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初中畢業檔案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考試結果既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畢業標準的主要依據,也是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凡欲取得初中畢業證書和報考高級中等學校的初中畢業生均須參加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由省教育考試院命題,統一考試時間,各縣(市)教育局統一組織施考。
(一)繼續實行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均達到合格者準予畢業,按規定頒發初中畢業證書和義務教育證書。對學業考試成績不合格的學生,可給予補考機會,補考仍不合格的學生發義務教育證書。初中畢業生必須將初中階段的綜合素質評價結果錄入中招考生電子檔案。
(二)考試科目、分值。考試科目為語文(包括朝鮮語文和漢語)、數學、外語、物理和化學合卷、思想品德和歷史合卷、體育。中考體育考試按照《2016年延邊州初中畢業生體育考試實施方案》實施,滿分為50分。朝鮮族考生的朝鮮語文、漢語文各取單科成績50%折入總分。考試各科總分為650分。外語加試聽力,分值為20分,不同語種不能混編考場。聽力殘疾考生的外語考試按照吉中考字〔2004〕3號文件執行。
(三)地理、生物學業測試。學業測試在初二進行,由州教育學院負責組織命題,縣(市)教育局組織制卷、施考、閱卷。試卷形式為兩科合卷(每科各50分),滿分為100分,地理、生物各50分,測試時間為100分鐘。
(四)初中畢業生理化生實驗操作。由縣(市)統一組織實施理化生實驗操作,將實驗操作結果作為學生畢業和評定初中畢業生綜合素質評價實踐與創新方面的重要依據。
該《通知》明確,考試對象是凡報考我省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五年制高職的應屆、往屆初中畢業生,均須參加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考試時間為2017年4月至5月,具體時間由各地自行安排。考試項目為男女生各進行3個項目的考試,設必考項目和選考項目。男生的必考項目為1000米跑,女生的必考項目為800米跑。選考項目由各市、省直管縣教育局確定,并在考試前2個月向考生公布。選考項目應列出若干個,讓學生從中選擇。
《通知》指出,這是根據《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深化體教結合的意見》(皖政辦〔2013〕5號)關于“從2013年起,逐步增加初中畢業體育考試成績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和中考成績中的權重”要求,2017年,我省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總分值定為不低于55分。必考項目與每個選考項目的分值由各市、省直管縣教育局自行確定。各單項成績測試時以0分為起點,不得設最低分。
評分標準為執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初中三年級相關項目的評分標準;選考足球項目,參照執行教育部《學生足球運動技能等級評定標準》;選考一分鐘跳繩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中沒有收錄的項目,可參照執行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2007年頒布施行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初中三年級相關項目的評分標準。
成績評定2017年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成績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運動與健康”維度的實證材料,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成績計入升學錄取總分。鼓勵各地把初中畢業升學體育考試成績與體育課程教學相結合、與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相結合、與學生日常鍛煉過程相結合,設立平時成績。但平時成績應在考試分值55分以外單列。
以適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目標,以改變考試分數相加作為初中學生畢業和升學唯一規范的激進模式為核心,逐步建立和完善學業水平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畢業評價機制和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高中招生制度。依據《 省初中畢業考試與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基本精神,初中畢業考試與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以《 省中小學考試與評價制度改革指導意見》為指導。
二、改革原則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有利于體現九年義務教育性質,初中畢業考試與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要堅持有利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有利于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利于促進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校際間均衡發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原則。
三、改革措施
(一)實行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1評價內容
確定我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內容為六個方面:道德品質、公民素質、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以《 省初中畢業考試與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指導意見》為依據。
2評價工作體系
教育局基礎教育科負責對學校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具體監督指導。各校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委員會,市教育局成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領導小組。班級成立由班主任和科任教師組成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小組。各初中制定各項保證制度,如誠信制度、公示制度、申訴制度等,學校和教育行政部門將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3評價方法與程序
以教育局制定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細則》另文下發)為依據由班級評價小組評定。以初中畢業生所在學校為評價主體。道德素質、公民素養、學習能力、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的評價。
4評價結果
即優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各校要嚴格掌握等級規范,評價結果以等級表達。等級劃分從高到低依次為ABCD共四級。對D等級評價應非常慎重,僅限于極個別學生,對評價結果為D等級的學生家長,學校要召開聽證會。
年應屆初中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根據我市實際情況。以學生本人在 年下半年和年上半年表示為主。對于目前在校的初一、初二學生,各校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綜合素質評價久遠規劃,認真著手開展好評價工作,加強在校生成長記錄和學生檔案管理,為今后的初中畢業考試與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做好準備工作。
(二)實行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制度
1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是義務教育階段的終結性考試。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據之一。
2市招生考試辦公室具體負責全市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工作。
3初中畢業生學業水平考試效果以等第形式演講。劃分為四個等第,即ABCD或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學業水平考試獲得D畢業生視為不合格,發給初中肄業證書。
(三)實行“綜合素質評價+學業水平考試”相結合的高中招生辦法改革。
1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高中階段招生的依據之一。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級為D級的原則上不能被重點高中錄取。
2初中畢業生的升學效果以分數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