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精心挑選了數篇優質研究生管理工作意見文章,供您閱讀參考。期待這些文章能為您帶來啟發,助您在寫作的道路上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 研究生;德育工作;現狀;分級管理;導師制;新模式
一、前言
研究生作為大學里的高學歷精英,研究生教育又是高校高等教育的高層次教育,對國家培育專業精英人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著重大意義。研究生教育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主要方式,對研究生的培養不但要重視研究生文化知識的日常傳授,更要注重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與時俱進。目前高校主要施行校研究生院(部)和院系兩級共管的德育工作模式,但隨著研究生數量的不斷增加,高校面臨管理教育新的形勢,原有的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缺陷,例如:研究生的文化知識傳授和德育教育兩條線,導師的研究生德育教育相對不足等現象,本文基于以上原因探索構建分級管理體制下以導師為主體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模式。
二、研究生德育工作現狀
1、研究生德育水平參差不齊
由于研究生的擴招,研究生生源來自五湖四海,其生活閱歷、年齡跨度、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異,導致研究生在處理人際關系、學業生涯、理想抱負水平上各不相同。研究生德育水平的參差不齊對高校制定研究生德育工作增加了復雜度,對如何更好的提升研究生整體的德育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2、研究生德育的理解存在差異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個別教師重視專業知識的教授,輕視研究生德育的開展,片面的認為研究生屬于高學歷層次,應該具備和高層次學歷相對應的德育水平,研究生導師更加注重研究生科研成果及學術論文的完成,往往缺乏對研究生德育工作系統性規劃的意識。
3、研究生德育責任不明確
現行高校大都實行校研究生院(部)和院系兩級共管的德育工作模式,往往研究生導師會認為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是思政系統的事情,自身主要負責研究生的學業規劃,而研究生院(部)制定完德育工作的整體規劃后落實到院(系)的時候,往往院系最后又是落實到學院研究生思政線,這樣導致出現研究生德育責任不明確的現象。
4、研究生德育人員相對缺乏
研究生德育工作實行學校、學院兩級共管的模式,學校負責德育工作的整體規劃,制定德育工作方案、建立體系,學院負責具體德育工作的落實,學院在落實德育工作的過程中往往依靠學生工作線的力量,研究生導師參與全過程的較少,導致研究生德育人員相對缺乏,德育工作力量薄弱。
5、研究生德育工作缺乏個性化和系統性
二級學院在落實學校整體德育工作過程中,往往更加注重研究生德育面上的工作,對研究生個體缺乏個性化的設計,且對研究生德育的教育集中在某個時間段或某個活動、項目上,對研究生學業生涯也缺乏整體設計,這會導致研究生德育工作方式單一,內容缺乏系統性,沒有很好的針對研究生不同生源、不同德育水平的現狀來開展有指向性明確的有效設計。
三、構建分級管理體制下以導師為主體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模式
研究生進入大學最先接觸的是導師,導師負責研究生整個生涯的科研、畢業論文以及高尚德操的養成,研究生導師不僅要具備較高的科學素養,能夠指導研究生完成課程學習、科學實驗,更要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具有嚴謹的治學態度、高尚的職業道德。研究生導師的主要工作方法在“教”的基礎上更在于“導”。所以導師是研究生天然的最合適能全過程監控的德育工作第一負責人。建立“學校―學院―學科―導師―研究生”五級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體制(圖1),以導師為主體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模式,對現行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是一個有益的探索和補充。
1、學校研究生院(部)負責研究生德育的整體管理和把控
學校研究生院(部)作為一級管理機構全面負責研究生德育的整體把關工作,協調各院(系)制定詳細的德育工作方案,明確每年德育的常規以及重點工作,并對上一年度各院(系)德育工作進行監控和評價,針對研究生德育的新特點、新常態做出適當調整。
2、學院負責本院研究生德育工作的組織實施,將工作落實到學科
學院作為學校的二級管理機構,對所在研究生負有直接的德育管理職能,動員和協調學院內部研究生導師提高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意識,完善研究生導師德育工作的獎懲體系,具體工作落實到學科,責任到人,不斷提高研究生導師德育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加強研究生黨支部的力量,聘請德高望重的教授擔任研究生黨支部德育導師,通過黨建達到育人的功效。
3、學科負責研究生德育的具體落實實施,制定本學科研究生德育教育的短期和長期規劃方案
學科作為學院(系)的下屬單位,在落實學校整體德育工作計劃和學院(系)具體詳細德育工作方案的同時,要更加細化的制定個性化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方案,研究生團隊要經常、定時開展組會活動,組會活動中不僅交流學術知識,更加關注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進展,研究生高尚情操和德操的養成,真正促進研究生德、智、體全面發展。
4、導師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領航人和德育工作的第一責任人
為使研究生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創新精神,擯棄不良浮躁心理,導師不僅需要耐心教育指導,更要鼓勵研究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在研究生研一階段課程學習、研二和研三階段論文開題、實驗、寫作、答辯各個環節融入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貫穿研究生整個學習生涯,這也需要研究生導師付出巨大的心血。同時,作為研究生的導師,也要自身不斷修煉素養,使自身的德操、才學、平易近人、嚴禁治學的態度潛移默化地感染自己的研究生,起到很好的榜樣引領作用。學校、學院要高度重視建設一支德才兼備、高素質的導師隊伍。
5、研究生將受熏陶的德育教育理念轉化為研究生日常道德行為
研究生在以導師為主體的分級管理德育模式的教育管理下,自身德育觀念得到強化,學術道德、職業道德、自身品德不斷提升,這種無形的力量不僅影響著自己的學弟學妹,形成團隊內部的良性循環,更加外化為自身習以為常的道德行為和習慣。這種外化的良好習慣反作用于自身研究生的學習過程中,將不斷地促進自身科研成果的產生,使得研究生在研究生學習階段不僅學術水平得到較好的提高,而且綜合素質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四、結語
高校作為研究生教育與管理的基本單位,在研究生德育教育過程中負有主要責任,而研究生作為精英人才是國家的希望、未來,擔負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促進國富民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力量,構建分級管理體制下以導師為主體的研究生德育工作新模式作為新形勢下研究生德育教育的新探索,在研究生的德育教育過程中將能較好的落實導師的主體作用,明確了研究生德育的主要管理層級、管理方式、主要責任人。通過各種工作的開展,德育內容的充實,未來的研究生德育將會有更多的期待、更好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彭未名,劉曉玲.導師主導式研究生德育模式之構建[J].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1(1)101-103.
[2] 丁江,丁鳴.發揮導師育人優勢,加強研究生德育工作[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5(2)105-108.
關鍵詞:研究生 檔案管理
一、研究生檔案的內涵
研究生檔案分為研究生人事檔案和研究生工作檔案兩大類。研究生人事檔案包含研究生入學前檔案(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入學檔案(報考研究生登記表、初試、復試成績等有關材料)以及研究生學習和生活的記錄材料,是重要的檔案資料。研究生工作檔案(含工作計劃)全部程序主要根據上級下達的通知精神或文件形成的有關文件和資料,主要包括招生、學籍、教學、培養、學位、導師、就業、學位申請等各項工作。
二、研究生檔案的特點
1.國家沒有明確的規定
迄今為止,無論研究生還是本科生針對學生檔案國家沒有統一的管理規范,歸檔范圍沒有統一的標準要求,各高校對于學生檔案的文件材料歸檔范圍也表現出區域性特點,研究生的檔案管理制度一般由學校自行制定。
2.學生的管理機構不同
由于學校的規模和研究生數量的差別,學校管理制度不同,學校對于研究生的管理也不盡一致,有些學校屬于一級管理,而有些學校屬于二級管理。
3.有部分往屆生的檔案
由于研究生的招考面向社會,那么會有一部分的社會生源,其檔案由于已經由學籍檔案轉為人事檔案,學校在招收學生,需要調取其檔案并進行整理,以便在校的信息記錄。
4.高校研究生學位檔案管理
研究生學位檔案管理同其他檔案管理之所以不同,在于其形成過程的長期性、多樣性和階段性。一是形成時間長。二是經手人數多且形式多樣。三是培養分段進行。研究生需要經過由淺入深的學位課程集中學習、參加科研項目和科研能力由弱到強的培養、完成學位論文及論文答辯等不同的階段。每一階段都會產生與其他階段相互聯系的學位檔案材料。
三、研究生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1.檔案傳遞不規范
由于各個學校和省份之間對于檔案管理的規定不同,所以研究生入校檔案傳遞工作十分混亂,增加了檔案丟失、損壞的危險,并且不利于研究生就讀學校對于檔案的統一整理。
2.管理機構混亂
目前,全國高校人事檔案有三種管理模式:有的高校是由各院(系)管理;有的高校研究生檔案由研究生院管理,本科生檔案由學生工作處管理;有的高校是統一由學校檔案機構管理。在實施過程中缺乏一套切實可行的大學生檔案管理制度實施細則。容易導致研究生檔案管理工作的混亂。
3.導師的考察沒有納入檔案
研究生在校期間,一個很重要的考察者就是導師,研究生檔案管理中沒有體現,導師對學生表現的定性評價。
4.檔案內容
(1)真實度不高
檔案內容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真實度不高,用人單位對檔案也持有懷疑態度。
(2)格式單一化
高校學生檔案無統一規定,所以各個學校就根據省內或本校的規定對檔案進行管理,只是有一些格式化的表格、資料,無法全面體現學生的特點。
5.無法為就業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中國有著人數眾多的畢業生背景下,學生的檔案成為用人單位進行篩選的一個重要的資料來源,而由于檔案管理存在諸多問題,檔案無法為學生的就業提供后備支持。
四、研究生檔案管理的建議
1.制定適合本校的研究生檔案管理規定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學校自身的特點,制定出適合本校的管理規定,才能保證研究生檔案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2.使檔案的內容能夠全面反映學生情況
通過增加更多的人性化個性化的內容,體現學生的個人素養和學術水平,為就業進程中檔案審核做好充分的準備。
3.檔案管理中推出新的信息系統
在諸多關于高校學生檔案管理的文獻中都提到,要將先進的科技系統應用到學校的檔案管理工作中,檔案管理工作極其復雜,涉及的數量大、內容多,并且需要根據時間進行更新和改進,所以利用信息系統進行管理就可以省去很多工作。如研究生進行的科研項目就可以利用專門的系統進行統計和記錄,能夠全面反映其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這樣的高科技可以使得檔案管理工作更加快捷有效。
參考文獻:
[1]金俊蘭.加強高校研究生檔案管理的探討.高教論壇
[2]彭勁.高校學生檔案采用納入式管理模式再探.蘭臺世界,2012(2)
關鍵詞:以生為本;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39-0019-02
一、構建學生工作管理信息化體系的必要性
1.高職學生特點所需。高職學生文化基礎課相對薄弱,自我學習能力不強,自我管理不嚴,遲到、曠課嚴重,傳統學生過程管理無法監督。教育學有個觀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這就需要我們突破傳統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手段。
2.高職學生工作適應新時期所需。現在很多高職院校多校區,學生規模上萬;管理職能增加,由單一的管理教育向服務轉變,如學生資助管理、綠色通道、心理健康建檔篩查等。這些都需要打破傳統紙質辦公、手工作業的固有模式。
3.信息化發展必然。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應用軟件技術的推廣,教育信息化已成為當今教育工作的“熱門”,數字化校園的建設、實施、應用和升級已是大家研討的重點對象。高職院校學生工作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運用數字化校園建設,構建學生工作管理信息化體系是提高學校管理效率、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手段和載體。
二、現有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
1.系統體系不完善,功能單一,覆蓋面窄。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在推行“數字化”校園工程,但主要集中在網絡建設、網絡使用,保證學生、教學上網需要,對學生工作管理信息化體系建設考慮較少,大多數學校僅限于教務管理系統、財務收費系統等,部分學校的學生信息管理系統也僅停留于對學生基本信息進行“增、刪、改、查”等簡單功能上。
2.各系統數據庫不統一,數據不一。由于高職學生中途退學、休學,甚至不管學籍,一走了之的現象較為普遍,因而導致學校很難對在校學生說出一個準確數字。主要是因為各系統建立的時間不一、開發公司不一,導致數據庫接口不開放,基礎數據不能及時共享等。
3.應用推廣度不夠。目前部分學生管理信息系統是由公司開發成品,直接拿到各學校使用,但不同單位管理模式、方法和流程不一,未進行有針對的二次開發,導致“水土不服”,并未提升工作效率,反而增重負責,導致學生工作管理者、輔導員和學生等不愿使用。
三、構建新型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特點
1.以生為本,服務學生成長。構建本系統的主要思想就是“以生為本,服務學生成長”。如一:學生日常管理子系統中對學生考勤管理,可以采用指紋打卡或教師課堂考勤網上錄入學生課堂出勤情況,如果一個學生課堂缺勤達到不同數量,可采用不同的顏色對其個人進行警示,同時輔導員、任課教師也可看到其出勤情況,對其進行必要的教育管理。
2.數據接口統一,數據共享。構建此系統時打破原有的數據接口不統一,無法實現數據共享的問題。系統統一規劃,共享數據接口,數據庫采用SQL2005或Oracle,不同子系統可以數據互訪互調。
3.體系完善,結構清晰。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工作管理工作職責與特點,為更加合理有效第構建管理信息化體系,把體系分為“1個核心數據庫,4個管理模塊系統,10個子系統”。“1個核心數據庫”即為學生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共享中心;“4個管理模塊系統”即根據學生管理工作職責與需要,分為“學生管理”、“學生成長與服務”、“學生個人評價”和“管理績效”四個管理模塊系統。
四、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體系各子系統功能簡介
針對高職學生工作管理與服務權責,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體系包含了我們前面所提及的全部核心系統和子系統(功能系統),現在就各主要模塊的基本功能作一個簡要分析。
1.核心系統。核心系統同時作為一個數據中心,主要提供全部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收集、處理、存儲、交換,以及用戶管理等功能,其數據中心所擁有的數據不僅包含學生自身的各種信息,而且包括各種與學生有關的文件資料。它沒有直接的用戶,但又同時為所有使用本系統的用戶提供服務。信息系統應有專門的維護人員進行維護,以保障其持續正常運行。
2.信息系統。主要有關學生相關信息的平臺,并且按院、部門、單個學生來、查詢、審核。
3.學生基礎信息管理系統。主要負責對學生基礎信息管理,采用系統編號的管理模式。主要提供對學號、學生身份證、學生家庭信息、學生簡歷、學生在校異動、學生聯系方式的查詢服務。
4.公寓管理系統。其功能包括學生入住、學生寢室調換、學生退寢等,主要管理者為公寓管理部門,主要權限為調用數據中心學生學號、考生號等信息進行學生入住、對學生在公寓住宿情況的統計、修改、審核、統計等。
5.學生檔案管理系統。主要是對學生檔案入校后的管理、主要管理者為學校學生及二級院系學生事務辦公室,含檔案入庫、退學、休學、畢業離校檔案的管理,并可以進行錄入、修改、審核、統計等。
6.學生就業管理系統,主要是對學生在校期間的創業、就業數據的管理、主要管理者為學校就業與創業服務指導中心,含學生投放簡歷、學生就業情況、學生創業情況的管理,并可以進行錄入、修改、審核、統計等。
7.學生獎懲管理系統。包括學生處分管理、學生獎學金評定系統和學生三優評定系統、學生違紀記錄系統。
8.學生資助管理系統。主要是幫助學生在生源地、綠色通道等有關學生資助方面的事務,將相關信息傳送給財務系統,并可以進行錄入、修改、審核、統計等。
本文從學生工作管理體系出發,分析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問題和特點。同時結合信息技術,實現學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設計完了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體系結構,并對系統模塊進行解釋和分析。
參考文獻:
[1]胡紅霞,孟治強.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3).
[2]紀楠.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J].科技向導,2012,(08).
[3]倪玉林.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信息系統功能研究[J].中國外資,2011,(05).
[4]楊晶晶.愛心教育在高職院校學生管理中的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01).
[5]呂愛玲.淺談院系兩級管理體制下的學生工作創新[J].職業技術教育,2010,(12).