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社區醫療發展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這三個不同時期的確定,不是依據社區醫療發展的成熟度,而是描述社區醫療機構與其他醫療機構的關系。
在社區醫療發展初期,國家采取的方式都是,讓社區醫療機構依賴其他醫療機構發展,特別是依賴三級醫療機構。目的是讓社區醫療機構可以提高診療技術,為老百姓提供較高質量的基本醫療服務。
當社區醫療機構診療技術有所提高,特別是社區醫療機構探索出自我發展路線(個體化的健康管理等)時,社區醫療機構開始進入獨立期。他們的管理者和醫務人員認為自身的診療水平有了提高,一些預防保健、康復等工作給社區醫療帶來頗為豐厚的利潤,社區醫療機構可以通過自身的能力來維持運營,便開始有意識地脫離大型醫療機構的幫扶。
但在逐漸獨立的過程中,社區醫務人員又會慢慢發現,很多時候患者所需要的服務是他們不能獨立完成的,需要大醫院作為銜接。而大醫院在發展中也慢慢發現,很多工作需要社區醫療機構配合,這時醫療機構間便進入了互賴期。
例如,車禍患者首先會送到大醫院急診科,待外科醫生通過手術等方式對患者實施診治后患者,還需要一個漫長的康復期。而大醫院的床位相對來說有限,醫生的經歷大都放在治療疾病上,很少顧及患者的康復,但患者的確有這方面的需求。大醫院的醫生發現,社區醫生是最為貼近患者的醫務人員,可以較好地幫助患者康復。社區醫務人員在工作中也慢慢發現,有些常見病、多發病患者癥狀很嚴重,超出了社區醫療機構的診療范疇,這時他們也需要大醫院醫生的幫助,才能得以解決。
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重點在增加供給,核心要確保質量,關鍵靠改革創新。首先要多措并舉發展健康服務業。放寬市場準入,鼓勵社會資本、境外資本依法依規以多種形式投資健康服務業,加快落實對社會辦醫療機構在社保定點、專科建設、職稱評定、等級評審、技術準入等方面同等對待的政策,使社會力量成為健康服務業的推動之力。其次,國家要統籌城鄉、區域健康服務業資源配置,促進均衡發展。
那么,要具體地落實健康服務業發展,最終還是落地到社區公共衛生服務的發展。因為社區是健康管理體系中的大領域,大市場,健康服務發展,終究還是社區醫療衛生發展。因此,要加快發展健康養老服務,加強醫療衛生支撐,建立健全醫療機構和老年護理院、康復療養等養老機構的轉診與合作機制。與此同時,社會迫切需要大量經過正規培訓的健康服務從業者,規范健康服務市場,提供科學服務。
那么,在國家大力推進健康服務業發展之際,成都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展情況如何呢?我們走進成都市成華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實地采訪調查。
提高社區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識
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已經不再僅僅滿足于吃飽穿暖,對健康的大力倡導和追求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公民健康指標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因此,社區衛生服務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和推進。
成都市政府長期以來,堅持主導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公益性質、非營利性質,積極地免費提供社區公共衛生服務,和以成本價提供基本醫療服務。以社區、家庭和居民為服務對象,以婦女、兒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殘疾人及貧困居民等為服務重點,開展健康教育、預防、保健、康復、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的“六位一體”服務。
從2007年起,成都市人民政府大力推進城市社區衛生服務工作,旨在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經濟的社區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實現人人享有基本衛生保健服務。這一網絡的覆蓋到如今已經超過了五個年頭。
我們以成都市成華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展為例。
2012年,成華區區委、區政府確定了“政府舉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區域全覆蓋”的目標,目前成華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正處于公益化進程的起步階段。
成華區發展較好的青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是一家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009年12月成立的青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慢病科,在這幾年的發展中,獲得了豐碩的成果。青龍轄區內有昭覺寺客運站,周邊鄰近五塊石汽車站、荷花池車站及火車北站,使該轄區流動人口非常大;且該轄區原屬于城鄉結合部,現大多數為搬遷戶,因此居民人口文化程度與人均收入水平較成都市平均水平偏低,造成該轄區居民文化程度及職業等構成具有其特殊性。因此,該中心承擔了青龍社區的高血壓、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特殊疾病門診、全民健康體檢等工作。
青龍社區服務中心為高血壓患者設立快捷通道,可隨時可到慢病科進行免費的血壓測量及藥物指導,并為患者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患者詳細記錄每次血壓及用藥物情況,并預約下次就診時間。
與此同時,青龍社區服務中心利用全民健康免費體檢的機會,大力開展高血壓的篩查工作,并對已患高血壓的患者進行免費的血脂、血糖、心電圖的監測。
青龍社區服務中心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宣傳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增強了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的認識,提高了中心的聲譽,既完成了健康教育工作任務,又有力的促進了社區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的發展,同時還提高了社區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識。
龍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成華區政府建立的一家公立醫院,為市、區社保定點醫療機構。醫院開設門診急診服務、全科醫療服務、住院醫療服務、預防接種服務、兒童保健服務、婦女保健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中醫及康復理療服務、特殊門診服務等服務。
服務中心環境優美溫馨,設備先進。服務中心功能分區、服務流程等均按國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要求建設。新建成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社區為范圍、家庭為單位、個人為中心,開展基本醫療、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康復治療、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六位一體”的優質衛生服務。形成“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的醫療服務模式,使居民得到有效、經濟、方便、綜合、連續的基本公共衛生保健服務。
社區服務中心標準化規范化日趨成熟
目前為止,真正的健康服務在我國龐大的醫療體系中所占的比重還比較低,體量和規模較小,服務群體有限。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們的社區服務中心所做的一些工作也在廣義的健康管理范疇內,比如要求社區中心對區域內的慢病建立信息,以及上門做健康服務,做健康信息管理和健康教育活動等,這對人們的健康影響顯而易見。
自2012年起,成華區每年投入2000萬元左右,用于政府舉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目前青龍、保和、龍潭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建成開診,已正常運轉的政府舉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圣燈、萬年、跳蹬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標識標牌、統一制度規范、統一信息管理、統一慢病防治模式、統一考核評估辦法、統一基礎設備“八統一”的標準,認真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工作。
自2010年起,全區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開展全民健康體檢工作。各中心深入社區開展宣傳,并通過全民健康體檢與建立健康檔案、重點人群管理、家庭醫師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了建檔、體檢一條龍服務,有效提高了社區居民參檢率和規范化建檔率。
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模式的創新研究
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全面推行。2011年在建設路、雙水碾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試點推行家庭醫師服務模式取得一定經驗的基礎上,2012年我區在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推開。各中心成立了由全科醫師、社區護士、公衛人員、中醫人員等組成的家庭醫生團隊,為轄區居民提供連續、基礎、全程的個性化醫療衛生服務。
“雙向轉診”模式不斷深化。全區1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與省、市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簽訂了“雙向轉診”協議,上級醫院定期派專家到社區坐診及指導工作,使居民在社區就能享受到上級醫院專家的服務,中心重癥、難癥病人通過“綠色通道”及時上轉上級醫院,基本形成了“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醫療服務新模式。具有成華特色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雙向轉診”模式不但得到了國務院醫改辦調研組的充分肯定,還在全市衛生系統內進行了經驗推廣。
國家重點監測疾病在成華社區服務中心中率先在全國實現了跟蹤管理。例如,全區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納入三級結核病防治網絡,負責對轄區內結核病患者的追蹤管理,社區結防醫生定期對肺結核患者進行督導訪視,并對涂陽病人密切接觸者等重點人群進行篩查。全區結核病人追蹤率100%,總體到位率97.1%。2013年,成華區成功創建四川省結核病綜合防治示范區。
再如,成華區在全國率先建立了社區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將大眾健康教育、高危人群干預與外展宣傳、感染者及病人隨訪管理等工作下沉到社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組建了艾滋病防治工作組,加強人員能力培訓,人員培訓覆蓋率達100%。
中醫的非藥物療法有針刺(體針、頭針、腕踝針、腹針、皮三針、眼針等)、艾灸、拔罐(留罐、閃罐、走罐、藥罐等)、刮痧、耳針、推拿按摩、刺絡放血等,這些療法都是建立在經絡腧穴理論基礎之上。中醫認為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共同病理機制都是臟腑、經絡功能的失衡導致的,通過針刺、艾灸等療法刺激相應的穴位,就會對經絡、臟腑的功能起到調節作用,從而發揮治療作用。
針刺、艾灸、刮痧等中醫療法在理論研究和臨床應用上都已經非常成熟了,這一點在古典醫籍和現代研究早已得到很好的證實。
下面就針灸科的一些常見病舉例說明:中風后遺癥:這個時期的治療主要是在社區進行。針刺方法是先針刺頭針,然后做肢體的按摩和功能鍛煉,再做體針和艾灸,最后是拔罐,這些療法的綜合利用,往往能起到非常好的療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致殘率。而三甲醫院,由于分科太細,患者要做綜合治療往往要到不同的科室,增大了患者的就醫難度。
高血壓: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多發病、常見病,而且其發病日趨年輕化,一旦確診,在調護不好的情況下基本上就是終身服藥,由于藥物的耐受性導致藥量越來越大,種類越用越多,不僅加重患者和國家的醫藥開支,而且給患者產生很多不良反應。中醫療法對高血壓有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常用的方法有耳穴貼豆、耳尖放血、體針、刮痧、拔罐等,合理地使用這些技術不僅能夠穩定血壓,減少患者的藥量,而且在高血壓急救時能安全平穩降壓,即刻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
睡眠障礙:這個病的治療可以采用針刺、背俞穴走罐、耳穴貼豆等方法,療效確切,安全、便捷、價廉,無毒副作用,可以從根本上調整患者的體質狀態,從而改善睡眠質量,避免了患者長期服用安眠藥的不良反應。
痛經:原發性痛經的機制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主要由于血漿中前列腺素增加,致子宮平滑肌收縮并造成缺血而引起的。非甾體類消炎藥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可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是治療原發性痛經的一線藥,但由于胃腸道反應、皮疹、頭痛等及較少見的消化道出血和腎毒性等副作用,而不能被大多數患者所接受。中醫療法主要有針刺、艾灸、耳穴貼豆、拔罐等,療效好,深受患者認可。尤其是艾灸療法全、有效、便捷、無痛,現代研究證明艾灸時產生的近紅外輻射穿透力較強,是一種良性治療因子,作用于腧穴,不僅影響腧穴表層,還可深入體內,影響經氣、臟腑乃至全身,發揮整體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