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中學教育研究范文

中學教育研究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中學教育研究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中學教育研究

第1篇

【摘要】當前,在高中化學教育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并將綠色化學教育內容融入到化學教學中已經成為化學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這就要求化學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強化綠色化學教育意識,突出綠色化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在分析中學綠色化學教育目標的基礎上,對中學化學教育中有效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途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 高中;化學教學;綠色化學;化學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5)12-0039-02

一、中學綠色化學教育目標

綠色化學是用現代化學和化工生產技術,消除或減少對人類健康、生態環境有毒的原料、催化劑、試劑和溶劑的使用,不生產有毒有害產物、副產物和廢物的一門新興學科,其宗旨是實現有害物質零排放,從源頭上防止污染、保護環境。對于中學化學教育而言,綠色化學教育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教育目標具體包括以下方面:

1.知識與技能。理解綠色化學概念、原則,了解綠色化學誕生與發展,認識生產生活中的綠色化學現象;學習綠色化學的研究方法,掌握化學實驗基礎知識與技能,能夠完成簡單的綠色化學實驗;理解綠色化學與其他科學之間的聯系,能夠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解決綠色化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在探究綠色化學問題的過程中,理解綠色化學意義,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增強科學探究能力;掌握獲取、加工綠色化學信息的方法,能夠提出具有探究價值的綠色化學問題,提高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綠色化學知識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習綠色化學的興趣,激發參與綠色化學宣傳與科技活動的熱情,感受綠色化學與自然、社會之間的和諧發展關系;增強將綠色化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的意識,能夠合理判斷與綠色化學有關的社會和生活問題;關注與綠色化學密切相關的熱點問題,樹立綠色意識和可持續發展觀念,主動承擔起學習綠色化學的責任,強化保護環境和造福后代的使命感。

二、中學化學教育中有效開展綠色化學教育的途徑

1.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是滲透綠色化學教育的主渠道,教師要積極創造綠色化學教學條件,構建綠色化學知識體系,不斷充實化學課本內容,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在介紹化學史時,教師可從正反兩方面滲透綠色化學思想教育。講解放射性元素時,教師要對居里夫婦的精神及堅決反戰的人格表示欽佩,但也要就海灣戰爭中使用貧鈾彈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提出批評。介紹環境問題時,教師可著重于介紹20世紀發生的公害事件,指明工業及傳統化學是造成公害的主要原因,使學生明確綠色化學是解決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通過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教育,激發起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不斷強化學生的環保意識、綠色意識。

2.在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應最大限度地實現實驗的綠色化,引導學生樹立綠色化學思想和環境保護意識,具體教學策略如下:

(1)改進化學實驗。首先,采用無毒原料、溶劑、催化劑進行化學實驗。例如,做完銀鏡反應后,可將清洗試管的硝酸替換為三氯化鐵溶液,避免產生二氧化氮有害氣體;在萃取碘單質實驗中,可將四氯化碳替換為二氯甲烷作為萃取劑,消除刺激性氣味,保證室內空氣質量;在乙烯的制備實驗中,可將硫酸替換為氧化鋁作為催化劑,避免濃硫酸造成污染;其次,優化化學實驗方法。又如,在海帶碘元素的檢驗實驗中,可將灼燒提取法改進為煮沸提取法,簡化實驗操作程序,縮短實驗時間,減少因灼燒造成的室內空氣污染;再次,改進化學實驗裝置。再如,利用密閉的裝置減少實驗敞開操作,可將注射器作為密閉的反應容器,進行銅和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二氧化硫制備與性質等實驗,將污染物消除在密閉裝置內。

(2)開展微型化學實驗。在高中化學實驗中,可在保證實驗教學效果的前提下進行微型化學實驗,以達到降低實驗成本、提高環保效益的目的。微型化學實驗多采用點滴板、小試管、井穴板、多用滴管等微型化儀器,使用最小化的試劑用量,一般液體用量不超過1mL,甚至一些現象明顯的定性實驗可在試紙或濾紙上完成,如碘顯色反應、溴水褪色、苯酚的檢驗、驗證鹽類溶液酸堿性等實驗。

(3)“三廢”的綠色化處理。在高中化學實驗中,要及時對必須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學品和生成的污染物進行綠色化處理,從源頭處控制“三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在廢氣處理過程中,可采用封閉的實驗操作方法,減少有害廢氣的產生量,并對廢氣進行有效處理或用氣囊收集。在廢液處理中,可利用中和反應處理含酸堿的廢液,使溶液pH值達到6.5~8.5之后再排放;也可用碳酸鹽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等方法沉淀、分離含有重金屬離子的廢液。在廢渣處理中,可回收一些化學實驗中剩余或產生的金屬進行再利用,如銅與硝酸反應剩余的銅片、銀鏡反應生成的銀等。對于不能綜合利用的固體生成物則要進行無毒化處理。

(4)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在高中化學實驗中,教師可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技術輔助實驗教學,尤其對于危險系數大、污染嚴重的實驗而言,可通過電腦模擬、實驗錄像等對實驗過程進行演示,實現廢棄物的“零排放”。同時,教師也可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模擬錯誤的實驗操作,將不良的實驗后果形象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認清實驗操作不規范帶來的嚴重后果,以及實驗室“三廢”對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加深學生對綠色化學的認識。

3.在課外實踐中滲透綠色化學教育。在高中化學教育中,教師要積極組織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和感知傳統化學對環境造成的嚴重危害,認清利用化學手段進行末端污染治理的局限性,引導學生關注綠色化學,理解綠色化學的重要意義。教師可根據化學教學內容,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如實地調查、環保知識競賽、探究性學習、文獻研究等。在實地調查中,教師可帶領學生參觀污水處理廠、化工廠、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生態農業示范區等,對當地水資源、空氣質量、環境污染情況進行調查;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可開設相關課題,組織學生進行課題研究,如研究生物催化劑的優點、研究高效低毒農藥等,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達到課題研究的預設目標;在文獻研究中,既可讓學生利用圖書館館藏資源和互聯網資源,收集有關綠色化學和環境保護的文獻資料,也可邀請有關專家學者來校進行講座,使學生獲取最新的科研信息。通過開展多樣化的課外實踐活動,促使學生更加關注綠色化學,能夠運用已學的化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總而言之,隨著綠色化學理念在高中化學課程標準中的滲透,綠色化學教育已經成為高中化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化學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強化綠色化學意識,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綠色化學理論,最大限度地實現化學實驗綠色化,并積極組織課外綠色化學實踐活動,從而確保高中綠色化學教育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李磊.高中新課標背景下的綠色化學教育[J].成功(教育),2010,(12).

[2]林日軒.關于中學化學教育中綠色化學教育的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2,(7).

[3]蔡佳利,陳紅,陳朝暉.樹立綠色化學理念 改革化學實驗教學[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0).

第2篇

德國實行小學4年,中學8年的義務教育,小學4年級后開始分流,學業成績,分別進入主科中學、實用中學、文理中學學習。以巴登符登堡州為例,該州主科中學有15萬學生,以培養有一定操作技能的工人為教育目標;該州實用中學有23萬學生,一部分學生實行“雙元制”教育,一部分學生實行文理教育;該州文理中學有31萬學生,以培養具有研究和創造能力的大學生為教育目標,實行全面化教育。

二、“雙元制”職業教育

德國實行“雙元制”職業教育,學生初中畢業15歲,獲得2個通知書:一個是企業學徒通知書,一個是職業技術學校錄取通知書,二者缺一不可。學生一半時間在企業固定學徒,每月發給學生學徒工資500~600歐元,三年后,學生已熟練掌握設備操作技術,熟悉企業內部管理制度與文化,快速轉為正式工人,月工資上漲為1500歐元;另一半時間則在職業技術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專業技術知識,了解所學技術的動態與發展,了解國內外最新最先進設備。學生必須獲得企業學徒畢業證和職業技術學校畢業證,方可被認定職業技術從業資格,方可合法地正式就業。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為德國在二戰的廢墟上崛起,成為世界經濟與技術強國提供了可靠的人才資源保障。

三、比薩考試與教育反思

比薩考試縮寫PISA,是2000年由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發起的一項對各國中學生基礎能力的測試,目的是測試各國教育系統的效率與質量。德國于2003年加入比薩考試,結果是德國中學生的成績列各國倒數行列,這次考試結果,在全德上下引起了巨大反響,引發了對德國教育的討論與反思,得出的原因認為有三:(1)社會對教育的認可程度、投入程度、非物質關注程度不夠;(2)對學科價值重視程度嚴重偏頗,如重數學,對其它自然科學不重視;(3)教學實施中缺乏質量的區別,德國從來就沒有教學質量的評比。為此,德國開始實行一些教育改革,主要的措施有:①增加幼兒園的學前教育職能,開設語言類教學;②幼兒入小學進行語言類測試,達到標準方可入學,未達到標準的孩子入小學預科班;③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與合作,超常能力的孩子提前入小學;④培養學生對讀書的興趣,對圖書館的興趣;⑤實行公益性廣告宣傳,鼓勵保持讀書的好習慣;⑥擴展中小學教育時間,實行全日制中小學教育;⑦學校的教育時間擴展得到社會的廣泛響應;⑧2006年引入全國學標準,第一次出現了全國統一的教學規范;⑨教育質量研究機構議定質量標準,開發了一系列題目,對學校質量進行抽樣調查;⑩對數學教學進行實踐性改進,結合日常生活引入應用題;⑾進行一系列教育理論研究,研究教師、學生、設施、環境與教學質量的關系;⑿建立選修模塊,學生的興趣模塊可以加深;⒀進行精英教育試驗。

四、中學教師培養模式

德國中學教師培養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綜合大學培養文理中學師資;一是師范大學培養小學、實用中學、主科中學師資。綜合大學的教育專業學生,要接受全面系統的專業學習,主修2門專業,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掌握一套傳授給學生自主尋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方法。正常的大學教育專業要學五年,畢業參加國家第一次教師資格考試,然后進入為期一年半的實習,完成實習后參加第二次國家教師資格考試通過,獲得文理中學終身教師資格,獲得國家公務員身份,成為文理中學正式教師。小學、實用中學、主科中學的師資由師范大學培養,以傳授知識的技巧與方法為主修課程,同時嚴格研究現行教科書的內容,期間定期到中小學實習,畢業后自主謀業,無國家公務員身份。

五、學歷與就業

德國只有中學畢業才有文憑與學歷的概念。從小學一年級開始起算,主科中學9年級畢業,實用中學10年級畢業,文理中學12或13年級畢業。中學畢業后,學生面臨選擇與被選擇,如奧迪汽車廠,今年招聘機電一體化學徒工13名,報名者1630名。隨著著汽車業的發展,對機電一體化學徒工的要求與傳統機電維修工已完全不一樣了,招聘的篩選非常嚴格。為了培養學生適應就業的新要求,一些高等院校廢除了本碩連讀,實行本碩分開。德國高中畢業生進入大學,本科學士讀3年,碩士1~2年,之后可在任何時間進入博士學習,3年獲博士學位。海得堡大學學生學位必須是雙學位,學士專業180個學分,碩士專業120個學分,一個學分的價值相當于30個課時工作量。在德國,大部分中學生都愿意去大學學習,為了體驗大學的生活方式與大學文化。現在實行本、碩分開后,教育專業畢業生產就有本科生和碩士生,學歷不同,工資薪酬也不一樣。德國以往的本碩連讀碩士工程師,在歐洲是很有名的。本碩分開后,很多企業不吸收本、碩分開后的畢業生。

六、文理中學教師工資保障

德國文理中學教師待遇比較好,教師有一定的職業優越感。第一,他們獲得了公務員身份,工資統一由州政府負擔;第二,他們的工資收入水平比較高。教育專業碩士畢業生進入文理中學擔任教師,稅后起步工資為2300歐元/月,不需要交保險,工資標準全國統一,只有隨工作年限增加而增資,而無工作地域之分。文理中學教師職業穩定,收入穩定,退休金高,假期時間長,是一種理想的職業。相比之下,小學校長因為非公務員身份,月資也就是2300歐元,還要交稅交保險。小學教師起步工資就更低,隨年齡增長才能達到月工資2300歐元。通過這次研修與考察,我們感受到了德國教育體制的先進性與發達程度。德國“雙元制”職業技術教育的實效性,教育的法律保障體系,教育管理系統的完備與民主,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與創造性,教育經費的保障體系等,都值得我國學習與借鑒。同時,也有以下的思考,需要引起我們重視,避免盲目照搬。

思考一:學生在小學4年級后第一次分流,分別進入主科中學、實用中學、文理中學就讀,年齡小,一分定終身,是一種明顯的等級教育,與當今世界提倡的公平教育相背。很多教育專家質疑德國的這種分流教育。

思考二:德國中學老師的教學質量好壞對其收入無任何影響,教師沒有我國的職稱晉升,工資隨年齡增長而上漲。這樣導致教師缺乏專業成長與發展的動力,嚴重影響師資整體水平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專家認為,德國中學教師的職業態度是導致比薩考試成績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3篇

關鍵詞:城市中學生;閑暇生活;閑暇時間;閑暇教育

閑暇教育的提出是以閑暇時間的日益增多為前提的,大量的閑暇時間,為人們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了可能性。我國中學生(特別是城市的中學生)的閑暇時間日益增多已成為現實,加強中學生的閑暇教育,既是適應國際教育環境的需要,也與閑暇教育的性質相適應。

一、中學生閑暇教育的含義

對中學生而言,閑暇教育就是指引導中學生如何利用閑暇時間的教育活動,它的主體是中學生,讓中學生樹立科學的閑暇價值觀,傳授中學生利用閑暇時間的技能,使其對閑暇時間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度過快樂和有意義的閑暇生活,提高綜合素質,從而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城市中學生閑暇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筆者選擇GG市某中學的300名中學生進行調查。對這所中學的初一至高三的每個年級各發放50份問卷,總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95份,有效問卷285份,有效率為96.6%。筆者還通過對這所學校的20名學生家長和20名教師進行訪談,歸納出當今城市中部分中學生的閑暇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

(一)城市中學生閑暇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1.部分城市中學生閑暇教育存在虛假性

調查表明,在周一至周五GG市中學生平均每天擁有的閑暇時間情況中有60%的中學生有2個小時以上的閑暇時間。但是部分城市中學生的閑暇教育沒有完全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施。調查表明,部分城市中學生的閑暇生活的內容比較單調,多數是在課程學習、看課外書、上網或者看電視中度過,沒有完全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施。同時,部分城市中學生的閑暇生活沒有計劃,閑暇時間被課業所侵占,使閑暇教育的功能已被升學、加分代替。這就體現了部分城市中學生閑暇教育的虛假性。

2.部分城市中學生閑暇教育存在膚淺化

部分城市中學生僅把閑暇看作是一種單純的娛樂活動,不懂得選擇閑暇方式。隨著閑暇時間的增多,以及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閑暇場所的增多,使得部分城市中學生對選擇閑暇生活的方式產生迷惘。部分城市中學生的閑暇方式的增多和閑暇技能的缺乏之間的矛盾,使許多中學生僅把閑暇活動看作是一種單純的娛樂活動。

3.部分城市中學生閑暇教育存在強迫性

在對GG市中學生的調查中發現,中學生的閑暇時間主要由父母安排。父母安排的閑暇活動中課程學習或看課外書的占55%,體育鍛煉的約占10.1%,參加各種培訓班的約占20.1%,上網或看電視的約占6.5%,外出的約占5.3%,其他的約占3%。同時大部分城市中學生認為父母安排的閑暇活動不是自己喜歡的,認為對于城市中學生自己的閑暇時間,父母應該采取適當干涉的態度。

(二)城市中學生閑暇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

1.部分學校缺乏對閑暇教育的重視

現行的考試制度使學校很難開展完全真正意義上的閑暇教育。在調查中發現,約39.3%的城市中學生認為所在學校比較不重視學生的閑暇教育,約41.1%的城市中學生認為所在學校不重視學生的閑暇教育,約17.9%的城市中學生認為所在學校比較重視學生的閑暇教育,只有約1.7%的城市中學生認為所在學校很重視學生的閑暇教育。這就說明了閑暇教育在部分學校中的虛假。

2.部分父母的閑暇教育觀念淡薄,忽視對孩子的閑暇教育

部分父母的閑暇教育觀念淡薄,忽視對孩子的閑暇教育,也是導致城市中學生閑暇教育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對部分城市中學生的家長進行訪談中發現,有95%的家長表示不知道閑暇教育,僅有5%的家長表示聽說過閑暇教育。許多父母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都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所以父母關注的主要是孩子的學習,很少會花費精力和時間在閑暇生活上。同時父母又大多數是雙職工,平時為了工作很少能夠關注到對孩子的閑暇教育。

3.城市環境中消極因素的影響

人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的,人的繁衍生息與外界環境發生著密切的聯系,關于人與環境關系基本觀點所得出的一個結論是“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生活質量的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為人們提供閑暇活動的場所越來越多。如果城市中學生涉獵的信息中存在過多的消極因素,則會影響城市中學生的價值取向,不利于城市中學生的健康成長。

4.部分城市中學生的閑暇意識低

對GG市中學生的調查表明,部分城市中學生的閑暇教育意識低,閑暇知識缺乏,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閑暇時間。在調查中發現有56%的城市中學生沒有聽說過閑暇教育,28%的城市中學生聽說過閑暇教育但對其不是很清楚,12%的城市中學生對閑暇教育了解一點點,僅有4%的城市中學生非常了解閑暇教育,他們普遍認為閑暇活動就是單純的娛樂活動。這表明部分城市中學生的閑暇意識淡薄。但是在調查中發現約89.4%的城市中學生認為閑暇活動可以使自己身心得到放松和開拓視野,約2.1%的城市中學生認為閑暇活動可以幫助他們消化課堂知識,認為閑暇活動對自己沒有作用或者其他的只有8.5%,說明他們充分肯定閑暇活動的積極作用。

三、解決城市中學生閑暇教育存在問題的措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图综合网| 国产麻豆成91| 亚洲人成图片小说网站| 色婷婷在线视频| 国外免费直播性xxxx18|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亚| 深夜的贵妇无删减版在线播放| 国产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bbbbbbbw日本|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露脸自拍[62p]|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久久9精品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印度精品性hd高清| 天天影视色香欲性综合网网站| 小草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青草免费91观看| 特级全黄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真实调教奇优影院在线观看 | 999国产精品| 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 亚洲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香港三级| 国产成人免费福利网站| 99re热久久这里只有精品首页| 放荡的欲乱合集|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男生女生一起差差差带疼痛| 国产午夜福利短视频| 91chinese在线| 德国女人一级毛片免费| 久久精品青草社区| 欧美综合图片一区二区三区|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 |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视频| 国产大学生粉嫩无套流白浆|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成年性香蕉漫画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