。凡從事農村集體聚餐的流動廚師,由鎮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組織進行登記,并按照食品從業人員的管理要求,督促其每年必須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和衛生知識培訓,取得健康證和培訓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凡患有可能影響食品衛生疾病的農村廚師不得上崗。流動廚師的健康體檢和培訓,由鎮衛生院負責安排。
3、完善農村集體聚餐污染環節的控制和管理。鎮政府將組織工商所、衛生院、獸醫站等部門,每季度開展一次聯合執法檢查,各部門要按照各自的職責認真進行環節檢查,把好關口,嚴禁聚餐舉辦人采購過期變質和“三無”食品,建立食品及原料檢查制度,對加工場所和用具進行清潔消毒。對超過桌的集體聚餐所用菜肴實行48小時留樣備檢。
(三)健全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報告和應急處理制度
一旦發生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突發事件,宴席舉辦者要及時把患者送往當地醫院(衛生院)救治并立即向村委會和鎮政府報告,鎮、村將按照《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要求迅速啟動各項應急處理工作,并迅速向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報告,使事件及時得到有效控制和妥善處理。衛生院、村委會及宴席舉辦人要積極配合市食安辦、衛生等部門開展事故的調查處理和救治工作,主動提供菜肴留樣、剩余食品、原料及相關物品,確保應急處置和調查工作順利進行。
三、積極探索,完善農村集體聚餐規范化運作模式
鼓勵具備條件的餐飲單位或廚師成立“農村家宴服務公司”,推行市場化運作,實行微利有償服務,為農村集體聚餐提供儀仗、餐飲具、菜肴等全套服務。
四、加強領導,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聚餐安全責任體系
開展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項利民利國、勢在必行的工作,各村、各單位要引起重視,廣泛開展食品衛生安全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農民群眾增強食品安全防范意識,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鑒別方法、操作規程等食品安全知識,積極主動地配合此項工作的開展。要開展培訓,制定培訓計劃,完善各項培訓措施,全面進行培訓。對不按規定進行申報或瞞報、謊報集體集餐實際情況以及廚師拒不進行健康檢查和未接受食品安全檢查指導擅自舉辦集體聚餐,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對舉辦人和廚師要從重、從嚴處理。鎮政府將對全鎮整體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對有關部門和各村工作情況列入年度責任目標考核的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