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智能交通的發展前景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國金證券財富管理中心分析師張楊表示,智慧城市屬于新型城鎮化概念中的細分板塊之一,涉及的范圍相當廣,包括智能交通、安防、醫療信息化、智能建筑、教育信息化等等。這不僅僅停留在概念階段,相關公司已經在業績方面有所體現。
智慧城市帶來什么變化?
所謂“智慧城市”,就是借助新一代物聯網、云計算、決策分析優化等信息技術,將人、商業、運輸、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運行的各個核心系統整合起來,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控制城市運營,并優化有限資源使用情況的城市。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表示,“智慧城市”是現代社會發展的新產物,是物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形形的網絡平臺集成與現實社會相結合的代名詞。“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模式轉型升級的結果,構建了一個開放創新、綠色生態、文明科學的現代新城市發展模式。
國泰君安的研究報告稱,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數字化基礎上建立的可視化和可測量的智能化城市管理與運營,包括城市的信息、數據基礎設施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網絡化的城市信息管理平臺與綜合決策支撐平臺。從應用領域來看,智慧城市包括智慧的交通、醫療、公共安全、教育、城市發展和能源等領域。
從已披露的數據來看,“十二五”期間,320多個城市在建設智慧城市上的直接投資合計超過3000億元。業內人士估算,“十二五”期間用于建設智慧城市的投資總規模將可能高達5000億元。隨著更多城市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十二五”期間各地智慧城市建設將帶來2萬億元的產業機會。
智能交通更被看好
據了解,智慧城市的涉及范圍很廣,包含了醫療信息化、社保信息化、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教育信息化等多個領域。而其中,智能交通是分析人士較為關注的。
華寶證券TMT分析師吳炳華表示,目前來看,前景較確定、有望率先發展的細分領域主要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城管和智能醫療等領域。此外,涉及教育、社保等公共民生領域的智能化建設也有望漸次推進。因為目前來看交通過于擁擠等問題較為明顯,而智能交通則可以較好地改善這一領域。
事實上,智能交通行業是目前智慧城市建設投入中投資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細分領域。交通運輸部近日的《交通運輸業智能交通發展戰略(2012-2020年)》中也提出,到2020年總產值規模超過千億元。
國泰君安表示,城市交通供需矛盾逐漸加大,在基礎道路設施供給有限增加的情況下,智能交通成為緩解矛盾的首選手段。隨著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智能交通單個項目投入規模有望逐漸加大。隨著城市智能交通千萬級等項目增多,實力型大公司有望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由于相關項目對公司的資金實力、技術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相關龍頭公司有可能憑借資金和規模實力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業績加快增長。
警惕相關軟件板塊解禁壓力
事實上,對于智慧城市所帶來的機會,上市公司已有所布局。如中國聯通之前就已經了"智慧城市"戰略,而中興通訊近期則了“ZTEI-City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 互聯網 發展 應用
物聯網的雛形最早可于追溯到1990年,物聯網的概念提出是在1999年,在這幾十年的發展里,物聯網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并且有著一個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物聯網的本質是將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完美融合,打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實現了物與物直接的信息聯系、或缺、融合、傳遞等,真正達到物物相連的網絡模式,使人與人直接的信息交換上升到物與物直接的信息交換,本文就物聯網,談一談物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
1 何為物聯網通信技術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其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其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
物聯網是利用局部網絡或互聯網等通信技術把傳感器、控制器、機器、人員和物等通過新的方式聯在一起,形成人與物、物與物相聯,實現信息化、遠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網絡。
2 物聯網通信技術的應用
物聯網工作的應用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典型的應用關系體現在物聯網技術與專業技術行業的結合,實現智能應用的解決;物聯網應用層讓信息技術與行業結合,對經濟和社會產生影響,可以說物聯網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它主要有九大應用領域有: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環保、智能安保、智能醫療、智能家居等等。
2.1 智能物流
現在的物流管理有著明顯的信息化發展,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物聯網技術與物聯網與衛星定位技術、GSM/GPRS/CDMA移動通訊技術、GIS地理信息系統相結合,使物流管理的每一個流程都被準確無誤的感知和掌握,GIS與GPS與感知信息的結合,構成了物流信息一張強大的網。
2.2 智能醫療
自動識別技術為醫療領域提供了方便,最典型的代表是RFID自動識別技術,RFID技術與醫院信息系統(HIS)及藥品物流系統的融合,是醫療信息化的必然趨勢,智能醫療能夠幫助醫生實現對病人全方位的監控,達到會診記錄,病情記錄等關鍵信息的共享,還有對病人醫療器械和病人病情發展的追蹤,這種智能醫療必然會得到更大的推廣。
2.3 智能交通
物聯網在智能交通上的應用也非常普遍,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乘坐公交車時IC卡的使用,物聯網技術與公交系統的融合,統籌運用GIS和GPS等手段,達到調度,發配,收費等管理于一體,同時還有智能化的停車,系統調配紅綠燈,及時查看路況信息等交通控制調配等手段,都體現了物物相連的物聯網對于交通的幫助,還有公路、橋梁、交通的智能檢測,都體現了智能交通的作用。
2.4 智能農業
智能工業。智能農業與智能工業最主要的體現上是在對于數字的實時監控上,從生產、加工、運輸、分銷、零售上,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從生產監控系統,信息管理系統,質量管理系統,信息服務系統,到信息跟蹤,事故追溯系統,質量評估系統,統計分析系統,信息門戶系統等,使農業和工作都達到智能化的水平,方便生產。
2.5 智能安保
智能安保體現在傳感節點的利用上,利用傳感節點的覆蓋全面性,來防治翻越,偷渡,恐怖襲擊等威脅安全的入侵,這種智能安保已經應用到世博會當中。
2.6 智能家庭
物聯網對于智能家庭,數字家庭的建設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智能家庭不是簡單地將家中的電子產品結合到一個遙控裝置當中去,這樣做只是一個簡單的電子設備相連,物聯網所要達到的智能家庭,數字家庭的目的,是通過物聯網建立外部聯系,讓服務與設備之間產生聯系,達到互動效果,一個最理想的例子就是在工作的過程中,在辦公室里就可以指揮家用電器的工作,在下班回來的途中各個家用電器已經各司其職,回家時就享受自動化的成果與便利。
3 物聯網通信技術的發展
物聯網是推動世界發展的重要動力,有人把它比作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的第三次革命,這樣的比喻一點也不為過,1990年的施樂公司可樂售飯機可以被看作是物聯網技術的最早實踐,1999年麻省理工學院Auto-ID中心在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的支持下提出了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的概念.比爾蓋茨1995年在書中提及了物聯網的概念,199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闡明了物聯網的含義,但隨著物聯網的發展這種含義也產生了變化,再隨后的時間段內,各國開始提高了對物聯網的認識,并把物聯網當作一項國家戰略來發展,目前的物聯網當中有三項關鍵的技術,分別是傳感器技術、RFID標簽、嵌入式系統技術;所涉及的四大關鍵領域分別是:RFID;傳感網;M2M;兩化融合,隨著各國對于物聯網技術的重視,一些關于物聯網發展的戰略也相繼被提出,如日本的u-Japan計劃,韓國確立了u-Korea計劃,歐盟執委會發表了歐洲物聯網行動計劃,美國將新能源和物聯網列為振興經濟的兩大重點,智慧地球被提出并引起強烈反響。
2009年8月,總理的感知中國講話和建立的感知中國研究中心將中國的物聯網信息技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
4 總結
物聯網通信技術作為一項前沿技術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發展空間,目前無論是國家還是技術企業,都對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價值看的很重,物聯網技術應用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但是人們在享受物聯網所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對物聯網的概念認識還并沒有互聯網那么深入人心,人們對于互聯網的認識要遠遠高于物聯網,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物聯網技術會應用到人們的生活中,相信人們對于物聯網的認識將會逐漸提升,同時,物聯網通信技術將會更好更快的發展也必將有一個更廣闊的前景。
參考文獻
[1]董新平.物聯網產業成長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2]郝罡.物聯網的發展及在通信運營商領域的應用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
[3]焦文娟.物聯網安全―認證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1.
[4]趙靜,喻曉紅,黃波,譚秀蘭.物聯網的結構體系與發展[J].通信技術,2010(09):106-108.
據分析機構調查統計,到2012年,我國智能交通整體市場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市場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智能交通的快速發展也吸引了資本市場的關注,物聯網、高清監控系統等更是成為了智能交通領域的“新寵”。
智能交通大戰略下涌現投資機會
2008年奧運會期間,如何保證“鳥巢”周邊的交通暢通?“北京奧運交通設施GIS”項目在諸多競標者中脫穎而出,擔負起大任。雖然是第一次試驗,但該項目在奧運期間成功運作,不僅有效幫助了北京市交管局根據車流情況及時布置場館附近的路標、指示線等奧運交通設施,并且通過優化路口、路段的放行時間,優化車輛在道路空間的分布,實現自動定位警力。
該項目中運用的GIS技術正是北大千方的核心技術。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黃丹俠介紹,在北京奧運會之后這套系統被推廣到北京全市,而北大千方參與設計的北京奧運綜合交通信息服務平臺也被投入使用。
“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改進地面公交調度和信息服務、出租車綜合信息服務、軌道交通換乘信息服務和交通樞紐綜合信息服務等,能夠幫助出行者選擇更好的出行方式,由“盲目”出行轉變成“有序”和“可靠”出行。近年來,各地都在不遺余力地推進智能交通的建設,并將它作為發展智慧城市的重要目標。
據了解,北京市“十二五”期間規劃投資56億元,用于提升智能交通。按照規劃,北京將建成交通運行協調指揮中心(TOCC)和路網運行、運輸監管、公交安保三個分中心,形成一體化、智能化綜合交通指揮支撐體系,成為數據共享交換中樞、綜合運輸協調運轉中樞、信息中心,緊急情況下可作為交通安全應急指揮中心。這意味著,市民將可以通過網站、熱線、手機、車載導航等多種形式,實時掌握路況信息,提前安排出行。同時,自行車租賃也有望實現網絡化服務。
上海近年來在智能交通建設方面將不斷完善交通綜合信息平臺和世博信息服務應用平臺,實現與閔行、虹橋等區域交通綜合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上海還將在完善道路交通采集系統的基礎上,建設智能公交系統,改進多種交通方式的換乘信息服務,建設完善交通狀態指數采集系統,多渠道為市民提供全面的、動態的交通綜合信息服務。
為了發展智能交通體系,江西省依托長三角區域高速公路聯網電子不停車收費示范工程,大力推進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建設,實現了滬蘇皖贛三省一市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聯網。其他的地方城市也在不斷公布各自的智能交通規劃和投資規模。
巨大的市場空間也引來了投資者和創業者的熱情,目前中國從事智能交通的企業約2000家,主要集中在數據采集監控、高速公路收費、導航系統和系統集成等環節。相比海外超過千億美元的市場規模,中國的智能交通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發展前景和空間顯著。2010年中國智能交通系統(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其背后有多家著名PE機構的身影。同時專注于導航電子地圖內容和位置服務解決方案的高德軟件也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成功亮相,凱鵬華盈、聯想投資、紅杉資本等機構早前共同出資4000萬美元入駐,VC和PE機構對該行業的看好可見一斑。
在此之前,北大千方作為帶有北大字頭的企業在資本市場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其業務涉及了國土資源勘察、數字城市、智能交通等多個領域。尤其在專注于交通信息化領域之后,一場撬動中國交通市場的極速大賽得以上演。北大千方的長遠目標是做信息服務,公司前期的業務將是形成對城市交通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在達到一定的積累之后,將為政府、企業、公眾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在智能交通的龐大產業鏈中,北大千方避開了競爭激烈甚至尚有些無序的電子地圖、導航終端設備環節,而專注于信息的采集、處理與。
技術熱點凸顯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趙一鍥撰文分析,物聯網已成為智能交通投資中的一大亮點。按照服務對象的不同,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市場主要可以分成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鐵路智能交通系統、城市智能交通系統和水上智能交通系統四大類,其中城市智能交通系統又可以分成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統和軌道交通智能交通系統。
趙一鍥對記者表示,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對推動智能交通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幫助,從發展的趨勢來看,物聯網和智能交通的結合將是必然的選擇,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處理能力將成為未來智能交通發展的核心技術。而根據智能交通不同細分市場自身特點的不同,對物聯網的應用的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需要對各細分市場提供相應的物聯網應用。
以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統為例,物聯網的主要應用將集中在通信系統、監控系統和收費系統三大塊,利用RFID、傳感網絡以及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等物聯網技術分別通過提升信息收集、信息傳輸、信息處理的效率以及利用智能化、自動化的計算機系統來幫助高速公路管理部門、運營商更加高效、便捷的實現對高速公路的智能化監控和管理,幫助高速公路司機和乘客更好地享受在高速公路上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