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綠化技術論文范文

綠化技術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綠化技術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綠化技術論文

第1篇

關鍵詞:綠化苗木移栽

一、落葉樹

l、落葉喬木

①掘苗:對胸徑3~10厘米的喬木,可于春季化凍后至新芽萌動前或秋季落葉后,在地面以胸徑(距地面1.3米處的干徑)的8~10倍為直徑畫圓斷側根,再在側根以下40~50厘米處切斷主根,打碎土球,將植株順風向斜植于假植地,保持土壤濕潤。運輸時要將根部放在車槽前,干稍向后斜向安置。

②挖穴:依胸徑大小,栽植穴直徑應為40~100厘米,土質疏松肥沃的可小些,石礫土、城市雜土應大些,但最小也要比根盤的直徑大20厘米,深則不小于50厘米;穴壁要垂直,呈圓筒狀,不能挖成鍋底形,以免生根后根因伸長力不足而彎曲,遇雨倒伏。

③定植:于穴中先填15~20厘米厚的松土,然后將苗木直立放于穴中,使基部略下沉5~10厘米,以求穩固。在四周均勻填土,隨填隨夯實。填至距地面8~10厘米時開始做堰,堰高不低于20厘米,并設臨時支架防風。

④澆水:定植后及時澆頭遍水,至滿堰,第三日再澆二遍水,第七日澆第三遍水,水下滲后封堰。天氣過于干燥時,過10~15天仍需開堰澆水,然后再封口。

⑤修剪:掘苗后進行。有主導枝的樹種,如楊樹、銀杏類、杜仲等,只將側枝短截至15~30厘米,而不動主導枝;無主導枝的樹種,如國槐、刺槐、泡桐等,由地面以上2.6~3米處截干,促生分枝;垂枝樹種,如龍爪槐、垂枝榆等,留外向芽短截,四周保持長短基本一致,株冠整齊。

2、落葉灌木①掘苗:植株一般高1~2.5米,但由于品種、規格復雜,通常留20~60厘米,土球直徑30~60厘米。叢生株由邊緣株向外15~20厘米處裸根掘苗。

②修剪:單干類或嫁接苗,如碧桃、榆葉梅、西府海棠,側枝需短截;叢生類如玫瑰、海棠、繡線菊、天目瓊花等,通常當時不做修剪,成活后再依實際情況整形。

③挖穴:穴徑依株高、冠幅、根盤大小而定,通常比土球直徑大5~20厘米,土質較差的地區適當加大。

④其它與落葉喬木同。

3、攀援植物

①掘苗:大型種類通常留土球直徑不小于35厘米,如紫藤、葡萄、凌霄等;小型種類小于30厘米,如金銀藤、地錦、薔薇、山喬麥等,1~2年生苗可適當縮至15~20厘米,不作長途運輸的可裸根掘苗。

②修剪:大型種類于地面以上2.6~3米處截干最為理想,過低則上架困難。葡萄應留主導枝,側枝留3~4芽短截;小型種類可適當剪短,最短不小于40厘米。小苗不作修剪。

③挖穴:通常挖溝栽植,溝寬40~50厘米,深40~50厘米,長依實際需要而定;穴栽時,穴直徑要大于根盤10~15厘米,小苗的增大范圍可適當縮小。

④其它與落葉喬木同。

4、小花灌木

①掘苗:依叢株大小,通常挖土球直徑25~40厘米,深25~30厘米,如迎春、紫葉小柴、金葉女真、月季等。

②修剪:除月季需短截外,其它種類均在成活后整形。

③整地疊畦:多數片植或團栽,翻地深40厘米,土質差的過篩或換土,月季需施基肥,每100平方米300~400千克,其它觀花類也應施基肥,觀葉類可不施。

二、常綠樹

1、常綠喬木

①掘苗:于春季新芽末萌動前或雨季新枝停止生長后或秋冬之際植株停止生長后進行,先澆透種植地,并將鋪散的枝條用草繩捆攏。苗高2~2.5米的,土球直徑不小于45厘米,深不小于40厘米;苗高2.6~3.5米的,土球直徑不小于60厘米,深不小于50厘米。四周土掘開后,土表及底部切削成球形,用草袋或編織布等物包好,再用草繩捆牢,輕輕推向一側。移動時因土球較重,常采用機械吊裝,受重的主干處要包上麻袋、編織布等物綁牢,吊裝繩索拴于墊覆物上;以免損傷樹皮而影響成活。運輸時土球置于車槽前方。樹冠斜向后放置。

②挖穴:如是一般土壤,株高2~2.5米的,栽植穴直徑不小于60厘米,深50~60厘米;株高2.6~4.5米的,栽植穴直徑不小于90厘米,深60厘米。土質不良時應過篩或換土,深度也要適當加深。

③定植:填一層松土,將苗置于穴中央。如土球是用草袋包裹的,松開即可(取下與否無所謂)如是用編織袋、薄膜包裹的,必須取下。然后設立支桿并用草繩捆牢,隨即填土,隨填隨夯實。填至近地面時造堰,并松開枝條捆綁物,土堰直徑不小于冠幅。

④澆水:栽植后即要澆透水,且向枝葉噴水。第三日、第六日澆第二遍和第三遍水,水滲下后封堰。如遇干旱,10~15天后再開堰澆一次,隨后封好。同時,種后10天內要每天向枝葉噴水3次,以后改為2次,直至新枝萌發,再逐步減少或停止。噴水是常綠樹成活的關鍵,不能忽視。

2、常綠灌木

一般高0.5~2米,掘苗土球直徑不小于30~40厘米,栽植穴直徑不小于40~6厘米,深50厘米。

三、綠籬

l、常綠綠籬

①掘苗:針葉樹種常見的有松柏、刺柏、側柏、龍柏等,闊葉樹種有小葉黃楊、大葉黃楊。針葉樹高1.2~1.8米的,土球直徑不小于30厘米;讕葉樹高35~50厘米、冠幅30~40厘米的,土球直徑不小于30~35厘米。并可用簡易蒲苞或草袋包裹。黃楊苗在保濕條件下可不帶土球,但掘苗后需蘸泥漿。

②挖溝:單行栽植溝寬35~40厘米,雙行的寬45~50厘米,均深40~45厘米。

③定植:定植前要在栽植溝外側臨時拉設標線或繩,以免栽歪了。將包裹物拆除,苗與苗間以枝條與枝條稍交叉為宜,隨栽隨填土踏實,土球上表面要比栽植地面低5~6厘米,沿溝外壘畦埂,高15~20厘米。

④澆水:栽植后即澆水,并扶正出線苗,拆除定標線、繩。第三日澆二遍水,一周后澆第三遍水,滲下后封堰。若天氣過于干旱,15天后仍應開堰澆水。澆第一遍水時同時噴水,以后每天2~3次,直至新芽萌發,再逐步減少次數。

⑤修剪:新芽萌動后月余設定標線,按定標線修剪。

2、落葉樹綠籬:于春季化凍后裸根掘苗,一般株高1.2~2米根盤直徑25~35厘米,栽植時即行修剪。常用樹種有榆葉梅、貼梗海棠、刺槐等。操作同上。

四、叢生竹

l、掘苗:于春季萌動前重雨季帶土球及芽鞭掘苗,土球直徑最小不能小于40厘米,高40厘米左右,掘苗后要及時包裹。

2、挖穴:直徑按苗叢而定通常為50~60厘米,深40~45厘米。

第2篇

1.1基于統一建模語言的數據調查與數據建庫一體化關鍵技術及實現要實現數據調查與數據建庫的一體化,必須針對便攜式應用、大數據分析等不同應用場景,構建統一的數據標準并建立適應性強的空間數據庫,使其既滿足數據調查整理應用,又滿足數據建庫分析應用。本次研究中,我們運用UML(統一建模語言),根據空間數據的分類原則和面向對象的繼承特性,將園林資源數據進行分類抽象,然后根據空間數據的不同特性將園林資源數據劃分為點、線、面等圖層,最后根據對象的相關信息,劃分出各個對象的屬性。在建立數據庫物理結構時,根據應用需求,數據調查整理場景下生成SQLite格式數據庫,數據建庫分析場景下生成Oracle格式數據庫,由于兩種場景數據庫的分層結構設計一致,因此使用過程中能無縫轉換,從而實現了數據調查與數據建庫的一體化。

1.2基于遙感影像和實景影像的圖形信息和屬性信息一體化關鍵技術及實現

1.2.1基于多尺度分割的城市園林綠化資源提取技術傳統的基于像元的遙感影像分析方法對于低分辨率的遙感影像具有較強的適用性,但對于高分辨率的遙感影像,隨著空間分辨率的提高,單個像元所包含的語義信息更多,更多像元呈現混合像元特性,影像上單個像元所表示的信息大部分來自周圍地物,采用基于像元分析的傳統分類算法難以提取所需信息。本次研究中,我們采用了基于面向對象的影像分析方法,針對高分辨率遙感影像中地表物體的形狀、色調、紋理和鄰域關系等復合空間特征,采用閾值分割法、區域分割法等手段,對多波段遙感數據進行多尺度分割,生成不同尺度的對象層,形成對象層次網絡體系。多尺度分割后影像的基本單元已不是單個像元,而是由同質像元組成的多邊形對象,每一多邊形對象不僅包含像元固有的光譜信息,還有多邊形的形狀信息、紋理信息與鄰域信息,對于光譜信息類似的不同種類的園林綠化資源而言,通過多邊形對象其他屬性信息的差異就可以輕松地提取出來。該技術主要分為數據收集與整理、影像預處理、影像分割、建立知識庫、數據提取、指標評價等步驟,技術流程。

1.2.2基于連續實景影像的樹種識別技術及實現實景影像作為第5D產品正在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設中被廣泛應用。利用連續實景影像數據,從實景影像中提取多角度的樹葉照片,與已經建立完成的樹葉知識庫進行關聯、比對,快速識別不明樹種。該技術的實現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建立樹葉知識庫通過日常工作的積累和相關資料的查找,建立各種樹木的照片、文字資料等知識庫。該知識庫包括樹木的照片、樹葉的照片、相關的背景資料等,為后續進行樹種識別,提供足夠的數據支撐,并根據一定的規則,不斷地擴充完善。2)樹葉影像提取基于連續實景影像數據,沿著道路行進方向,提取數據范圍內樹木的空間信息,并根據識別要求,從連續實景影像中提取多個角度的樹葉照片,通過歸納、整理,形成待確認的樹種圖片庫。3)樹種關聯、比對將待確認的樹種圖片庫與已知的樹種數據庫進行比對、分析,比對結果按照相似度的等級進行排序,綜合考慮其他多種因素后,最終確認樹木的類別。通過以上技術有效解決了在園林綠化資源調查中,人為識別樹種存在多樣性的問題,提高了數據調查的效率

1.3基于移動GIS技術

內外業一體化關鍵技術及實現移動GIS技術是以移動互聯網為支撐、以智能終端為載體,結合北斗、GPS或基站為定位手段的又一新興GIS技術。傳統的調查方式是利用紙質底圖到實地進行采集,完成采集后交由錄入人員進行數字化工作,最后按應用需求制作成果數據。整個工作中外業采集和內業處理被分離為兩個獨立環節。本次研究中,借助移動GIS技術,利用智能終端集成實時定位模塊,并開發現場編輯、圖形顯示、信息錄入等功能的數據采集功能,將傳統園林資源調查中的外業工作以及內業工作直接在智能終端上完成,形成數字化成果,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調查工作內外業一體化。

2一體化調查的作業流程

一體化調查的組織與實施主要分為資料收集、數據預處理、基于遙感影像的數據分類、基于連續實景影像的行道樹樹種識別,基于移動GIS的數據現場調查以及整理與入庫等環節。1)資料收集收集調查區域高精度遙感影像數據、連續實景影像數據、基礎地形數據,包括城市地形圖、城市建成區范圍圖、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等圖件和文字資料,按照園林資源分類要求,借助統一建模語言,構建全面標準一致、結構統一的多格式、多用途的數據庫。2)數據預處理對收集的高精度遙感影像數據進行幾何糾正、輻射糾正、圖像拼接、圖像增強等處理;對連續實景影像數據進行圖像壓縮、坐標糾正等處理;對基礎地形數據進行格式轉換、分層設色等處理。3)基于遙感影像的數據分類基于高精度遙感影像,建立園林綠化資源特征知識庫,采用面向對象的多尺度分割技術,獲取城市園林資源中公園綠地、生產綠地、防護綠地、附屬綠地、其他綠地等園林綠化資源的初步數據。4)基于連續實景影像的行道樹樹種識別依托連續實景影像采集技術,基于真實的連續實景影像數據,通過計算機輔助人工識別,快速采集道路兩旁的園林資源數據,如行道樹的樹種、高度等。5)基于移動GIS的數據現場調查借助便攜式移動GIS技術,主要針對遙感數據在云霧遮擋、地物屬性解譯不明等情況,由作業人員實地采集公園綠地、附屬綠地、生產綠地等園林綠化資源數據。6)整理與入庫在統一數據規范下,對數據完整性、數學精度、數據語義一致性、邏輯一致性、屬性值的正確性、數據結構和編碼等進行檢查并入庫。

3應用情況

本文提出的城市園林綠化資源一體化調查技術已成功應用于重慶市風景園林局信息化建設中。作為本次研究成果的示范和推廣區,渝北區、南岸區、渝中區、江北區、北碚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大渡口區、巴南區等主城九區已借助本研究成果完成了轄區內園林綠化資源的調查工作,建立了園林綠化綜合數據庫,實現了園林綠化資源信息化管理。相比于傳統的調查方式,一體化調查技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外業的工作強度、減少重復勞動、縮短作業周期,同時,調查錯誤率由原來傳統采集方式的5.2%降低到了1%,有效節約了建設成本和管理經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紋理映射后得到更加逼真的模型3D,至此完成整個模型的重建工作。

4結束語

第3篇

論文摘要闡述了公路護坡綠化植物小冠花的形態特征、生物特性、護坡特點以及除公路護坡綠化外的其他用途,介紹了其繁殖技術,如種子直播法、育苗移栽法、分株繁殖、截根繁殖和枝條繁殖。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社會各界對生態環境越來越重視,公路綠化作為生態建設的一部分,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小冠花因其特有的生物學特性,特別適合作為公路護坡栽植,我國20世紀70年代從國外引進之后,在南京、山西、陜西、甘肅、北京等地栽培生長良好,近幾年經過在東北地區試種后發現,小冠花在不需任何防護處理的情況下,可露地越冬并且生長正常、健壯,是東北地區新興護坡地被植物。

1形態特征

小冠花(CornillaVariaL.)別名多變小冠花,屬豆科小冠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壯,側根發達,呈放射狀,橫向走串,在地表下10cm處縱橫交錯分布,并生長出許多根糵芽,由此可形成新株,故可以用根進行無性繁殖。其主根和側根上部長有形狀不規則的根瘤;莖匍匐生長而枝端斜向上,有棱中空,質軟而柔嫩,長90~150cm,草叢高度僅60~70cm;葉為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9~25枚,全緣,長橢圓形或倒卵形;傘形花序,腋生,每花序由8~22朵小花呈環狀緊密排列于花梗頂端,花冠蝶形,花初開時粉紅色,以后漸變紫紅色,開花期長;莢果細棒狀,長2~4cm,每莢有3~12節,每節有種子1粒;種子細長,呈紅褐色,種皮堅硬,臘質層厚,硬實率高,千粒重4.1kg。

2生物學特性

小冠花抗逆性強,抗旱、耐寒、耐瘠薄、耐鹽堿,但不耐濕。該種根系發達,有很強的再生力和生活力,抗旱性強,在沒有灌溉的條件下也能生長;但生長較慢。一旦雨季來臨水分充足,生長立即加快,在適當灌溉條件下,生長繁茂。小冠花不耐濕,如受水淹,根部易腐爛死亡。小冠花萌發早,抗寒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中性或微堿性土壤上生長發育較好,在瘠薄土壤也能生長。其1年有2次明顯的營養生長現象,第1次生長為頭年潛伏在地下的越冬芽在早春萌發出土;第2次生長為第1次生長苗進入盛花期后,側根上的不定芽再次萌發出土。多變小冠花發枝力很強,地上枝葉繁茂,單株覆蓋度達4~6m2。

3護坡特點

公路邊坡植被的主要目的是固土護坡,防止公路邊坡被水沖毀,穩定公路路基,附帶美化公路沿線景觀環境。小冠花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根莖型多年生草本植物,抗干旱、貧瘠能力尤其顯著,是坡地防護、綠化美化難得的優良品種。種植當年,地上部分即可形成致密的草層植被,當年實生苗單株草叢覆蓋面積可達0.8~1.7m2,叢與叢之間莖蔓交織,枝葉繁茂,使整個地面全部覆蓋,能阻止暴雨直接沖擊地面,延續雨水滲透時間,阻滯地表徑流形成,防止土壤結構遭到破壞,使地表層土壤形成不同深度的、牢固的穩定層,從而有效穩定土層,固定溝坡,阻擋沖刷和塌陷,起到保水、保土的作用。小冠花根系發達,串根性極強,在地下易形成龐大的根群網絡,有利于固結土壤,提高土壤抗沖防蝕性能,從而有效保護路肩、邊坡。特別是在陡坡和高填方路段栽植,對減少水土流失有明顯的效果。

4其他用途

小冠花除了能進行公路護坡綠化外,還有很多用途。小冠花根系有很多根瘤,固氮能力很強,同時枝葉含氮3.1%、磷0.2%、鉀3%,是很好的綠肥作物;種植小冠花后的土壤有機質和含氮量都顯著增加,土壤理化形狀也得到改善,能抑制雜草生長,也是果園、林地、沙荒等地的良好覆蓋綠肥;小冠花莖葉柔嫩,營養豐富,是牲畜的優良飼草;另外,小冠花花期長,是一種良好的蜜源植物。

5繁殖技術

5.1種子直播法

5.1.1場地整理。由于小冠花種子細小,苗期生長較慢,因此應精心整地,去除樹根、草根、石塊等雜物;然后施入有機肥進行耕翻、細耙、整平。耕層深以25~30cm為宜,經整理后的地塊應達到細致平坦、上松下實。

5.1.2種子處理。春夏秋均可播種。由于小冠花種子硬實率高達70%~80%,播種前應進行種子處理。可擦破種皮,也可用15%的硫酸浸種20~30min,然后用清水洗凈再進行播種。

5.1.3播種方法。多采用撒播和條播法。將種子混入一定比例的細沙土進行播種,通常撒播用種量為22.5~30.0kg/hm2;條播行距30cm,用種量為15kg/hm2,覆土厚度皆為1~2cm,播后適當鎮壓。為保持床面濕潤,利于出苗,可在床面上覆蓋草簾,待出苗后陸續撤除。

5.2育苗移栽法

春天建好苗床澆足水,事先也要進行上述的種子處理,

然后播于苗床覆以粗砂或肥土,用塑料薄膜蓋床保溫保濕,待苗高15cm時移栽大地。陰雨天進行移栽緩苗效果好。

5.3分株繁殖

將生長多年的過密母株挖出,分成單株移栽,栽后壓實土壤澆足水,成活率達90%以上。

5.4截根繁殖

4~5月或雨季把粗壯的根系挖出,截成15~20cm長的小段,每段帶3~5芽埋入土中,覆土4~6cm,保持土壤一定濕度,15d左右即可發芽。

5.5枝條扦插

生長季節截取枝條中部20cm左右長的枝條,斜插于土中,澆透水,注意不能太濕,約20d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片网址| 好大好硬好爽好舒服|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秋霞黄色一级片| 国产丝袜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xxxx日本在线|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码|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日本videoshd高清黑人| 九九综合VA免费看|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激情无套 | 大学生美女特级毛片|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日韩高清国产一区在线| 欧美野外多人交3|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免费的成人a视频在线观看| 色播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 18禁止午夜福利体验区| 国语自产拍天天在线| jizz免费在线观看| 小芳啊灬啊灬啊灬快灬深用力|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毛片在线免费播放| 人人玩人人添人人| 男生吃女生的jiojio| 口工里番h全彩动态图| 色综合天天色综合|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男女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影院 | 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 日本又粗又长一进一出抽搐|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a级黄色片| 亚洲国产夜色在线观看| 欧美最猛黑人xxxx|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