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shù)篇優(yōu)質國際交流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fā),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熟悉環(huán)境
來到酒店,我們受到了酒店經理以及服務人員的熱情接待,還受到了校方的住宿安排,初步認識了我們的王主管,經過了解知道我們所在的飯店分為餐飲部和住宿部,我有幸被分到了餐飲部的二樓宴會大廳,接著我們參觀了飯店的各個地方,有后廚,餐廳,宴會廳,包房,傳菜間,庫房,前臺,客房等等,對整個飯店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接受培訓
經過半天對酒店的初步熟悉,我們受到了紀老師的酒店技能培訓,首先學習的是酒店的知識理論和日常安排;接著我們學習了一些基本的酒店用語和服務方面的常識;然后學習了一些口布折花,用于布置杯子碟子,例如:凌波仙子,雙葉荷花,四尾鯉魚,馬蹄蓮,祝壽蠟燭等等,讓我們學的是眼花繚亂,瞠目接舌;隨后我們又學習了桌布的鋪法,例如:推拉式,撒網式;最后教我們餐盤,杯子,茶碗等物品的桌面擺法。
三,工作的開始
經過了一個上午的培訓,下午我們穿著新拿來的工作服,開始進行真正的服務員生活,心情真是又興奮又好奇,渾身充滿了斗志與活力,我們接到了主管的通知,當晚就有一桌酒席,至少5桌,聽到這個消息大家一陣興奮,開始行動起來準備迎接我們的第一波客人的到來,按照上午紀老師的傳授,大家把應用的一切都準備妥當,但是我們的動作明顯比我們的主管要慢好多,而且實際當中有一些是和我們學的不一樣的地方,讓我們運用起來很不適應。當夜晚降臨,我們幾個人分成兩列站在門口等待客人的來到,每當有客人到來我們都會熱情的送上一句"您好,歡迎光臨!"可能是新到來的關系我們的熱情是那么的高漲,氣氛也是相當?shù)幕钴S,當客人到齊,我們又接到主管的通知客人增加要弄8桌,我們的任務也就更重了起來,經過一同簡單的分配,我們分成兩組,一組上菜,一組傳菜,我負責兩個桌子上菜工作,也是第一次干這種工作興致很高,我用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態(tài)度順利的完成了任務,接著便是給客人拿酒等一些小事,看到客人們吃的高興,再看看我們,滿頭是汗卻依然保持著笑容守候在那里,我們覺得滿足,等送走了客人,我們大家一起動手收拾起了桌子,看到滿桌子垃圾,用過的酒杯餐具,心里感到一陣惡心,但看到大家都在干,也不顧這些,上手就干,當我第一次端起那裝滿盤子的大盆時,第一感覺就是"重",我一人根本抬不動,抬眼看看飯店的員工小明哥,個子雖小卻抬起就走,讓我心生敬意,等大家干完所有的工作已經累得是筋疲力盡,都坐在椅子上沒人出聲,剩下的只有了喘息之聲。當我們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回寢室,大家都不在歡笑,而是躺床先休息,那晚睡的很熟,感到一個字"累"。
第二天起來渾身的酸痛,大家也是一臉的疲倦,經過了早上上班的點名之后,我們到酒店去吃員工餐,大家又是一臉的無奈,大白菜燉豆腐,據(jù)說以后經常是這個菜,這對于我們這些在家吃慣大魚大肉的孩子來說真是一種無奈,也讓我們感到員工們的不易,我們都只是勉強的吃了一些,因為還有更嚴峻的考驗呢,昨晚收拾下來的餐具還沒有洗,屋子也沒收拾呢,因為我是宴會廳的服務員,當走回宴會廳看到滿地的狼藉真是…。經過指點我拿起了拖布開始拖地,各種污漬帶著難聞的氣味在屋里彌漫,心里暗自叫苦,經過兩次拖洗終于弄完了,當把桌椅都察洗完了心想終于完事了,樓下又傳來了叫喊聲餐具洗完了,讓我們去用口布察干擺好,我這時終于體會到干活的不易啊,經過這兩次考驗,我們一行人也都失去了笑臉,一臉的疲倦,心中都有所想…。
后來的幾天客人不算那么多我們算是得到了一定的休息,大家對自己手里的活也算了解了,干起來效率高了,笑容在臉上又次扶起,我們又恢復了往日的活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又接受了一次10桌聚會的考驗,我們沒有像上一次那么累,我們很順利的完成了任務,就連主管也夸我們越來越能干了,我們大家也感到了一絲滿足。
四,寢室生活
我們每天不僅要工作還得有人際關系的處理,每天都得辛苦,但離不開每天在一起的"戰(zhàn)友",每天都會有活干,累得很是難受,正是有了室友的陪伴才不會那么的寂寞,一開始的我們相處的不算融洽,心理都有點擔心大家不和諧,但漸漸地大家可以在一起吃喝玩樂,每天在下班之后找到屬于我們自己的生活,屬于我們的快樂,大家相處的可以像一家人一樣,可以敞開心扉暢所欲言,這也是在社會實踐之中得到的意外的收獲,讓我能在體驗生活之余找到一個緩解壓力的地方,這也是讓我感到很滿足的地方。
五,工作心得
一開始懷著激動又好奇的心情去工作,滿身的活力,但是當經受了第一次的考驗之后感到是那么的累,感覺來到這很后悔,身體充滿了疲倦,看到員工餐更感到來的不值,但是經過幾天的鍛煉讓我感到了干活的不易,生活的艱辛,體味到父母的不容易,體會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隨著工作的熟練覺得生活是有意義的,每天有許多的員工在一起辛勤勞動,大家在一起奮斗,突然覺得連陽光都是那么的燦爛,心里想到這些,看到結交的好友,覺得這次實踐來的真是值得,工作也不再那么的乏味,每天充滿了斗志。
整日呆在學校中的我,嘗到了生活的現(xiàn)實和不易。或許,這種真切的體會,才是我最寶貴的收獲。實習期間,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工作,看到了社會真的是很殘酷,很現(xiàn)實。我唯一慶幸的是我還是一名在校學生,實習生活并非學校生活那么的單純,老師的諄諄教誨,同學之間的相親相愛,都是那么的真誠,而現(xiàn)在只能加倍努力地學習以前所學不到的,以后來適應工作,適應以后的生活,實習,其實就是一個能夠讓我們更加鍛煉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大舞臺,所以為了在這個大舞臺上更加地展現(xiàn)自我,抓緊每一分鐘,給自己充充電,只有真正的把本領學好,才能在未來真正進入社會時不至于這樣不知所措。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fā)展,中國檔案工作者越來越多地走出去,與外國同行交流。走出去參觀、辦展、查檔、學習,不僅僅開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借鑒、取經,用以提高我們的工作。同樣,也有許多外國同行來中國參觀訪問,了解中國檔案管理的經驗。特別是中國成功舉辦第13屆國際檔案大會后,這種交往越來越多,形式也多種多樣。
一年一度的國際檔案會議和四年一屆的ICA大會更是各國交流的好機會。今年9,8,來自全世界的檔案工作者匯集到挪威奧斯陸對“信任”表達了各自的觀點和建議,同行們就信息時代文件與檔案管理所帶來的挑戰(zhàn)進行了集中交流。不管他或她說漢語、英語、俄語、日語、西班牙語還是其他語言,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語言:要保證電子文件的真實可用。中國呼吁,為了數(shù)字檔案的保存,不僅從檔案工作自身去考慮,而且從人類文明與社會進步這一更寬的角度、更大的視野、更高的使命去考慮。美國人說他們用ERA即數(shù)字檔案館來保存日益龐大的電子檔案并提供利用,俄羅斯聯(lián)邦國家檔案局積極參與“電子俄羅斯”項目的實施,以使電子文件與紙質文件具有同等效力。各國檔案工作者把自己對電子檔案管理的見解、做法拿來與同行們分享。
如果有機會參加國際性的檔案會議,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來過中國的熟面孔老外,你還會驚奇地聽到他們當中有人能說謝謝這兩個中文字,在奧斯陸,一位參會的挪威第二大城市卑爾根的檔案館館長能說比較流利的漢語,一問他說是自學的。老外對來自中國的經驗也越來越感興趣,中國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檔案事務,為維護人類的文化遺產,作出了自己的貢獻。隨著交流的增多,這種參與度也隨之提高。
關鍵詞:國際合作;交流;特色;成效
中圖分類號:G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02-0132-02
1 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是提高辦學水平的重要渠道
1.1 高等教育與發(fā)展經濟必須配套
任何經濟發(fā)達國家都有配套的高等教育體系,質量且不談,就高等教育規(guī)模而言,美國毛入學率達到80%,日本達到70%,而我國2007年剛剛達到22%。我國多種文件提到教育要超前發(fā)展,但其數(shù)量和質量與發(fā)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總結日本百年發(fā)展激蕩史的成功經驗時指出:多少年來,教育發(fā)展一般是在經濟發(fā)展之后發(fā)展起來的,日本的經驗告訴我們,教育要超前發(fā)展,提前為經濟發(fā)展準備好各種人才,這是現(xiàn)代國家發(fā)展的規(guī)律。在高等教育如何與經濟發(fā)展配套,結構,質量,規(guī)模,效益等方面,發(fā)達國家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鑒的經驗與教訓。
1.2加強交流與合作是提高辦學水平的好辦法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各國之間高層次人才的交流活動日漸頻繁,生源和師資的國際流動不斷加速,教育領域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高等教育國際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并受到各國政府和教育機構的高度重視。在這種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高等教育要在新世紀要獲得生存和發(fā)展,就必須進一步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擴大對外開放,科學整合教育資源。因此,高等院校應順應時代的潮流,積極采取措施,大力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不斷推進高校國際化進程。高校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是促進我國教育國際化進程的必然途徑,是實現(xiàn)“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目標的必然要求,也是加速高校自身發(fā)展的必要措施。
作為一所應用型大學,北京聯(lián)合大學商務學院依托學科優(yōu)勢,在國際合作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實踐。學院始終堅持以學科為導向,以教學為中心,強化質量意識,突出質量監(jiān)控,經過多年的建設,我院現(xiàn)已發(fā)展成為一所涵蓋國際商務、國際經濟、涉外商務等多個系部和研究機構的國際化學院。圍繞“建設應用性國際化精品學院”的發(fā)展戰(zhàn)略,商務學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并把國際合作成果引入管理和教學科研工作之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2 明確思路,開展多渠道國際合作
2,1開展國際合作辦學項目,探索多元化培養(yǎng)模式
為了開拓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的新領域,引進國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和先進辦學經驗,自2000年開始,我院先后同包括英國西蘇格蘭大學、諾森比亞大學在內的十余所院校合作并選派學生前往多所學校留學。從2000年至2008年的9年中,前往西蘇格蘭大學留學學生共計464名,近三年人數(shù)為192人,每年穩(wěn)定在65人左右,學院每年都保證了團簽的高通過率,2008年團簽率又一次達到了100%。
在已有的合作項目基礎上,學院繼續(xù)拓寬與其他國家和地區(qū)院校的合作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接觸境外院校的機會。2007年10月學院組織部分學生前往香港嶺南大學進行短期的交流訪問,開拓了他們的視野,收效明顯。另外我們又啟動了與香港嶺南大學的本科生交換項目,進一步增加了讓學生接觸不同教學體制的機會。此外,我院還已經與加拿大溫尼伯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奧肯那根校區(qū)、新布倫瑞克大學簽署合作協(xié)議,并同美國布賴恩特大學、埃奇伍德學院(Edgewood College)等多所高校建立起穩(wěn)定的交流合作關系。
大批量的學生出國留學一方面為學院帶來良好社會效應,另一方面也給學生開辟了廣闊的成才之路。我院學生從合作辦學中獲益匪淺,8年來以來,商務學院在國際合作辦學中始終保持了10%~15%的高留學率和高讀研率,出國留學生學士學位獲取率接近100%,拿到學位后,有近85%的學生選擇用一年的時間繼續(xù)在英國或其他國家攻讀碩士學位,首創(chuàng)了本碩連讀國際直通車――5年獲中外3個學位的培養(yǎng)模式。
2.2 加強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提高學院教學水平
人員的國際交流是高等教育國際化中最活躍的方面。“除了學生的國際交流以外,教師的國際交流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一個核心部分”,具有國際知識和經驗的教師可以推動教學、科技向國際化方向發(fā)展。
為了適應國際化辦學的需要,學院每年都派出6位專任教師去英國西蘇格蘭大學等海外高校學習,通過這種方式建設全英語教學師資隊伍。2005年以來先后有70名教職工出國、出境,對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院校進行考察、訪問或進修、攻讀學位。這樣一批專業(yè)教師在提高我院的整體科研能力上將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同時他們能夠把在國外獲得的專業(yè)知識和教學模式帶回學院,從而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也為學科建設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2.3 國際化特色與來華留學生工作相互促進
國際化的辦學模式、商務類專業(yè)的學科優(yōu)勢給我院帶來了良好的國際聲譽,我院特色的教學、規(guī)范的管理和良好的服務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來華留學生。
從2006年起,學院加大了來華留學生工作的力度,院領導親自抓,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全面負責,各系部全力配合,使我院的來華留學生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2006年,我院首次招收了7名短期留學生來我院進行專業(yè)學習;2007年,學院共招收了來自4個國家的22名長期留學生;2008年更上了一個新臺階,有來自14個國家的40名留學生,我們下一步的目標是繼續(xù)發(fā)展學歷留學生,擴大其規(guī)模,提高其層次,爭取盡早完成留學生教育由數(shù)量型到質量型的轉變。
除了長期留學生的培養(yǎng),我院也積極開展暑期班、訪問團等特色鮮明的短期交流項目,2008年6月初西蘇格蘭大學10名學生來到我院了進行為期兩周的短期學習,收到很好的效果。此外,從2006年至2008年學院共接待來自英國、美國、丹麥的學生訪問團75人次,我院良好的組織接待和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都給外國友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通過擴大短期留學生規(guī)模,我院和許多國外院校建立了良好的互訪模式,從而促進了校際間的合作與交流。
3 促成特色,凸顯國際交流成效
經過多年的實踐和探索,商務學院逐漸樹立起了國際化的品牌,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學院不僅是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推動者,而且也從中受益匪淺,從師資建設到教學改革,從引進教學經驗到提升管理水平,都可以看到國際合作給我們帶來的顯著成效。
3.1 加快高素質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促進學校的教學改革
人才培養(yǎng)目標最終要靠優(yōu)秀的教師隊伍來具體地落實和完成。幾年以來,學院在引進人才的同時,每年都選派優(yōu)
秀教師到英語國家院校進行語言和專業(yè)培訓,骨干教師約一半都有出國考察進修的經歷,這使教師們能及時了解專業(yè)領域在國際上的研究動向,從而保證了高素質師資隊伍的建設。
在總結多年來的國際合作經驗的基礎上,學院大膽突破,嘗試在國際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專業(yè)開展全英文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不僅為中國的學生提供了英語學習條件,保證了較高的英語四級通過率(全英文教學班一次性通過率高達91%),而且能接受國外留學生插班學習,為學歷留學生的培養(yǎng)和校際學生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這一模式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
3.2 全面引進國外教學經驗,開展教學模式的試點改革
職業(yè)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作業(yè)形式的改變上,以往的課堂幾乎全部由教師講授,教學改革以后,學生的自主學習比例大大提高了。教師在課堂上主要講解框架結構、重點難點,而比較微觀的內容則讓學生通過閱讀和查資料自己消化,此外,學生每學期還要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一定的項目作業(yè)。這些活動不僅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課程的內容,而且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質、提高學生解決問題、與人溝通協(xié)作等能力十分重要。
在考核方法和成績評定方面,我們開展了考試方法多樣化的改革,期末成績根據(jù)課程性質不同而設有多種形式。包括閉卷考試、課堂測驗、項目論文、課堂討論等等;成績評定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在期末成績中通常占據(jù)20%至50%。在成績評定上,教師的評分標準更加全面客觀,考試并不規(guī)定標準答案,而是在參考平時成績的基礎上,看學生的論文及考試是否有創(chuàng)見、知識面是否廣博,這種評定標準有利于鼓勵學生闡述個人觀點,從而發(fā)現(xiàn)新的方法解決問題。
實踐證明,我們的教學改革是成功的,而這些先進的教學經驗和理念來源于國際合作,我們應該以此為契機,繼續(xù)擴大教學改革,深化國際合作,優(yōu)化培養(yǎng)模式,強化素質教育,努力探索適應人才市場需要的、有特色的應用性本科教育教學模式。
3.3 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建立素質過硬的外事工作隊伍
最近幾年我院國際交流活動越來越頻繁,特別是來華留學生數(shù)量不斷增長,這一方面給我院的發(fā)展帶來了機遇,另一方面也對外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提高自身業(yè)務素質,創(chuàng)造良好工作氛圍。高素質的管理人員是發(fā)展留學生管理工作的保證,我院十分重視對外事管理人員的選拔和培養(yǎng),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培養(yǎng)了一批高素質的管理人員,他們全部具有碩士學歷,熟練掌握相關政策、法規(guī)和原則,精通英語和計算機操作。不僅如此,我院也努力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外事處工作人員發(fā)揚團隊精神,通力協(xié)作,以高效的管理、優(yōu)質的服務贏得了校領導和廣大留學生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