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養成教育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霍邱二中的學生主要來自于廣大農村。隨著農村地區外出務工人員增多,很多的孩子留守在農村,他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隔代教育”或“教育”,家庭教育相對缺失,直接導致部分學生的文明素養較差、行為習慣不良。與此同時,隨著農村義務教育階段教師隊伍的不斷老化,留守兒童的學習缺少必要的監管,學生的學習習慣等存在諸多問題。霍邱二中的生源較差,不僅新生的入學成績較兄弟學校低,而且很多學生在行為習慣、文明素養、思想意識等方面與兄弟學校的學生有一定差距,因此,在霍邱二中開展學生的思想道德及習慣養成教育研究,不僅是學校提升辦學內涵、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也是完成新時期歷史使命、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進中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的客觀需要。基于此,霍邱二中向安徽省教育科學規劃辦提出了《中小學生思想道德及習慣養成教育研究》的立項申請,以課題為載體,全面開展針對新時期學生特點的德育實踐。
二、實施過程
課題的研究過程,也就是德育實踐不斷深入開展的過程。我們首先結合課題的研究實際,廣泛開展了中學生思想道德和習慣養成教育研究現狀調查,并以霍邱二中為實驗樣本,深入開展了新時期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學生習慣養成教育的行動探索。1.問卷調查,形成調查報告課題組分別制定了《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問卷調查表》和《中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問卷調查表》,組織課題組成員在全省范圍內分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學校,對各級各類學校的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現狀和中學生的行為及習慣養成教育現狀進行了深入調查。在充分分析研究調查報告的基礎上,形成了《中學生思想道德和習慣養成教育現狀調查分析報告》。2.以霍邱二中為樣本,開展德育實踐課題組根據問卷調查分析發現的諸多問題,結合霍邱二中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實際,制定了以解決當前問題為主要目的的課題實踐規劃,并開始了為期三年的德育實踐。首先是以主題教育月活動為載體,強化學生的思想道德及習慣養成教育。每年開展三次主題教育月活動:3月份突出文明禮儀教育的養成教育月活動,以規范學生的行為為抓手,提出治理“十亂”的管理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有校本特色的文明禮儀規范;5月份加強學校與家庭聯系的感恩教育月活動,強化學校與家長聯系,開辦家長學校,對家長如何適時有效開展家庭教育進行培訓,同時在每年的5月份母親節時召開家長會,強化學生的感恩意識;9月份開展突出學生思想教育的品德教育月活動,近幾年來,學校已經累計開展了責任教育主題、法治教育主題、遵規守紀教育主題、勵志教育主題等教育主題活動。其次是經常性開展大型簽名活動,讓學生告別不良習慣或遠離不良誘惑。針對當前學生行為習慣方面已經形成的不良習慣,在加強學生教育的基礎上,學校采取大型簽名活動,時間選在周一到周五的大課間,每次一至兩個班級,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先組織有關班級發出倡議,其他班級積極響應,簽名后的簽名簿懸掛于教室之中,以警示他人,教育自己。
近期,課題組主要開展的大型簽名活動主要有:一是針對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反復性,開展告別不文明陋習簽名活動;二是針對一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開展告別網吧簽名活動;三是結合學校為六安市禁毒示范學校的特點,讓學生知毒、識毒,開展遠離簽名活動等。再次是積極開展全員參與的校園文化建設,通過環境影響教育學生。主要構建四方面的校園文化:一是班級文化,定期開展班級文化評比;二是走廊文化,讓杰出校友、優秀學生走進走廊,以他們的成長事跡、格言寄語豐富走廊文化內容;三是校園長廊文化,以全國道德模范人物、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先進事跡來感染學生,同時通過讀后感和演講比賽來強化教育效果;四是寢室文化,校園文化向寢室延伸,以寢室的美化、香化、文化為目標,定期開展檢查,促進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最后是積極開展以國旗下講話為主要內容的持續性思想教育活動。每周一規范地舉行升旗儀式,讓班旗與校旗、國旗一同升起。國旗下的講話一般由升班旗的班級同學代表和班主任進行,主要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學生的國旗下演講;二是班主任針對發現的不良行為發表有針對性講話等。3.撰寫中學生教育讀本為了更好地讓課題研究成果持續發揮作用,讓更多的學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課題組從2008年底啟動了《做一位合格的中學生》的撰寫工作。課題組先是編寫了《做一位合格的中學生60講》,在霍邱二中廣播站每天播出一講。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課題組決定對該書內容進行擴充,尤其是2009年安徽第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結束以后,課題組把高中新課程的有關課程設置、課程實施及課程評價等內容寫入了讀本,最后定稿為18萬字的《做一位合格的中學生》100講,由黃山書社正式出版發行,連續再版五次,累計發行近40萬冊。
三、實施效果
第一,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預習可以讓學生對新課有個初步了解,為學習新課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同時對書中不懂的內容也有個了解,使學生明白哪些內容是自己理解的,哪些是自己不會的,要求學生對不理解的內容進行思考,力爭在課前理解。實在不理解的內容,做出標記,課堂上學生會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些地方,這樣有利于消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高聽課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當然在開始階段,教師要與家長密切配合,家長幫助督促學生完成,教師不定期地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檢查,學生會逐步適應,習慣會逐漸養成。
第二,培養學生課前準備的習慣
經常會發現上課講到某一個內容時,需要用某樣文具,部分同學急急忙忙從書包中往外掏東西,既浪費了時間,也影響了別人,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我們平時要訓練學生在下課時把課堂上用的東西,如教科書、練習本、筆、學具等放在桌上固定的地方,然后再上廁所或去游戲。預備鈴一響立即進教室安靜下來,靜等老師上課,培養學生認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習慣。
第三,培養學生課上注意聽講的習慣
學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讓其上課認真聽講,需要不斷地強調紀律,強調學生學習的目的性,使其有明確的學習心向。教師也要精心設計教學,關注學生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的相互轉化。教學中可以運用教具、實物等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也可以運用數學故事、數學游戲等手段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教師要設計好課堂上的提問,注意問題的啟發性,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是有限的,提問必須要精練。
第四,培養學生勤于動手的習慣
小學生的年齡決定了他們正處在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階段,而且以具體思維為主。因此在做一些稍微抽象一些的題目時,部分同學感覺無從下手,不知所措。如有一次遇到這樣一道題:將四個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木塊拼成一個長方體,表面積增加多少平方厘米?經過思考,有些同學提筆就寫,有些同學則拿出學具擺一擺,然后再寫。結果直接寫的同學,一部分寫錯了,一部分只寫出一種答案,而擺一擺的同學,基本都正確,更多的同學兩種答案都正確。擺一擺需要多少時間?幾十秒而已。平時要訓練學生的動手和操作能力,使其知行統一,手腦并用真正地理解知識。“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摘自“華盛頓兒童博物館”)
第五,培養學生主動與老師、同學交流,敢于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部分同學由于性格的原因,上課時不敢主動與老師、同學交流,遇到不懂的題目也不敢問個為什么,長此以往,不會的內容越來越多,學習成績自然越來越差。教師要在平時關注這些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表現自己,鼓勵其大膽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使他們想問、敢問、好問、會問。第六,培養學生充分利用草稿的習慣。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不喜歡使用草稿,作業本或試卷經常墨跡斑斑、一塌糊涂,自己都不知道寫的是什么。有些同學遇到難題一味苦思冥想,抓耳撓腮,一道題能想好長時間,卻不知畫圖就能很好的解決。部分同學計算全憑口算,遇到復雜的計算,如兩位數乘兩位數也直接口算,以致計算經常發生錯誤。教師要教會學生利用草稿,充分發揮草稿的作用,養成一遇稍復雜的題目立刻使用草稿的良好習慣。使學生明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使用草稿可以讓作業清潔、美觀,同時提高做題的準確率。
二、結語
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良好習慣,要從預習習慣、上課習慣、復習習慣、背誦習慣、課外閱讀習慣等,這樣才能夠逐漸讓學生養成英語學習的好習慣。以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為例,養成預習習慣能夠讓學生獲得上課的主動權,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初一英語主要是對話教學,教師利用早讀時間讓學生預習新課的詞組、聽錄音、跟讀或者閱讀短文等,有根據的進行提前預習,在課堂學習時,會主動求知。例如,學習Teachers’Day(Book3)這篇章節時,教師指導學生對文章的中心思想、題材等進行思考預習,并通過找資料,了解教師節內容以及教師節活動等。然后經過上課、復習、背誦、課外等習慣的養成,能夠使學生養成上課積極思考、課后認真學習的良好習慣,能夠很大的促進英語學習。
2.英語良好習慣養成實踐研究
2.1加強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主要方法是加強學生的訓練,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被動變成主動的一個過程。在加強訓練階段,首先由教師進行對學生的管理與約束,然后進行團體的管理,最后進行學生的自我管理。良好的英語習慣養成是一個從練到熟、從熟到巧的一個過程,將訓練貫穿在英語教學的全過程中,從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
2.2樹立榜樣在初中階段,學生具有模仿性的探知欲,喜歡效仿師長或者崇拜的學生,給學生講一些關于習慣養成的激勵故事,能夠對學生起到暗示的作用。在樹立學生心目中的榜樣的同時,還要為學生營造一個養成英語良好習慣的環境,讓學生擁有更好地環境進行英語學習習慣的養成。
2.3持之以恒的毅力培養學生養成英語良好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長期的對學生進行培養與訓練,這就需要學生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來進行習慣的養成。首先,第一次的示范要完美,不能有意外的破壞,其次,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行為,再次,鼓勵學生每天對習慣復習,最后,沒有都去認真的做,直至養成英語良好習慣。
2.4統籌安排要對上述習慣進行統籌安排,明確先后順序,有秩序的進行。先由淺到深,再循環漸進。不能有“習慣會在一天內就能形成”的心理狀態,要有耐心、有毅力,才能夠使學生對英語的良好習慣養成有所收獲。
3.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