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節水調查報告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眾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然而,其現狀卻不容樂觀,如今水資源愈加匱乏,制約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在我國,水的分布極不平衡,總量豐富,而人均極少(被聯合國定為水資源緊缺國家)。為此,今年7月,團中央學校部、水利部辦公廳組織開展了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節水調查專項活動。8月5日,四川農業大學調查成渝高校節水,共建節水型社會小分隊積極提交申報書,經團中央學校部、水利部辦公廳聯合評審,該分隊獲此專項活動的重點團隊,并立項實施活動。
自申報成功之日起,該分隊便開始著手準備。隊員被分為三個小組,策劃組:負責設計、修改、完善調查問卷;活動組:負責策劃、落實活動的具體細節;后勤組:負責活動所需器材和設備的預借。9月初,該分隊的調查問卷得到了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專業老師的修改和完善。9月中旬,隊員們分別在校園里針對不同的對象進行問卷和調查。與此同時,隊員們還根據調查對象的意見,進一步完善了問卷的設置。
9月20日,該分隊在四川農業大學校園里開展了20xx年大中專學生志愿者節水調查專項活動之節水知識宣傳活動,該活動采用發放節水知識宣傳單、讀宣傳稿等形式講解節水知識。活動現場,隊員們還向路過同學介紹節水竅門,并邀請同學們在宣傳展板上寫下對節約用水的建議及對祖國構建節水型社會的祝福語。
本次活動得到廣大同學的積極響應,活動不僅使同學們意識到我國水資源的嚴重缺乏,還提高了他們的節水意識。剛剛結束軍訓的09級新生也加入到活動中,用紙筆寫下對保護地球水資源的建議,并表達了對活動的大力支持,為該活動增添一份絢麗色彩。本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并拉開了本次節水調查專項活動的帷幕。
活動后,隊員們表示將以落實科學發展觀 節約保護水資源為口號開展后續活動。據悉,本次節水調查將在成都、重慶各大高校進行問卷調查及節水金點子收集,并在川渝等社區繼續普及節水知識宣傳,并通過實地專訪、高校調研、座談研討等形成促進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對策建議,并撰寫調查報告。
“別讓人類的淚水成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這個公益廣告標語在公園里隨處可見,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個問題:我們每個人到底要用多少水?都用在哪里呢。以下是為大家推薦的節約水資源實踐調查活動報告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節約水資源實踐調查活動報告一
一、目的
人類生存的空間僅僅只有一個——地球。雖說地球中海洋占多數的面積,可海洋的水卻不能飲用,也就是說海洋中96,5%的水都沒有用的。而陸地上的水在地球上占3、5%,它們才是生產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占0,3%,占全球總儲水量的十萬分之七。如果現在還不提倡和有效的實施節約用水,那么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將會是我們自己的眼淚。所以我們必須從小做起,大力宣傳和號召節約用水。
二、訪問、收集
此外,我還收集了其他城市與我市的平均用水量。
在上海,該市人均每日用水量為364升,農村人均每日用水量為117升。
而目前我市人均生活用水量為200升,而生是一日供水量為508噸。
三、資料整理
月份 用水量 平均用量
七月 24噸 8噸
八月 20噸 6.66噸
九月 20噸 6.66噸
十月 12噸 4噸
四、結論
我們生活在這美麗的蔚藍色球體,就應該懂得保護它,這次我們就說節約用水。現在,在這的確上,全地球只有緊緊的0.3%的儲水量是可以使人們飲用的。我們廣東一月的用水量為508噸,那是個多么龐大的數據吖!以后加上人們的生育,有越來越多的人住進來深圳,而我們也需要號召節約用水。人們節水的意識像街上破爛不堪的標語一般淡薄。地球將被我們摧毀。如果我們依舊如似,我們遲早有一天,當眼淚也流不出來時,我們將絕望地問:沒有水,怎么辦?
五、節水方法
下面我要給大家介紹一些節水方法:
當我們喝完的礦泉水瓶子,將里面灌滿水,放進馬桶箱中,每次沖時可保證水壓,省水。
淘米,系財稅,可拖地,澆花。洗衣服的水又可以沖廁所。將喝剩下的茶水和礦泉水,用來澆花。
刷牙時不可不間斷放水30秒,用水60升。
節約水資源實踐調查活動報告二
一、問題
“別讓人類的淚水成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這個公益廣告標語在公園里隨處可見,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個問題:我們每個人到底要用多少水?都用在哪里呢?于是,我對我們家每人的用水量作了一次調查。
二、調查方法
1、查閱有關的書籍、報刊,上網瀏覽有關的資料,了解每人每月大約要用多少水。
2、采訪爸爸媽媽,清楚地知道水都用在哪里。
三、調查情況
我們家每月用水量大概在38立方米左右,平均每人每月要用大約13立方米的水。媽媽洗菜、燒飯、拖地、洗衣、洗碗等,此外我們三個人還要洗漱、喝水等,所以要用掉許多水。
四、結論
1.環境保護(高中化學第六章第四節)
2.陸地水(高中地理第四單元第三節)
<教學課時>
1.化學、地理課堂教學各2課。
2.利用課外科技活動或綜合實踐活動的時間進行調查活動,安排8課。
3.對調查所得信息進行交流,設計實驗并進行事實,取得數據,安排8課時。
4.完成調查報告,安排8課時。
5.成果展示準備工作,安排4-6課時。
6.論文答辯、成果展示,安排4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我國水資的分布和利用的現狀,培養學生獲取、篩選、重組信息的能力。
2.通過對節水意義的討論,《水和生命》公益廣告圖標的設計,使學生對水與生存、水與發展產生深刻的印象,樹立強烈的環保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3.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實驗的設計和實踐能力。
<環境教育滲透要點>以當前社會熱點問題為出發點,根據報載關于節水的相關文章,調查我國水資源的分布、水資源的保護、水資源的利用的情況,并從定量的角度說明平時節水的重大意義。
<教學方法>
1.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
2.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一般不超過3人),探究性自主學習,通過調查研究,寫出調查報告,設計《水與生命》公益廣告圖標,交流辯論,實驗設計及操作,寫出小論文。
3.陳列成果專欄,進行科學宣傳。
{教學媒體}
1.文書材料:課本、查閱圖書資料、報刊雜志等。
2.電子材料:電子讀物(視聽軟件)、利用互聯網上網查詢等。
3.調查材料:走訪老師和專家、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等。
4.實驗材料:實驗室動手實驗等。
<教學設計與過程>
1.提出問題
某報紙的評論員文章稱:缺水是世界上很多國家面臨的問題。我國也是一個水資源匱乏的國家,而且缺水現象還將越來越嚴重。缺水使國民經濟的發展受到制約,也使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受到影響。
文章在分析了我國缺水的自然的和人為的各種因素,告誡人們保護水源,合理地利用水,科學地利用水,樹立節約水的觀念,養成節約水的習慣。
文章舉了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例子以警示世人:若一個水龍頭關不嚴,每秒鐘漏一滴水,那么每年將有38t水白白地流失。
根據上述報導,請通過調查研究,從政治、經濟、人文、科技諸方面,尤其從化學學科的角度,就我國的缺水的狀況、根源及其對策發表您的看法,寫出體裁不限的書面報告,設計《水和生命》公益廣告圖標,并自行設計實驗來證實水龍頭漏水每年浪費水38t的真實性。
2.要求學生在兩周內完成調查報告,調查報告的內容是:
(1)我國水資源的分布,我國是缺水國家嗎?節水的意義何在?
(2)我國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情況,發表自己的看法。
(3)我國各地采取的保護水源和節水措施。
3.交流獲取信息的方法、手段和信息的具體內容,各自表述看法,并組織學生進行受控的適度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