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精品范文 建設安全評估范文

建設安全評估范文

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建設安全評估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建設安全評估

第1篇

關鍵詞:邊坡工程建設;安全評估;風險因素

對于一項工程來說,工程建設的安全性不僅是施工單位的責任,也是施工單位的道德水準。安全性高的工程建設能夠降低工程施工的風險率,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而且能夠保證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邊坡工程建設作為工程建設中的一種,其危險系數是非常高的。邊坡工程建設涉及很多物理學知識和計算,每一個數據的計算都必須要精益求精,不容差錯,否則會帶來不可挽回的嚴重后果。下面就從邊坡工程建設的風險入手,找出安全評估的方法。

1風險因素

存在風險,即意味著安全問題。在從古至今的巖土工程分析中,對于工程中的風險可分為以下幾種,分別為管理因素、模型因素和參數因素三大類。風險因素的存在對于工程施工來說是一個致命的傷害,會造成工程失效甚至是失事,給施工單位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名譽損失。不過,現在很多工程各師可以采用技術方法來進行風險控制,比如說他們可以分配一個的荷載安全系數來控制,但這種方法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夠實現的[1]。一般來說,工程施工中的風險因素是不可避免的,任何工程的實施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某些風險,有些風險是顯性的,有些風險使隱性的,無論是哪一種,風險因素的存在都是需要注意的。邊坡工程建設中風險因素很多,包括設計性能、工程管理、經濟約束、氣候條件、水文條件、材料使用和類型、施工類型和方法等等,這其中有些風險因素是可以預知的,比如說材料使用和類型、施工方法、經濟約束等,但是有些是隱性的,像是工程管理中的安全隱患往往體現在工程施工后期,而氣候條件這種因素的預知也是有很大難度的。正因如此,安全評估工作是勢在必行的,關系著整個工程的成敗與質量。

2安全評估

安全評估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項基本內容,既可以是確定性的,也可以是概率性的結果,無論是哪種,安全評估工作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在安全評估工作中,包括風險和不確定性需要定量化的程度,都要實事求是,根據具體情況來定奪,常常是與問題的復雜性、決策的重要性和所涉及的因素多少成正比。安全評估的方法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風險分析、風險評價以及風險分析與評價的聯合使用。對于邊坡工程建設來說,安全評估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夠減小風險性,而且也是為后來的工程施工工作順利進展提供良好的基礎。安全評估過程中,工作人員要注意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不能顧此失彼,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誤,也失了邊坡工程建設安全評估的初衷[2]。

3邊坡工程建設安全評估

邊坡工程建設安全評估有多種方法值得借鑒和采納,筆者在這里結合自身經驗,提出了兩大類主要的安全評估方法。

3.1定性和定量安全評估

風險作為一種用來考慮和評估工程實踐中諸多不確定和無法預測因素而導致工程失事的一種手段時,是所有巖土工程中先天固有的且不可忽略的。目前,我國的工程技術水平雖然已經遠遠高于以前,但是還沒有達到能夠完全預估風險的水平,因此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格外費心,要意識到和認識到風險在工程實踐中的先天存在性,并且能夠運用與經濟相平衡的原則對工程失事的風險進行分析計算,從而做到風險規避和降低風險造成的危害。一般來說,邊坡工程建設安全評估中,風險分析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方法。而風險分析有兩種不同的方式,一種是定性評估,另一種是定量評估。這兩種評估方法大有不同,各有側重和特點[3]。首先是定性評估。定性評估分析主要應用于工程建設前的管理分析。在邊坡建設中,工程前的管理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它決定著工程施工后的發展狀況。定性評估分析的結論通常會使用危險性極高、高、中等這樣的詞語進行表述。在建筑施工單位進行定性風險評估的時候,主要還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去做的。第一是按照風險發生的概率對風險進行量化處理這種量化處理必須要事先對不確定因素進行分析,在得出合理結果的基礎上再進行量化處理。此外,還需要工作人員事前對歷史事故資料進行收集調查,做好充分的準備。在對事故有了基本認識的基礎之上,可以對工程施工地的地形、地貌進行一個大致的分析,并結合自身經驗對各方面的風險進行合理地評估。定量風險分析是建立在風險概率和以人員傷亡和財產為定量指標基礎上的一個綜合決策系統。一般來說,定量風險分析都是依據一定的公式進行數據的計算,再通過計算得出的數據進行一個概率分析[4]。其中,數據包括災害發生頻率數據、個體脆弱程度數據、以及財產損失數據等,這些數據都是能夠間接或者是直接體現風險因素的存在。因此也是定量分險分析的重點所在。總之,邊坡工程建設安全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定性或是定量評估,這是由工程本身的特點以及可能的結果決定的,而不能一言蔽之,此外,不管是定性或是定量評估,必須要確保有效資料的質量和數量是一致的,這樣得出的評估結果才是有效的[5]。不過這里也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不可用于所有邊坡工程,只用于共性),一般范圍比較大、資料的質量和數量都不足的時候,邊坡工程建設安全評估會采用定量評估,不適宜定性評估。而當安全評估的目的在于對工程安全性進行補充說明的時候,定性安全評估的方法則比較推薦使用。不過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真正采用哪種評估方法,還是要對工程自身進行分析才可以。

3.2合理的風險管理

安全評估與風險二字是脫不了干系的,因此,要進行安全評估,風險管理也是少不了的工作之一。但是風險管理工作的內容是非常多的,而且也有一定的難度。在進行風險管理的時候,首先施工單位可以通過對破壞模式及破壞后果的分析來加強監測。這里的監測指的就是風險監測,如果施工單位能夠事前監測到風險的發生,那么后面就能夠省下很多麻煩,也有利于節省施工單位的投入成本。此外,施工單位還必須對健全邊坡工程的正式運行和維護規程,從規章制度出發,約束各種風險行為和舉措。另外,施工單位還要定期對邊坡工程項目進行安全評價,檢查所有的安全問題及安全工作,以確保安全性[6]。除了上述幾點,施工單位還要進行初步風險分析,對邊坡工程項目潛在缺陷先行調查,并推薦改善工程安全的措施,并且在邊坡工程安全決策的每一個階段,進行恰當形式的風險評估。

第2篇

關鍵詞:地質災害;評估;措施

中圖分類號:P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3)11-0155-02

1 對地質災害進行研究評估的背景

按照當前對地質災害研究的通常做法來看,所謂的地質災害,主要是指地質塌方、山體滑坡、泥石流和巖溶地貌的地面塌陷等情況,其余種類的與地質因素相關的災害類型比如說地震、普通的地面沉降等,都不屬于地質災害的范疇。因為前幾類的地質災害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動力地質波動而產生的,而地震等災害則主要是受地下水、巖溶等地質變動的影響而發生的。之前進行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主要是地質災害發生以后的救災搶險工作,而現在逐漸發展到了預防為主、注重防治的階段。在全國范圍內,對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地區,加大實地調研的力度,注意總結平時災害發生的規律,緊緊圍繞地質災害發生的方方面面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加強氣象、國土、地質勘探等部門的聯動機制,科學有效的進行提前預防和評估,是十分必要的工作。對多發易發的地質災害進行預測和風險評估應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一是地質災害比較易于發生的天氣、地質條件和發生的原因探討,二是多種地質災害發生的規模和次數,三是地質災害發生后所造成的損失和容易導致的危險方面。在對這三個方面研究的同時,要重點對地質災害發生的原因和地質災害發生后對人們生產生活帶來的影響、造成的損失進行統計、衡量,尤其是要特別注意災害發生后所產生的潛在危險,因為當地質災害發生后,許多地質災害的產生過程還很不穩定,一旦有其他外力因素的介入,隨時都有可能產生進一步質變的可能,造成二次災害的發生,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為此,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都出臺了一系列抗震救災的規定辦法,并且嚴格要求各地要對地質災害易發多發的地區進行全面的地質調查,掌握地質構造,為深入的開展地質災害的預測和風險評估提供扎實的條件。而且,在開展地質災害評估和預測的工作時,必須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轉變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對次生災害的發生有科學的評價和預測,對工作高標準、嚴要求,切實做好地質災害預測和評估工作,為人民群眾建設幸福美好的家園做出應有的貢獻。

2 對地質災害進行風險評估注意的幾個方面

2.1 在進行地質災害評估時要樹立正確的思路

通過對地質災害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地質災害風險評估的對象主要包括地質塌方、山體滑坡、泥石流和巖溶地貌的地面塌陷這幾種情況,而且這幾種地質災害發生的偶然性很大,造成的危害和損失比較嚴重,而且非常不容易預測,一旦發生,危害非常大。因此,我們在對地質災害進行風險評估時,就要結合這幾種地質災害發生的規律,有針對性的改變之前固定的思維方式,創新工作的思路,有的放矢,科學預測。在進行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時,要把評估工作的重點放在地質災害頻發的大中城市、人員聚居的鄉鎮、農村、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和開發的企業所在地等重要區域,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測繪比例規定,重點對主要交通線路,包括高速公路、鐵路沿線、國道、省道以及鄉村道路等能夠影響交通運輸正常進行的范圍內,做到重點突出,特別需要著重關注的水電站、核電站、大壩等重點設施的預測和評估。有了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工作思路作引導,才能在以后的預測和評估工作中目標明確,采取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做好地質災害的預測和評估工作。

2.2 在地質災害風險評估時要準確把握評估的內容

要有效防治地質災害的發生,對地質災害發生的風險進行科學的評估,需要從地質災害發生的各類條件和影響地質災害發生的諸多因素著手,全面平衡和把握當地的自然條件、天氣狀況、工程建設等,甚至于在之前地質災害發生的情況和造成的損失都要綜合考慮到,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推算好某一地區地質災害潛在的威脅因素,通過對這些內容的把握和了解,就能夠比較準確的得出某一地區地質災害風險發生的機率,作出科學的評估。一是要做好對當地地質條件的勘察和研究。從影響地質災害發生的諸多因素來看,地質構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要提高評估地質災害的準確度,就要深入到當地實地查看,對某一地區內的地理環境構造、水文環境對當地的影響、巖石的厚度、分布的范圍、礦產資源的分布、采礦的進度和深度等等各個方面的情況,對當地的情況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才能為科學的地質災害評估提供準確的資料和奠定堅實的基礎。二是注意把握當地的氣象和降水的規律。地質災害的發生雖然和當地的地質條件密不可分,但這種災害的發生也是有一定的誘因的,而氣象變化、水文條件就是誘發地質災害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外在的條件。當某一地區的降水量到達一定的程度,有可能會導致地上水位的急劇變化,山洪暴發、水壩潰堤等情況就有可能出現,特別是當出現連續的強降雨等天氣的時候,這種地質災害受雨水的沖擊和影響,非常容易發生大的地質災害。所以,在對地質災害進行科學評估時,就要充分的收集、整理這些具體的資料,從而為能科學有效的進行地質災害的評估提供堅強的保障。三是要高度重視工農建設活動對地質災害發生的影響。從歷史上已經發生的這些地質災害來分析,很多起地質災害的發生都與人類的城市建設、礦產開發、農田建設等的影響密不可分。這就要求人們在進行生產生活等活動時,要對當地的地質條件作充分的了解,根據具體的地質條件和生產生活建設有可能會對地質災害的影響出發,做好科學的規劃,趨利避害,避免因為人為因素而導致地質災害的發生。四是充分尊重歷史。要以史為鑒,吸取經驗教訓,對某一地區內之前發生的地質災害的原因、次數、危害等各個方面都要有綜合的分析,目的就是通過對歷史教訓的吸收和借鑒,能夠有效的避免將來的地質災害所造成的危害,提前做出有效的預防措施,通過人口遷移、工程改造等等手段,把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也為地質災害的正確評估提高可靠的科學依據。五是要對地質災害本身做出正確的評估。對地質災害的分析和研究,要從地質災害的規模、強度、數量、造成的損失等當面去綜合衡量,因為每一次發生的地質災害都有不同的具體情況,在進行統計匯總和綜合分析時,要區別對待每一次的地質災害,對上述各個方面做出精確的統計,積極的查找共性,區分個性,力求能夠找出地質災害發生的內在規律,為正確的評估提供準確的資料。六是要對潛在的威脅和風險做出評估。說到底,地質災害發生以后,主要就是搶險救災的問題了,我們研究的對地質災害的評估,最重要的還是要對地質災害的潛在威脅和風險進行評估,從而能夠提前預防,降低損失。通過對降水量、氣象條件、地質構造等方面的分析,對某一個地區內地質災害發生的概率進行評估和預測,通常的情況是某一地區地質災害的潛在威脅越大,地質災害發生的風險也就越大,反之情況也是一樣。同時,通過對風險大小的評估,對地質災害發生的概率有了計算之后,就能從人們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加以預防、提高抗災能力,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

2.3 在地質災害評估過程中要改進工作的方式方法

在進行地質災害的風險評估時,我們要改變以往被動的評估辦法,與時俱進,改進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評估的準確性。在評估過程中要注意兩點,一是對地質災害的評估要符合某一地區的客觀實際,不能閉門造車,不切合實際的胡編亂造;二是要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充分利用現有的科技手段,正確做出評估。對地質災害的風險評估,要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定性分析為主,定量分析作為輔助來操作。要針對當前我國地質災害發生的實際情況,采取簡單實用的技術手段進行風險的評估和預測。在對地質災害進行風險評估時,要重點注意做好對地質災害發生的危險性和高損性的評估。特別是對地質災害的破壞程度和發生頻率的研究,從實際出發,對每一個地質災害都作出科學合理的預測和評估。特別要注意的是,定性和定量分析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因為各種影響因素之間都會存在著一定的誤差,所以我們在具體進行評估時要注意區別對待。對地質災害評估要考慮幾個方面的影響,即地質災害發生的前提條件、發生的歷史規律和地質災害的潛在風險等幾方面的因素。根據各個因素對地質災害發生的影響程度的不同,結合各個因素的具體情況,就可以確定一個相對穩定的評估模式,對每個具體的地區的地質災害發生的風險進行評估,并且每個地區的具體條件都是千差萬別的,所得出的結論也必然會不盡相同,不可偏而概之,一視同仁。在進行地質災害風險的評估時,要對發生的地質災害的特點、損失大小、發生規律等情況進行綜合的詳細的評估,特別是要對當地的人們所受到的損失進行評估,一事一研究,一事一評估,不怕麻煩,耐心細致的進行風險評估,提高評估的準確度。在牽扯到水利樞紐、發電站等工程時,要注意評估的方法,對可能發生的次生災害以及水電工程建設對地質災害的影響,結合當地的地質構造、歷史規律、潛在威脅的各個方面,有的放矢的做出正確的評估,為建設安全幸福家園貢獻力量。

3 結 語

綜上所述,地質災害一旦發生,將會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損失。為了減少損失,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就需要提前做好地質災害的預防評估工作,做到以防為主,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要充分認識到地質災害的危害和發生的規律以及潛在的危險和風險,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做出科學合理的預測和評估,并根據得出的結論做好具體的預防方案和制定詳實的措施,趨利避害,提前預防,為正確評估地質災害,建設幸福安全的家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吳樹仁,石菊松,王濤.突發地質災害預測評價概論[J].地質通報,2008,(11).

[2] 張茂省,唐亞民.地質災害風險調查的方法與實踐[J].地質通報,2008,(8).

[3] 吳樹仁.突發地質災害研究某些新進展[J].地質力學學報,2006,(2).

第3篇

【 關鍵詞 】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風險評估

Information Security Hierarchy Protec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Dai Lian-fen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oration Guangzhou Branch GuangdongGuangzhou 510725)

【 Abstract 】 This paper on how to combine the hierarchy protec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a beneficial exploration, to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information systems hierarchy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provides the reference.

【 Keywords 】 information security;hierarchy protection;risk assessment

1 風險評估是等級保護建設工作的基礎

等級保護測評中的差距分析是按照等保的所有要求進行符合性檢查,檢查信息系統現狀與國家等保要求之間的符合程度。風險評估作為信息安全工作的一種重要技術手段,其目標是深入、詳細地檢查信息系統的安全風險狀況,比差距分析結果在技術上更加深入。為此,等級保護與風險評估之間存在互為依托、互為補充的關系,等級保護是國家一項信息安全政策,而風險評估則是貫徹這項制度的方法和手段,在實施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周期和層次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風險評估貫穿等級保護工作的整個流程,只是在不同階段評估的內容和結果不一樣?!缎畔⑾到y安全等級保護實施指南》將等級保護基本流程分為三個階段:定級,規劃與設計,實施、等級評估與改進。在第一階段中,風險評估的對象內容是資產評估,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定級。在第二階段中,主要是對信息系統可能面臨的威脅和潛在的脆弱性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綜合平衡安全風險和成本,以及各系統特定安全需求,選擇和調整安全措施,確定出關鍵業務系統、子系統和各類保護對象的安全措施。在第三個階段中,則涉及評估系統是否滿足相應的安全等級保護要求、評估系統的安全狀況等,同時根據結果進行相應的改進。

等級保護所要完成的工作本質就是根據信息系統的特點和風險狀況,對信息系統安全需求進行分級, 實施不同級別的保護措施。實施等級保護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了解系統的風險狀況和安全等級, 所以風險評估是等級保護的重要基礎與依據。

2 等級保護建設過程中如何有效地結合風險評估

2.1 以風險評估中資產安全屬性的重要度來劃分信息系統等級

在公安部等四部局聯合下發了《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實施意見》公通字2004第66號文中,根據信息和信息系統的重要程度,將信息和信息系統劃分為了五個等級自主保護級、指導保護級、監督保護級、強制保護級和??乇Wo級。實際上對信息系統的定級過程,也就是對信息資產的識別及賦值的過程。在國家的《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中,提出了對信息系統的定級依據,而這些依據基本的思想是根據信息資產的機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重要程度來確定信息系統的安全等級,這正是風險評估中對信息資產進行識別并賦值的過程:對信息資產的機密性進行識別并賦值;對信息資產的完整性進行識別并賦值;對信息資產的可用性進行識別并賦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信息系統(不是信息)的安全等級劃分,實際上也是對殘余風險的接受和認可。

2.2 以風險評估中威脅程度來確定安全等級的要求

在等級保護中,對系統定級完成后,應按照信息系統的相應等級提出安全要求,安全要求實際上體現在信息系統在對抗威脅的能力與系統在被破壞后,恢復的速度與恢復的程度方面。而這些在風險評估中,則是對威脅的識別與賦值活動;脆弱性識別與賦值活動;安全措施的識別與確認活動。對于一個安全事件來說,是威脅利用了脆弱性所導致的,在沒有威脅的情況下,信息系統的脆弱性不會自己導致安全事件的發生。所以對威脅的分析與識別是等級保護安全要求的基本前提,不同安全等級的信息系統應該能夠對抗不同強度和時間長度的安全威脅。

2.3 以風險評估的結果作為等級保護建設的安全設計的依據

在確定信息系統的安全等級和進行風險評估后,應該根據安全等級的要求和風險評估的結果進行安全方案設計,而在安全方案設計中,首要的依據是風險評估的結果,特別是對威脅的識別,在一些不存在的威脅的情況下,對相應的脆弱性應該不予考慮,只作為殘余風險來監控。對于兩個等級相同的信息系統,由于所承載業務的不同,其信息的安全屬性也可能不同,對于需要機密性保護的信息系統,和對于一個需要完整性保護的信息系統,保護的策略必須是不同,雖然它們可能有相同的安全等級,但是保護的方法則不應該是一樣的。所以,安全設計首先應該以風險評估的結果作為依據,而將設計的結果與安全等級保護的要求相比較,對于需要保護的必須符合安全等級要求,而對于不需要保護的則可以暫不考慮安全等級的要求,而對于一些必須高于安全等級要求的,則必須依據風險評估的結果,進行相應高標準的設計。

3 結束語

風險評估為等級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基礎數據,是等級保護定級、建設的實際出發點,通過安全風險評估,可以發現信息系統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判斷信息系統的安全狀況與安全等級保護要求之間的差距,從而不斷完善等級保護措施。文章對等級保護工作中如何結合信息安全風險評估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為有效地支撐計算機信息系統等級保護建設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1] 吳賢.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和風險評估的關系研究.信息網絡安全,2007.

[2] 馮登國,張陽,張玉清.信息安全風險評估綜述.通信學報,200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护士XXXXHD少妇| 给我个免费看片bd| 国产肥老上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日本在线色视频|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不卡| 向日葵app下载观看免费| 高分少女免费观看第一季| 国产精品免费拍拍1000部| 99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a毛片在线看免费全部播放|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不卡 |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日韩免费在线看|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欧美激欧美啪啪片sm|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国产一级特黄在线播放| 黄瓜视频官网下载免费版| 国产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香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内自产少妇自拍区免费| juliecasha大肥臀hd| 怡红院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2020丨 | 777精品视频| 在线免费观看毛片网站| eeuss影院www在线观看免费| 小猪视频免费网| 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 成年18网站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久福利| 日本人69视频jzzij| 久久免费观看国产精品88av|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 朋友把我玩成喷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