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社區治理的困境及對策范文

社區治理的困境及對策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社區治理的困境及對策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社區治理的困境及對策

第1篇

韓國社會保障體系和福利治理

城市養老院老年人自殺意念初探

婚姻中的賤農主義與城市拜物教

特殊民族的貧困治理何以可能

農村老年人社會形象的自我認知

韓國社會福利法人的組織特性研究

社會工作本科培養模式的本土化構建

社會治理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鄭杭生教授對中國社會學發展的四大貢獻

創新社會治理與實現和諧善治的“中山經驗”

邊疆多民族地區基層社會服務機制創新研究

社區治理視野下民辦社會工作機構的社會創新

中國土地制度:農民工與工業化、城市化

統治治理自治:國家與社會關系視角

單位共同體變遷與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重建

論殘障兒童家庭支持利政策與服務體系建設

政府主導型殯葬改革與厝棺土葬傳統的變遷

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宗族變遷與慈善復興

民辦非企業單位發展困境的核心問題及其應對

體弱老人虛弱程度與其親屬照顧者精神健康的關系

時空社會學:中國社會發展研究的新視角

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民工犯罪時空結構探析

貧困兒童的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農民工培訓政策:一個分析框架與頂層設計

權威的構成:鄉村治理秩序的古與今

社會組織管理制度規范性變遷的影響因素

項目下鄉與基層環境治理——桂西M鎮個案研究

農村集體土地征收的社會工作介入研究

社會倡導視角下社區公民利益表達機制研究

經濟特區社會組織發展創新:探索、問題與對策

社區養老服務的供需失衡問題及對策研究

韓國跨國婚姻家庭生育及養育支援政策研究

論當前我國社會建設的實質內容及若干關鍵問題

福利體制研究中的二維視角——評艾斯平·安德森

我國城鄉居民的環境友好行為及其綜合影響機制分析

學貫中西,聯系實際——對鄭杭生老師的追思和悼念

紅十字會應急救護培訓聯動管理的定位、邊界與模式

社區工作與社會治理創新——對S市M社區的個案研究

中國農村居民社會福利意識研究——基于北京市的抽樣調查

臺灣社區型社會企業之資源連接與社會影響:兼論其可持續性發展

社會學如何培養專業人才——懷念作為教育家的鄭杭生先生

倡導理論自覺,研究中國問題——鄭杭生教授對中國社會學的貢獻

始終保持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鄭杭生先生的精神遺產與人格風范

追求至善之境——鄭杭生先生后期學術事業與基金會事業的二三事

從“一體化”向“良性互動”發展:治理結構中的國家與社會關系演變

韓國社會服務供給體系的發展:社會經濟模式的理論背景和政策意義

社會工作介入社區矯正機制的研究——基于天津實踐經驗的分析

第2篇

的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探析

單簧管音色的教學重點及常見問題

論國際法上的歷史性權利及其地位

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

民辦高校學生學習權的調查研究

民辦高校輔導員班級管理現狀與對策

需要層次理論在高校后勤員工管理中的應用

團體心理訓練對提高師范生職業成熟度的實驗研究

機械手臂結合精密檢測平臺與云端服務器的應用

中國城鄉二元結構分析:從歷史到現實

從《禮記·禮運》篇看先秦儒家社會和諧的構想

法治背景下利益衡量體系的解析與重構

淺議離婚損害賠償制度

民辦高校校風、教風、學風建設的幾點思考

普通高校通識教育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基于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學業發展性評價體系的構建

情景教學法在高校日語二外教學中的應用

談教師如何有效應用思維導圖促進教學

從大學英語教學角度看慕課

泉州市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的實證分析

一類平方保持的修正SMK算子

失地農民社區治理特殊性、困境及對策研究

7-ELEVEn便利店服務品質與購買意愿關系研究

福建經濟轉型期“技工荒”問題研究芻議

從車輛管理看社區居委會在社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人口年齡結構對福建省社會消費的影響分析

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節目核心競爭力探析

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踐行十精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

梨園戲旦角舞蹈表演的藝術形態與文化價值研究

惠安女服飾所折射出的社會性別差異問題

民辦高校大學生英語四級寫作問題、成因及對策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辦學定位問題及應對

社會變遷對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輔導的挑戰及反思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驗式教學實踐探索

信息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職業化發展存在問題及對策思考

“城中村”社區改造中存在的困境與對策分析——以龍巖市S社區為例

城鎮化背景下泉州地區失地農民養老模式初探

提升城市人口、人才吸引力的路徑探索——以泉州市為例

閩南企業外貿人才需求與商務英語專業本科生培養

仰恩大學非法學專業經濟法課程教學的問題反思及解決路徑

民辦高校《西方經濟學》雙語教學模式探討

論文學翻譯中譯者的主體性——從哲學闡釋學角度分析

基于內容分析法的行政助理職位任職資格分析——以海峽西岸經濟區為例

地方本科高校構建復合應用型金融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思考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考核改革與創新研究——以仰恩大學教學實踐為例

基于校企合作的廣告學專業實踐教學工作室制構建研究——以仰恩大學為例

第3篇

關鍵詞:社區服務;社會組織;困境;對策

中圖分類號:D632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供給的困境及對策分析――以重慶渝北區為例

收錄日期:2016年6月20日

一、渝北區社會組織發展現狀

隨著社會組織的不斷發展和壯大,渝北區通過政策體制建設和項目支持等方式激活社會組織的活力。截至2015年,全區共有社會組織396個,其中社會團體96個、民辦非企業單位300個,社會組織從業人員5,000多名。渝北區社會組織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發展速度遞增。隨著全區社會組織登記領域的不斷擴大,社會組織總體數量與日俱增。近幾年,渝北區社會組織已發展成一定規模,社會組織每年以10%左右的發展速度遞增。

(二)服務范圍拓寬。渝北區社會組織服務涵蓋經濟、社會、教育、文化、民政、科技、衛生等多個領域,幾乎囊括了社會經濟的各行行業、各個層次。社會組織的發展類型主要包括四類社團和七類民辦非企業單位,這些類型在數量上分布不均,其中以專業性社會團體、行業性社會團體、社會服務類和教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占多數,分別占總數的7.3%、9.6%、13.7%和37.2%。

(三)功能作用日趨凸顯。社會組織通過優化服務結構和創新服務方式,使得其在社會服務中的功能和作用進一步彰顯。社會組織在解決居民的社會問題和滿足居民的社會需求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以民辦非企業單位提供的學前教育、社會養老、社會救助、社區服務等基層社會服務尤為突出。

(四)社會認同度提升。經濟體制的轉變使得社會發展呈現多元化,居民對多元化和個性化的社會服務需求成為必然。為滿足居民普遍性和特殊性需求,政府通過項目、措施、政策等方式激發社會組織的活力,鼓勵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社會組織提供的社區服務具有導向性強和目的明確等特征,使得居民對其認同度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二、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供給的創新舉措

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供給的研究在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這種從“點-點”的推廣,仍缺少系統的經驗和統一的模式。在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供給模式中,廣東羅湖區、成都武侯區和山東濟南是國內較為典型的模式。

(一)廣東羅湖區――“活化賦權”社區治理法制化建設。羅湖區在社區管理上主要采取“居站分設、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絡”的模式,通過“服務清單”理清政府和社會組織的治理關系。為加大社會組織的參與力度,羅湖區專門成立社會組織服務網和網上辦事大廳,專為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提供便捷服務,使服務不再受時間和地域的限制。為進一步規范社會組織的行為,羅湖區在不斷深化社會組織改革的基礎上,推行降低社會組織登記準入“門檻”、“公益創投”、試行業主大會社會團體法人登記、社會組織退出等機制,使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供給行為日趨正常化。為保證評估的客觀性,羅湖區在社會組織評估中引入第三方參與評估。

(二)成都武侯區――“三社聯動”社會化參與機制。成都武侯區以社會化參與平臺和社會化服務平臺為依托,推行政社分開、理清職能邊界的治理模式。武侯社區注重打造專業品牌的社會組織,組建社會組織“孵化”工程,加大社會組織參與力度。在社會組織改革方面,武侯區在借鑒其他社區社會組織改革的基礎上,降低社會組織登記“門檻”、簡化社會組織登記流程,推行“三社聯動”機制。同時,武侯區通過專業“培育”計劃、基礎培訓、高校專業培訓和實踐培訓等方式培養專業社區服務人才。

(三)山東濟南――培育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以社區信息化平臺和社會組織服務平臺為依托,山東濟南推行“四社聯動”的社區治理機制,開展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的長效機制。社區通過理清各部門服務清單來理清政社權責。在社會組織培育方面,社區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一業多會”模式并建立社會組織創業園和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在社會組織改革方面,實行個別社會組織直接登記、下放登記權限、降低登記門檻、簡化登記程序等方式降低社會組織準入“門檻”;在專業人才培訓方面,社區注重培育和發現典型,建立社會組織激勵機制和社會組織負責人輪訓制度,以此彌補社會組織服務人員專業化缺失。除此之外,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的模式還有很多代表性的做法,如遼寧大連市西崗區的“365”社區工作體系、上海市楊浦區的“社區睦鄰中心”社會化運作方式和湖北省武漢市的“三社協作”助推社區多元治理等。

三、渝北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供給面臨的困境

全方位、多樣化的社區服務離不開社會組織參與,然而渝北區社會組織在參與社區服務方面仍面臨著諸多困境,這嚴重阻礙了社會組織功能和作用的發揮。

(一)社會組織準入制度有待優化。隨著社區居民需求的多樣化,社會組織在滿足居民需求、協助社區管理和提供專業服務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因此,社會組織準入“門檻”需要不斷降低。但是,目前渝北區社會組織僅僅放寬了行業協會(商業)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這四類社會組織的準入制度,對其他類型的社會組織還未完全放開,為拓寬社會組織的服務領域,渝北區在此方面較羅湖社區和山東濟南區來說還有待優化。

(二)社會組織結構發展有待均衡。社會組織結構的均衡發展能促進政府、社區、居民的靈活互動,有利于社區資源的有效整合。渝北區社會組織結構的發展不平衡主要表現在社區間發展不平衡、社會組織服務對象不均衡和社會組織功能性結構不平衡三個方面。地域間發展不平衡與社區成立時間長短、人口規模、物資設備以及公民社會發展等情況有一定關系,如渝北區中的兩個社區由于地理位置、人口構成、資金來源、政府扶持力度等方面的不同,致使兩個社區的社會組織在發展程度、社區服務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此外,就社會組織服務對象來說,渝北區社會組織服務的對象主要以“老、少”兩種服務對象為主,“老”主要以空巢老人、失獨老人、高齡老人、失能老人為主;“少”主要以留守兒童、農民工子女、單親子女、問題突出性少年為主,由此可以看出,渝北區社會組織對其他群體服務的關注度不夠。最后從社會組織功能性結構上看,渝北區社會組織提供的社區服務涵蓋的領域雖較以前有所拓寬,但服務內容不夠豐富。就目前來看,渝北區社會組織主要以教育類、衛生類、文化類、體育類服務的組織居多,而在行政管理、科技創新等服務方面的組織較少。

(三)社會組織評估體系不健全。渝北區社會組織評估以重慶市社會組織評估委員會和重慶市社會組織評估復核委員會兩大委員會為依托,以《社會組織評估管理辦法》和《渝北區全區性社會組織評估實施辦法》為依據,由區民政局、區科協和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10個單位組成的社會組織評估審評會每年定期對社會組織進行考核評估。總體上看,渝北區還未形成完整的社會組織評估體系。一是缺乏獨立的、專業的第三方評估。渝北區主要采取單位組成的方式對社會組織進行評估,而這樣的評估團在評估上難免會缺乏獨立的判斷機制和專業化的知識體系,難以對社會組織和社區提出針對性的評估意見和指導建議。同時,由于人力和精力的匱乏,渝北區將部分規模較小、發展不成熟的社會組織交由一些委托單位臨時組建的評估小組承擔評估,這使得評估過程和結果有失規范和公正;二是評估缺乏全面性和權威性。渝北區對社會組織的評估以每年規定時間召開的年終評估為主,在評估流程上未將平時評估和中期評估相結合。同時,渝北區對社會組織的評估方式主要限于評審團評估,缺乏外部評估和社會組織自身評估。此外,渝北區沒有制定明確的政策和制度對評估主體的合法性進行保障,這大大降低了評估主體在評估過程中的權威性。

四、完善渝北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供給的對策

化解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供給的困境,對于推進社會組織發展、提高社區公共服務質量有著巨大的積極作用。針對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供給中的困境,應采取以下對策:

(一)整合組織力量,滿足居民需求。單一的社會組織在社區中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社會組織的服務能力,改革社會組織的準入制度、降低“門檻”是解決社會組織進入社區的必經之路。在相應法律允許的條件下,減少行政審批程序、實現“公益創投”項目降低社會組織準入“門檻”等改革措施,以此加大社會組織參與力度,并借助社會力量提升社會服務水平。除社區外部力量引入外,社區還應整合社區資源,調動社區中居民自治組織參與社會治理,使社會組織和居民自治組織緊密結合、相互協作,發揮其共同治理、共同作用的合力,進而滿足居民多樣化和個性化的社會需求。

(二)加快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促使社會組織均衡發展。隨著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居民對社區服務的期待越來越高,對多樣化和個性化服務的要求也不斷提升。根據居民服務需求強烈程度的不同,通過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培育類型各異的社會組織,以滿足居民的不同需求。一是政策扶持體系。圍繞各個社會組織所申請的項目開展孵化,對社區已有的社會組織提供戰略規劃、財務管理、信息管理、志愿者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在內的建設服務,實行有利于社會組織發展的人才政策、財政政策、稅收政策、評價與考核政策,降低準入門檻,規范孵化運作機制,使社會組織服務領域日益豐富;二是加強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根據社會組織的需求,組建具有豐富理論和實踐經驗的高素質專業性孵化隊伍,為已參與社區服務供給的社會組織提供治理支持。在人才引進方面,制定人才優惠政策,創造良好的人才環境,發揮區域內高等院校的引領作用,建成一個集理論研究、培育扶持、實踐基地為一體的社會組織孵化基地,使之能真正成為社會組織發展的搖籃。

(三)完善社會組織評估體系。首先,保證評估的獨立性。渝北區在現有評估基礎上,需積極引入第三方評估,使其與利益相關者劃分界線,建立專業化的社區評估團隊,開展獨立的評估工作;其次,保證評估的全面性。對社會組織的評估要以結果為導向的評估和以過程為導向的評估相結合,甚至要以過程評估為主,強化評估的監督作用。除此之外,社會組織既要關注終期評估也要關注平時評估;再次,保證評估的權威性。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的評估程序和評估信息共享機制,確保評估工作真實、客觀、公正。完善的社會組織評估體系需要建立相應的制度規范,注重評估標準的客觀性,以此明確并規范評估行為;最后,社區居民應納入到評估系統中。社區居民是社會組織提供服務的直接接受者和感知者,社會組織在居民評估的基礎上提供居民最關心、最迫切需要的社會服務。拓寬居民參與社會組織評估的途徑,接納吸收多方面信息,將居民評估視為對組織評估的最后防線,實現其對整體評估的有效監督與有益反饋。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名.社會組織與社會治理[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6.

[2]吳素雄,陳字,吳艷.社區社會組織提供公共服務的治理邏輯與結構[J].中國行政管理,2015.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欧美人与动欧交视频| 女人被狂c躁到高潮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伊人麻豆| 正在播放黑人巨大视频|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韩国亚洲伊人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尤物在线影院点击进入|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水蜜桃| 樱花草视频www| 啊~嗯~轻点~啊~用力村妇| 日本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超碰人人爽人人做|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大香大香|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人|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极品丝袜乱系列目录全集| 亚洲精品福利网泷泽萝拉| 精品香蕉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一 | 黄又色又污又爽又高潮动态图| 在厨房被强行侵犯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波多野结衣456| 公和我乱做好爽添厨房中文字幕| 韩国无遮挡羞羞漫画| 国产精品2020在线看亚瑟|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好日子在线观看视频大全免费| 丰满老熟妇好大bbbbb|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大全1| 亚洲男人天堂2017|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国产igao为爱做激情| 韩国中文字幕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