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智慧旅游研究綜述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的提出,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河西走廊》的熱播,還有蘭新高鐵的開通等消息接踵而至的機遇面前,享有“絲綢之路精華段落”的河西走廊再一次被推向旅游時展的前沿。旅游業的發展推動著河西走廊昔日輝煌的重現,智慧景區的建設,智慧旅游的發展恰恰彌補了傳統旅游的片面引導,讓旅游者更近一步感受絲路文化,更形象生動的重塑河西走廊昔日的風貌。
(一)智慧旅游國外研究綜述
“智慧旅游”是在“智慧地球”的背景下產生的,2008年IBM公司總裁首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基于“智慧地球”的研究發展,國外學者對“智慧旅游”進行了淺層次的嘗試,大多數都是集中于各種進行“智慧旅游”的技術在旅游業中的一些應用,偏實踐型的成果比較多。比如:2005年美國科羅拉多州Steamboat滑雪場特意為旅游者配備的裝有RFID定位裝置的手腕帶反饋系統裝置,叫做Mountain Watch,實時監測游客位置、消費情況,提供滑雪路線等;2012年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推出了“標識都市”項目,利用二維碼采集城市相關信息,是一個基于智能手機應用的微電子旅游大全等。但是對于“智慧旅游”的概念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二)智慧旅游國內研究綜述
2010年國家旅游局局長邵琪偉在鎮江提出要用十年的時間實現我國旅游產業智慧化發展的目標,建設“智慧旅游”,這是國內第一次正式提出“智慧旅游”。根據CNKI搜索查閱的文獻來看,我國對于“智慧旅游”的研究是從2011年開始,但至今現有文獻中對于“智慧旅游”的概念仍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
2011年05月黃超,李云鵬在《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體系研究》中提到“智慧旅游”也被稱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借助便攜的上網終端,主動感知旅游資源、旅游經濟、旅游活動等方面的信息,達到及時、及時了解、安排和調整工作與計劃,從而實現對各類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和利用;2015年11月劉葉飆在《智慧旅游:概念界定與實踐發展》中提到“智慧旅游”是以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統以及移動互聯網為技術依托,通過信息通信技術與旅游要素的深度融合,為旅游管理部門、游客、旅游企業及目的地居民提供智慧旅游服務、智慧旅游營銷、智慧旅游管理等內容的一種新理念。
通過國內學者對于“智慧旅游”研究,不難看出我國對于“智慧旅游”的研究主要是從智慧旅游的概念、系統開發以及服務平臺建設進行的,偏理論型的成果較多。
二、河西走廊智慧旅游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一)河西走廊旅游業發展現狀
根據2015年甘肅省以及河西部分地級市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酒泉市、張掖市、武威市、嘉峪關市四個地級市全年接待游客總人數達到了4594.26萬人次,占到了全省總人數的29%,全年旅游收入占到了全省總旅游收入的31.2%。顯然,近幾年河西走廊旅游業的發展處于一個上升的階段。
(二)河西走廊智慧旅游發展現狀
1.以敦煌為首,發展智慧旅游。2014年起,甘肅省的智慧旅游建設正式啟動,并將敦煌確定為甘肅省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的試點城市,鳴沙山月牙泉景區為智慧旅游試點景區,敦煌成為甘肅智慧旅游的先驅者。
2.線上線下合作發展智慧旅游(以敦煌為例)。根據敦煌智慧旅游大數據的分析,截止2015年中旬敦煌旅游微博平臺粉絲量達到20.3萬人,敦煌旅游官網瀏覽量達32萬次,天貓旗艦店瀏覽量達29.5萬次。目前各平臺的瀏覽量依舊處于大幅度的增長趨勢。
3. 在絲綢之路歷史文化背景以及敦煌智慧旅游的帶領之下,河西走廊的智慧旅游在逐步發展,準確的說現在河西走廊的智慧旅游處于一個起始階段,因此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大量的企業借助智慧旅游來吸引游客,但部分企業內部缺乏必要的技術條件,各地之間的交通條件、各地區的科技技術與旅游的結合并不是很完善,再加上技術人員的缺乏、專業旅游從業人員的缺乏以及服務質量不高,無法滿足部分游客的需求。
(三)河西走廊智慧旅游問題分析
1.智慧旅游發展標準,管理制度不完善。近幾年,游客與導游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多,在進行智慧旅游活動中,沒有明確的管理規范,很難約束游客行為,不利于智慧旅游的建設和發展。
2.經濟基礎落后,信息技術的利用水平不高。智慧旅游的發展是則是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的,相比于“鎮江”發展的智慧旅游,河西走廊地處西北,在經濟、思想、網絡技術上還是落后于其他省份的,所以多媒體技術水平的高低影響了河西走廊智慧旅游的發展。
3.智慧旅游發展不均衡。比如,蘭新高鐵的全線開通帶動了張掖、嘉峪關、敦煌(酒泉)的旅游發展,目前張掖、敦煌的旅游業以及智慧旅游發展趨勢一片大好,金昌、武威的旅游業也在一步步發展,但是在敦煌、張掖兩地旅游業發展之下來看,還是處于相對落后的處境。這種不均衡的發展不利于河西走廊整體智慧旅游的發展。
4.景區內外智慧化程度不一致,重管理輕服務。也可以說是宣傳力度不夠,智慧形象不突出。部分景區內部的智能化設施建設全面,但是對外宣傳力度不夠大,不能做到景區內部設施、管理智能化與外部宣傳、服務智能化相結合,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智慧化,但是與真正意義上的智慧化還是有距離的,要在細節上服務游客,注重細節的智能化。
5.智慧旅游產品和服務缺乏創新。隨著智慧旅游產品種類的增加以及智慧旅游的普及,旅游產品逐漸出現了同一化、單一化的特點,模仿的產品越來越多,服務方式也趨于一致,隨著旅游的發展,如果智慧化程度停滯不前就會導致以前滿意的游客帶來視覺以及感覺上的疲勞,造成滿意度下降,失去部分游客。
三、河西走廊智慧旅游發展對策及建議
(一)明確智慧景區建設的標準,完善規章制度
建議相關政府部門出臺關于智慧景區建設標準、智慧旅游發展規范準則等法律文件,從多個方面對智慧旅游發展以及智慧景區建設提出要求,做出規范化、標準化的指導,為智慧旅游發展以及智慧景區建設提供理論上的依據,同時建立智慧旅游評價體系,來推進智慧旅游發展的進程。
(二)夯實智慧旅游基礎,充分利用現有的科學技術
(三)聯動發展智慧旅游,減少不平衡現象的出現
聯動發展實現互補互促、合理競爭,減少不平衡發展,張掖、敦煌、嘉峪關的旅游帶動金昌、武威的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實現共同發展。
(四)提升服務質量,注重游客體驗
注重游客體驗是智慧旅游發展以及智慧景區建設的核心,站在游客的角度為游客提供滿足其需求個性化服務,做到游客在游前、游中、游后都滿意的效果。
(五)創新智慧旅游產品和服務,提升游客滿意度
豐富旅游產品,創新旅游服務是智慧景區建設的重中之重,不僅可以提高游客滿意度、忠誠度還能發掘、吸引潛在的游客。
四、河西走廊智慧旅游發展前景分析
如今,河西走廊的生態環境是非常脆弱的,想憑借著工業和農業來發展、崛起已經是無法實現的,智慧旅游是一種全新的旅游概念,是當下信息時代的必然產物之一,所以智慧旅游今后在河西走廊上的發展會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信息化快速普及而逐步走向發展階段。要充分了解智慧旅游的發展目標、最終想要得到的結果才能確保智慧旅游在整個旅游市場起到積極應引導作用。
五、結論
【關鍵詞】智慧旅游;多平臺;WebGIS;三維
Study on Wisdom-tourism Platform Based on GIS
Song Daming1 Liu Xinlong1 Jianghongmei2
(1. Zhenjiang urban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institute, 2. Zhenjiang Urban Bureau of Land and Resources ,Zhenjiang, 212000)
Abstract: Based on GIS、Web、Database, Wisdom-tourism Platform combines Scenic propaganda and Scenic management and run them on the platform such as Web、PC、Mobile、Multimedia machine and so on. The article analyses platform requirements and gives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 system.
Key words: Wisdom-tourism; Multi-platform;WebGIS; Three-Dimension
1.引言
近年來,隨著中國旅游產業的高速發展,我國旅游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表現在景區規模不斷擴大,游客數量不斷增加等方面,旅游業已經成為我國拉動經濟增加、擴大就業渠道的重要服務產業之一。但隨之帶來的問題是,游客初到一個景區,受限于消息渠道,對景區景點及其周邊情形知之甚少,短期旅游時間難以獲取滿意的旅游體驗,而景區管理方缺乏對游客需求的了解,無法提供更優質的旅游服務。如何借助信息化技術,為游客提供便捷的吃、住、游、購服務,成為旅游管理人員日益關注的問題。
本文以鎮江市“智慧茶博園”旅游服務平臺建設為例,提出基于GIS的智慧旅游平臺設計與實現方案,通過互聯網、物聯網、云平臺、智能終端、三維景區等信息化手段,為游客游玩提供便利服務,為加快傳統旅游向智慧旅游轉型升級提供些經驗。
2.智慧旅游平臺總體設計
2.1 實現目標
“智慧茶博園”旅游服務平臺基于低空高分辨率航拍和無人機影像、精細三維模型和高真實感全景照片等數據基礎,結合三維建模、全景展示和增強現實等技術,在Web端、PC端、移動平臺和多媒體機等平臺上提供便捷、高效、自由、使用的旅游信息化服務,增強景區信息化與智慧程度,達到對景區的推廣和宣傳。
2.2總體技術路線
結合智慧旅游建設要求,制定了技術路線,如圖1所示
圖1 智慧旅游服務平臺技術路線
2.3系統網絡體系結構
智慧旅游平臺以物聯網為基礎,搭建通信運營商專線網絡方案,將中心應用服務器、備用服務器、客服中心建在茶博園,以互聯網或專線方式訪問系統平臺,網絡體系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網絡體系結構
2.4數據庫建設體系結構
智慧旅游服務平臺的數據庫主要包括4個數據庫: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POI信息數據庫、三維模型數據庫、全景數據庫。
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為平臺提供基本的道路、河流等空間信息,包括平面地圖、影像地圖、2.5維地圖。
POI信息數據庫包括景點、公共廁所、飯店,商店等地名地址信息,方便游客瀏覽、查詢使用。
三維模型數據庫為平臺提供三維實時交互數據,使游客在游玩之前體驗到模擬游覽,增強游客對景區的了解,方便游客確定游覽路線。
全景數據庫通過360度全景圖,真實地反映景點周圍環境,達到對現實的增強。
3.智慧旅游服務平臺功能
3.1景區門戶網站
智慧旅游服務平臺通過景區門戶網站,以音頻、視頻、文字、微博、論壇等多種形式,向游客立體地呈現景區優美的景色,在提高宣傳效果的同時,降低了景區推廣、運營成本。
3.2Web地圖門戶
Web地圖服務是系統的基礎功能,系統以Web地圖作為門戶向訪客提供GIS支持服務,訪客可以在圖上對感興趣的對象進行瀏覽查詢,并進行深入體驗。包括管理方、游客在內的所有訪客都是以Web地圖為入口進入系統,但系統會根據用戶的類型決定將要展示的圖層,例如面向管理方將顯示所有圖層,而面向游客只需顯示游客所關心的景點、酒店、餐飲場所等圖層。
3.3Web三維展示
智慧旅游平臺將制作的三維模型數據通過WebGL技術到互聯網上,游客通過鼠標操作進行漫游、縮放、鳥瞰景區全貌,模擬真實游覽路線,使游客對景區有一個相對準確的了解,并實現選擇好最佳的、或者最適合自身的游覽線路。憑借免插件Web的輕量、便攜和新穎的特點,提升擴散景區的宣傳效果。
3.4景區POI分布和信息查詢
智慧旅游平臺依據游客關注對象按照種類進行分類,分為景點、公共廁所、飯店、景區大巴停靠點、游客服務中心、商店等不同的類別,方便數據庫進行歸類統計、查詢和管理,并可在系統中快速可視化。
智慧旅游平臺提供三種查詢方式:精準查詢、模糊查詢、空間查詢。其中,模糊查詢按照景區POI種類進行查詢,空間查詢按照游客劃定的區域進行范圍查詢。通過查詢,游客能夠快速獲取POI的位置信息,展現查詢內容在景區的分布情況。點擊相關符號標記,可以快速查詢該POI的信息,包括名稱、詳細介紹、圖片以及全景圖片,獲得全方面的了解。
3.5游客檔案建立和管理
游客在智慧旅游平臺購買景區電子門票時,系統自動收集游客信息,包括游客年齡、性別、城市所在地。平臺根據游客檔案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按類統計,包括游客年齡信息統計、游客城市所在地信息統計,景區以此統計可以有針對性的改進景區服務質量,提高景區旅游收入。
3.6公共設施管理
智慧旅游平臺構建公共設施檔案,并進行管理,包括新建、刪除、修改和查詢公共設施檔案。公共設施分為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安全設施。基礎設施包括路燈、消防栓、窨井、垃圾箱、路標等;服務設施包括停車場;安全設施包括各類傳感器、監控探頭、緊急報警裝置等。
公共設施檔案的基本信息包括:設施名稱、空間位置、設施所屬類別(基礎、服務、安全)、設施類型(路燈、窨井、垃圾箱、監控探頭等)、投入使用時間、使用年限、維修負責人、負責人聯系方式等信息。
3.7日常事件管理
游客在景區游玩過程中遇到問題需要幫助時,只需要通過移動端編輯一個事件氣泡,管理者的系統界面中實時出現氣泡提示信息,并且該氣泡事件的顯示是基于位置,管理員可以及時調派距離游客最近的工作人員提供幫助。
結論
目前傳統粗放式的旅游景區管理和宣傳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信息化時代的發展,基于GIS的智慧旅游服務平臺可以提高景區管理部門管理、宣傳景區效率,使游客宏觀、全面地了解景區,節約游客獲取旅游資訊時間,降低景區管理、宣傳費用,智慧旅游將是未來旅游業重點發展領域。
參考文獻:
[1] 張廣海; 李華;中國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水平評價及空間格局演變; 旅游論壇[J];2012年02期:24-30
[2] 李萍; 許春曉;旅游體驗研究綜述;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J];2007年07期: 1-8
[3] 張洪; 張潔;旅游信息化建設研究綜述; 北方經貿[J];2011年10期:123-126
關鍵詞 智慧旅游 智慧化客流管控 建設智慧旅游城市
我國研究智慧旅游問題的時間較短,但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旅游支出在國民支出中占據的比例越來越大,學者們對智慧旅游的關注大大提升。總體來說,在對智慧旅游進行研究的這幾年時間里,國內的學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國內的智慧旅游研究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尤其缺乏對于旅游旺季景區擁堵現象的研究及解決方案,針對智慧旅游景區管理的調研及研究甚少。
一、國內部分景區智慧化旅游應用
(一)西安
智慧臨潼――二維碼:在旅游高峰期來臨之際,臨潼區在區內的主要景點、公交車體等位置擺放了旅游吉祥娃娃,游客可以用手機掃上面的二維碼,進入“智慧臨潼”旅游咨詢平臺,這是臨潼推出的一個智慧旅游平臺,其中包括吃、住、行、游等各種旅游信息,信息準確度高,給游客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二)九寨溝
第一,景區外交通管制。九寨溝景區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通向景區的只有一條狹長的路口。隨著自駕旅游的流行,游客還未到景區就已經開始擁堵。因此,九寨溝景區方面通過線上在旅游主干線及主要路口增設路況探頭對車輛進行實時監測;線下在旅游高峰時,由交警在現場進行車輛分流,包括禁止車輛掉頭、停車載客、單行道前進等。
第二,門禁票務管理。實行分時售票、分時進溝的辦法,景區每日售票共4萬張,也是景區可承載的最大游客量。其中,線上售票需至少提前一天用身份證號進行購買,每日2萬張;而線下,在到達景區門口時,會有一面大型LED屏實時更新公布已售票數和剩余票數,方便游客選擇規劃旅游安排。游客接待高峰期會有分時錯峰售票進溝,如分為7時~8時、8時~9時、9時~10時、10時~11時、11時以后等時間段售票。
(三)濟南
第一,在人流量比較大的路口設有智慧化信息亭,它設有“智慧旅游”查詢、免費手機充電、無線WIFI上網、公交換乘信息查詢和ATM銀行服務功能。
第二,停車公告牌,同步停車場車位信息。在游客爆棚的景點周圍設掛停車告示牌,一個牌子上面有附近4~5個大型停車場的實時車位信息,以方便自駕游的游客及旅游巴士不再為停車難而苦惱。
二、關于智慧旅游在部分地區應用的設想及建議
(一)景區智能票務系統
橫向觀察國內一些大型旅游景點提高游客辦理門票手續效率的重要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智能化的T禁系統。通過調查,總結其表現有二:
第一,為解決游客單方面信息不通暢而引起的游客景區排隊買票滯留問題,可以在售票區或景區入口處設置LED顯示屏實時更新當日的門票信息。信息透明、同步,解決了游客和景區溝通不良的問題,有效降低了游客因不滿情緒而與景區發生矛盾的情況。
第二,智能化門禁系統。傳統的人工檢票或門票刷碼都會增加進入景點的時間。電子票刷碼的方法是目前通過調研發現的比較高效率的方式。游客操作簡單,景區管理也高效,一舉兩得。同時,紙質門票的數量減少也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二)景區強制分流及無線覆蓋,線上導覽
較大的景區常常會出現個別景點大規模擁堵的情況,除去對景區的游覽路線及景點不熟悉之外,還有對各個景點的游覽人數不清楚的原因。為解決這一問題,有兩種處理方法:
第一,針對占地面積較大的景區,可借鑒九寨溝等地的做法。首先對游客進行強制分流,進行建議游覽路線的安排說明。游船和游覽電瓶車由調度中心通過人流監控對入島和游島路線進行安排,同時還可以和第三方平臺,如百度地圖或高德地圖合作,通過線上景區內部熱力圖顯示各景點的人流情況,以供游客參考。為降低安全隱患,可以采用攝像頭實時監控和人員巡邏結合的方式,通過實時監控,告知巡邏人員重點檢查的景區景點。
第二,小景區可參考烏鎮與高德地圖的合作項目“無紙化導覽”的做法,實現全景區無線覆蓋,線上路線說明及語音導覽。景區還包括語音導覽、掃二維碼獲取景點介紹等,使游客游覽的獨立性更強,也增加了對景區知識的獲取。這樣也可以明顯提高游客體驗的滿意度。
(三)針對整個城市的App及微信平臺的信息整合
做好以云計算為基礎,以移動終端應用為核心,以感知互動等高效信息服務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發展新模式。通常旅游高峰期大量游客的涌入,不僅造成景區擁堵,甚至引起整個城市的交通癱瘓,而且市民日常出行的個別路口及公交站點都會出現擁堵的問題。為方便游客更快、更直觀地了解城市及城市的旅游景點,可以借鑒西安等地的做法,研制開發App及開通微信公眾號,以更新和完善平臺信息。目前很多景點都有相關軟件,以此為基礎加大信息的整合力度,與各景區及交通部門合作,對城市文化、景區進行介紹,對方位進行標注,實現公交智能化。對“附近”資源等方面進行整合,以實現信息的同步,做好線上線下一把抓,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便利,迅速玩兒轉景區,隱形推廣城市旅游,提高旅游景點的聲譽。
(四)安全問題
可以利用遙感技術、GIS技術、MIS技術等高科技手段,通過針對大氣、水質、地質、森林等方面的其他在線監控手段,建立完善的資源數據庫,并對數據進行評價分析,預測可能發生的災害,為風景區的開發和保護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為了防止類似于“上海踩踏事件”的發生,要加強對各部門的管理人員及游客自救及急救的知識培訓,必要時在客流量較大的地方購置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將事故的發生率降到最低。
三、結語
隨著支撐智慧旅游技術的逐漸成熟和完善,全面建設和應用智慧旅游將是大勢所趨。傳統旅游模式下的諸多問題和弊病也將迎刃而解,其中就包括黃金周“旅游井噴”問題。智慧旅游是解決假日旅游矛盾問題的可行之道,但智慧旅游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相關旅游企業憑借單方能力在短時間內所能完成的。我們期待著一個站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高度,以政府為主導統籌各方面資源,以“為游客服務”為宗旨的完善的智慧旅游應用服務體系的建成。
(作者單位為江蘇大學)
參考文獻
[1] 黎忠文,唐建兵.“數據流動”視角下智慧旅游公共服務基本理論問題探討[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
(01).
[2] 許金如.論旅游城市轉變旅游增長方式的智慧化路徑[J].開發研究,2014(06).
[3] 陳文華,黃儉.我國智慧旅游研究綜述[J].商,20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