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龍文化論文范文

龍文化論文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龍文化論文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龍文化論文

第1篇

論文摘要:運用文獻法對舞龍運動與龍巖市龍文化傳播的關系進行分析認為:龍巖市在龍文化傳播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龍巖市的龍文化傳播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舞龍運動為龍文化的順利傳承提供一種有效途徑和模式;舞龍運動使中華龍的精神更加鮮活;深刻挖掘與研究龍文化能促進舞龍運動的發展。

“龍”作為一種能夠寄托愿望的圖騰和崇拜物,是華夏先民同自然環境做斗爭過程中產生的。它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龜、頸似蛇、腹似屋、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在人們心目中成了能遨游四極,俯瞰八方,喚云播雨,救撈抗旱的神物。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逐漸成為一種精神、祈求、寄托和祝福,是華夏民族勤奮、勇敢、奮進、進取、堅毅和拼搏精神的象征。它是中國文化中的重要角色,五洲四海,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龍的形象,龍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象征。因此,舞龍也成為了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紐帶,作為一種集娛樂、喜慶、健身與競技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體育活動,它在傳播龍文化、龍的精神方面也體現出了越來越重要的價值。

1龍巖市在龍文化傳播過程中的優勢和價值分析

1.1龍巖龍文化傳播的優勢

作為龍的傳人,傳播龍文化、龍精神是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龍巖在這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龍巖是龍的故鄉,據當地學者論證,龍巖得名于龍巖洞在漢代末年,史載于唐,為中國南方龍文化的發祥地。根據考證,全國259個地級市中,用“龍”作地名的僅龍巖1個,2861個縣(市、區)中,用“龍”作地名的也只有25個。而且,從區位優勢、人口分布、區域面積、經濟總量、旅游資源、文化淵源等方面比較,龍巖的優勢居于眾“龍”之首。另外,龍巖境內有龍巖洞、龍硅洞,有九龍江、龍津河溝通,新羅區設有龍門鎮,建有龍門塔,市區有龍巖大道、龍騰路,名勝有龍池書院、永定龍湖、連城九龍湖;游大龍、劃龍舟、龍燈、舞龍,永定土樓、培田民居、長汀古城,隨處可見的中國龍已經融人當地人們的衣食住行,烙在中華民族心靈深處。因此,龍巖在龍文化傳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1.2龍巖市進行龍文化傳播的價值分析

首先龍文化傳播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中國迅速發展的經濟和中華文化的巨大魅力,使得世界越來越關注中國文化。同時隨著我們民族自信的確立,國家開始重視傳統文化,并大力挖掘、整理和弘揚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核心文化之一的龍文化,無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當前系統整理中華龍文化,挖掘龍文化以及傳播龍文化的行動才剛剛開始。這方面,龍巖作為南方龍文化的核心地位是顯而易見的,應抓住時機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正確定位,建設自己的特色文化,把龍巖建設成一座具有特色的城市,以此來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這對于龍巖旅游經濟的價值是巨大的。也與龍巖的旅游城市的定位是相符的,并且可以使龍巖逐漸發展成為全國龍文化研究和傳播的中心。另外,龍文化的傳播對于弘揚中華文化,豐富龍巖人的文化品位,樹立龍巖的文化特色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的,它也使中華優秀文化遺產得以弘揚和繼承。

2舞龍運動對龍文化傳播的作用

2.1舞龍運動的概況

舞龍古稱龍燈,其歷史悠久,曾流行于中國很多地區。在傳統習慣中,人們把龍當作吉祥的化身,每逢喜慶節日或久旱不雨時,各地都有玩龍燈、舞布龍或舞龍祈雨的習俗。《春秋繁露》就有關于春旱舞龍求雨風俗的記載“小童八人,皆齋三日,服青衣舞之”??梢?,舞龍最初發端于原始的宗教信仰和生產活動。由于各地的民情和風俗習慣的不同,民間流傳著形式各異的舞龍:布龍、火龍、草龍、紗龍、飛龍、水龍、段龍和板凳龍等。舞龍活動隨著千百年來的傳承和發展,已由一般的祭祀表演活動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集娛樂、喜慶、健身與競技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文化體育活動,開始走上正規化、競技化、國際化的發展軌跡。

現代舞龍運動的發展已有10余年的歷史,它是在廣泛吸納民間形式多樣的舞龍方式的基礎上遵從體育運動的規律和特點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它通過不同類型的動作來展現龍的形態和神態的變化,從而突出了體育性和競技性色彩,更有利于廣泛推廣和規范化發展。從外在特征看,現代舞龍運動項目是由龍珠、龍頭、龍身、龍尾,10個人借助龍珠和龍體器材在音樂的烘托下共同完成不同級別難度動作的集體性體育項目。

2.2舞龍運動對龍文化的傳播作用

舞龍運動是人們以傳統文化為內涵、身體表演為形式、體育運動為載體的一種對龍文化進行診釋的文化活動,是人們對龍的神性和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價值的外在行為表達。因此,中國龍文化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舞龍運動,人們通過各種形式的舞龍活動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促進了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并在舞龍活動的運動過程中深刻地體會和診釋了龍所代表的精神實質。

3舞龍運動與龍巖市龍文化傳播的關系分析

3.1舞龍運動與閩西客家文化的關系

閩西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一百年來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在客家民俗、風情、舞蹈、社藝等諸方面不斷豐富和充實了客家文化的內涵。舞龍活動作為閩西客家文化民俗活動中的一部分,系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客家人生活實踐和聰明智慧的結晶,是民間舞蹈和體育的傳承平臺,寄托了閩西客家人的精神,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民俗價值和社會價值。

3.2舞龍運動促進了龍巖市龍文化的傳承

華夏民族的舞龍活動,是在傳統文化的背景下,為了表達自己對龍的信仰和寄托,經過原龍紋和龍型的不斷加工和創造,而發展至今的一種形式完美、內容豐富、表演技巧高超,并帶有濃郁民族色彩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它不僅是動作技能和身體素質、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和鍛煉,而且是一種對龍文化的學習和傳承,它能增進對龍文化更加直觀和深人地了解,能激發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龍巖是龍的故鄉,千百年來崇尚龍文化,世代承襲至今經久不衰,尤其以連城縣姑田鎮的板凳龍燈為代表,每逢元宵佳節全鎮家家戶戶以男丁持一節龍燈參與其中,浩浩蕩蕩綿延幾公里之長。號稱“天下第一龍”,已成功申請了吉尼斯世界記錄。近年來,舞龍運動已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為當地人們所喜愛。龍巖是世界客家人祖居地,同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有著緊密的聯系。龍巖通過舉辦民俗文化藝術節和舞龍活動的交流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更加了解中國的龍文化,舞龍運動將成為世界人民了解中國龍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可見,舞龍運動對龍文化傳承的意義表現為: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舞龍所負載的內涵,都深蘊著中國龍文化的層層積淀,它實質上是一個高度濃縮的龍文化的有效載體;另一方面,舞龍運動在幾千年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為龍文化的順利傳承提供一種有效途徑和模式。中國龍文化便借華人舞龍活動深人到中華民族生存繁衍的各個角落。

3.3舞龍運動使龍的精神更加鮮活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龍的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文明與發展,象征著大團結、大統一、大合作,拼搏向前,奮發向上,吉祥如意。如何更鮮明、具體的理解這種精神呢?舞龍為我們提供了條件,舞龍以一種更形象、可見的、生動的形式表現了龍的精神。在跨人新世紀的2000年,也是中國傳統的龍年,第十六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在龍巖舉行,在開幕式上十二條巨龍威風凜凜,翻江倒海的表演,象征著世界客家人團結、勤奮、勇敢、堅毅和拼搏向前的精神。場上舞動起來的龍的翻騰、變換、時隱時現的表演是呈現給人們的一種生龍活虎,視覺上的生動形象,而在舞龍的客家人身上體現出的是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不畏艱難險阻、奮發向上、勇敢拼搏、團結協作的精神,體現出的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是對中國龍的精神的最好演繹。當我們看到他們激越豪放的情緒和威風凜凜的巨龍時,立刻會使我們感受到那種萬眾一心、戰勝水旱、戰勝邪惡、追求幸福生活的可歌可泣的民族氣節,這時作為中國民族當代傳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自然會油然而生,也讓世界各地的人們看到了中國龍的精神??梢?,舞龍運動以一種更鮮活的形式展示了龍的精神。

3.4龍巖市舞龍運動的現狀

龍巖市舞龍活動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全市各縣(市)鄉村都有舞龍習俗。龍巖客家人舞龍活動的形式主要有游龍和舞龍。游龍規模較大,長者可達一千多米,可以游行,但不能舞動,以連城姑田鎮、長汀彭坊村的游龍為代表。而舞龍形式則多樣,有舞布龍及地方特色上杭臨江的舞香龍、武平象洞鄉的舞稻草龍、漳平雙洋的炮竹龍等。據不完全統計,龍巖市約有60個舞龍隊,多數以民間形式存在,主要集中在社區活動中心及鄉村自發組織的民間團體,這支隊伍中除青壯年男子舞龍隊外,還有老年舞龍隊和女子舞龍隊。

3.5挖掘與研究龍文化促進龍巖舞龍運動的發展

龍文化的弘揚和舞龍運動發展之間是相互促進的統一體。龍文化的傳播活動以舞龍運動為載體,通過舞龍運動的形式得以展現,并透過舞龍運動的發展、壯大得以弘揚和豐富。龍巖長汀縣的汀江被海內外客家人奉為“客家母親河”,是中國客家文化的發源地。在中華文化百花園中,客家文化獨具特色,令人矚目,主要原因之一是很大程度上延續和承襲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閩西客家文化豐富多彩,其中最為壯觀的就是舞龍燈。在龍巖市舉行的第十六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中,在第二屆客家文化旅游節中,在世界客屬公祭客家母親河大典活動中,舞龍作為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充分展現了龍的魂魄、龍的神韻、龍的矯健威猛、龍的瀟灑多變、龍的精彩紛呈,深受人們的喜愛??梢?,通過對龍文化的挖掘、整理,使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r龍所蘊涵的精神實質及它的象征意義。加深了人們對中國龍的崇敬、喜愛和熱情。這就為舞龍運動的開展開辟了更便捷的途徑,由于更深刻理解了中國龍所蘊涵的精神實質,人們會以更高的積極性、主動性來參與舞龍運動。無疑為舞龍運動的發展打下了堅固的群眾基礎。因此,對于龍文化的整理、挖掘直接關系著舞龍運動的發展。

第2篇

關鍵詞:龍的精神;文化意涵;教育啟迪

中圖分類號:G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03-0102-01

龍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無論回顧其歷史的淵源,還是探究現實的意涵,我們無不激情滿懷,斗志昂揚,奮發向前。在春潮涌動的偉大時代,藍天黃土地上舞過來的是簇新的龍的形象,澎湃的心靈高揚起來的是龍的精神。

馬克思指出:“在野蠻期的低級階段,人類的高級屬性開始發展起來……想象,這一作用于人類發展如此之大的功能,開始于此時產生神話、傳說等未記載的文學,而也已給予人類以強有力的影響?!被厮菸覈糯幕涊d,遠古人們已形成龍的觀念?!渡胶=?大黃西經?郭璞注》說女媧“人面蛇身”,《帝王世紀》說伏羲“人首蛇身”,《山海經?海外西經》說軒轅“人面蛇身尾交首上”,指出這些眾多的古代氏族推崇龍作為圖騰、符號和標志。遼寧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遺址出土紅褐色石塊堆砌的“龍形堆塑”,屬“前紅山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的龍。隨后出現了巖畫雕龍、陶器龍紋和青銅器龍的圖案。甲骨文中“龍”字為獸首蛇身之狀,頭頂著一個表示刀狀器的“辛”字符號,顯示一種被驅使的力量。古人心目中最高神靈“天”,驅使龍“興云布雨”。龍頭像獸類,身軀是蛇,隱現于在云團,宛若閃電蜿蜒、雷聲隆隆,“龍”字便有形有聲,栩栩如生。人們對它熱愛與敬畏。聞一多評說:“龍族的諸夏文化總是我們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數千年自稱為‘華夏’……龍是我們立國的象征。”

龍是中華民族典型的文化符號,千百年來積淀了深刻的文化意蘊。伏羲氏時,有龍呈瑞,因而以龍紀事?!陡尢罩儭罚骸?余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龍作為氏族集團的族名,《竹書紀年》記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左傳?昭十七年》:“太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 青龍與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稱“四神獸”,見《禮?禮運》“鱗鳳魚龍,謂之四靈”?!吨芤住分旋堌灤┢渲?,“飛龍在天”,“見龍在田,或躍在淵”,“龍戰于野,其血玄黃”,“時乘六龍,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并對龍的文化意義進行了透徹的論述,《易經?乾》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钡诙浴独ぁ?,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苯沂揪犹幨老裉煲粯?,自我力求進步,剛毅堅卓,發憤圖強,永不停息;像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增厚美德,容載萬物。其實“龍”是隱喻,被云雨所掩映,而它的精魂呼之欲出?!度龂萘x》有精彩的論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于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可見龍的文化,源遠流長,愈久彌新。今天,有一首為人傳唱不已的歌,唱出我們的思想:“古老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就叫中國/古老的東方有一群人/他們全都是龍的傳人/巨龍腳底下我成長/長成以后是龍的傳人/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边@里肯定了三點:中國是龍的國度,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我們在龍的文化中成長。

龍在我們的生活中,人們和龍形神相通,氣息相依。穿的是龍袍、龍冠;食的是龍蝦、龍眼、龍須面;建筑有龍宮、龍亭;行有龍舟、龍車。家具有龍椅、龍床。動物有龍馬、龍蚤;植物有龍葵、龍舌蘭、龍須草、龍須菜、龍柏、龍爪槐。風水寶地叫龍穴,抽水的水車叫龍骨水車,大吊車叫龍門吊。天上有龍星,地下有龍脈,孩子上學叫過龍門。正月十五要舞龍燈,二月二有龍節,五月端午要賽龍船。龍是中華民族的吉祥之物,是普天下的人們祈求和平幸福的寄托所在,在節慶、賀喜、祝福、驅邪、祭神、廟會等期間,巨龍在云燈里上下穿行,時而騰起,時而俯沖,變化萬千,簇擁著成百上千狂歡的人們,蔚為壯觀。這種氣勢,這種力量,極大地振奮和鼓舞了人心。龍簡直無所不在。龍的文化一脈相承,生生不息,滲透于亙古至今中國人的文化思維和文化行為。

第3篇

目前高校必要的文化素質培養有待進一步提升,特別是中國傳統的民族文化提升,這也為龍舟文化在高校的進一步發展奠定的基礎。

龍舟文化的起源與內容

1龍舟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龍舟運動起源于兩千多年前,其傳說各不相同,但歸根到底都表達了人們的美好愿望,隨著龍舟運動的興起,龍舟文化也隨之產生,有研究者認為,龍舟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其一是人們對“龍”的信仰與崇拜,即俗文化。其二,隨著龍舟競渡在民間的不斷發展,逐漸升華為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象征,即“精英文化”階段[3]。其三,商品經濟文化的發展,也為龍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謂“龍舟搭臺,經貿唱戲”等等均體現了“商品文化”的價值內涵[1,3]。

2龍舟競渡的文化內涵

浩瀚無際的中華民族文化寶庫,龍圖騰奠定了龍文化的根本基礎,其中以水生態環境為依托的龍舟競渡無疑是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深受人民大眾所喜愛[4]。龍舟競渡是圖騰文化———龍為外型設計改造,具有濃郁的民族氣息,是在不斷融合嬗變中形成的多層次、多文化的復合體。龍舟競渡以其所具有的精彩紛呈,頗具民間特色,融觀賞、競技、娛樂和協作等為一體,體現了中華民族積極向上的精神,決定了龍舟競渡運動的大眾化屬性[5],龍舟文化具有廣泛的民間基礎與大眾基礎。龍舟競渡是生態文化,龍舟競渡所依托良好水生態環境,激流勇進,兩岸吶喊此起彼伏,為其生態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生態與人文基礎[6]。

龍舟競渡運動在宜春學院發展的現狀

高校正在成為龍舟運動的一個重要營地,越來越多的高校龍舟隊伍參與比賽的意義,并不簡單的是要取得多么好的成績和名次,更深層次的意義是,這是對龍舟運動人口參與面的擴大,是對龍舟運動技術含量的提高,是對傳統龍舟隊伍的一個挑戰,是將龍舟文化更好、更全面的傳播。從這個意義上講,高校的龍舟隊將會促成龍舟運動的一次全面飛躍和提升,同時作為一項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傳統活動,龍舟運動一直以來多在民間活躍,隨著中國龍舟協會對龍舟運動的規范化、制度化管理,龍舟運動已經呈現出了新的面貌,龍舟運動本身具有的魅力,比如團隊精神的培養、堅強毅力的鍛煉等吸引了很多高校學生,促成了龍舟在一批高校起航。

高校在人才、知識等資源上相對比較集中,這對開展龍舟運動比較有利,另外,高校在訓練中也會從專業角度對龍舟的技戰術、訓練手段等進行研究,這也是對龍舟運動的進一步提高與發展,并賦予龍舟運動以更新的文化內涵,經過這個提高過程,再進行推廣,對龍舟運動的發展將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7]?,F代與古老,科技與傳統的結合是項目與文化發展中的一個自然轉換現象,一個運動項目、一種文化不斷前進需要在總結傳統的基礎上引入現代的元素。

盡管高校龍舟運動的開展與認同只是近若干年的新事物,盡管首次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賽艇與龍舟分會成員只有區區十所大學,但到目前為止,高校龍舟運動已經蓬勃開展,相關高校龍舟文化與技術的研究也越來越多,經常組隊參加全國各種龍舟賽事活動的高校也越來越多,充分體現了高校開展龍舟運動的優勢[8],龍舟運動因高校的參與會越來越具有活力,其發展也越來越快,龍舟運動已成為大學生十分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之一,隨著龍舟運動在高校的開展,龍舟文化也慢慢開展起來,許多大學生通過龍舟文化的熏陶,改變自己的不良嗜好,成為品學兼優的當代大學生。

龍舟競渡運動在宜春學院延續與發展的措施

1開設龍舟文化選修課

高校是一個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地方,與中學相比較,大學生具有自主選擇學習的權利,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課程。面向全校學生開設有關龍舟文化的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廣泛涉獵民族傳統文化,拓寬知識面,增強綜合素質與能力,為適應21世紀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打下基礎。同時龍舟文化公選課的開設,也為教師施展才能,傳播知識,為學生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促進學科交叉,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

2開設龍舟文化傳承與發展知識講座

目前,許多高校每年都會抽出大量時間與經費為本校學生開設各種知識講座。龍舟文化在高校作為一個新興的科目,尤其迎合了當前大學生思維活躍,民主意識較強的特點。作為民族傳統文化項目的代表,龍舟文化教育可以考慮采取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提高的“自主式”教育模式,積極引導學生閱讀研究龍文化與龍舟文化,探索龍文化與龍舟文化的淵源,體會龍舟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時,廣泛招募龍文化熱愛者積極參與龍舟訓練與競賽,引導大學生體會龍舟競賽中體現出來的團隊協作精神,增強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合作、共同努力的思想。這也是龍舟文化在高校發展的意義所在之一。

3舉辦校園龍舟文化節

在端午節期間,開展維持一周的龍舟文化節等相關的一系列活動,如學校龍舟隊征集隊標,鼓勵教師和大學生積極參加設計,并評選出1,2,3等優秀獎,給予獎勵;開展龍舟文化有獎知識競賽,不但可以宣傳龍舟文化,還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了解并喜愛龍舟文化;舉辦龍舟文化知識展,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到場參觀與學習交流;舉行龍舟下水儀式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了解龍舟運動與龍舟文化;組織學生參觀當地富有民族特色的龍舟比賽,通過觀看比賽,讓學生了解從龍舟運動中提煉出來的龍舟文化的真正含義。通過舉辦各種有關龍舟文化活動,在高校校園內掀起一片“龍舟熱”。讓更多的學生去喜歡并主動地傳播龍舟文化。

4舉辦高校龍舟友誼比賽

我國已有50所左右的高校成立了龍舟隊,在每年的端午節期間完全可以舉辦高校龍舟友誼賽。通過比賽增進了解,同時也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交流的平臺,了解彼此學校與周邊城市的文化;同時,有龍舟隊的學校的學生會更加關注自己學校在比賽中所取得的成績,漸漸就會從關注發展到喜愛,并積極主動的去傳承與發展龍舟文化。

擴展閱讀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视频|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精品首页| 男人的j进入女人的p的动态图| 国产一国产一区秋霞在线观看| 日本人强jizzjizz| 成黄色激情视频网站|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两个体校校草被c出水|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精品偷拍 |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男女爱爱免费视频| 四只虎免费永久观看| 香港国产特级一级毛片| 国产真实偷乱小说| 69xxxx日本|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juy051佐佐木明希在线观看| 成人国产午夜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欧美|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免费高清a级毛片在线播放| 野花香高清在线观看视频播放免费 | 成黄色激情视频网站|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2018|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久久| 永久看一二三四线|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短篇丝袜乱系列集合嘉嘉| 啊啊啊好大在线观看| 草草影院ccyy国产日本欧美|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丁香六月久久久| 国产真人无遮挡作爱免费视频 | 日韩美女在线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美女与野兽免费看电影|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bd| 黄色成年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