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醫學生德育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學習生活交往生活日常生活方式德育教育
國家六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充分發揮課堂德育的主渠道作用,加強中職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這是對文化基礎課教師、專業課教師提出的根本育人要求。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緊貼中職生學習生活的實際,尋找開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和契機,積極開展了育人嘗試,努力幫助我的學生提高思想品德水平,提高個人綜合素質。
一、從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入手開展德育教育
中職生的學習狀態中,普通存在諸如學習方向感不強、發展目標模糊、學習動力不足、學習堅持力不夠等問題,而且每個學期都會出現不同的狀況。我嘗試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為自己設定學習目標,并與學生一起制定具體操作、考核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和能力。
中職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后,大多數學生會選擇就業,極少數學生會繼續接受高等教育。于是教學中借助于介紹學校推薦就業的管理規章制度,讓學生明確眼前的學習目標就是:至少保證各科成績及格,可以正常畢業和參加就業推薦。也借助于高年級不能正常畢業和參加就業推薦的個例說明,引起學生的重視。而且這項教育內容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時不時地提一次,提醒學生不要忘記學習,否則導致了三年后不能正常畢業和正常參加就業推薦,將悔之晚矣。
我校有著優惠的助學待遇,其中之一就是每學期占到全校總人數40%的獎學金。當然,獲得獎學金的條件與每學期的考試科目成績和其它各科的考察成績直接掛鉤。我會詳細介紹每一等級獎學金評定的條件和獎學金金額,鼓勵學習基礎較好的同學們為之努力,幫助學生們設立了自己的更高層次的學習目標,即爭取獲得每學期的獎學金。
同時同學們也知道,學校的推薦就業管理規章制度中有相關規定,推薦就業的順序以各班級三年來的綜合大榜排名為準,學習成績決定著你在班級的排榜順序,排榜順序決定你能否參加你所心怡的單位的招聘。
結合數學教學,更要強調說明數學課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打好數學基礎至關重要。
再加上課堂上的教聽學練,課后的耐心輔導,認真的作業批改和點評,都可以不斷幫助學生鞏固學習的信心。
當學生們設定了學習的目標,校園生活中就有了一項重要的任務,就不會“無事生非”了,既沒有閑暇時間網絡上癮,也沒有時間看口袋小說了,而且擁有了良好學風的班級自然擁有了良好的班風,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從指導學生的交往生活入手開展德育教育
當代學生中獨生子女的比例明顯提高,再加上網絡的流行,人際直接接觸減少,家長不能很好地照顧孩子等原因,學生們的人際交往問題越來越突出,出現了不敢交往、不善交往和畸形交往的問題,嚴重影響到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個性發展。
在中職生中也不乏出現此類問題,于是我嘗試著教給學生有關人際交往的基礎知識,培養和鍛煉他們的交往能力,幫助學生們為自身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的安定和諧做好思想意識和能力的儲備。從課堂上師生間的問侯和告別,到課堂上聽課的狀態,從路上見到老師要問好到幫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課堂回答問題的姿勢到課后請教問題的態度,于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引導學生養成尊重老師的習慣。
主動與學生們普遍聊天,加強溝通,加強理解,互相接納,達到“親其師而信其道”的效果。于溝通中逐漸消融師生間的對立情緒(包括學生與我、與其他老師間的對立情緒),幫助學生們解決對于老師下達的命令,理解和執行間的關系,即理解了最好,樂于執行;不理解也要先執行,在執行中理解,而不能不理解就不執行,培養學生的執行力。這也是走入社會首先要做到的行為準則。
教學生講究言行,注意說話場合和說話方式,多用文明用語不說臟話;講究公德,不隨意動用別人的東西,不影響別人的正常生活,不背后說三道四;講究配合,互相幫助,平和心態,等等,以此引導他們勇于和善于建立起平等友愛、互幫互助、開放寬容、誠實守信的良好人際關系,友善同學,共同度過美好的三年鐵校時光。對于學生間發生的小摩擦、小矛盾,見到了就幫忙解決掉,公平公正,不偏不向,也指導學生培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
教學生親近家長。中職生中有一部分學生與家長的關系非常緊張,甚至于連最尋常的溝通都做不到,有回到家里跟家長沒話的,有多長時間也不跟家長聯系的。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我利用老師、家長的雙重身份,積極引導學生親近家長,比如,給學生講我在養育兒子過程中的喜悅和煩惱;教學生回家前給家長打電話請求接站,返校后給家長打電話報平安;記住家長生日和各種節日,主動給家長打電話問候,送些小禮物;假期時與家長一起完成學期總結和新學期計劃,做點家務事等等,在實際生活中推動學生與家長的親近,教學生學會感恩,學會交流。
三、從引導學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入手開展德育教育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的物質生活比以前大大充裕了,而且一家一孩,誰都舍不得讓孩子過苦日子,就連農村的家長也是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種種要求。這樣一來,入校后的學生花錢自己做主了,很容易養成講吃穿、講排場、互相攀比、花錢大手大腳的不良習慣。
我從學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入手,認真引導學生們正確消費,養成勤勞節儉、自尊自愛、量入為出的生活習慣,尊重勞動,享受勞動。
關鍵詞:大學英語語法 語法教學 重要性
語言學習最重要的是融入到語言環境當中去,但現實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去英語國家學習生活,但這些人如何獲取規范的英語學習環境呢?其實,語法就是一種規范的語言環境,融入到語法設置的語言環境中去,是學好包括英語在內的語言條件之一。
一、語法的涵義、特點及分類
㈠、涵義:語法是語言的規則;語法是詞的構成、變化和用詞造句的規則;語法包括詞法和句法;語法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研究按確定用法來運用的詞類、詞的屈折變化或表示相互關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詞在句中的功能和關系。
㈡、特點:語法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語法具有強大的遞歸性;語法具有嚴密的系統性;語法具有相對的穩固性;語法還具有民族性。
㈢、分類:從歷時角度,可分為傳統語法和現代語法(以結構主義語言學出現為界);從描寫目的,可分為理論語法和教學語法(英語語法屬教學語法的范疇)
二、語法的三個層面:形式、意義、用法
㈠、形式:某個語法結構怎樣構成的。比如“現在完成進行時”的結構形式是have been
doing。這是使用語法規則的起點,即首先要做到能夠準確地構造某個語法結構,這是語法結構的準確性問題。㈡、意義:某個語法結構表達的意義。比如“現在完成進行時”可以表示“一個活動從過去一直延續到現在說話時刻”這樣的含義,這就是現在完成時態這一結構所具備的語法意義。由此可以看出,特定意義一般是對應于特定的結構形式的,或者說,特定的結構形式能夠表達特定的意義。對于一個句子,它的含義不僅僅是來自于句中所使用的詞匯的含義,而是還有來自于其定語法結構所含有的語法意義。㈢、用法:關于何時/為什么使用某一語法結構的問題。這與在實際交流中的語境有關系,即什么樣的語境中,采用何種語法結構來表達特定的意義才合適,這是有關語法結構的合適型問題。意義和用法是密切相關的,有時難以嚴格界定。㈣、語法形式、意義、用法三者之間的關系:英語學習者要能夠準確地、有意義地、恰當地去運用英語語言結構。 做到這一點,才能真正靈活使用語法規則,并進而在思維高度上來使用英語。比如:I have been coming to Beijing for fourteen years.翻譯一:我來北京有14年了。翻譯二:在過去這14年中,我常常來北京。翻譯二正確。Have been doing 在英文中表示的是一個重復的動作,具體來說:用短暫動詞(如come)的完成進行時(如have been coming)來表示到目前為止的一段時間內重復發生的動作。因此,知道語法結構的正確構造形式只是第一步,還要清楚其表達的語法意義。但知其二并不能保證能夠正確使用,還要知道其用法。其用法與語言環境密切相關。㈤、句子與語境:在真實的語言交際過程中,任何一個句子都不能夠孤立存在,都有一個賴以生存的環境。甚至有時候,語境決定了一個句子真正要表達的意思。比如下面這個電影對白發生在一位父親與自己女兒的男朋友之間:
Father: Do you drink? Young Man: No,thanks,I’m cool.
Father: I’m asking If you drink. Do you think I’d offer alcohol to teenage drivers taking my
daughter out? 這位父親問他女兒的男朋友(其正準備開車帶他女兒出門):Do you
drink?他真正的意思是問這個年輕男子是否有飲酒的習慣,即在詢問情況,而不是問他現在想不想喝酒,即不是在提議。因此,從交際的角度去看待語法,在具體語境中考查語法規則的使用,通過語篇、語境駕馭語法來達到十分具體的交際目的。我們不僅知道“應該”怎么說(what learners should say),更應該去了解為什么英語本族語者要“這樣”說(what 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 actually do say and why)。
三、掌握語法的重要性及語法教學的目標
㈠、重要性。《不列顛英語用法大全》中強調 “要掌握一門語言,首先要掌握其語法。只有掌握了語法,最終才能掌握語言,才能得心應手地運用之。英國著名語言學H. Sweet 認為語法是“語言的科學和藝術”。㈡、語法教學的目標語法教學具有兩個目標和三個階段。
①兩個目標:“知”和“能”。“知”是指知道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能”是指能夠正確自如地運用所學所掌握的的語法知識。②三個階段:初級階段、過渡階段、高級階段。
③兩個目標和三個階段的關系:兩個目標和三個階段之間的關系是緊密的,要實現兩個
目標,必須要經歷三個階段。其中,初級階段就要實現“知”的目標,即要求知曉一定的語法知識,這是基礎,只有知曉了一定的語法知識,才能向更高的目標邁進。而要實現“能”的目標就必須以初級階段為基礎,在“知”的前提下通過“練”,也就是光知曉語法知識是不夠的,只有在實踐當中多加練習才能夠更加透徹地,更加牢固地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從而才“能夠”揮灑自如地去加以運用,也就才能夠由初級階段過渡到高級階段,實現“能”的目標。由此看出學習語法知識是第一步,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實現向語言能力的轉換,最終達到言語交際的目的
㈢、語法知識與語言技能。語法知識如何轉化為語言技能,要做到下面兩點:
首先,要“多思考”(think much),要認真領悟書中所講到的語法規則。認真思考語法規則背后的合乎情理的思維規律,把“課本上的語法”(a textbook grammar)變為“頭腦中的語法”(a mental grammar)——即逐漸培養自己運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其次,要“多練習”(practice much),這里的練習,不僅是指為了應付考試而做的大量的閱讀練習和單項選擇題練習,而是包括聽、說、讀、寫、譯全方位的練習,尤其是口語和寫作這種語言產出能力的練習。
四、英語語法的構成和特點
㈠、英語語法包括詞法和句法。詞法:名詞(noun)、動詞(verb)、形容詞(adjective)、冠詞(article)、數詞(numeral)、介詞(preposition)、代詞(pronoun)、連詞(conjunction)、副詞(adverb)等詞類的用法。㈡、句法:一般規則的用法和特殊規則的用法。㈢、動態中把握英語語法
㈣、把握英語句子由易到難的五個層次的變化,學會從動態發展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語法在句子中的體現。
㈤、英語句子五個層次的變化
①簡單的簡單句:ⅰ)六個最基本句型,以及其中包含的六種句子成分(主謂賓系表補)。
ⅱ)SV(主謂)ⅲ)SVO(主謂賓)ⅳ)SVP(主系表) ⅴ)SVOOC(主謂賓賓補)ⅵ)SVIODO(主謂雙賓語) ⅶ)There be + O (There be)②復雜的簡單句:在六大句型基礎上加三大修飾成分(定語、狀語、同位語)后句子變得更加復雜了,但仍屬于簡單句(即句號前只有一個主謂結構)。③非簡單句:當一個句號前出現兩個、甚至更多個主謂結構時,簡單句就變成了并列句或復合句。④復雜結構充當句子成分:簡單句子中的成分一般由簡單的詞或詞組充當,而隨著句子變長變難,句中的一個成分可能就會由長而且復雜的結構充當,如從句、非謂語動詞短語、動詞短語、形容詞短語、介詞短語等等。⑤從句套從句的結構。一個復雜的句子中,可以有兩個以上的從句,這些從句相互之間可以是平行關系,也可以是從屬關系(即從句套從句),這種情況理解難度較大。
㈥、下面通過英漢語法的對比來看英語語法的特點
①漢語中有很多無主語句子或省略主語的句子,在用英語表達時,須補出主語(祈使句的情形例外)。如:
ⅰ. 暑假過得很開心。 The summer vacation is happy. (F) We/They had a good time in the summer vacation. (T) (上面的這個漢語句子實際上沒有主語,“暑假”在句中是狀語。譯成英語時須加主語We/They/He/I 等。)
② 漢語中有很多無生物名詞作主語,但在英語中要改用生物即人作主語。如:
i. 你的英語真棒。 Your English is excellent. (F) You are excellent in English. ( T )
③ 漢語中的一些句子以生物即人作主語,但受表語形容詞的制約,在英語中不可以人為主語。如:i.你方便的話,請在六點鐘來。
Please come at six if you are convenient. (F) Please come at six if it is convenient to you. (T)
④ 漢語中有大量的無謂語動詞句子,但英語是一種以動詞為中心的語言,每個句子幾乎都少不了謂語動詞(省略句除外)。如:這本書值得一讀。
The book worth reading. ( F ) 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 (T )
⑤ 漢語中及物動詞與不及物動詞、狀態動詞與動作動詞的差別不大,界限不明,但在英語 中卻有嚴格區別和固定的用法模式。如:
i.他與她結婚了。 He married with her. (with 是多余的)
五、大學英語語法教學的重難點
強化重點、突出難點:情態動詞、虛擬語氣、從句、強調、倒裝、否定、省略、主謂一
致、比較等是大學英語語法的重難點。從詞法、句法層面上升到語篇層面:大學英語語法教學則更偏重句法的教學。句法教學體現在理解語篇當中的長難句,而理解長難句最多運用到的語法知識就是從句、平行比較結構和非謂語動詞短語三大語法規則
六、如何更有效地掌握大學英語語法
英語語法學得好不好,主要不是看你讀了多少語法書,記了多少條語法規則,而是要看你在實踐中能否正確掌握所學的這些語法規則——能聽懂,說得好,寫得好,理解得好,譯得準確。 要掌握好一個語法項目,就得靠多聽、多說、多寫、多讀、多譯,也就是做反復的、量的、多樣化的練習。
參考文獻
[1]薄冰,薄冰英語語法指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6.1
[2]張道真,英語語法大全,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2.
(一)語文教學與生命情感的關系生命教育是一種生命情感教育,旨在使學生認識生命的同時,珍惜、尊重與熱愛生命,逐步脫離自我中心主義,發展人文關懷與社會關懷的精神。課程改革已全面推動語文課程的功能性轉變,由單純關注學生的知識習得轉變為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道德生活以及人格養成。語文新課標更是明確地提出:語文教學應積極培養學生包括愛國主義情感、社會主義情感、民族文化情感、審美情感在內的生命態度與價值觀。小學語文的生命情感教學目標與生命教育相吻合,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所獲得的真善美、假丑惡等情感體驗,將發展成為學生對生命的理性思辨,最終影響學生的心智、品性與道德,彰顯學生的生命個性與追求。
(二)語文教學與生命踐行的關系生命教育是一種生命踐行的教育。學生具備對生命的認知與情感還不夠,還需要切實地去履行生命存在的職責與義務,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也為別人的生命盡一份力。小學語文教學與踐行生命教育的關系在于:語文課堂可以通過文學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形象,感染學生心靈,熏陶學生思想,樹立學生行為規范的楷模,進而激勵學生實現人生價值。大量的實驗證明:榜樣的力量在小學生成長過程中有著巨大的作用,小學生的行為學習力以模仿性學習為主,且喜好模仿受到尊敬、歡迎、敬佩的對象。語文教材中的典型人物對小學生行為的示范與激勵,不僅能起到對小學生踐行生命教育內涵的導向功能,其踐行本身也是提升小學生生存技能與生命質量的根本途徑。
二、生命教育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
(一)語文的生命認知教學小學語文的生命認知教學應以建構小學生生命認知內容為主。通過對小學語文教材(以蘇教版為例)的梳理,筆者針對小學生生命認知教學內容進行劃分,并列舉了相應的篇目。教師在構建小學生生命認知內容時,可將其劃分為“認識與珍惜生命”、“尊重與愛護生命”、“享受與超越生命”三個維度,整理相應的素材實施教學。合理的維度劃分是生成教學系統性與科學性的前提。
(二)語文的生命情感教學小學語文的生命情感教學應突出情感取向,開展主題式情感教學。比如愛國情感取向的主題教學、民族情感取向的主題教學、生存情感取向的主題教學、道德情感取向的主題教學等。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教師應向學生重點闡述某種情感取向的思想內涵。以生存情感取向為例,比如《金蟬脫殼》一課,小學生能從課文中直觀看到的僅僅是金蟬由卵變為幼蟲的過程,教師應重點指出:在不同時期的變化背后是金蟬為延續生命所付出的代價。這樣,通過明示生命的堅強與脆弱,有利于學生對情感的理解,使情感教學不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