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婦幼工作要點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一、制訂“十二五”婦幼保健工作規劃
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契機,圍繞《浙江省十一五兒童發展規劃》、《浙江省十一五婦女發展規劃》等目標,統計、分析、總結“十一五”各項婦幼保健指標的完成情況,結合我省婦幼衛生工作現狀,制訂“十二五”婦幼保健工作規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制定《浙江省十二五兒童發展規劃》、《浙江省十二五婦女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強婦幼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努力提高婦幼保健水平,促進婦女兒童健康素質和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二、加強婦幼保健執法監督和管理
加強婦幼保健相關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和教育工作,讓群眾和婦幼保健人員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保護婦女和兒童的健康權益,促進婦女和兒童健康;嚴格按照《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進一步規范《出生醫學證明》的使用與管理,嚴禁征收《出生醫學證明》工本費,防止亂收費行為發生。加強婦幼保健知識的培訓,完善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機構和人員的準入。協同衛生監督部門,加大對非法開展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和非醫學需要采用技術手段對胎兒進行性別鑒定行為的打擊力度,嚴厲查處違規者。嚴格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保障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幼兒園、托兒所所享有的平等權利。
三、加快婦幼衛生服務能力建設
貫徹落實衛生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婦幼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精神,加快婦幼保健的網絡建設。嚴格按照衛生部《婦幼保健機構管理辦法》的要求,落實各級婦幼保健機構編制,健全婦幼保健管理制度,完善婦幼衛生投入運行機制。積極推動《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的實施,健全以縣婦幼保健機構為龍頭、城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樞紐、村衛生聯系員為網底的縣、鄉、村三級婦幼保健網絡。
開展婦幼保健機構等級評審工作,抓好婦幼保健機構省級規范化婦女保健和兒童保健門診創建,推進市級婦女保健和兒童保健規范化門診評定,強化婦幼保健機構的規范化建設。夯實婦幼衛生服務體系網底。加強市級危重孕產婦搶救中心和縣級危重孕產婦搶救中心、分中心建設,健全危重孕產婦轉診、搶救預案,進一步提升危重孕產婦搶救及時性、有效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
四、全面完成國家重大公共衛生婦幼保健項目
認真落實《關于印發浙江省農村婦女“兩癌”檢查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浙衛發〔2011〕166號),著力抓好農村婦女乳腺癌、宮頸癌檢查項目,總結試點經驗,召開經驗交流會。加強對基層婦幼衛生人員的培訓,切實提高婦幼保健機構對婦女乳腺癌、宮頸癌檢查能力和水平。加強對“兩癌”檢查的管理和督導,保證資金的合理使用。
積極開展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認真落實《關于印發浙江省農村婦女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管理實施方案的通知》(浙衛發〔2011〕254號)。在2011年基礎上,對全省準備懷孕的農村婦女免費增補葉酸,目標人群增補葉酸知識知曉率達到60%,葉酸服用率達到60%,葉酸服用依從率達到30%。
全面實施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積極開展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項目,提高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2011年實現全省住院分娩率達到99%,危重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100%。
五、推進出生缺陷綜合防治工作
健全出生缺陷防治服務網絡,落實三級防治措施。積極推廣免費婚育健康咨詢等工作,提高群眾對防治出生缺陷的意識和知識,不斷提高婚前醫學檢查率。加強生殖健康服務,探索婚姻登記和婚前醫學檢查實行一站式服務,方便群眾進行婚前醫學檢查。加強對婚前醫學檢查的指導和督導,確保檢查質量,保證專款專用。
加強孕產期合理營養與膳食指導,逐步將孕產期營養納入孕產期保健,提高保健工作內涵。建立健全產前篩查和診斷網絡,提高孕期出生缺陷發現率。重視對產前診斷人才培養,加快產前診斷專項技術服務體系建設。
深入貫徹落實《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辦法》,健全新生兒疾病篩查體系,提高27種遺傳性疾病篩查覆蓋率,進一步規范和做好新生兒疾病篩查、診斷、治療工作。開展調研和培訓,加強專業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逐步提高新生兒疾病篩查、診斷和治療能力。探索新生兒疾病篩查確診患兒診療救助機制。
六、提升婦幼保健整體水平
重點加強母嬰健康工程、婦女健康工程項目縣人力資源建設,強化培訓,加快提升基層衛技人員素質,著力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繼續抓好全國預防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普陀區和鹿城區)的工作,加強城鄉基層艾滋病母嬰阻斷防控網絡建設,加大對艾滋病的免費治療力度。
推廣貧困孕產婦(流動人口)定點醫院分娩經驗,實行政府補助限價服務。加快婦幼保健信息管理軟件升級,加強婦幼衛生信息管理。
一、做好婦幼健康工作統籌謀劃
對標衛生與健康“十三五”規劃綱要、2011-2020年婦女兒童“兩綱”目標,各鎮、街認真梳理轄區指標完成情況,全力推進各項工作收官進度,確保如期完成指標任務,迎接上級專項督導。在做好2011-2020年“兩綱”終期評估工作基礎上,根據省衛生健康委工作部署,結合市實際確定新周期婦女兒童“兩個規劃”和“十四五”婦幼健康事業目標任務和工作措施。
二、推進婦幼健康服務能力建設
鼓勵支持市、縣婦幼保健機構探索建立保障與激勵相結合的運行機制,落實醫改提出的醫療機構“兩個允許”要求,通過開展績效考核和機制創新增強工作人員積極性和責任感,從而增強婦幼保健機構內部活力和發展動力。繼續開展婦幼健康服務聯合聯動,促進優質資源下沉,提高基層婦幼健康服務能力。鼓勵婦幼保健機構開展中醫藥服務。積極推進婦幼健康信息化建設,促進信息共享。
三、強化母嬰安全保障管理
全力做好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母嬰安全管理工作。按照衛計發〔2018〕213號文件,《關于印發區母嬰安全行動(2018—2020年)和健康兒童行動(2018—2020年)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繼續推進母嬰安全行動計劃,認真落實母嬰安全五項制度,對孕產婦安全管理按屬地化管理原則層層壓實責任,對管控不力出現嚴重后果的單位實施約談追責。深入開展母嬰安全質量提升年活動。強化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能力建設,今年按省工作安排組織孕產婦和新生兒急救技能演練競賽和婦幼健康服務人員崗位練兵活動,提升婦幼健康服務人員能力素質。開展市級孕產婦危重癥、孕產婦死亡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評審。提升孕產婦系統管理質量,有效降低剖宮產率,初產剖宮產率控制在45%以下,將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控制在16.5/10萬和4.2‰以下。
四、促進婦女兒童健康發展
基層醫療保健機構要以母子健康手冊為載體,完善生育全程服務鏈條。推動開展青春期保健、更年期保健服務,滿足婦女不同時期健康需求。落實基本避孕服務,做好避孕藥具不良反應監測工作,促進生殖健康服務融入婦女健康管理全過程。按照衛計發〔2018〕213號文件,《關于印發區母嬰安全行動(2018—2020年)和健康兒童行動(2018—2020年)實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繼續落實健康兒童行動計劃,加強兒童健康管理,重點強化新生兒保健和高危兒管理,0-6歲兒童眼保健和視力檢查覆蓋率達90%以上。加強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管理。支持市婦幼保健機構兒童早期發展服務門診建設,提升工作質量和內涵。
五、落實出生缺陷防治措施
落實《省出生缺陷綜合防治方案》,進一步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網絡。統籌推進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服務,進一步加強免費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工作,加大宣傳力度,避免工作大幅度滑坡,婚前醫學檢查率不低于50%,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80%,葉酸服用率達到90%;規范新生兒疾病篩查管理。
六、鞏固婦幼健康扶貧成效
以2020年脫貧攻堅任務目標為基準,深入實施貧困地區兒童營養改善、新生兒疾病篩查、農村適齡婦女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等公共衛生項目,新篩項目列入市十大工程,各鎮、街要強化培訓督導,提高服務質量,促進婦幼健康均衡發展。
七、加強婦幼健康行業監管
加強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監督管理。加強出生醫學證明管理,各簽發機構要按規定做好出生醫學證明的保管和簽發,對偽造、倒賣出生醫學證明的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嚴厲查處。各鎮、街要規范使用和管理婦幼項目經費,做好省級專項督導迎檢工作,確保項目服務質量和資金安全。落實好安全生產、院感防控、保密工作等各項制度。
以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施意見,圍繞2014年全省婦幼保健工作要點和麗水市“十二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任務目標,以保障母嬰安全為重點,持續推進婦幼保健全過程管理、全面創建、全人口管理、全員培訓、全信息交換的“五全”管理理念,規范婦幼衛生的管理,提高婦幼保健服務質量,全面實施婦幼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加強三級預防,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二、工作目標
(一)質量指標
(1)全市孕產婦死亡率控制在18/10萬以下,杜絕可以避免的孕產婦死亡。
(2)嬰兒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控制在12‰以下。
(二)保健服務指標
(1)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0%以上。
(2)住院分娩率達99%以上。
(3)孕28周高危孕婦縣級篩查率達90%以上,重度高危管理率95%以上。
(4)3歲以下兒童當年系統管理率達90%以上。
(5)孕婦產前篩查率達60%以上。
(6)新生兒兩病篩查率達98%以上。
(7)孕產婦艾滋病病毒、梅毒抗體檢測率達90%以上。
(8)免費婚前醫學檢查率達75%以上。
(9)以縣為單位助產機構剖宮產率>50%的縣比上年下降5%,在31~50%的縣比上年下降3%。
(10)婦幼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目標達省衛生廳要求。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強化婦幼公共衛生性質,完善行政管理
一是貫徹落實麗水市“十二五”婦女兒童發展規劃任務目標和衛生強市目標,強化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婦幼衛生管理,認真實施衛生部《全國縣級婦幼衛生工作績效考核實施方案(試行)》,積極爭取政策,繼續將婦幼衛生重點工作納入政府的綜合目標考核內容,加強部門協作,強化社會聯動,建立重點工作任務向各級政府定期報告制度,進一步完善婦幼衛生工作機制。二是推進“五全”管理,明確管理職責和重點任務,分級簽訂管理責任書,完善考核機制,加強基層指導和督查,做好過程和環節管理,提高保健管理質量。三是依法規范《出生醫學證明》和母嬰保健技術服務管理,嚴格母嬰保健技術服務機構和人員的準入。加大對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的監管力度,打擊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手術等違規行為。四是進一步加強各級醫療機構婦幼衛生工作職能的落實。指導完成《省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公共衛生計劃任務書》婦幼衛生工作任務。五是認真貫徹衛生部新修訂的《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完善托幼園所的衛生保健管理,提高衛生保健工作質量,保障兒童身心健康。
(二)加強醫防和醫患聯動,保障母嬰安全。
一是深化“母嬰健康工程”項目,加強孕產婦搶救中心和分中心的產、兒科建設,開展全市產科質量和孕產婦應急搶救能力的檢查,提高產、兒科服務能力和技術水平。繼續落實《麗水市危重孕產婦搶救應急預案》,暢通孕產婦搶救綠色通道,提升危重孕產婦搶救的及時性、有效率,降低孕產婦死亡率。二是強化醫防聯動,繼續落實臨床、保健高危聯管制度和流動人口婦幼保健信息交換制度,實現“全信息交換”,掌握常駐和流動孕產婦、兒童基礎信息,規范孕產婦、兒童健康管理,狠抓高危孕產婦和體弱兒的篩查、治療、隨訪,落實“全過程管理”,降低危重孕產婦的發生率。三是注重醫患的聯動。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宣教,不斷創新健康教育載體,組織開展市級《孕婦學校》、《育兒學校》創建工作,編印麗水市孕產婦保健、兒童保健健康教育讀本,分利用公共媒體,宣傳婦幼衛生有關政策及保健知識,提高目標人群保健知識知曉率。四是以“全系統培訓”方式,不斷加強人力資源建設,繼續舉辦婦女保健產科急救和兒童保健知識培訓班,提高基層婦幼人員的理論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五是探索建立貧困孕產婦(包括流動人口)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和危重搶救救助長效機制,不斷完善“全人口服務”,切實提高流動人口、貧困人口婦幼保健基本公共衛生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三)推進重大公共衛生項目,促進婦幼保健均等化
一是進一步貫徹落實《關于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實施意見》(浙衛發〔2009〕223號)文件精神,全面推進免費婚前醫學檢查、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補助、農村婦女增補葉酸和蓮都區宮頸癌檢查項目,目標人群增補葉酸知識知曉率、葉酸服用率達90%,葉酸服用依從率達70%,農村住院分娩補助發放率達70%以上,控制剖宮產率,服務對象滿意度90%以上,確保完成年度任務。二是建立和完善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相關制度,制定項目工作質控標準,加強項目工作督導。根據衛生部婦社司《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婦幼衛生項目督導評估方案(試行)》要求,完善項目工作臺帳,規范項目資料收集、整理。三是推廣相關適宜技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孕產婦生育安全。認真實施蓮都區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工作,推廣相關適宜技術,規范篩查,提高篩查率和篩查質量。四是積極開展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完善管理制度、服務網絡、工作規范,落實預防措施,重點加強孕產婦、婚前保健人群艾滋病、梅毒、乙肝咨詢檢測工作和陽性對象的隨訪,著力預防二代傳播。蓮都區根據《省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做好項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