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合同智能化管理范文

合同智能化管理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合同智能化管理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合同智能化管理

第1篇

【關鍵詞】:酒店;智能化;系統

中圖分類號:TP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510(2008)0810031-02

對酒店而言,能源費用的支出也是未被酒店有效控制的最后一項成本。在酒店的能源消耗中,空調是耗能大戶,熱水供應次之,而照明用電量僅僅排在第三位。下面,我們就主要探討智能化系統在酒店節能控制中起到的作用。

一、酒店大堂的溫度控制

大堂是一個酒店的門面,全天24小時面對客人開放,幾乎全年都需要空調。但是隨著大堂人流的不同,空調負荷也不同。

大堂人流的分布具有一定規律:清晨,入住的旅客較多;而離店的旅客多集中在中午時分;其余時間,旅客往來則比較隨機,因此,大堂的空調熱負荷也隨著客流的尖鋒時間而呈現出規律性波動。樓控智能系統就可以根據這種負荷曲線的規律,提前調整控制狀態,根據不同時間段調整空調機組和冷水機組的的運行功況和效率,減少控制系統動態波動的能源耗費,既確保了室內溫度舒適性,又實現了節能控制。

二、客房溫度的控制

客房溫度的控制主要采取將客房的房態控制進行聯網而實現。房間內有客人時,客房溫度主要由客人自主調節,以滿足客人感受為第一要任;但在其余房態下,如空房狀態時,空調一般不完全關閉,而是開到1/3工況,以保證房間內家具的保養和壽命,并維持整體酒店的溫度平衡。

客人在大堂登記入住時,可通過前臺軟件和客房控制系統的接口,自動將客房空調打開,并根據不同客人需要將客房溫度設置到一個合適度數上;客人離開后系統自動恢復到離開狀態。當清潔人員或其他工作人員進入客房時,系統又可根據不同人員的身份及工作內容,將房間的空調等電氣設施調整到相應的設定狀態。

通過這種方式酒店可以有目的的控制客房末端的電氣狀態,了解客人的習慣,并有效避免“房間內空調常開或因為空調關閉讓客人進房時感覺不舒服”的狀況發生。

三、樓層溫度的控制

對于大部分酒店來說,尤其是旅游觀光酒店,均有旺季與淡季之分。在淡季,客人對溫度舒適度的要求不會改變,但這時如果將酒店內所有機組都打開,則會造成大量的電能空耗,增加酒店成本,甚至造成入不敷出的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依靠酒店管理軟件的自診斷功能,將客人集中安排到一個或幾個區域,僅僅控制相關區域的機電設備啟動,就可為客人營造出舒適的小環境。

四、室內照明控制

酒店的室內照明場所,大體上可分為營業場所(大廳、餐廳、客房)、內勤辦公場所和公共空間(走廊、洗手間)三部分。通常采用的控制方式有:

1. 配合時序控制器

于預定的時間自動地對照明環境作模式進行切換,或燈具的明滅控制,無須手動操作控制。這一設備可避免因忘記關燈而浪費電能。例如:在上班、下班、午休時段,以及針對夜間景觀照明的自動點滅照明燈具。

2. 配合照度傳感器

當屋外自然光照充足時,該設備可自動地調降可調光型電子控制器的輸出以及靠窗燈具的亮度,或直接關閉燈具。因此其電路設計需采取平行靠窗方向來配置,適合于酒店內的辦公場所靠窗燈具、靠窗走廊、采光井、夜間室外景觀燈等的自動控制。

3. 人體感應傳感器

該裝適用于酒店內的小型會議室、會客室、衛生間等場所。人體感應器可自動檢測該空間內的人體溫度:當室內有人時,自動開燈;無人時,自動關燈既方便又可避免浪費能源,目前已廣泛地使用于國內酒店。

4. 整體群控式照明控制系統

例如照明中央監控系統、二線式照明控制系統、客房智能照明系統等,可機動配合酒店作息來變動照明需求。

五、設備區和廚房溫度控制

設備區包括洗衣房和設備用房,這些用房通常面積大、空間大、設備多、發熱量大,對空氣舒適度要求不高,但要求大量的空氣流動,帶走設備發熱量,保證人員工作效率,并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和壽命。

所以,在室外新風的供給量和換氣次數方面,應根據設備區的空間體積、發熱量及耗氧量,調整到合適范

圍。

六、地下停車場空氣控制

停車場對空氣質量的要求不高,只要達到室內空氣環境品質的正常值或最低值即可。通過手動、自動方式,根據室內CO2濃度、CO濃度與煙霧濁度含量等來控制外氣吸排氣量,用中央監控系統啟停送排風機電源即可實現。

以上主要探討了智能化系統在酒店節能方面起到的作用。此外,酒店里水源消耗量也是相當巨大的。由于施工、裝修、使用,或者設備老化等諸多問題,都會造成大量水浪費。面對這一情況,可通過干管流量的監測以及安裝在水源出口的末端流量傳感器,檢查大樓用水泄漏的情況,通過干管流量和末端流量之差檢查輸送水管是否有泄露處,通過末端流量傳感器的監測信息來判斷末端水龍頭或抽水馬桶是否長流水。

通過以上各類控制的使用,可以達到:

1. 系統節能:即通過合理的測控手段,解決建筑物總體能量的需求、輸送和供給的平衡,節約運行開支在20%-40%左右。

2. 設備節能:在滿足系統的總體要求下,使各種設備工作在最低能耗的狀態。

3. 管理節能:通過提供設備運行的各種數據,使管理者準確掌握系統的運行狀況,為管理工作提供人性化服務,并且,由于設施設備的自控及保護功能提高,可相應的減少運行維護人員的數量,進一步減少開支。

第2篇

關鍵詞:智能ODN綜合網管系統;網絡維護效率;光纖利用率

光纖網絡管理現狀

通信企業投資建設城域光纖基礎網絡,經過幾年的發展,光纜資源已成規模,但原有光纖網絡是按照共享光纜、獨享光纜和預留光纜來敷設,存在光纜利用率較低的現象,且部分光纜開始出現質量惡化、衰耗增大等問題。

近年來因城市改造及城鎮化建設的規模和速度不斷加快,光纖通信經常由于人為原因出現中斷,加之缺乏有效的光纖監測手段,一旦出現故障,難以準確找到故障點,導致故障處理延時長,且不能有效預防故障的發生。

同時通信企業的資源管理比較分散,主要依靠人工錄入管理資源,這雖然能對光纖資源進行一定的管理,但缺乏統一的管理平臺,而且人工錄入效率低,還不可避免的會引入人為錯誤,數據也無法保證及時刷新;對業務的發放和調度也主要依靠人工規劃,這種管理方式不能滿足光纖網絡高效率、低成本、精細化運營的要求,影響了通信企業的發展。

智能ODN綜合網管系統的引入

光纜網運營維護涉及到多個層面的工作,在業務方面,在光纜出現故障甚至斷裂的情況下,需要保證業務能夠連續不中斷;在維護方面,希望能夠定期巡檢、監測,提前對故障進行預警,并在出現故障時迅速分析,準確定位,為快速搶修提供保證;另外,還需要對光纜設施等基礎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

由于無源節點多,光纖基礎網絡的故障處理復雜,以往的光纖網絡運維往往都是用戶投訴驅動,屬于被動運維;且缺乏故障分責手段,主要依賴技術人員的個人經驗去判斷,無效外派工單多;定位時依靠OTDR打光,測距長度與實際故障點距離偏差大,造成定位困難,對維護人員的技能要求高,維護成本居高不下。

因此,提高網絡運維質量,特別是在光纖故障告警和處理效率一直是通信企業面臨的難題。而智能ODN和故障診斷專家系統(N2510)系統的組合方案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該方案利用暗光纖管理方式,從在用光纜中抽取3-5芯光纖進行監測,結合OTDR對光纜段進行測試,建立光纜健康檔案,通過監控3-5芯光纖的光功率信號衰減變化,提前預警整根光纜的衰減,OTDR設備可實現城域環網光纜的雙向監控。為了節省投資,減少OTDR的使用數量,通過級聯OSU實現一個OTDR對光纜環的監控,發現故障后觸發OTDR做故障定位測量,并結合GIS地圖在網管上精確顯示故障點、位置和故障原因。

智能ODN網管系統可為整個光纜運營維護工作提供統一的網絡管理平臺,能解決光纖故障的快速處理,光纖路由的自由調度等重大技術問題。

智能ODN綜合網管系統關鍵技術介紹

ODN是基于PON設備的FTTH光纖網絡,其作用是為OLT和ONU之間提供光傳輸通道,從功能上分,ODN從端局到用戶端可分為饋線光纜子系統、配線光纜子系統、入戶光纜子系統、光纖終端子系統四個部分。它將GIS地圖信息集成在網管系統,所有ODN和管線資源信息通過地圖即可清晰呈現出來,端口占用情況、光纖網絡拓撲一目了然。這樣,光纖網絡資源從原來分散的資源管理,變成對所有管線資源和設備的管理集中在ODN網管上進行,從原來對單個節點的管理,變成對整個光纖鏈路的管理。

1、 OTDR(光時域反射儀)技術

OTDR英文全稱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meter ,OTDR是利用光線在光纖中傳輸時的瑞利散射和菲涅耳反射所產生的背向散射而制成的精密的光電一體化儀表。它被廣泛應用于光纜線路的維護、施工之中,可進行光纖長度、光纖的傳輸衰減、接頭衰減和故障定位等的測量。

2、 GIS/GPS技術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衛星定位技術

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建立起來的一個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無線電導航定位、授時的多功能系統,它利用位于距地球2萬多公里高的,由24顆人造衛星組成的衛星網,向地球不斷發射定位信號,瞬間就可以解讀出被測載體的運動狀態,如:維度、經度、高度、時間、速度、航向等。

GIS(Geophysics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處理系統

GIS地理信息處理系統是為了獲取、存儲、顯示、查詢定位數據而建立起來的計算機數據庫管理系統,它將所需要的信息和資料直觀,形象地在電子地圖上以圖形或表格的形式顯示出來,為GPS衛星定位提供良好的地圖環境,并能將空間信息和屬性信息的處理完美結合起來,以直觀的方式顯示位置狀態等信息。

對光纜故障主動檢測、精準定位

結合以往的運維經驗,光纖故障主要分為連接頭故障和光纜故障。智能ODN綜合網管系統通過對光纖連接頭的實時監控很好地解決了連接頭故障的問題,而處理光纜故障的通常做法是通過合波器將檢測光和業務光合并,實現對光纜的監控。這種做法下,需要監測的光纖數量太大,監測成本太高,但往往光纜故障主要是光纜整體發生故障。因此,有必要將業務光和監測光分離監控,通過檢測一根光纜中的3-5芯光纖來實現對整根光纜的監測,大大減少了監控的光芯數量;且監控光和業務光分離,節省了合波器和OSU的成本,使得以低成本進行鏈路監控成為現實,實現了快速故障分責和光纖故障精確定位。

實現光纖網絡優化管理

以往的城域主干光纜采用獨享光纖、共享光纖和預留光纖模式進行建設和分配,實際使用時優先使用獨享光纖,當某站點的獨享光纖不夠時,通過跳纖使用共享光纖,但由于共享光纖為多個站點共享,使用時需要在多個地點進行跳接,中間跳接次數多,使用成本高,因此,不能滿足光纖精細化運營的要求。

智能光纖基礎網絡通過網管管理光纖資源,能確保資源數據100%準確,并能通過網管標識每根光纖的使用情況。基于這一特性,運營商就完全可以取消獨享光纖和預留光纖,所有光纖全部作為共享光纖來建設。通過規劃、分配、批量建設和預跳接的方式把共享光纖變成某基站的獨享光纖,使用時從網管上查詢到已經預跳接好的獨享光纖直接使用即可。當業務發展不平衡,導致某站點的獨享光纖不夠時,通過網管進行資源優化,調整共享光纖的分配方式,讓業務量比較大的站點擁有更多的獨享光纖,從而達到靈活分配光纖資源,使光纖資源利用率達到最大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建網時采用的是一次性進站、批量跳纖,這將大大減少運營商的進站成本。

光纜云讓光纖基礎網絡變智能

通過智能ODN的一鍵收集資源信息和實時巡檢功能,確保了光纖連接信息的100%準確。而基于準確的光纖連接信息,部署光纜時運營商可通過批量預跳接分配纖芯資源,并在網管上進行標識,形成虛擬光纜資源。由于虛擬光纜通過預跳接形成,并不是實際存在的真實光纜,而且根據業務發展需要,虛擬光纜的芯數、分配、路由等都可以隨時改變,從而形成了一朵基于智能光纖基礎網的光纜云。具體而言,運營商的光纜云建設過程可以歸納為規劃、建設、使用、調整四個階段。

(1)、規劃階段

光纜建設是按照一段一段來建設的,使用時采用跳纖跳接起來。運營商可根據規劃經驗預連接部分端口,形成一條虛擬光纜,并規劃好虛擬光纜的芯數和方向,使資源盡可能地優先向熱點區域和重點發展區域傾斜。在ODF與光交接箱之間取消原來的獨享光纖和預留光纖,全部使用共享光纖。結合GIS地圖信息規劃好各節點的屬性,經過項目專家團隊審核后,系統自動輸出虛擬光纖網規劃圖,預先連接好的大量光纖虛擬化后,原來一根光纖就可以虛擬成多根光纖使用,便于靈活調度,提高了業務開通速度,同時降低了開通成本。

(2)、建設階段

在光纜建設中,根據之前的規劃圖,通過網管中心下發電子工單,施工人員在現場一次批量跳接,連接起所有共享光纜,由于所有光纖端口都有獨一無二的ELD電子標簽,可明確界定每根跳纖的連接關系,把所有光纖一步跳接到位,之后根據業務發展情況,可以做“加法”或“減法”,靈活適配光纖網絡業務的發展,由于現場施工人員的每個動作都是在網管控制下進行,可確保資源數據的完全準確。

(3)、使用階段

通過引入智能光纖管理系統,當某區域有業務需求時,運營商可直接從網管中心查找可用光路由進行挑選。讀出適配情況選擇合適的光路由,并從已連接好的共享光纜中選取吻合的光纖;之后由網管下發施工工單,僅在靠近用戶側和局端設備側各進行一次跳接即可開通業務。中間無需任何跳接,大大縮短了響應時間,為快速搶占專線業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配合智能ODN網管,業務部門已經使用了哪些光纖鏈路,哪些鏈路目前閑置……這些實際數據,網管中心可隨時提取。統計出光纖利用率等重要網絡指標。如果某根光纜質量出現惡化,光纖衰減增大,光纖故障診斷系統會自動診斷并發出警告;網管收到告警信息,會重新分配一條新的光路由給受影響的用戶;同時,精確定位故障點,指導運維快速修復故障。故障修復后,可大膽做“減法”。從網管上釋放可用的光纖資源,化整為零重新整合再利用,從而提高光纖利用率。

(4)、調整階段

光纖網絡可靈活調整,動態匹配業務發展。由于業務發展的不平衡,當某一區域的業務量很大,前期規劃的共享光纜即將使用完畢時,網絡中心會提前收到資源使用預警;而另一區域業務一直很少,前期規劃的光纜太多,這時運營商可以經過網優僅僅改動未使用的端口,把更多的共享光纖分配給業務量大的區域,在項目專家團隊審核通過后,一次生成批量跳接工單,完成共享光纜的調整,最終形成均勻的光纖利用率。

第3篇

關鍵詞:分布式系統,綜合化,動態化,前期仿真

 

0.引言

智能建筑的基本問題實質上是信息、資源和任務的綜合共享與全局一體化的綜合管理。它實現的核心是系統集成,也就是說通過系統集成實現綜合共享,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達到多快、好省和高效的目的。然而,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日益發展和受人們對經濟日益國際化趨勢的認同,智能建筑必將呈現出新的態勢,這種態勢體現在進行系統集成的同時,考慮建筑物的異構性、分布性、動態性和碎片性等因素的影響下,應充分體現系統的分布化、綜合化、動態化和智能化,這是建筑智能化進程中一個必須重視的戰略性問題。另外,任何工程對方案的考核是至關重要的,就智能大廈而言,對方案的考核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對設計方案的前期仿真很有必要。

1.一體集成的分布化

智能大廈的系統一體化集成實質上是建立在系統集成、功能集成、網絡集成和軟件界面集成的多種集成的基礎上的一門高新技術。智能一體化集成化的本質是計算機網絡的管理。傳統的集成式網絡管理系統難以適應網絡規模日益擴大、網絡元素日益復雜的樓宇智能化要求,需要引入分布式管理方法。

分布式管理就是將管理的功能合理地分布于多個管理實體,以便有效、及時地對網絡資源進行監視、約束和控制,提高響應效率和擴展功能,更好地實現網絡管理目標。一個實際的網絡系統,可以根據管理的需要,按照地域、功能子系統、網絡等定義相對獨立的管理域并選定其管理者;各管理域通過管理者的交互實現全局管理目標。管理者之間的交互有兩種結構:層次的和全分布的。層次結構是通過上層管理者與下層管理者的交互來完成各管理域的管理者之間的協調。全分布式結構是一種對等結構,采用該方式的管理者之間能直接對等通信。一個實際的應用系統,管理的分布化的過程就是將管理應用功能由集中式客戶機/服務器(Client/Server)模式轉移到分布式計算平臺的過程。分布式計算平臺的目標是實現跨平臺資源的透明互操作和協同計算。

當前支持分布式計算主要有兩類環境:基于過程的分布式計算和面向對象的分布式計算。目前的主流是后一類。如基于CORBA(Common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公共對象請求體系結構)和Java的計算,它們采用面向對象的技術,提供對象式的應用編程接口,主要是針對重用和異構環境下的操作問題,這對相對龐大和復雜的智能大廈系統是非常適用的,目前CORBA技術已引起業界的關注和重視[5]。CORBA是一個開放式跨平臺的、語言獨立的分布式標準,它引入的概念屏蔽了下層的網絡傳輸,利用面向對象概念,實現分布式應用軟件的可重用性和可擴展性,既大大簡化了分布式應用系統的開發和維護,又便于異構環境下的集成,具有更高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優點。目前遵從CORBA規范的產品主要有Inprise公司的VisiBroker,IONA公司的Orbix,Digital公司的ObjectBroker,IBM公司的Component Broker等,將基于面向對象的分布式計算技術引入智能建筑是順應技術潮流的,同時它應是甲乙類智能建筑的技術要求。

另外,分布式管理系統更容易實現大廈的智能化,不僅能實現管理的并行性和分布性,而且具有對管理活動的全過程進行多目標、多因素、多階段、多層次的協調,實現管理系統的整體協調和全局優化。

2.一體集成的綜合化

網絡是建筑物智能化的基礎,系統一體化是以網絡為支撐的,網絡信息來源于不同實體,隨著智能建筑的不斷深化,被管理的對象趨于復雜化,復雜化的因素主要有:被管理的對象趨于復雜化,復雜化的因素主要有:被管理的數量、對象的種類、組織的異構性、物理分布、參與組織的單元的數量、服務綜合的程度等,這時,由傳統的相對單一的網絡管理擴展為基于分布化的網絡綜合管理是環境的必然要求。

環境是系統存在、變化、發展的外部條件;系統與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進行信息、能量或物質的交換。

綜合管理是指確保系統的所有資源根據其目的而有效運營的所有手段,它是系統與環境相統一的產物。有關綜合管理的平臺也在不斷涌現和改進,如基于事件(event)的驅動輪詢方案,基于CORBA平臺的方案。論文大全。

3.一體集成的動態性

事物的發展是m相對穩定的,在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隨著環境的需要仍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智能建筑系統一體化集成的動態性是基于分布式的管理系統,也只有分布式的管理系統才能更好地實現其動態化。

動態化有兩個含義:其一是故障的檢測與動態重組恢復;其二是系統具有可擴展性。分布式系統具有故障診斷軟件包,采用互查技術來檢測系統發生故障的部位,并進行處理,動態地分配或重組系統,使系統工作于可靠狀態。分布式系統采用并行處理技術,可滿足智能大廈分階段建筑使用的要求,邊組織,邊開通,從而減少了一次性開通的難度和避免了一次性投資的方式。另外分布式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都是模塊化的,模塊的連接嵌入比較方便,能夠很好地配合日益擴大的系統需求,便于提高和完善系統的性能,保障了系統的動態先進性。系統的動態化要求使用動態的管理策略,由于Java和CORBA的迅速發展,動態管理技術也在日趨成熟。

4.前期仿真

智能大廈的建設除了要達到預期的目標,即提供安全、舒適、快捷的優質服務,建立先進、科學的綜合管理機制,節省能源和降低成本,還要達到系統的優化配置以減少投資。這就需要在工程實施前對系統設計的基本要求和功能進行考核,以便查漏補缺和修正。論文大全。另外,因為智能大廈的網絡集成不同于研究試驗網,網絡系統可靠性、開放性等要素對大廈的智能化管理和提高運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對智能大廈的前期仿真就顯得不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

由美國的Cleve和Moler博士在1980年前后創立的、正在蓬勃發展的Matlab為系統的動態仿真提供了良好的環境。Matlab的家族成員之一的Simulink為系統的仿真更是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綜合其它軟件的使用可以使該軟件在智能建筑的CAD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此軟件也能為其它軟件提供良好的接口,便于SynchroHome等智能化集成系統軟件的調用。論文大全。該軟件有兩個明顯的功能;連接與仿真。首先利用鼠標在模型窗口上畫出所需的系統模型。然后利用軟件提供的功能對系統直接進行仿真,在系統的任何節點上可以輸出波形,從而更好地監控系統的工作過程,并實時地對系統模型進行修改以達到預期目的。這種思想和方法適合于智能大廈一體化集成的仿真與分析,相信基于Simulink的仿真技術必將在智能建筑的CAD中打開一個嶄新的局面。

5.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隨著智能大廈進程的不斷加快和深化,隨著“數字城市”和“數字地球”研究的不斷深入,智能大廈系統集成的主要趨勢將是分布化、綜合化、動態化,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相輔和承和互相促進的;同時由于智能大廈的建設是一種投資行為,對其進行前期仿真是十分必要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专区第1页| 黑巨人与欧美精品一区| 成人午夜性影院视频|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同性女恋大片| 午夜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青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高清欧美精品亚洲| 亚洲性图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系列cesd819| 公与秀婷厨房猛烈进出视频| 蜜臀AV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实干一级毛片aa免费| 在线天堂资源www在线中文|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中文| 扒开双腿猛进湿润18p|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最近韩国电影高清免费观看中文|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狠狠夜色午夜久久综合热91| 农民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67194精品线观看| 国产传媒在线观看| 韩国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第一页福利| 2022国产麻豆剧果冻传媒影视|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不卡视频| 一个人晚上睡不着看b站大全| 手机看片久久国产免费|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网| 日韩一级片网址|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aa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欧美亚洲另类色国产综合| 亚洲快播电影网| 欧美日韩国产码高清综合人成|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